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小朋友吃什麼能改善大便乾燥?

周教11


很多媽媽都推薦“火龍果”,說孩子一吃就排便。那媽媽們知道火龍果通便的原理是什麼嗎?

在解決便秘問題上,“火龍果”成功躋身排便榜單,與“益生菌”“開塞露”“肥皂條”並肩成為排便四大神器。

那媽媽們知道為什麼吃火龍果可以改善便秘嗎?如果我們找到原因,是不是就可以說找到孩子便秘的原因了呢?

火龍果,性涼,如果孩子的便秘是實症,體內有熱,那麼吃火龍果對排便是有幫助作用的。

那麼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吃其他涼性水果、蔬菜也可以達到同等的效果。主要是涼性,去平衡孩子體內的熱。

但是如果孩子便秘不是因為體熱引起的,那麼給孩子吃更多得涼性食物可能還會加重孩子的便秘情況。

還有一些媽媽問,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便秘,一吃蔬菜水果就能通便,而我家的卻不管用。

這種情況一般有兩個原因

一、便秘的原因不同

一吃蔬菜水果就能通便的孩子,可能是實症秘,所以一吃蔬菜水果就能通便。

對於虛症秘的孩子,吃蔬菜水果反而會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媽媽一定要辨證論治,根據孩子的症狀來分辨吃蔬菜水果是否管用。

二、吃的蔬菜不同

在中醫上,藥食同源,藥材和食物沒有明確的分界線。中藥分“四性”“五味”,所以中醫認為食物也分“四性”“五味”。

如果孩子是實症秘,別人媽媽給孩子吃的蔬菜水果都是偏涼性,而你給孩子吃的蔬菜水果都是溫性,熱性的,那麼這樣的吃法,對孩子的便秘是起不了很大的通便作用。

另外,給孩子吃的飯菜中加入“蔥薑蒜”也會提高飯菜的熱性,這點媽媽要注意哦!

如果家長們還有問題可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直接私信我,我看到就會回覆的。

每天分享育兒案例,和育兒實用乾貨,關注我,一起注視孩子的健康成長。


素樸育兒堂


大家好,我是橙子媽媽,樂於跟大家分享親測有效的問題答案,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並點個贊哦!

家有寶貝,一舉一動都牽動父母的心,小兒成長過程中,便秘是幾乎每個小孩都會出現的問題,我家小孩半歲後一歲之前有段時間便秘很嚴重,我們不干預他可以一個禮拜甚至更久不拉臭臭,當時去看醫生,建議服用三聯活菌散益生菌,多喂水,順時針揉小肚子,後來方法不太管用的時候甚至用肥皂刺激過肛門,有是有用,但過程有點鬧心,小孩哭得撕心裂肺,我們看不下去也下不了手,最嚴重的時候用過幾次開塞露,當時管用,但也容易形成依賴,不推薦常用。

小孩便秘情況出現,除了幫他緩解,母乳餵養的媽媽也要考慮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奶粉餵養的就要留意是否沖泡過程有問題,這些都有可能會引起小孩排便困難。

現在我的小孩兩歲半了,很少便秘,偶有出現的時候我會給他喂四分之一個紅心火龍果吃,小個的火龍果可以喂半個,一般當天就可以促使寶寶自己排便,且便便趨於正常,除此以外,還要注意飲食均衡,紅肉青菜雞蛋水果都要合理攝入,注意補充水分,多多參與戶外活動,運動多自然消耗快。


廢柴檸檬


我家孩子5歲時,便秘很嚴重,讓我個老母親十分著急,不過現在情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我的經驗是,除了正常的一日三餐外,還要注意酌情增加這些:

1.吃水果。每天至少吃三種水果,水果的種類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當季的就可以。根據我的經驗,香蕉、獼猴桃、梨這幾樣水果,相對來說效果更好一些。這三種水果最好好隔開時間吃,可以分為上午、中午和下午吃。因為有專業人士認為晚上吃水果不太好,所以最好白天給孩子補充足夠的水果。

2.喝酸奶。最好是含益生菌的酸奶,許多超市都有售。每天一瓶,那就125克的就可以了。如果在吃獼猴桃的時候,酸上這種酸奶,效果會比較明顯。但是請注意,並不是所有的水果都能配酸奶的,所以,有時喝酸奶的時間要和吃水果的時間分開。

