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占优势,司马懿面对诸葛亮为什么总是防守?

非想


从下面三点分析:

1. 战略上

大多数时期,吴蜀同盟对付魏国。长安和许都长期是吴蜀战略目标,魏国不得不长期面临东西线战略问题。

俗话说单手难敌双拳,按下葫芦起了瓢,魏国是不敢贸然出击引发任何一线空虚的;

2. 地理上

吴蜀都有天险可守,吴有长江,魏有蜀道。吴国以区区十万兵挡住乘胜而来的曹操百万虎狼之师,固然其中有周郎天纵英姿之故,先提条件却是长江之险逼的曹军不得不直接进行两军对垒的战略格局;另观蜀国,拥有蜀道之险,太白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后期姜维的北伐失利其实并不足以动摇蜀国根基,只可叹出了个邓艾跃进剑阁破了这个千古难题,直接兵临成都城下迫降刘禅,否则形成吴蜀对垒,胜负未可知。

地理上的优势都赋予了吴蜀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主动地位,而魏国并不具备这天然条件。

3.人和上

自三国鼎立之势起,

吴国孙权家族自孙策起,以虎烈之势扫平江东,结盟当地豪族,尤以孙权时期执政周期最长,领袖权威牢不可破,民心拥护顺理成章;

蜀国刘备家族牢牢打造了以孔明五虎上将为首的军政集团,安抚好荆州益州各派势力,兼以刘备特有的亲和特性,政治基础稳固;

魏国表面上看着最强大,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则授人口实,傀儡之姿的汉献帝前后两次组织反扑,一旦得成,政治报复将是极其凶残的,这也是为什么曹操后期要想办法弄死跟随了他那么多年的荀彧,只是因为他反对曹操称王,成功让曹操唤起了内心的恐惧,要知道荀令君贵为中书令,可谓是曹操的萧何,跟随了他那么多年,在曹魏集团中早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以他为首的河南颍川集团树大根深,一旦跟随荀彧起什么异心,这后果是曹操不可想象的,毕竟夏侯曹只是当时小士族,一直是依赖豪族进行统治(这是顽疾没法根本解决)。善于玩弄政治的曹操曹丕曹叡在世还好,等他们一去世,稍微懦弱的后代,立马被以司马为首的豪族所控制。这结果印证了曹操的恐惧,无可奈何的必然结局。

这种情况,决定了曹魏哪怕后来的司马家族,都要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内部统治而非外部征讨,也决定了吴蜀两国可以安心北上而无内部隐忧。

希望有帮助


老黄真的有话说


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蜀汉的军力与财力与曹魏比,相差悬殊,仅士兵比例就在1:4左右。蜀汉总人口不足百万,曹魏总人口则多达四百四十多万。蜀汉有十万士兵,而曹魏的兵力则在四十万人以上。曹魏在国力上具有压倒性优势。

但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一一在如此巨大的优势下,曹魏的军队却只能消极防守,苦苦支撑,疲于奔命,这真是让人称奇的怪现象。

诸葛亮做为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以超强的个人能力大幅缩小了两国间的实力对比,并在实战中占据主动地位。

诸葛亮一生共五次北伐,前三次北伐,曹魏派出了大将军曹真迎敌。 公元231年2月,诸葛亮笫四次北伐,魏明帝曹睿调遣司马懿迎战,司马懿调兵遣将,令将军郭淮和费曜袭击蜀军,被诸葛亮打得大败,诸葛亮还趁机收割了很多的麦子。

司马懿初战不利,便坚守不出,采取消耗战的方法,等待对方粮草出问题。果然,诸葛亮的粮草又出现困难,只能退兵。司马懿趁机尾随,但从不主动进攻。众部将请战未果,都嘲笑司马懿说:″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司马懿还是不为所动。

到了五月份,司马懿在众将强烈要求下,终于下决心与诸葛亮开战,结果大败,三千人被俘虏,吃了亏的司马懿,把脖子一缩,再也不主动出战。

六月,诸葛亮大军全部回撤,司马懿派张郃去追击,诸葛亮设伏将张郃射杀。

此战后,魏国众大臣建议曹睿加紧整军备战,以防诸葛亮来年再来犯境。司马懿却说:″诸葛亮每以粮少为恨,归必积谷,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动矣"。果然,三年之后,诸葛亮才发动了第五次北伐。

曹睿仍然令司马懿督军迎战,司马懿还是选择坚守不出,把诸葛亮阻挡在五丈原。诸葛亮由于担忧粮草不继,急于求战,就给司马懿送了一件女人衣服,希望能激怒司马懿,可司马懿也忍了,就是不出战。

诸葛亮最终也没能等来与司马懿的决战,不久就病逝五丈原。

司马懿曾称赞诸葛亮:″真乃天下奇才也"。在与诸葛亮的较量中,司马懿冷静的分析了双方的实力,在自己的指挥能力稍逊一筹的情况下,明智地做出了正确的战术安排。诸葛亮始终沒能打破司马懿的拖延战术,最终遗憾的星落五丈原。





