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七十歲老人,養了不孝子,今後日子該怎麼過?

6711095903096


人到了老年,總會感覺孤獨,特別需要陪伴,但孩子們又沒有時間和精力,就是在一起時,由於二代人經歷的時代不同,對事物的看法也不盡相同,經常是不在一個頻道上。建議平時有一二個年齡相仿的老夥伴,常常聚聚,或參加一些老年人的團體,在那裡找到興趣相投的,彼此之間都相互慰藉。中國的傳統觀念是養兒防老,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現在已經到了,社會化養老的時代。社會上的養老機構會越來越完善,居家養老的人會越來越少了,所以不用擔心今後的生活沒人照顧。而且養老的措施也在不斷的出臺,就比如以房養老,就是老年人的一個不錯選擇。



一林竹


遇上不孝之子,心態也要放平和。子不教,父之過。子女不孝順,老人首先要認識到這是自己的過錯。因為孩子從小就沒有接受很好的教育,一味的溺愛,長大了他就不認為父母對他有養育之恩。如果自己70歲了,孩子應該也不小了,還不懂得感恩。這個時候,再去怎麼教育也就晚了。想到自己的過錯,自己的心情就會平靜很多,也就不要再指望了他能回頭了。

子女不孝順,不要生悶氣。生氣是沒有用的。你再生氣,他連一點感覺都沒有,氣壞的是你自己的身體。本來指望自己能夠健康長壽,身體不行了,怎麼能延長生命呢,所以,生氣是不值得的。

要相信,隨著社會的進步,政府對老人也有很多的關照,社區養老、居家養老等舉措越來越多。現在的老人生活上對維持基本生活總是可以的,即使比子女孝順的家庭生活條件差一些,但再也不會過那些缺吃少穿有病沒辦法看的日子了。

退一萬步說,就是孝順的子女,很難一直陪在自己的身邊。子女們他們有自己的事業,有自己的家庭,還要撫養他們的下一代。而有出息的子女,還往往都不在身邊。除了給你錢,還能幫你做什麼。所以,自己的事情,還得靠自己。樂觀一些,比什麼都好!


最新報道與評論


人過70歲,應該享受天倫之樂。但是養了不孝之子,那隻好認了。首先不孝的兒子,如能通過他的單位和地方組織部門能夠教育挽回這份親情是最好的,畢竟有血緣和親情在,但是不能挽回,只能通過法律途徑來這解決此問題。法律明確規定,子女應該有撫養父母的義務,如果你是農村的,無生活來源的,可通過法律來規範兒子撫養義務。如在城市裡退休人員,那就更好,自己選擇一個好點養老院安渡晚年,也就不依靠這個不孝兒子。另外如有住房的,將房子租岀去,以房養老,也是不錯的選擇,把自己晚年過的快樂幸福點。物質基礎決定你以後的生活,也不要依靠兒子了,另外一點,在法律上與兒子間的關係劃清界限。免得留下後遺症。總而言之,70歲不算大,儘管養了個不孝之孑,但後續生活總是要過下去的,儘量去尋找自已喜歡的生活,快樂與幸福同享,完美渡過後半生!


綠水青山72148


這種不贍養老人的事情不只是農村才有,貌似城市也會經常出現,兩個兒子、三個兒子不贍養老人其實最多的是因為攀比,你看我、我看你,反正老人又不是我一個人的,他不管,為什麼要管呢,反而到是一個兒子的有保證,多了倒不是什麼好事,一個兒子的老人們愛說,反正柺棍就豎立到你門口,不用推脫,因為就你自己,沒有任何攀比,是好是壞都是你。

有個笑話,一個兒子跟兩個兒子有什麼區別?有人回答,如果你只有一個兒子,當你帶著呼吸機的時候,他是沒人商量,只好繼續治療的,如果你要是兩個兒子的話就不一樣了,老大會跟老二商量,:兄弟,你看咱爸這病也治不好了,這呼吸機去還是不去?老二也是正有此意,兩人一拍即合,這是哥倆的好處,有人商量,要是有三個兒子又會怎樣?老大會說:這呼吸機咱拔了吧,老二點頭同意,老三是付之於行動,直接上手,將之拔去,這些雖然都是玩笑,但細想很像也有幾分道理。

養兒為防老,贍養早已經被納入法律,不要以為不管不顧就能逍遙法外,對待這樣的無情無義之人,一定要走法律程序,讓法律主持正義,這些不善待老人的,農村親戚鄰居都會看在眼裡,如果不想低著頭走路,大都不會做出對於老人不管不顧的事情,也有無臉皮之人,但畢竟屬於極為少數的,可以首先通過村委會、司法所做民事調解,達成贍養協議,弟兄越多,其實大都是因為相互攀比,如果達成協議,都按照協議公平對待,很多情況下都能接受,事情也可以得到解決。

偶爾也有調解不成的,也自然要對簿公堂,讓法律匡扶正義,不管你是出錢還是出力,法律對於善待老人是不會姑息,真正走到這一步的少之又少,但也是沒辦法而為之,現在鄉鎮、農村也紛紛建立起來養老院,對於那些沒有時間照顧老人的家庭,你只要出錢就行,這樣的做法,已經被很多家庭所接受,慢慢的也會成為一種趨勢。

關於兒子不照顧老人的,你有什麼好辦法,說出來分享一下。





領悟海洋


在這裡講故事,我岳父有七個子女,四女三子應該很艱難的把他(她)們養大成人,大家都成家但三個末離開家,因為在父母身邊不交生活費,完全靠二位老人退休工資維持十幾人生活,不夠找女兒借但有借無還,老岳父逐漸老去,後因病去逝,大兒媳首先找公公包和衣服,摸摸口袋是否有錢,哪知到處找片在口袋找到僅剩7元人民幣,到再後墓地錢兒子們只給百分三十而剩下的四女分攤,所以老人一定要保留自已後來事,預防生老病死,兒女同樣對待,這樣能享受自已待遇,否則女兒好說女媳心裡不舒服,別人也評論!