3.喝養樂多。紅瓶的還是藍瓶的都可以,如果不想讓孩子攝入更多的糖分,就選擇藍瓶的。每天一瓶就可以。養樂多里也含有有益菌類,可以促進孩子的胃腸蠕動。有利於改善大便乾燥。

4.還可以讓孩子吃一些有利胃腸蠕動的菌類藥物。我家孩子吃的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就不錯,不過是把膠囊裡的粉倒到牛奶裡吃,改善孩子體內的菌群結構,有利於改善大便乾燥的狀況。


沒文化的博士前


小朋友在成長的過程中,每一個細節都會牽動家長的心。對於孩子大便乾燥的現象,每個家長几乎都有遇到過。首先要弄清楚孩子大便乾燥的原因:

①遺傳因素 很多家長也都有這種情況,或多或少的都會影響到孩子。

②飲食因素 孩子挑食厭食,飲食不規律,食物的營養成分過於單一,肉類多,植物纖維少,都會影響孩子的消化和腸胃的蠕動。另外孩子不愛喝水,經常喝碳酸飲料,也會加重腸胃負擔,影響排便。


③生活習慣 孩子的生活習慣不規律,沒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沒有排便的條件反射。

④精神因素 孩子大便排不出來,心裡著急,家長再總是催促,容易引起孩子心理緊張,更不利於孩子排便,還容易讓孩子上火。

⑤孩子本身的因素 孩子本身腸胃嬌弱,消化功能不好,也會引起大便的乾燥,不易排出。

找到原因,我們家長就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孩子飲食的調整和心理的安撫。

首先是讓孩子養成喝水的好習慣。這裡的水指的是白水,而不是各種的液體飲品。“水是生命之源”這句話沒有錯。水不僅僅能補充身體所缺失的水分,還能潤滑腸道,改善腸道環境,增加腸胃的蠕動,改善大便乾燥的情況。給孩子準備一個小水杯,儘量是保溫杯。因為孩子小,不宜喝生冷水,溫水適合孩子任何季節喝。


其次是調整孩子的飲食。幫助孩子改掉挑食厭食的習慣,多給孩子進食粗纖維的食物,比如:芹菜,青菜,胡蘿蔔,木耳,多吃粗糧,這些都有利於幫助孩子增加腸道的蠕動,緩解大便乾燥的情況。同時給孩子增加水果的食用:香蕉,蘋果,梨等水果,都很常見,也是孩子喜歡吃的,都能在補充孩子身體營養的同時,幫助孩子增強消化,改善體質。還可以給孩子適量的食用酸奶,幫助改善腸道菌群,增加腸道蠕動,幫助消化。

再次是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按時排便。家長一定要關注孩子的情緒,不要逼迫孩子,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過程需要家長的耐心。給孩子講故事,看繪本,放鬆孩子緊張焦慮的心情。

在調整飲食的同時,家長可以給孩子的腹部做按摩。在孩子的肚臍眼的周圍,用手掌輕輕的順時針或者逆時針的按摩,每天五到十分鐘,能夠有效的幫助孩子的腸胃蠕動,幫助孩子排便。

增加孩子的戶外活動,讓孩子多運動,既能幫助孩子消化多餘的能量,增強孩子的體質,也能幫助孩子改善排便。

我家小寶之前也是腸胃不好,還經常肚子疼,我就每天晚上睡覺前給他按摩腹部,每次十分鐘,堅持了一年之久。現在小寶的身體很好,胃口也不錯。

希望以上的建議對題主有些幫助。


小風車媽咪


小朋友大便乾燥和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

經常容易大便乾燥,飲食調整請記住四個字:

水果粗油!

