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技術很牛的基金經理可以自己買股票賺大錢,為什麼要替投資者打工?

磨刀霍霍砍柴工


基金經理技術很牛很多人只是從單純的業績來看,實際上是基金經理所在的平臺和他能力的綜合,離開平臺能否創造出好的業績另說,再一個基金經理的收入和他自己炒幾百萬資金賺的錢肯定是前者輕鬆,體量不一樣,圈子,機會就不一樣,能穩穩的賺才是真的幸福。大資金的都喜歡穩。再說了不管能否能獨挑大樑,公募奔私募的會累死人了。


陽光yanguang888


想象一下,一個基金經理自己有500萬,一年能賺20%,也就是賺100萬。

如果一個基金經理管理5個億資產,提成1%,這就是賺500萬。

這種情況試問自己炒著玩呢,還是管理資產呢?

基金經理賺的是什麼錢,這要區別對待,首先基金經理分公募基金經理和私募基金經理。

公募基金經理賺錢的方式

公募基金經理賺的是資產規模的錢,對於公募基金經理賺的不是業績的錢,而是基金規模的錢,但是兩者不矛盾,基金業績好了,買的人自然就多,規模自然就更容易漲,管理費自然就賺的多。不過規模過大也會反過來影響基金的業績,因為規模過大資金量太大管理和調倉的難度都會加大。

一個基金漲勢比較好,有個20億——50億規模不足為奇,管理費一般在1%——2%之間,就按1%算那麼管理費也要在2000萬至5000萬。當然這些錢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之間要分成,不會都給基金經理。

私募基金經理賺錢方式

很多的私募基金經理都是在公募基金做的比較好之後,出來做私募基金經理的。他們的賺錢方式是與收益掛鉤,比如賺取收益的20%,如果一個基金經理管理5億資產,翻倍了變成10億,那賺的5億私募基金經理就可以獲得一個億的獎勵。和上面公募基金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差的不少,當然了私募基金經理也有風險,就是基金業績不佳甚至虧損,可能就沒有收入。

從私募基金經理的賺錢模式可以看出,私募基金經理容易為了賺更多的分成而更基金,甚至可能會舉槓桿操作,行情 好的時候可能賺的盆滿缽滿,行情不好的時候甚至可能賠的清盤或者跑路都有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早點也給別人管理過基金,收取超額利潤。

綜上就可以看出基金經理是一個比較暴利的行業,特別是能力很牛的基金經理會被市場熱捧。


愛金融的騎士


俺在銀行工作三十多年,O7年單位號召買基金,並動員親友幫忙完成任務,意外收穫不小,曾將所有資金都買了基金,後來6100點時賣了買房。看到同事們後來大部分都沒賺到錢,也有不少虧得很多,主要是五千點大資金買入,下跌不止。俺迷上了黃金TD後就從未碰過基金,原因是:中國股市是投機市場。普通百姓買基金餘錢虧了不心疼可以,股票不碰為好。聽不聽由你,可當是費話。


用戶4502237990797


基金經理表面的牛叉,並不是基金經理一個人的功勞,而是一個團隊和公司的共同努力,基金經理只不過一個代言人,一個標籤而已。

王亞偉離開華夏基金公司,成立千合資本,其旗下的基金表現可謂差強人意,因為他沒有了團隊的支持。

舉個例子:取得98世界盃的法國隊很強吧,齊達內很牛吧,但是僅僅依靠齊達內一個人法國隊能奪冠嗎?

