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亂兵,吳起選擇了一種別緻的死法,在他身後掀起了滔天巨浪

面對亂兵,吳起選擇了一種別緻的死法,在他身後掀起了滔天巨浪人以國士報我,我以國士報之。

吳起在楚悼王的支持下乾得很嗨。

在內政治理方面,他深悉楚國的積弊所在,大刀闊斧的進行了根本性的整頓和改革。

楚國由於受傳統積習影響,人浮於事,機構臃腫,極大的消耗了國力和行政效率,也極大的影響了人才的培養和進取心,這在很大程度,很大範圍,很長時間內遲滯了楚國的發展。

吳起當國理政,很快的就找出了困擾楚國發展的癥結所在,他不是不知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利益交錯,牽一髮動全身的道理以及由此帶來的危險性,但他抱著"士為知已者死"的人生信條開始了幾乎是同歸於盡的改革之旅。

他削減了大量的多餘行政機構和辦事人員,最關鍵的是廢除了楚國祖祖輩輩,歷朝歷代凌駕於百姓和王權之上的世戚元勳貴族的特權,將以上舉措節省出的費用用以養兵富民,培植國家的新生力量,並加大對與論學術的管控,對危害破壞國家統一團結,削弱凝聚力的妖言邪說嚴歷打擊。(明法申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戰鬥之士。要在強兵,破馳說之言縱橫者……)。

面對亂兵,吳起選擇了一種別緻的死法,在他身後掀起了滔天巨浪盤根錯節方顯利器,世無艱難何來人傑?吳起雄健的改革之風吹遍了楚國,在這片古老的大地上喚醒了勃勃的生機,舉國上下除守舊的保守元老派以外,無不歡欣鼓舞。

得民心者得天下!吳起借改革的東風,戰神再次附體,率領一支強大而又嶄新的軍隊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大勝利,為楚國爭取了巨大的國家利益和生存空間。

面對亂兵,吳起選擇了一種別緻的死法,在他身後掀起了滔天巨浪向南,他攻取了百越,將楚國的版圖擴展到今洞庭洞,蒼梧郡一帶。向北,吞併了陳國和蔡國,並連連擊敗三晉(韓,趙,魏),兵鋒直指天下第一霸主秦國!……

天下諸候莫不懼怕楚國的強大,更忌憚吳起的威名。

權臣在內,安有大將立功於外者?這是自古蓋世英雄含恨九泉的悲憤,也是歷史用血凝聚而成的教訓。

吳起的改革為楚國贏得了巨大的利益,空前的地位和無上的榮光,但由於觸碰了元老守舊派的奶酪,招致了他們刻骨的忌恨,他們恨不得把這擎天之柱食肉寢皮。

面對亂兵,吳起選擇了一種別緻的死法,在他身後掀起了滔天巨浪由於楚悼王對吳起無條件的信任,他們不敢輕舉妄動,他們把這股毒怨深深的壓在心底,但一刻也沒從吳起身上移開過那仇恨的目光!

群狼噬虎的機會終於讓他們等到了。

公元前381年,一個讓楚國百姓痛徹心扉的年份。

這一年,勵精圖治,舉賢任能的楚悼王死了。

楚國的元老貴族象餓急的惡狼一樣撲向了吳起,恨不能把這個把他們從天堂推入凡塵的吳起撕成碎片。

楚悼王尚停靈未斂,他們就迫不及待的發動了兵變。

面對蜂湧而上,來勢洶洶的亂兵,吳起快步奔向一生視其為知已的楚悼王的屍體,和他緊緊相擁,死不放手。

面對亂兵,吳起選擇了一種別緻的死法,在他身後掀起了滔天巨浪 紅了眼的貴族和亂兵對著吳起和楚悼王的屍體亂箭齊發,瞬間,箭雨把他們淹沒,兩人的鮮血染紅了宮殿,也染紅了楚國的天空……。

楚肅王繼位後,依照楚國的法律,傷害王屍者屬重罪,夷三族。根據這條法令,肅王命嚴究箭射吳起並楚悼王屍體者,貴戚因此被滅族者多達七十餘家……。

為平衡楚國的政治關係,吳起這位為楚國創下奇功偉業的一代人傑在他死後,屍體也被楚肅王下令車裂肢解。

面對亂兵,吳起選擇了一種別緻的死法,在他身後掀起了滔天巨浪 楚國的改革也最終隨著吳起肢體一併分裂,最終消亡湮滅在歷史的長河裡……。

拙作《悲情戰神吳起》就此完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