水:就是日常的液體攝入,不一定是白開水,可以是奶、湯,也可以適當在白開水裡加點東西調味,比如檸檬、蜂蜜(一歲以上)等。(不包含市售飲料)

果: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要求在視覺上佔據全部食物的一半,特別是膳食纖維含量高的蔬菜和帶小籽的水果,比如西梅、獼猴桃、火龍果、大白菜等。

粗:即非精緻澱粉,現在的人容易便秘主要一個原因就是主食幾乎都是精米和精面,缺乏粗糧、薯類、豆類等,我想在缺乏精米、精面的年代應該很少有人便秘吧。

油:適當的油脂攝入有助於潤滑腸道,助於排便,給寶寶的油脂可以多選擇亞麻籽油、紫蘇籽油、茶油等,強烈推薦沙棘籽油/亞麻籽油拌酸奶。




兒童營養師秀媽


看了其他的回答都感到不太滿意,我想加點意見(我小孩就是我看著長大的,除了預防針外,從來不用去醫院,即使幼兒園學校暴發什麼禽流感、手足口病、登革熱之類,我小孩都平安無事):

1、首先,小孩大便乾燥並不是什麼疾病,不需要太緊張、太恐慌、太刻意的糾正。

2、改善需要看小朋友的年齡、體質與目前的飲食結構。如3歲前的小孩與3歲後的有點不同。3歲前最好是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習慣解決,不宜添加過多粗纖維植物。

3、改善的基本原則是添加潤腸通便的食物或粗纖維性食物,如水果類的火龍果、香蕉、牛油果、(注,對於水蜜桃,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可,未論證過),甚至可弄點蘿蔔汁喝都可,也可添加一些核桃、芝麻、紫菜、木耳、地瓜(地瓜葉)、芹菜之類。具體需要看年齡與體質。

4、大便乾燥也可能與飲食量和大便次數相關。如果吃得太少,幾天才大便一次,少量的大便在體內時間長不排出來,大腸不斷吸收水份,那你吃什麼都可能大便乾燥。這樣你還可能要吃點瀉藥才可化解。

如果每頓都吃得很多,每天至少大便一次(有的還大便二次),那麼你想幹燥都乾燥不了。


皇家師爺


蔬菜可以幫助腸道蠕動,軟化大便。例如芹菜、青菜、紅薯、南瓜、山藥等;而且吃蔬菜需要一定的量,不是挑兩根就算吃過了。


第二:每天給寶寶補充足量的液體。

喝水可以清潔腸管,促進腸蠕動。多吃水果也可以,對於一歲前的寶寶,可以給寶寶喝一些水果汁。而對於一歲以上的寶寶,可以讓寶寶嘗試吃整個水果,這樣既可以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也增加了水果中的纖維素,對促進排便有利。


第三:多讓寶寶運動。

運動可以促進寶寶全身代謝加快,對寶寶的腸道蠕動有幫助,可以防止寶寶大便乾結。

另外一定要儘量減少使用開塞露等藥物。使用這些藥物排便容易使寶寶形成依賴,使寶寶以後排便更加困難。


煜軒媽肉丸子


歡迎關注#吃遍南寧#,帶你發現南寧地道的美食!

<strong>


寶寶大便乾燥

寶寶大便乾燥的原因有母乳不足、母乳蛋白質含量過高、寶寶腸胃不適應等。當寶寶出現大便乾燥的情況,一般表現為寶寶大便次數比平時減少、大便成硬球或硬塊狀、顏色發黑、便中帶血等。可以通過讓寶寶每天多喝白開水、均衡飲食、多吃水果等方式進行緩解,媽媽也可以幫寶寶做做寶寶操,讓寶寶養成定時排便好習慣。

寶寶大便乾燥的原因

1、母乳不足。如果媽媽乳汁不足,寶寶總是處在吃不飽的半飢餓狀態,可能會二三天才大便一次。除大便次數少外,還有母乳不足的表現:吃奶時間長於20分鐘、吃後無滿足感、體重增長緩慢、睡不踏實等等。

2、母乳蛋白質含量過高。媽媽的飲食情況,直接影響著母乳的質量,如果媽媽每頓都喝豬蹄湯、雞湯等富含蛋白質的湯類,乳汁中的蛋白質就會過多,寶寶吃後,大便偏鹼性,表現為硬而幹,不易排出。

3、奶粉不易消化。奶粉的原料是牛奶,牛奶中含酪蛋白多,鈣鹽含量也較高,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結成塊,不易消化。

4、寶寶腸胃不適應。配方奶粉是由牛奶為原料製作而成,其中添加了各種營養素,有些寶寶的腸胃不適應某種奶粉,以至於喝了特定品牌的奶粉後就便不出來。這一般與寶寶的腸胃有關,每個寶寶的體質是不一樣的。

