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黄帝内经》、《易经》等如果成为中医资质考试内容会怎么样?

皮肤病科研所


目的是治病,是疗效,是临床。临床医生,考试就应考临床。研究生,博士生,就考理论。


山村野夫顽石


我觉得中医粉很多都是民粹,他们的想法往往是理想化、简单化、意气化,但是很容易搞乱情绪,混淆视听。

现在的中医教学中都把《伤寒论》等经典中医著作列入大学选修课,初听一中医好友讲述,真感到不可思议且好笑,真想说那些制定政策的人不可理喻,中医不教中医经典课程还叫中医吗?。

可是在静下来细想一下,又觉得理解他们的苦衷,无论国内外的教学从小学到大学基本上以灌输教育为主,那就是有固定教学大纲,有固定观点知道点,且可以通过统一的考试检验同学的学习情况。可问题是中医的古典著作很难做到这一点。

本人不是中医,所以不便用中医文献作举例 ,我就用古典哲学经典《老子》举例,《老子》一书也很少进入考试范畴,就以第一句为例:道可道非常道,光我看到标点符号断句就不下三种,对此句的解释就不下十余种,请问教材应选用哪一种,考试的时候论点不一又怎样评分?如果只界定一种标准答案,显然是缺乏理由,本来中医知识就是抽象的、形而上的,老祖宗又没说明白正确的理解。但如果按老师的理解各说各的,那就象过去诸子百家争论,让学生听谁的?

问题还麻烦在哲学概念是有时间争论的,毕竟只是我们的价值观、认识观不同而已,毕竟离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还有距离。但医学不一样,他是要及时处理病人的痛苦的,而且又不能病人当试验品反复试验。这也是我很少去看中医的原因之一,因为往往不同中医生对同一时间症状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都不一样,说得头头是道,而你又没法按职称、医院级别、仪器设备好坏、医生年龄来界定医生的好坏,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医的骗子多而且很难识别。

我的结论是中医经典确实在大学本科以前只能作为选修课程,培养兴趣爱好。到研究生的时候才能由公认大师作为必修课来讲,象古代师承一样培养中医人才。


心有机事必有机心


(伤寒论)理论,(温热病)理论,(脏腑经络)理论,可以成为资质考试评审。(黄帝内经)是医学唯心学,不是医学理论范围。(易经)是占卜术,更不是医学理论,岂能与医学相提并论。

但是当今,能解释(伤寒论)理论,(温热病)理论,(脏腑经络)理论的老前辈,能有几个?

怎样考试,本人不从事医疗行业,更不敢妄加评论。不论如何,中医一定要传承,开放发展,在实践中,定会有良医高才突起。让广大人民百姓当考官,选择良医。


无忧草2775


如果今天的中医只掌握《伤寒论》、《黄帝内经》、《易经》等知识,其水平远不如现在的中医。

现在的中医尽管口头说中医治本,博大精深之类,但或多或少晓得不少现代医学知识。七十年代农村的中医师都能输液打针。

如果只掌握了所列的知识,许多大病是治不了的。四十年代的中国,除大城市外,中小城镇及广大农村,孕妇难产、急性阑尾炎只有死路一条。霍乱伤寒,一家死绝的不是少数。

如果中医还停在上列水平,人均寿命最多45岁。解放以后国家大力发展医药卫生事业,人均寿命才达到今天的高度,现代医学贡献至伟。

如果还停留在《黄帝内经》……的水平,应视为中医的悲哀。


辛福先


四书五经把人考成了伪君子和书呆子。

如果把这几本书考试,就可以全中国都是神棍大师骗子了。中华大地将进入文化的地狱,世界也再没有出头之日。

我心力有效,可能没有时间将这几本书系统的讲解,所以努力呼吁大家跟我学哲学,就是可以具备自我分析能力,以准确分析糟粕和精华,什么是欺骗和引导,什么是历史和未来,什么是人性和兽性,什么是天理和自然,什么是天人合一!!!


路上有长生果


《伤寒论》《皇帝内经》《易经》等作为中医资质考试如何,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学中医必学皇帝内经,皇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基础,是研究人体的运行规律,学会皇帝内经,就知道气的重要性

伤寒论是辩证治病,还有经方应用。

还有药学也是很重要的,比方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至于易经,那就无所谓了。


老唐的生活


这绝对会造成一种没人及格的现象,因为中医理论中的名词从来没有统一过,所以在不同人看来理论中的含义不同。按中国现在的应试教育方法来考试,必然没人能及格。如有及格的,必然是与老师串通一气作弊。


千之一


这些知识已经是古代知识,现代认识有没有发烧🤒️,都用体温计,在头条新闻可以看到几度发烧,古代医学作者不认识体温计,没有具体方法界定发烧的体温,血压,现代普遍使用血压计测量血压,古代作者不认识血压,不知道血压来自何处。


KongZWang


谁能看得懂黄帝内径和伤寒论,哪都是古代语言,现代中国名家能正确解读的不多,如考,不知是考生考的对还是出题者的答案对,连专攻中医流传文字的知名专家,都不敢说自已对古文的理解是全对,怎样出题,就够伤脑筋了。


LCGSJ


中医是时间,空间及古往今来的历史经验构成。《伤寒论》,《黄帝内经》,《易经》是中国古文化的基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也是古人的取舍。

内径和易经被列为五经之首。可见古圣人对从医者的要求是多么的高,不像今天你学个十天半月就去做推拿针灸,还能混口饭吃。医圣张仲景正是在内径,易经,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发展完善了著名的《伤寒论》,仲圣不知道挽救了多少生命,想今天这样的疫情,仲圣都能轻松应对。

近代五四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摧残是相当野蛮的,现代人与古文化的链接出现了断层。急功近利和速成的中医教育毁了很多人,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对自己的瑰宝信心全无。

所以说《伤寒论》,《黄帝内经》,《易经》是中医资质的基础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