大河桥下流


三国时期魏国占优势是真的,但司马懿面对诸葛亮并没有总是防守。

诸葛亮一生共进行了5次北伐,前4次曹魏都是主动迎战,只有第五次才放弃进攻,全力防守。

第一次北伐,诸葛亮用人不当,被张郃千里奔袭,攻下街亭,诸葛亮就像被打中七寸的蛇,仓皇回师。

第二次北伐,诸葛亮碰到魏军小将郝昭,铩羽而归,战败了。

第三次北伐,曹魏大举进攻,但是技不如人,魏国惨败。

第四次北伐,司马懿血气方刚,不听张郃劝阻,主动出击, 大败而归,还赔上了魏国功勋张郃一条命。

第五次北伐,魏国天灾,加上连年征战,国库无力支撑巨额军费开支,才不得不采取防守。最后诸葛亮命丧五丈原,蜀国铩羽而归。

五次北伐,诸葛亮两赢三输,前四次都是硬碰硬,只是在最后一次司马懿被送女人衣服而不出战,广为流传,才给人们留下总是防守的印象,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


茅草驿站


魏国毫无疑问是第一强国,但司马懿面对诸葛亮北伐只能防守,有着魏国独特的原因,甚至司马懿本身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曹魏自身政权不稳,没有余力全面消除蜀汉;二、蜀汉独特地理形势,易守难攻;三、司马懿“养寇自重”,有意为之。

东汉末年,三国争霸,魏国毫无疑问是魏蜀吴三国中实力最强大的一方。经过夷陵之战和关羽大意失荆州,蜀国已经失去争霸三国的战略机遇期,可以说是诸葛亮也有心无力。同样对于魏国,情况也不容乐观,人才凋敝,尤其是曹魏宗族的人才凋敝,八虎候相继陨落,门阀士族对曹魏政权的影响越来越大,东面还有东吴的威胁,当然司马懿对诸葛亮又是另外一种情况。

《三国演义》中演义诸葛亮在刘备死后,休养生息,和东吴结盟,主攻曹魏,先后六出岐山。事实上,真正的历史中,《三国志》中记载的诸葛亮北伐只有五次,分别是建兴六年春、建兴六年冬、建兴七年春、建兴九年春、建兴十二年春,而五次北伐无一例外全部以失败告终,并最终在第五次北伐时病死五丈原。

关于司马懿和诸葛亮,我写过很多次,包括曹魏第二代宗族人物代表曹真和河北豪族代表张郃,都和诸葛亮的北伐关系密切。前三次北伐,并没有司马懿的参与,相反是被《三国演义》中说的一无是处的曹魏优秀宗族人物曹真统领全局,张郃街亭大败马谡,表现比司马懿父子有过之无不及,笔者认为司马懿对外用兵的军事才能被过分夸大。

曹真病逝后,曹叡被迫启用一直雪藏的司马懿,也是曹魏宗族养尊处优,后继乏人的直接体现。司马懿正是这时候,经略雍凉,奠定了司马家日后篡魏的基础。司马懿在对付诸葛亮北伐的过程,必然有着他自身的特点,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曹魏自身政权不稳,没有余力主动消灭蜀汉

曹魏表面是三国中实力最强大的一方,实际上在曹操去世之后,曹丕为了称帝,主动或者被动向门阀士族妥协,曹魏宗族势力被大幅打压,留下了后来曹植的《七步诗》,曹冲莫名其妙死亡,曹彰被禁锢,其他宗族开始养尊处优一无是处,第三代宗族代表曹爽高平陵之变中的愚蠢表现,就足以显示曹魏在曹真死后无人可用。内部不稳,又怎么可能有余力主动进攻,这个不稳,指的是曹魏内部各方势力内耗严重。

二、司马懿逊色于诸葛亮,蜀汉易守难攻

司马懿无论怎么吹嘘,笔者根据历史,总体上司马懿的才华是逊色于诸葛亮的,更比不上郭嘉,和周瑜相当的水准。

司马懿既然逊色于诸葛亮,他自身很难主动出击,进攻诸葛亮,只能被动防守。而且,当时曹叡对司马懿是有明显防范意识,司马懿并不是完全掌握军事大权。

除此之外,蜀汉的地势也决定蜀汉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司马懿作为外臣,进攻如果顺利还好,假如出师不利,司马家族的安危是要打上问号。

三、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司马懿有意为之

司马懿对外军事才能逊色于诸葛亮,但强大的实力面前,完全可以弥补,司马懿没有把诸葛亮置之死地,一定有兔死狗烹的考量,这在历代一方大臣都会考虑的事,韩信除外,韩信的愚蠢和他的聪明比足以让他死无葬身之地,当然这和司马懿没法比。

司马懿有意让张郃追击,借诸葛亮之手斩杀张郃,也是出于加深对雍凉军事集团的控制。同时,借助诸葛亮的存在,加深自己家族势力发展,既能保全自身,又能发展自己,司马懿真的是合格的大臣。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摒除《三国演义》对于诸葛亮的神化,诸葛亮本人就是传奇,唯一让人诟病的就是没有采用魏延的子午奇谋,当然历史不容假设。司马懿也是那个时代的人杰,奇妙利用诸葛亮的存在保全、发展自己,最终成为三国群雄第一赢家,唏嘘。


白杨说史


司马懿采取防守政策正是避开蜀国优势而抓住了蜀国缺点!