糾正一下,基金經理沒有那麼LOW,還什麼技術分析,大部分基金經理已經脫離了最低級的技術炒股範疇,都有自己獨到的理念和投資體系了,非技術分析牛。

基金公司能夠為基金經理提供強大的投研支持,完善的風控體系管理風險,資訊資源強於個人單幹N個檔次。

1、強大的投研

基金公司的整個投資流程是,宏觀分析師研究宏觀方向,給出未來投資方向,行業分析師驗證宏觀分析師的邏輯,個股研究員實地調研並形成研究報告,將研報和個股反饋給基金經理,基金經理綜合判斷之下才有買入買入和賣出操作。這是一個完成的閉環和系統,絕非基金經理一個人就能搞定。

2、嚴格的風控

基金公司在宏觀、策略、行業和個股方面有嚴格的風控措施,並非基金經理一言堂,總體倉位的有一定限制,個股持倉上限同樣有限制,以及時時刻刻得保留一部分現金以應對基民的贖回等等。如果基金經理一個人幹,身兼多職會陷入自我強化的怪圈中。例如基金經理看好某隻票,如果不理性就會在股票明顯具有的風險時,固執的持有。

3、資源資訊方面渠道強於個人

基金公司有很多資訊個股渠道,同時合作這甚多,個人的資訊渠道和資源明顯弱於公司,同時一定存在盲區。

4、心理壓力相對較小。基金經理單幹的情況下,大概率是個人自有資金和客戶資金捆綁在一起,這時基金經理的投資壓力倍增,而代為管理基金,基金的淨值波動在情感上的影響要小很多,能夠大概率的客觀理性的看待問題。

結論:失去了團隊支持的基金經理也就不太可能取得太好的業績,所以要替投資者打工。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你好我是職小白。

基金經理之所以技術這麼牛,這個背後是有原因的,主要的支持就是資金的體量支持,所以不得不為投資者打工。

基金經理動輒幾十個億的資金體量,他會分解成很多的小資產,一個幾千萬左右,然後選中超賣或者底部的優質公司,不斷開始建倉,然後慢慢增加體量,當手中的籌碼足夠,就會開始做多,用完全的資金體量去控盤,從而做到盈利。

但是一個普通的基金經理,個人的資金實力是有限的,且大資金基本都會受到監管,因此想要自己做,壓力還是很大的,而且一旦遇到更大的莊,就只能成為韭菜。

其次是承擔的風險太大,如果要你自己掏那麼多現金,每天承擔那麼高的風險壓力,是投資的大忌,所以將風險轉嫁給投資者,不僅有穩定的手續費和收益,還有機會有更多的彙報,何樂而不為。

投資的首選就是要能穩賺。


職小白呀


你這個是理論是在於,基金經理同時是操盤手。而且我們假設很厲害。

不過即便是操盤手。也需要團隊操作。

一方面,分析內容,需要團隊共同分析研討,來指出自己的方向和結論。

一方面,兩三千萬的資金操作,一個人可以完成。但是如果過億的大資金,是絕對不可以一兩個人操作的。必須要有團隊操作。

這種資金如果被主力盯上,幾下就被吃掉了。你資金不入場,怎麼看走勢都是按照你預定方向來進行的。但是隻要你資金入場,情況就變了。

另外一方面,投資有風險,這不再贅述。任何一個經驗老手,也不敢說自己一定能每次都盈利。反而不懂行的新手,整天吹噓自己每個交易日都能賺錢。其中原因不進行贅述。每個行業均都想通。

代客理財,可以說一方面自己有高提成,另外一方面,可以讓自己的經營風險降低。

上文所述,一個團隊不僅要請幾個操盤手。分析團隊也要有。有的人側重技術分析,有的人側重基本面分析。缺一不可。

拿期貨的一些糧食品種為例,大家都知道,國家糧食的保護價對其期貨相應品種的價格走勢有絕對的影響。

國家糧食的保護價是你知道還是我知道?咱們這些人都不知道。所以要把制定糧食保護價的一些退休人員聘請過來共同研究。

我今年40歲。你覺得憑我的經驗閱歷層次級別年齡各個方面來講,就是拿錢聘請這類一輩子都在研究一個品種的人,人家肯過來嗎?