5、寶寶進食少。有的寶寶進食量過少,食物經過胃腸消化吸收後,剩下的食物殘渣少,在結腸內產生不了多大壓力,所以不會有便意。

6、寶寶偏食。有的寶寶吃肉太多,吃菜、吃水果太少,所以食物中蛋白質含量多,纖維素含量少。蛋白質成分多,大便呈鹼性,容易幹;植物纖維素含量太少,結腸內容物少,腸道缺乏刺激,不易產生便意。有的孩子喜歡吃幹食,飲水太少,腸道刺激不足,也易發生便秘。

7、沒養成良好排便習慣。如果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時間一到就想排便,這樣糞質在結腸內停留時間短,大便不會太乾,容易排出。有的寶寶因大便幹,排便時引起肛裂,而感到疼痛,孩子因怕痛而不敢排便,間隔時間越長,便秘也就越嚴重。

如何判斷寶寶大便乾燥

1、寶寶大便次數比平時減少,尤其是3天以上都沒有大便,而且排便時很難受;

2、大便成硬球或硬塊狀,顏色發黑,很難拉出來。這種情況下,不管排便次數多少,也可能是便秘;

3、便中帶血;

4、大便時哭個沒完,可能是排便疼痛造成的;

5、大便次數少並伴有食慾差。

寶寶大便乾燥怎麼辦

寶寶大便乾燥怎麼辦?可以給寶寶多喝白開水,多吃水果,保持營養均衡,具體表現為:

1、每天多喝白開水,喝水可以清潔腸管,促進腸蠕動。

2、均衡飲食,增加膳食纖維。多吃蔬菜,吃蔬菜需要一定的量。

3、多吃水果。一歲的寶寶吃整個水果,而不是喝水果汁。這樣既可以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也增加了水果中的纖維素,對促進排便有利。

4、適當運動。運動促進全身代謝加快,也對腸蠕動有幫助。

5、儘量不用開塞露或其他藥物促排便,容易形成依賴。如果兩三天不排便,可以考慮用一次開塞露排除宿便。

6、如果遇到有異常的症狀,就要帶寶寶到醫院及時就診。

如何預防寶寶大便乾燥

1、4個月以上人工餵養或混合餵養的寶寶,可喝些果汁或菜汁。如蘿蔔、胡蘿蔔、芹菜等煮水喝,橙子、蘋果、西瓜榨汁喝。寶寶太小,應先喝1—2勺,如沒有異常,再逐漸加量。

寶寶滿5個月,可逐步增加輔食,最好將菠菜、捲心菜、青菜、薺菜等切碎,放入米粥或麥片內同煮,做成各種美味的菜粥給寶寶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纖維素,可以促進腸蠕動,達到通便的目的。還可喂點香蕉、蘋果等水果泥,有利於促進腸蠕動。對於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來說,最好還是母乳餵養到6個月大才開始添加輔食哦。

2、適量運動,做做寶寶操。運動量不夠也會造成腸蠕動減慢,導致排便不暢。媽媽可以常幫寶寶做做嬰兒體操;對於大些的寶寶,可鼓勵其自己練習翻身、爬行,或給寶寶一個球,和他一起玩。

3、適當地給寶寶按摩腹部:按摩左下腹,如果觸及條索狀物,輕輕地由上而下按摩,促使大便下行排出。

4、適當地按摩寶寶的肛門口也能引起生理反射,促進排便。

5、若便秘嚴重的話,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給寶寶服用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的中藥。

6、對於已經形成肛裂的寶寶,輕症可以用溫水坐浴,保持局部清潔;重症必須請醫生診治


吃遍南寧


寶寶大便乾燥,多半是與近期飲食上的搭配不當有關係,如飲水不足,上火有關,建議可以通過合理的飲食結構調整來改善。


小寶寶可以建議吃益生菌調理。

小寶寶可以適當的補充益生菌,促進腸蠕動,對便秘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但益生菌不能長期服用,以免破壞腸道原本的平衡。

寶寶大便乾燥吃什麼好?1歲以內的寶寶推薦這幾種水果。

蘋果香蕉泥

小一點寶寶可以吃點香蕉蘋果泥吃,上鍋蒸熟後,蘋果用攪拌機打成糊;香蕉稍微加熱一下下就可以直接搗成泥,都可以給寶寶換著吃。

紅心火龍果

紅心火龍果可以緩解寶寶便秘,紅心火龍果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果肉中的“黑芝麻”還能夠刺激腸道蠕動,緩解大便乾燥。

