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詩的題目都是很直白的?幾乎沒有含蓄的?

ctxb567


答:古詩題目大部分直白通俗,淺出易懂,好像不注重題目的包裝,隨便把詩詞的第一句就可以拿來作為題目。如秦觀的行香子“樹繞村莊”,李清照的“天與秋光”,直白的幾乎是將日常生活中對話口語脫口而出。為什麼這些文豪前賢不注重題目含蓄卻直白可觀?我個人認為他們那個年代,作詩詞基本不在乎題目的權重。也很少用標題黨忽悠,講究的是實際,對於花哨題目感覺淡薄,包裝作品對他們來說還不是那麼情投意合,開門見山直接了當不拐彎抹角。但對質量描寫,文采的把握卻有充足的自信,然而豐富多彩的詩篇標題卻有了一個平常直白的字眼。這就是常說的包子有餡不在褶上。呈上回答,淺薄的很,望各位指教。






於述明


古詩的題目一般是詩所寫的主要的事、中心,交待寫這首詩的背景,比如:《早發白帝城》、《歸園田居》、《詠石灰》、《贈汪倫》、《春夜喜雨》等等。

但有時詩題有可能不反映詩的內容,僅表明詩的體式,比如:《長歌行》、《短歌行》、《絕句》等等。

還有的直接把詩題寫成《無題》、《雜詩》,一種是真的沒想寫題目,一種是有些詩的題目不方便直接寫明白,就以無題來代替,這也許是含蓄的一種吧。

其實絕句也好,律詩也好,總歸是一種文體,只是意境構築好,用字精煉,注意平仄押韻即可。所以命名其實和寫文章差不多。

古代最初的詩,是沒有標題的,哪怕非常成熟的《詩經》時期,依然是沒有的。《詩經》所載的詩歌,是取詩的前兩三字而命名的,比如“關雎”,“蒹葭”之類。

這一點在其他文體上也是一樣的,比如《論語》,《孟子》中的章節,其實也是取前兩三字來命名的。這說明在那個時代,詩歌和其他文體的界限並沒有分的那麼清楚。對於古人來說,吼兩嗓子的事情,短而押韻了,記錄下,傳唱。不押韻,又長,那就慢慢記下來,背誦,成為散文。

咱們先人的書都很有意思,《管子》,《老子》,《莊子》,《孟子》,都是流派中間力量的尊稱,其實裡面很多文章並非本人著作,中國人在傳播學問這一塊,向來沒什麼版權意識。有人看就行了,哪怕是混在前人的經典裡呢?所以呢,也沒有人去在乎名字。

真正成熟的詩歌名字大概起源於戰國時期的《楚辭》。取名跟今天也差不蠻多,無非就是兩種:一是提示內容,像《天問》,《湘夫人》等,可謂直白;還一種就是樂章名,《九歌》之類的,所稱標題含蓄。

漢初就出現了把兩類相結合的名字,比如劉邦《大風歌》,卓文君的《白頭吟》,班婕妤的《怨歌行》,既說明了是唱的,又說明了歌曲內容。但是在民間呢,基本上還是懶得取,比如《古詩十九首》,都沒標題。

發展到漢以後,詩開始慢慢和音樂剝離,不再僅僅用於演唱,出現了只用於“誦”的詩句。真正擺脫漢樂府標題的控制,是在才高八斗的曹植手裡。這個時候已經是東漢末年了,文人思想開始獨立了,不再依附於音樂而存在,所以寫的東西該有個自己的標題了。《贈丁儀》,《贈王粲》這些就與後世詩題接近了。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詩題的出現。

命名方式主要體現為從不同角度來提示詩的內容或用途。《為焦仲卿妻作》,以及後來的《贈孟浩然》,《贈李白》都屬於此類。複雜一點的,《送孟浩然之廣陵》就連帶說出了贈詩的理由。

這也是盛唐詩歌頂峰時期的命名方式,《登高》,《春望》,《夜雨寄北》這些都歸於此類,不過標題也慢慢走向精細化,如《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等,把事由說得就越來越清晰了。不過時人並不大在乎標題,基本上都是詩句耳熟能詳,標題卻說不大清楚。