結紅529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孩子不孝,不是老人七十歲的時候,孩子變成這樣的。只是老人年紀大了,身體也不行了,手頭的錢也差不多被孩子炸光了,不能為孩子繼續出力了,孩子露出了猙獰的面貌而已。子不孝父之過,你能怪誰呢,你對自己的父母孝順嗎,你對孩子有耳濡目染過嗎?慣子如殺子,是不是因為你的嬌慣過度,讓你的孩子失去了善良的本心,你只能自食其果吧!


愛唱歌的一家人


子女不孝,令人心傷。

子女不孝,有人說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可為什麼有的家庭有眾多子女,只有部分子女能盡孝,另一部分子女卻逃避?是家庭裡採取了不同的教育方法?作為老人,心裡要明白,人都是要老的,會死的,靠誰都靠不住。你把子女養大,是你盡了義務。子女孝順,說明你積德了,子女不孝,也不要心懷不滿,怨天尤人。自己造的業,有何好怪呢?再說,即使子女孝順,也阻擋不了你衰老死亡,只是在你死亡前能開心一些。有人說去養老院養老。你去養老院看看,有幾個老人是開心的。你現在70歲了,應該好好安排自己的後事。如果指望他人(包括子女),那是會落空的。


新安江畔彭澤人


看了你的問題,感到揪心,國人“養兒防老”之說又遭打臉。

出現此等問題,不足為奇,或怪社會風氣影響,或怪父母身教和言教出了問題。

事已至此,生氣、上火都是無用的。你可以試著這樣勸自己:“子不孝,莫氣,是我生的。”

我鎮上有一趙姓家族,他家發生的故事就頗具代表性。

他家四口人,有爺爺、兒子(略去真實姓名,暫稱大趙)、兒媳、孫子(稱小趙)。八十多歲的老爺爺患病臥床已三年有餘,吃喝拉撒都是兒媳在照顧,大趙早就沒有了耐心,他不但不著手護理,還經常對不能言語的老爹惡語相向,更有甚者,有一天,怕老人便在床上,他把老父拖到三十幾度的陽光下不管,曬得老人渾身流汗,幾近昏迷。後被好心的鄰居發現,弄回室內。不久,老人添病,去世了。

幾年後,因家庭瑣事,大趙把他兒子小趙罵了,不料,小趙操起鐵鍁劈向大趙,大趙驚愕地盯著小趙質問:你怎麼能打我?小趙怒目以對地說,當年你是怎麼對我爺的?大趙無語,想打兒子,但舉起的拳頭卻軟軟地收了回來。

當晚,本就患高血壓的大趙不知喝了多少悶酒,第二天早晨,家人遲遲不見他起床,後經診斷,是腦主動脈出血,沒救活,那年他才四十多歲。

攤上這等不孝之子,教之恐已晚矣。其實,養兒防老已經靠不住了,唯有靠自己才是王道。如果不怕撕破臉皮,可以用法律手段強制他出養老費。

正所謂:

為父孝爺走得正,

後輩豈敢瞪眼晴。

老享天倫少者敬,

中華美德人稱頌!


雪中行


一個家庭能養到不孝子的家庭往往都是不懂得教育的家庭,家長過份過份溺愛,使孩子養成一種霸道跋扈,自私自利的性格。這樣養出來的子女不知道付出,只是一味索取,俗稱“吸血鬼“,“自私鬼““白眼狼“。家長意識到已為時晚矣。

家長教育孩子一定要有原則,讓孩子學會勤勞

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多讓做事情,用過做事可以鍛鍊孩子,而非害孩子

一定要讓孩子學會尊老愛幼,孝敬父母

自古以來,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從小就讓孩子知道養育之恩大於天。一個人可以沒有才,但絕對不能沒有德。一個不孝順父母的人,必定是德行不好的人。

一定要讓孩子懂得感恩

任何人對你的幫助,我們都要加倍奉還。滴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沒有理所當然的幫助,也不能心安理得的接受。別人給你的幫助都要以其他方式對等還給別人。

一定不要過份溺愛孩子

父母對孩子的愛可以理解,但要有原則,過份的溺愛,只會讓他覺得父母所做都是理所當然,習以為常。千萬不要讓孩子養成一個只會索取的白眼狼。

一定不要把所有的錢過早交底給孩子

父母手上的錢,不要過早的交給子女。即使他們經濟再困難,再需要錢,也要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你需要養他小,不需要養他老。你一時給錢痛快,但失去經濟支撐,父母就再也沒有任何話語權。

現在這種情況已經無法改變,要麼找找親戚幫忙,給兒子一點壓力,讓他面對人倫與道德扛起孝道。要麼請專業律師起訴兒子,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要麼聽天由命,認命吧!

所以這個是孝道的問題,同時也是值得反思的教育問題。千萬別把孩子養成白眼狼,吸血鬼。

等你垂垂老矣,後悔為時晚矣!


空空道人解君愁


這老人是個苦命人,辛苦了一輩子,值望養兒防老,有人侍候,不想養個“白臉狼”,沒有人的善良,可恨呀,可惡啊,傷心,痛不欲生……

這怎麼辦?這樣人誰也說教不了,把他告到法院,用法律強制他,出力,出養老費。

這樣無道德良心的人,可能事後耍賴的可能,健議法律加上事後監督,據不執行者,應加上刑事管制;健議居委會也滲入管理,對不養老,不孝心父母的震懾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