西梅泥

這也是我在育兒群裡看到很多媽媽推薦的方法。西梅含有非常豐富的纖維素,通便效果非常好。給1歲以內的寶寶吃西梅,可以上鍋蒸熟後去皮,搗成泥,大一點有牙齒的寶寶可以切成小塊吃,1歲內的寶寶一天吃1~2顆就夠了。酸甜可口。但是西梅是季節性水果,一般很難買到。

多喝水

寶寶大便乾燥往往與體內缺水有關,因為小腸要吸收水分,如果水分不足,那大便肯定乾結!所以多喝水是減輕便秘的重要方法,蒸熟後去皮,搗成泥,大一點的寶寶有牙齒了可以切成小塊吃。

調整飲食結構

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多實用富含膳食纖維的五穀雜糧,如小米粥、黑米紅豆等雜糧粥,或煮粥吃。可以切一些蔬菜如菠菜、青菜葉子放入粥中同煮。蔬菜富含纖維素,可促進腸蠕動,達到通便的目的。


辣媽小禾生活錄


由於季節或者寶寶本身體質的問題,有些孩子很容易大便乾燥。時下是秋冬季節,孩子更加容易出現鼻腔乾燥、咽喉發癢、大便乾結、便秘等症狀。

改變孩子大便乾燥的食物喲很多,比如眾所周知的香蕉。但是在秋冬季節,天氣本身很涼,香蕉作為涼性食物,也不易給孩子吃太多。而且給孩子吃的東西,大人認為可以改變大便乾燥的,孩子也不一定愛吃,所以給孩子做的東西,紀要好看又要達到效果。

我自己經常做以下幾種食物,簡單方便,好看好吃,孩子愛吃,還通便。

一.香蕉芝麻粥

原料:香蕉、芝麻、糯米

製作方法:

1.芝麻炒熟,糯米洗淨。

2.香蕉去皮、切段。

3.將香蕉、芝麻、糯米加水,放入鍋中煮熟。

4.根據口味,可以加入一些蜂蜜。

特色:香甜可口,爽滑不膩。

營養功效:潤腸通便,可防治孩子便秘。

二.奶香薯球

原料:紅薯、鮮奶、酸奶

製作方法:

1.紅薯去皮、切片,蒸熟。

2.蒸熟的紅薯壓碎,加入適量的鮮奶調成泥狀。

3.將紅薯泥搓成一個個紅薯球,淋上酸奶。

特色:酸酸甜甜,色香味俱全。

營養功效:紅薯是粗糧,有利於消化,澱粉含量高,熱量充足,酸奶潤腸助消化。

三.三色鴨粒

原料:鴨胸脯肉、或蘿蔔、青豆、土豆、雞蛋、生抽醬油、蔥姜水、黃酒、鹽

製作方法:

1.將鴨胸脯肉去皮剁碎,加蔥姜水、鹽、蛋清、黃酒、生抽醬油攪拌均勻,放入盤中蒸熟後切成粒狀。

2.將土豆、胡蘿蔔去皮切成粒,與青豆一起煮熟。

3.起油鍋,油燒熟時先放入土豆、胡蘿蔔粒和青豆,再加上鴨肉粒迅速滑炒,加適量水或鮮湯,勾芡出鍋。

特色:色彩鮮豔,鮮嫩爽口。

營養功效:鴨肉滋陰潤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且有較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土豆富含食物纖維素,能通便降脂;青豆和胡蘿蔔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四.菠菜黃豆蘿蔔湯

原料:白蘿蔔、菠菜、黃豆、鹽、雞精

製作方法:

1.菠菜整理、清洗、切碎。

2.蘿蔔洗淨切丁。

3.黃豆浸泡30分鐘。

4.將黃豆燜酥,放入蘿蔔,煮酥爛後再放入切碎的菠菜,待燒開,放入鹽和少量雞精調味即可。

特色:湯汁清澈,略帶鹹鮮。

營養功效:菠菜潤腸,蘿蔔通氣,黃豆通便,是一款經典的保健秋冬營養湯。

以上四款第一款可以作為主食,第二款作為甜品,第三款作為主菜,第四款作為湯。另外,有時候寶寶大便乾燥可能是因為身體有什麼狀況,這方面也需要家長多多留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