進入宋,標題漸漸有了喧賓奪主的味道。詩人們想了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寫序。就出現了一篇詩詞前面還有些字來詳細介紹作品的各個方面。但是這些東西雖然寫在那裡,並不會影響詩詞的整體性,也就是說你在欣賞正文的時候呢,不一定非得從序文開始。像東坡居士的《水調歌頭》,不多舉例了。

到了明清時期,標題就越來越長。當然也不是普遍現象,只是說新出現了這種命名方式,比如明末清初錢謙益的《金陵秋興八首次草堂韻己亥七月初一作》,《天啟乙丑五月奉詔削籍南歸自路河登舟兩月方達京口塗中銜恩感事雜然成詠凡得十首》,真是一個比一個長。

說了這麼多,無非就是說明,真要寫絕句和律詩,因為格律詩是唐詩精魂,就按唐朝的方式來取名字吧,簡單,凝練,概括,直白就是好的。有的詩題就是從詩的第一句的第一個詞,或者從詩句中選個詞作為詩的題目,但這個題目可能並不是詩的主要內容,就好像偷懶圖方便省事一樣,比如《詩經》裡有些詩,如《七月》第一句是七月流火,《蒹葭》第一句是蒹葭蒼蒼等。

有人說詩題是詩的靈魂、是詩的眼睛,是這樣的,但也有不是這樣的,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而且具體分析。

以上說的是古詩的題目,接下來我再談談古詩在藝術風格上的直白和含蓄。

眾所周知判斷詩詞的優劣首先要看意境,其次才看詞句的押韻、平仄和對仗,只有意境優美,而又比較講究押韻、平仄和對仗的詩詞才可算得是上品。上品的詩詞中意境和格律是相輔相成的,缺乏意境的詩詞,即使押韻、平仄和對仗做得再工整,讓人讀起來也會覺得味同嚼蠟,或生澀得倒人胃口;反過來說,絲毫不講究格律的詩詞,即使意境再好,讓人讀起來缺乏韻味和優美的旋律,也不會成為上品。比較起來說,意境是詩詞的靈魂,而押韻、平仄和對仗只是附屬品。再形象一點說,意境就象人的心靈和才學,而押韻、平仄和對仗充其量只能算作人的皮囊和服飾。選人先看德才,故評詩則應該先看意境。如果一首詩詞意境好了,即使不掛“律詩”、“絕句”的牌子又有什麼妨礙!

詩詞除了押韻、平仄和對仗等格律上的講究外,就是藝術手法上的講究,藝術手法上的講究其實就是如何表達意境的問題。而要想很好地表達詩詞的意境,就不得不探討一下詩詞中直白和含蓄手法的運用。什麼叫直白?直白就是要求創作詩詞要力戒生澀隱晦和不知所云,力戒文字上的生造詞語和故作高深,以免讓人讀起來有生吃螺絲似地去繞彎子的感覺。什麼叫含蓄?含蓄就是要求詩詞要有深意,就象一道景物一樣有很深的層次感,給人以細細品味的餘地,讓人讀起來覺得餘味無窮。詩詞的意境其實就體現在含蓄裡。

直白和含蓄在詩詞的創作過程中詞義上是對立的,但在體現詩詞的意境的過程中又是統一的。以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為例 :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詩的前四句最為經典,其詞義連婦孺都能明白,但又有極深的引申義。詩人通過把直白和含蓄高度地糅合到詩句裡邊,歌頌了生命裡的奇妙之處,而“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成了千古絕唱!

再看李白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是一千多年前的文字,但直至今天讀來,哪有一點生澀味兒!多麼直白的文字,多麼幽深的表達遊子思鄉之情的意境,這種詩詞即使文盲也能聽得懂,也能品出其中的深意!