如果聘請的價格過高,一個基金賺的錢都給他算了。讓對方來做基金經理,給他打工算了。

在這裡說句題外話,你告訴我國家每年的糧食保護價,算是基本面分析還是技術面分析?基本面?人家也作圖畫線研究價格走勢啊!算技術面?人家是國家政策好不好。

所以基本面中也包含基本面的基本面,基本面的技術面分析。是相互交錯密不可分的。

作為分析者來說,得有一個側重點高人一等。而作為操盤手來講,是需要面面俱到,結合實際。

兩個人的位置不同,要求也不同,分析者需要理論多於實踐,而操盤手需要實踐多於理論。而基金經理,不僅僅需要懂操盤手的操作,分析者的理論,還要懂得管理方法。需要具有威信和閱歷讓眾人信服。

所以,一般來講,基金最喜歡接的是50萬到500萬左右的小資金。管理方便省事,而且金主還懂得知道跟你談最大可以承受的虧損是多少。資金越少的人,越要求只盈利不虧損。世界上除了騙子哪裡有這樣的事。

越大的資金越需要團隊管理。光組建團隊就得半年一載的。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資金量越大,盈利越重視的穩定,而盈利係數越相對的低。比方說50萬,想1年內翻10翻變500萬很容易。我暫時所知道的是16翻的盈利。但是一個億的資金,翻1翻變2億都困難。就像有人拿個笑話說,國民老公拿5億,才做到20億。我拿5塊錢買個手套到工地搬磚,一天賺100元,盈利了20倍。比國民老公都牛。

這就是越大的資金,盈利越困難。而且越重視風險控制。

最後,我們還回到開篇。假設基金經理的技術很牛。

其實據我所知,通常情況下,擺在前面的基金經理,都只是一個幌子。一般都是聽後面的團隊操作策略。更有甚的連操作都不是自己。

終上所述,任何一個基金,真正牛的不是那個基金經理,而是身後的分析操作團隊。這才是核心中的核心內容。


dailutoo


股神巴菲特曾經說過,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業餘投資者,通過定投指數基金可以戰勝大部分基金經理!!

筆者是一位價值投資者,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中國大部分基金經理(奉行價值投資除外),都是在迎合中國股民的需求,股市技術分析本身就屬於投機的範圍,技術分析雖然有精通,但是放眼全球,靠技術分析走到現在的基金經理,投資者一個也沒有。

就類似於靠賭博發家,還可以一直賺到錢是不可能的。

基金經理要做的就是賺取投資者的管理費,並不是基金經理可以通過股市一定賺到錢。


袁七


很牛的基金經理為什麼不自己炒股賺錢,而要給投資者打工。在老張看來有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市場上沒有常勝將軍,如果基金經理很牛,那他的操作一定很激進。或者是他的投資風格非常適合當年的市場。這樣他才能在年度排名中脫穎而出。但是市場的風格不是一成不變的。經常有一種現象,當年很牛的基金,第二年表現都不怎麼樣。就是這個原因。這種情況下基金經理如果自己買股票的話,第一年是賺的第二年可能就是虧的。如果是做基金就不同了,不管業績如何,他都有基金管理費可以拿。

其次,基金經理的投資決策是一個團隊協作的結果。基金經理只是站在臺前而已。其背後一般都有非常完善的研究風控團隊。現在的市場是一個逐步去散戶化的市場。機構投資者會逐步成為市場的主流。每個機構背後都有強大的研究團隊支撐。一個離開團隊的基金經理,可能會強於一般散戶,但是和機構還是沒有可比性。最終也會湮沒在去散戶化的大潮中。

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就這麼多,這其中也給我們投資者朋友一些提示和建議:第一,詳細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有行情的時候買基金,享受機構投資者的團隊研究成果是比較明智的。一波行情下來,散戶投資者很難跑贏指數的,更何況是專業機構了。第二,我們在選擇基金的時候,不一定要選最強的,太強的一定太偏激,偏激就以為這個風險。一定要選擇多年穩定收益都不錯的基金。這樣的基金管理團隊的投資風格一般比較穩健能適應不同的市場。


