02.25 一个基层医师的抗“疫”经历

内容摘要:原计划是可以趁休息时间陪陪孩子的,当接到开展疫情防控的通知后,原来的计划就被打破了。1月22日,我们兴义市白碗窑镇卫生院的全体人员立即开始挨家挨户排查,主要问:有没有从外地务工回来的?什么时候回来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吃了不少“闭门羹”,许多老百姓认为疾病离我们那么远,你们医师是不是操之过急,但也有热心的老百姓帮我们张罗,又是打电话,又是帮忙跑腿的,那一刻,才知道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眼看春节离我们越来越近,而我们全体医务人员依旧还在挨家挨户排查,似乎每个人都忘记了“春节”这个传统节日。

进村挨家挨户排查

1月29日,我拖着疲惫的身躯躺在床上,听说盘州市确诊1例新冠肺炎病例,顿时揪心,因为我的亲人都在盘州,又挨个打电话交代要做好防护措施。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没有停歇过,1月30日,我还在吃晚饭,院长打电话说需要我立即去兴义城区报到,满脸茫然的我还是答应了,因为我知道,作为基层医师,我去不了疫情较重地区“真正的一线”,但是前线战事“吃紧”,我也要义不容辞去“支援”。当我到了之后,才知道,我接触的是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的隔离对象,然而我们没有新闻上所说的护目镜、防护服,仅有的就是口罩(每人每天2个口罩)、手套一天一对、一次性手术衣,还要面对每天各种各样隔离观察者的问题。但我是医师,要克服所有困难,成了我心中最响亮的口号、最豪迈的誓言。就这样我们坚持了3天,防护服终于来了,既安心又担心,安心的是为我们近距离“接触者”多了一份保障,担心的是这场战争是一场“持久战、消耗战”。

第一次穿上防护服

2月4日,大部分密切接触的隔离者各项指标达到解除隔离的要求,20:30接到“命令”,我和战友小车等要立即前往作解除隔离访谈,等弄好,已是凌晨2:40。

防控工作越来越艰巨,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2月5日,正准备小憩一会儿,我接到兴义市卫健局的电话,立即前往洒金待命,几经周转,我最后定在三宿酒店,那晚我们收了57个隔离对象,清晨6:00休息,8:00起床,才休息了两个小时就为做报表和给隔离对象测体温做准备。虽然很疲惫,但是我觉我是一名被需要的“战士”,更要坚持。

2月8日,许多天顾不上和孩子(1月15日孩子放假,被奶奶带回盘州)通视频,那天3岁的孩子发视频给我说,妈妈,我想你了,你什么时候才把“病毒打死”,当时我的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强忍住泪水就和她说我要保护更多的人,还要继续和“病毒战斗”,她似懂非懂的挂断了电话。相信在这“非常时期”舍小家、顾大家的不止我一个,战友们都分别坚守着各自的岗位,我也不能让“敌人”乘虚而入。

相信“待到春暖花开、一切美好将如期而至”,我定摘下口罩放声歌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