在唐宋詩詞中,不光好詩例子很多,好詞的例子也很多。比如張志和的《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這首詞通篇之中沒有一個生澀字,沒一點雕琢的痕跡,更沒有發黴的用典,但寥寥數筆,就勾勒出一幅江南吳興的春天畫圖:西塞山前水上飛翔的白鷺、漂流的粉紅色的桃花瓣、水中追逐嬉戲的肥壯鱖魚、戴蓑披笠的漁翁,這是典型的詩中有畫的意境。

李後主當皇帝不行,填詞卻是天才。他的詞思想性不強,藝術性卻極高,幾乎稱得上首首精品,字字珠璣!而其用詞卻極為直白。以《相見歡》為例: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

別是一番滋味上心頭。

許多人認為李後主的詞大多為亡國之音,其主旨不是愁思,既是悲哀,故以多愁善感著稱,但李後主的詞遣詞造句卻非常直白,在語句上沒有絲毫故意讓讀者猜謎的味道!

從整體上說,唐詩宋詞之興盛,其後歷代是難望其項背的,而在唐宋諸多經典詩詞中任意挑出一首,幾乎都是直白與含蓄高度統一的範例。當然直白不是粗俗,含蓄不是生澀。在唐詩宋詞的精品中,即使那些最為直白的詩詞也不會給人粗俗的感覺;即使那些含意最為深刻的詩詞也不會給人以生澀得不知所云的感覺。

唐宋以來,恐怕最為直白的範例要數張打油的《打油詩》了:

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這首詩直白得簡直成了順口溜,其實細細品味起來,雖然全詩沒有一個“雪”字,但它卻描繪了一幅別具韻味的雪景圖呢,以至於後來人們競相模仿,產出了許多俗中見雅的詩壇絕唱。

來看這樣幾首俗中見雅的詩:

(其一):東坡七歲黃州住,何事無言及李琪?

恰是四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留詩。

這首詩傳說是蘇東坡贈營妓李琪的。

(其二):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

舉頭紅日白雲低,五湖四海皆一望。

這首詩傳說是唐伯虎戲弄幾個腦滿腸肥的鹽商的。

(其三):一上上到樓上頭,十二欄杆接鬥牛。

紀郎不敢留詩句,恐壓江南十六州。

這首詩傳說是紀昀提舉江南學政時,戲弄幾個江南狂傲而無才學的士子的。

(其四):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片片飛,飛入蘆花看不見。

這首詠雪詩傳說是紀昀戲弄和珅的——也有人說作者是乾隆,或是劉雍、鄭板橋、金農等人。

總而言之,不管這幾首詩的作者是誰,其直白程度幾乎已在俚語之右,而其風雅趣味卻讓人品玩不盡!這幾首詩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起句平平,與俚語無二,但接著層層拔高,漸入佳境。正所謂用曲徑通幽之妙,而把詩詞的直白與含蓄的妙旨演繹得出神入化!

一言以蔽之曰:掌握不好直白和含蓄的運用手法,而一心想一詩成名永遠是白日做夢!


皓月Lh2088


“蓄”是古人最偉大的發明,千百來一直是我們飲食生活的菜,什麼叫“蓄,”蓄就是我們經常吃的菜乾、醃菜、醃肉鹹菜之類的菜,古人生活落後,哪時候沒電沒有冰箱,當食物當日吃不完的時候,為了保存下來,古人想了很多辦法,如蔬菜吃不完,就曬乾備用,我們稱乾菜,用鹽醃製的菜叫鹹菜,用鹽醃製後再曬乾的肉或魚叫臘肉臘魚等,這些菜古人稱為“蓄菜”,我相信很多人都吃過,這樣的蓄菜流傳已久,但是,古代詩人並沒有以“蓄”為題寫一首詩來讚頌他們的偉大創造,為什麼呢?我猜測可能是詩人知道吃這樣的菜對人體是有害的,所從不敢作詩來讚頌,我們經常看書看報看電視手機,都有介紹吃這樣的蓄菜不好處,易犯癌症,主張吃生鮮菜為好,問題中的“幾乎沒有含蓄的”的意思是指以蓄菜為題的詩很少或沒有,朋友若有以“蓄菜”為題的古詩請賜教,謝謝。