彬哥聊財經


基金經理和大部分股民相比確實從經驗和和投資能力方面都很強,但是基金經理也是人,很難能克服七情六慾對投資產生的影響,根據統計,A股十幾年時間內,主動型基金是大幅跑輸被動型基金的,可以說明一點,基金經理在投資這塊和大部分股民一樣,也是會存在虧錢的情況,情緒影響交易,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存在,這也是為什麼被動型基金更受基民喜歡,因為不夾雜情緒在交易,試圖跟蹤指數波動來漲跌的被動型基金比靠基金經理判斷來跑贏大盤的主動型基金強多了。

而A股市場並不是你進入的越早,你能力就越強,在股市十幾年的老股民非常多,但是很多老股民也是賺不到錢的,股市說白了就是你靠你的領悟力還有你的理念來生存,如果你不能領悟市場,不能有好的理念,你能力再強也未必能賺到市場的錢。

第一、基金經理管理更賺錢。

假設基金經理個人操盤,他有300萬的資金,一年能賺取到30%的收益僅僅是得到了90萬的利潤,這對大部分股民來說看似很多,但如果基金經理去管理一個資產超過10億的資金,他年收入就在百萬,並且提成合算收入遠遠是超過90萬的,有這麼好的收入,為何還要自己去提心吊膽的炒股可能產生虧損?

加上基金經理只要按照約定內容管理基金即可,在運作當中盈虧是不需要負責的,雖然自己的收益會減少,但仍然是可以拿到各種收入費用的,這是百分百賺錢的事情,為什麼要去炒股那麼勞累?

第二、團隊管理分工明確。

每一項工作都有人在負責,並不是簡單的一個人包攬了所有的事情,一旦做了基金經理自己就不能炒股了,畢竟涉及到老鼠倉的問題,但有這麼高的收入,為什麼自己要去炒股。研究、交易、量化、渠道分工都非常明確,各司其職即可。和大多數股民不一樣,大多數股民不僅要分析,還要交易,還要控制風險,專業知識瞭解不多,人性的問題又一直難以剋制,很顯然基金經理也會面臨這種問題。

一旦基金經理個人炒股也會和普通股民一樣一個人做了全部的事情,必然會存在各種疏漏影響交易結果,也不一定會穩定的賺錢甚至長期賺錢的。

因此,去做基金經理有兩大優勢比自己炒股更賺錢,年收入幾百萬甚至千萬,炒股還要面對熊市行情的虧損和套牢,去基金公司上班各司其職做好自己的事情即可,不用個人炒股需要面對各種問題也要自己一個人去解決,就算成為私募也需要面對行情好壞時期能不能賺錢的問題,當基金經理無論基金賺錢還是虧錢對他們的收入僅僅有影響,但是他們仍然可以拿到錢,如果炒股虧錢了是實實在在的損失,這樣對比寧願做基金經理,肯定不會去自己炒股。

感謝點贊和關注,歡迎評論和轉發,每日分享更多觀點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你好,很高興參與這個問題的回答。

首先,你要清楚有些證據從業人員是管理部門明令禁止操作股票的,即使他們變通使用別人的賬戶都有風險,很有可能觸碰法律,這條紅線一般人是不願意觸碰的。

其次,基金經理有時候只有一個從業的資質,需要通過層層的考試,有些時候,通過他們的技術能夠通過語言表達出來,但是實際操作與課本上的知識相差是十分明顯的,不可以放在一起比較,能夠從書本上說的很精彩,但是始終我們要回到現實中來。

還有,基金經理也是一份職業,如果能夠在本職工作中做的很出色,也包括你說的為投資者打工,那麼待遇還是相當不錯的,而且金融相關的行業本身待遇還是很不錯的,何必為了可能出現的違規甚至是違法行為而鋌而走險呢。

許多因素的考慮,最終還是為了敬畏這個市場,投資可以分為很多方式,儘量不要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投資最終還是需要個人的努力。

祝你順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