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毕节:人勤春早农事忙 防疫春耕两不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尽管今年的春天遇上了新冠肺炎疫情,但在毕节的乡村田野上随处可见带着口罩的村民们修剪枝叶、翻犁起垄、挥锄耕耘……一幅“春耕图”正徐徐展开。

不负春光抓农时 修枝剪叶播希望

置身乌蒙山区,清新的花香穿林而来,春天的风光正好。

毕节:人勤春早农事忙 防疫春耕两不误


果农到果园里进行花期剪枝。陈曦 摄

桃李含苞,樱桃花开。雨水过后,四处生机勃勃,七星关区杨家湾镇的樱桃花也迎着春风陆续绽放。2000多亩樱桃花次第开放,白色樱桃花遍布枝头,如云似霞,惹人眼醉。发达村的樱桃花已经进入观赏佳期,从山脚到山顶,沿途满是迎风绽放的樱桃花,一团团、一簇簇挂满枝头。从空中俯瞰,一排排民居被雪白的樱桃花环绕,满树烂漫的樱桃花林,透出了一股甜美的气息,形成一道春意盎然的壮丽景观。果农们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每天都会到果园里进行花期剪枝,抢抓管护的黄金期。

由于地处低热的河谷地带,发达村的樱桃个头大,色泽艳丽,口感好而备受消费者喜爱。目前,樱桃已经成为了村里的支柱产业,年产值达600多万元。雪白的樱桃花满山遍野,预示着发达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越来越显著。

按下快进键 奏响春的赞歌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在生长。在毕节随处可见花海,随处可感受春的氛围。在赫章县可乐乡,杨柳已经冒出了新芽,山谷里的梅花次第开放,伴随着涔涔的溪水合奏出一曲春天的赞歌。

在可乐乡海子村的贵州永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驻地,一百余个食用菌大棚鳞次栉比地排列在山谷里,香菇制棒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进行香菇菌棒生产……

毕节:人勤春早农事忙 防疫春耕两不误


食用菌养殖企业员工正在作业

“我知道工厂开工了后,马上就来上班了,每天还有100块钱左右的收入,在家里实在坐不住了。他们每天都给我们量体温,发口罩,这样感觉挺安全的。”正在干活的周光艳笑着说。

据贵州永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康介绍,公司在2月15日开始复工,现在每天的务工工人在15人左右,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公司将逐步吸纳周边的群众参与,尽快正常运转。

“今年,我们可乐乡产业结构调整,将重点抓好20000亩优质烤烟、6000亩中药材红花、6000亩种桑养蚕,实现分散种植马铃薯35000亩,确保产业结构调整全覆盖,彻底解决2020年全乡现有1313人未脱贫的问题,坚决按时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可乐乡党委书记屈炳业满怀信心地说。

毕节:人勤春早农事忙 防疫春耕两不误


在大方县河山村辣椒种植基,翻土机正在翻土。付猛 摄

多措施保春耕 亮实招抓调整

在泥土翻飞中,在青草香气中,毕节各地都在往前奔跑,努力做到“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不能耽误。”采取有力措施做好春耕备耕,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连日来,金海湖新区双山镇抓住时机,积极做好各项春耕工作。

走进双山镇普陆村,村民们分散在田间地头,趁着天气转晴开始了马铃薯种植,挖坑、播种、盖土忙得不亦乐乎。

“目前共种了300亩,预计月底完成种植任务。”普陆村驻村第一书记赵德龙介绍。今年普陆村在原有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新增调减低效作物900亩,其中马铃薯种植500亩。

双山镇普陆村抢抓春耕种植的同时,红星、小坝、高坪等村(社区)也在大力推进春耕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刺梨种植很有讲究,坑要挖30公分深、30公分宽,还得用肥土盖……”在红星村6组刺梨种植基地,红星村副主任杨堃边向村民示范刺梨种植边说。红星村今年计划种植刺梨1600亩,目前已基本完成。

据了解,红星村按照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实施奖补性退耕还林4000余亩,用套种方式发展核桃、板栗、桑树等产业,每亩补贴1200元,分期三年补助给群众,产生的效益由群众直接享受,极大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

双山镇通过勾画图斑、挂牌督查、强化包保、责任到人;强化宣传、营造氛围等方式;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产。在走访排查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广泛宣传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种植技术,强化调减传统低效农作物种植意识,大力发展马铃薯、刺梨、花椒、辣椒等产业,确保高质量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2020年双山镇计划完成产业结构调整任务21450亩,截至目前,完成刺梨种植1500亩、马铃薯4800亩、食用菌300亩、中药材1200亩,茶叶400亩,枇杷1100亩。大豆种植、花椒等种子、苗木已全部采购,辣椒种植7000亩,正在育苗。”双山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周怀高介绍。

一个又一个的农忙场景,一幅又一幅的春耕画卷,是这个春天里最美的风景线……(来源:多彩贵州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