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的人開始健身後9個月內就會放棄,你是幾個月內放棄的?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1期,原文標題《健身難題》,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60%的人開始健身後9個月內就會放棄,你是幾個月內放棄的?

(圖 謝馭飛)

一個多月前,我辦了健身房的卡,買了私教課,開始健身,主要是想減脂和改善腰疼,我的決心還是比較大的,所以我覺得健身教練們沒必要再跟我強調,要把健身變成愛好、變成習慣。

教練還說:“我們的身體跟機器不一樣,機器用得多了就會壞,身體卻是越用越靈活,所以你要常來。”對這個說法我將信將疑,因為聽說汽車老放著不開會放壞,所以機器也要經常用,而且機器能長期連續工作,身體卻是需要休息和休整的。但是說身體需要運動也沒錯。英國心理學家詹姆斯·蘭姆登在《泰晤士報》上撰文說:“人體很複雜。它的無數個系統——從神經、心血管到腎上腺——相互協作,使我們能夠有效地運行。人體細胞需要鍛鍊來刺激分解和再生。移動和運動是活著所必需的。”

教練經常跟我說要常去,我都說沒問題。但沒想到剛堅持了一個月,我的健身就暫時中斷了。一個月來,我每週去兩次,每次一個小時的力量訓練、一個小時的放鬆拉伸,有時間的話還會在跑步機上跑步。上節課,給我安排了一次拳擊課,教練開始推銷拳擊課程,說拳擊比跑步更有趣、對體能的消耗更大,還能防身,然而我已經承擔不起更多的私教課的開銷,再加上剛適應了目前的健身模式,實在不想這麼快就走出舒適區。再加上腳踝腫了,健身卡不見了,我已經一週沒去了。

有時候我也想,真的要特地去健身房鍛鍊嗎?身體滿足日常生活的需求總歸沒問題,為什麼要專門鍛鍊背部和腿部的某一塊肌肉?這大概主要是因為現代人過得太舒服了。蘭姆登說:“現代人已經習慣了按需服務、按一下按鈕就能操作的技術以及慾望立刻得到滿足,這是不健康行為的三個源頭。經常鍛鍊能夠提高認知能力、增強記憶力和專注力、改善睡眠和精神健康。但健康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60%到70%的人開始健身後9個月內就會放棄。為什麼明知健身有那麼多好處,我們仍堅持不了呢?人類行為理論早已發現,我們更渴望馬上而不是將來能獲得報償的付出。我們都希望迅速、利索、高效、以最少的努力把事情做好。而鍛鍊本質上就是不舒服的。”鍛鍊的時候你會發現,人天生都想讓自己舒服一點,比如做推拉動作的時候,放回去的速度要放慢一半,這樣鍛鍊才有效,但人們的本能是利用慣性迅速把它放回去。

心理學家說,要想鼓勵自己常鍛鍊,開始時要少量多次,簡單、可持續的改變最有效。可如果健身房離家太遠,你就很難做到高頻率。有研究顯示,去健身的路途不要超過6公里,這樣每個月能去大約5次,超過8公里的人平均每個月只去一次。但如果健身房很高級、會員費很貴,這個半徑可以再大一點,因為怕浪費錢,所以會多去。每次去鍛鍊,健身房給你一點積分,到年底有獎勵。我甚至想跟服務員說,我常來可不是為了積分,而是因為離家近。

三聯生活週刊》最新封面故事《奮進的時代》《最美敦煌》,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