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疫情詐騙60多人!她在網上請了個“大師”給自己占卜命運,結果呢

“我給你擲了兩顆骰子,都抽中了上上籤。第一顆骰子預示這個月警察不會找到你,第二顆骰子則說明你絕對不會被拘留或坐牢,保準平安無事。”


2月11日,江蘇鎮江女子楊慧慧在微信上找了一個“法術”高強的“算命大師”為她指點迷津。聽到大師說自己“保準平安無事”之後,楊慧慧安心地帶著一干閨蜜去吃喝玩樂,縱情逍遙。


可是,這個“法術高強”的“算命大師”卻算錯了楊慧慧的命運。


借疫情詐騙60多人!她在網上請了個“大師”給自己占卜命運,結果呢

2月11日,楊慧慧在微信裡問"算命大師"自己會不會被抓。


2月12日上午10時,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公安分局正東路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了被害人田先生的報案。


田先生告訴民警,2019年12月底,他經朋友介紹,在一個名叫楊慧慧的女人那裡買水果。朋友說,楊慧慧通過微信賣水果,價格挺便宜,99元就可以買一個榴蓮。加微信的第二天,楊慧慧給田先生髮微信,說她有便宜的車釐子賣,200元可以買2盒5斤裝的車釐子。


疫情時期,能買到這樣便宜的水果不容易。於是,田先生就在楊慧慧那裡花200元買了10斤的車釐子。貨款交付後,楊慧慧跟田先生訴苦,說她年底衝業績,業績不好會被老闆扣錢,讓田先生幫她在親朋好友群裡轉發一下她的廣告,如果賣出去東西,可以給他一些提成。


“我看她人挺真誠的,就把她賣車釐子發的廣告圖片轉發到了我的幾個微信群裡面。我微信群裡的親朋好友看到我的推薦之後,就開始下單買車釐子。前前後後一共有30個左右的親朋好友通過我代買車釐子,親朋好友把錢轉給我,我就轉發給楊慧慧。我也把我的親朋好友的手機號碼、收貨住址都發給了她,讓她發貨。”但是,讓田先生沒想到的是,楊慧慧一直都沒有把車釐子的發貨信息發給他。


1月3日,始終沒有收到貨的田先生髮現情況不對,就開始催楊慧慧,讓她安排發貨。楊慧慧告訴他,給她供貨的人是福建那邊的,但供貨商出了事,所以貨一直沒發出來。


這下田先生急了,發不出貨,退款總行吧。結果,楊慧慧一直不理他,發微信也不回,在他一再追問,並且說要報案的情況下,楊慧慧終於退還給他4000多塊錢,然後就再也不理他了。無奈之下,田先生只好自己墊付了退款給親朋好友,然後報案。


正東路派出所民警接到報警後,立即聯合分局刑警大隊、網安大隊等部門,於當日下午16時許,在轄區小區內將嫌疑人楊慧慧抓獲。


面對民警,楊慧慧交代,自今年1月起,她將自己包裝成“網紅微商”,在微信上發佈“200元可購15斤或20斤車釐子(明顯低於市場同類型產品價格)”的虛假信息,欺騙顧客前來購買,但收款後以疫情時期快遞業滯停為由,拒不發貨,並將貨款據為己有,肆意揮霍。據民警調查,本案中,被害人達60餘人,被騙錢財達3萬餘元。


儘管楊慧慧自認為“伎倆”高超,但是,她也明白自己的行為是違法的。為了安撫內心的焦灼和忐忑,也為自己繼續犯案尋找精神支持,她想出一個“奇招”來——從網絡上找“算命大師”預測她是否會被警察抓獲或拘留坐牢。當“大師”說她這個月安全無虞時,楊慧慧大喜,對大師的話深信不疑。


占卜完之後,楊慧慧安心地繼續行騙,並且拿著騙到的錢肆意揮霍。誰料,很快就被民警抓獲。


辦案民警告訴記者,目前,楊慧慧因涉嫌詐騙罪,已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文中嫌疑人為化名)


延伸閱讀


公安部發布消息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公安機關依法嚴厲打擊涉疫情詐騙違法犯罪活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截至2月6日,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涉疫情詐騙案件111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94名,追繳贓款660餘萬元


公安部刑偵局發佈的

疫情詐騙9份提醒

01

以迎接上級檢查為名詐騙


不法分子以上級來檢查防控工作,需要購買衛生用品為由,要求公司業務員按照其提供的聯繫方按時購買並允諾給回扣。


02

以親屬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為名詐騙


不法分子謊稱學校或某公司工作人員,以孩子或親屬突發高燒,已被隔離醫治為由,要求親屬匯繳“住院費”等騙取受害人財務。


03

以釣魚網站詐騙


不法分子假冒武漢等疫情嚴重地區紅十字會,醫院官方網站,在網站內開設公益捐款通道,引導網民捐款,騙取受害人錢財。


04

以“代銷騙購”的手段詐騙


不法分子以要求商鋪代銷防疫用品,找托兒,冒充領導到該店要求大量訂購,商鋪不明真相找到不法分子求購,不法分子以預收貨款或定金的名義進行詐騙。


05

以提供床位為名詐騙


不法分子在社交網站,二手交易平臺等地散步發‘可以幫忙聯繫醫院提供床位’等信息誘導受害人進行轉賬匯款,來實施詐騙。


06

以強制體檢為名詐騙


不法分子在火車站、汽車站等公共場所尋找外來人員,以疫情期間強制體檢才能乘車為由,盜取財務,或者以辦理健康證為名騙取財務。


07

冒充航空公司旅遊平臺客服


不法分子利用疫情時期,打著“退改簽”的幌子發送短信要求用戶按照指定聯繫方式退改,在釣魚鏈接中要求用戶填寫銀行卡號和密碼等,進而實施詐騙。


08

以“買醫藥口罩”為名詐騙


不法分子偽造社交賬號內的工作照片,冒充醫生、護士、藥店專職人員等身份,對外發布醫用口罩的售賣信息,收款後將受害者拉黑。


09

以疫情捐助獻愛心為名詐騙


不法分子冒用紅十字會醫院或者民政部門名義,向用戶發送“武漢疫情愛心捐助”等虛假公益信息,利用群眾的同情心理進行詐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