謝謝您88888888


流傳千古的古詩不僅題目直白,絕大多數的內容也很直白,讓人一目瞭然,讀後馬上明白了詩的意境。越是直白越易懂,流傳也既廣又時間長,典型的如《憫農》,如《靜夜思》,還有很多很多,不一一列舉。傳說白居易每寫完一首詩,必讀給老婆婆們聽,如果她們聽不懂,白居易再改,直到她們聽懂為至。古詩題目直白,內容直白,詩的意境和詩的靈魂也淺顯易懂,讀後讓人賞心悅目,心情愉快,這就是古詩所以能千古流傳的道理。反之,現代人刻意追求深奧難懂的詩意,不惜搜索枯腸使用生僻字,雖然成詩也付合平仄韻腳,但讓人讀來總覺拗口難懂,甚至連詩意都不去理解就直接翻片,所以現代人幾乎很少有佳作能長期流傳。











龍山真人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 是文章的內容,是文章的中心,是文章的靈魂。只要你一看題目,就知道這篇文章的寫作對象是什麼?內容是什麼?不需要轉彎抹角,直截了當,一目瞭然。讀起來也很輕鬆不費力氣。無論是古詩還是現代文都是一樣,它不需要什麼含蓄。

標題也就是文章的內容,文章的中心,一點也不錯。例如,有的詩是寫景,如描寫春天時直接用《春》作標題,描寫事物荷花,直接就用《荷》為題,寫事的如古詩《尋隱者不遇》。寫人的詩如《贈汪倫》。這讓人一看標題就知道他寫的是什麼。它就是點睛之筆。

所以說無論是古詩也好,現代文學作品也罷,都是這個道理。


常青樹郭家升


題目直白的作法,比較接地氣,更容易地把中心思想概括於標題的矚章。

比喻《將進酒》人家一看,就很容易知道酒席里豪爽的人情,性格特徵。

所以小時侯寫作文,一般也是標題直白地概括了半個中心思想。如果沒有一個貼切的標題,內容寫得再精彩,或許老師還會給出一個“文不對題”的評語。


陳佩容806


大唐是詩歌發展的頂峰。格律詩是唐詩的精魂。唐朝推崇取名要簡單,凝練,概括,直白。簡單直白就是好的。比如《贈孟浩然》《春望》

古詩題目一般是詩所寫的主要的事,中心,交待寫詩的背景。如《歸園田居》《春夜喜雨》。有的詩題不反映.詩的內容,僅表明詩的體式如《長歌行》《絕句》。還有不寫題目直接寫成《無題》《雜詩》,這就更簡單了。

簡單與複雜,直白與含蓄希是相對的,這同文字表述和所寫內容有關,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不再此贅述了。


笑看人生120525436


題目需要含蓄嗎?點明主題就行了。現在有些人寫詩做文章不是文不對題,就是雲山霧罩。有些文章,有些電視劇,標題千奇百怪,小兒科得很。詩文優秀在於內容有新意,挖掘深,打動人心。有不少經典之作留傳百世,都是什麼大家都清楚。對於標題和標點符號,我在微頭條上都專門寫過文章,目的是提醒注意,但這類東西看的人很少。原因是標題標點不影響年景,只有紙刊審得嚴。


用戶泰和


寫過高中議論文嗎,題目也很直白,比如什麼“勤奮為天,休憩為雲”,“赤兔之死”,題目必須與文章內容緊密聯繫,含蓄有含蓄的美,文字最主要的還是傳遞信息,寫一件事就要讓別人知道你在寫什麼,把你的內心想法用各種手法描繪下來,題目首先要為主旨服務,所以即便含蓄和直白又有什麼重要,寫詩又不是為了吸引閱卷老師的目光。再者你也曉得古代有含蓄的題目,想怎麼寫是作者個人的想法,有的詩人傾向婉轉華麗,有的傾向樸素直白,古今都有含蓄和直白的,《阿長和山海經》我覺得就很明瞭


做不了自己


我認為題目就是作者對自己創作內容的高度概括,其作用就是對讀者的引導與提示。有了這種引導與提示,可以讓讀者更快的融入到內容的意境中去,同時,也讓讀者的理解不至於跑偏。因此,題目就應當簡明扼要,或者說直白,除非古詩過於複雜,連作者都感覺不太好用幾個字來概括,那麼可能才會用一些相對含蓄的字眼來命名古詩。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