蜀国战略防御易守难攻,主动进攻会付出巨大伤亡

巴蜀地区是个极其易守难攻的地带,其地形复杂程度在国内首屈一指,比关中及洛阳地势还要险要,巴蜀地区外围全部都是崇山峻岭,且通往蜀地都是荒无人烟崎岖山路,仅有的道路就是只有一两米宽的栈道,仅仅只能通过少量部队,大规模骑兵及淄重部队根本无法通过,就算蜀国放开城门让魏军安全通过,估计魏军都要放弃马匹粮草淄重等


不仅道路难走,而且同样巴蜀还必须通过剑门关,剑门关地形险要不亚于潼关,当年司马昭发动伐蜀之战 钟会10万大军三个月都攻不下由姜维率领一万多士兵镇守的剑门关,可见即使魏国想要发动伐蜀 ,即使派出十倍的兵力也攻不下剑门关,因此魏军必然不敢主动进攻蜀国大本营

蜀国防守优势 变成了粮草补给的劣势

蜀国地形复杂,通往外界必然通过栈道,因此蜀国往前线运粮非常困难,诸葛亮如果屯军关中,那么往前线运粮不仅要走栈道而且还要翻越秦岭,而粮食使用率只有1%,也就是说往前线运100石粮食,最终能安全送到前线士兵手里的只有1石,因此 运粮不便是诸葛亮最头疼的问题


运粮不便使得诸葛亮只求速胜,不敢打消耗战

司马懿对蜀军了如指掌,深知蜀军运粮不便,不宜打消耗战,因此司马懿从来不正面跟诸葛亮对战,而诸葛亮只能各种设计引诱司马懿出站,包括去司马懿军前骂阵,甚至送女人衣服羞辱司马懿,但司马懿就是闭门不出

虽然偶尔司马懿也会中计几次,让诸葛亮小胜几次,但却未伤及魏军根本,诸葛亮为了几次小胜消耗大量粮食,最后因粮食不足不得不退军了,诸葛亮为了几次小胜却导致连年北伐但却无实质性进展

论军事水平司马懿不敢与诸葛亮正面硬碰

诸葛亮的神鬼之才已经让司马懿内心种下恐惧的种子,司马懿性格多疑,而诸葛亮正是利用这一点,多次设计将司马懿包围,上方谷一战,司马懿陷入诸葛亮设下的陷阱,而正当司马懿命悬一线的时候上方谷天降大雨救了司马懿一命

之后司马懿更是闭门不出,无奈诸葛亮只得佯装退兵,引司马懿出洞,但凡一听到蜀军又杀了过来司马懿吓得赶紧逃跑

诸葛亮死后 军中密不发丧,蜀军退回蜀中,司马懿追了过来,蜀军推出诸葛亮雕像置于轮椅上,司马懿看到诸葛亮不分是真是假,吓得魂飞魄散急忙退军

因此从战略需要上,战术需要上魏军都需要实行坚守不出策略


朝夕闻道


诸葛亮北伐时,曹魏的综合国力的确胜蜀汉太多。司马懿在具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并没有对诸葛亮和蜀军展开主动进攻,而是以坚守不出作为主要作战指导思想。这其中的愿意,当然是多方面的。

坚守不出是魏明帝和司马懿的一致意见

面对诸葛亮北伐,曹魏君臣的意见是一致的,那就是只做防御、不进攻。曹魏的防守策略,不仅是司马懿的意见,也是魏明帝的意见。可以说在对付诸葛亮北伐这方面,魏明帝和司马懿想到了一块儿。

不管是魏明帝还是司马懿,都非常清楚魏强蜀弱的局面,面对诸葛亮的主动挑战,魏国只要能挡住诸葛亮的北伐的脚步就是胜利,哪怕只是单纯的防守而已。实际上,对魏国而言,防守和坚守不出就是最合适的选择。以魏明帝的智谋,做出这样合适的选择并不难。

坚守不出,是魏明帝给出的最高意见,司马懿作为臣子,就算不同意要执行。更何况司马懿本身就非常赞同魏明帝的意见。

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坚守不出的策略,曾派人送女人衣服给司马懿,意在激怒司马懿,让他出战。当时司马懿的很多部将都很生气,要求请战和诸葛亮干一仗。司马懿当然不会上诸葛亮的当,但是面对部将的请战也不好明确拒绝,就假意上书魏明帝,要求迎战。

魏明帝直接拒绝,同时派侍中辛毗持节到司马懿军中,严令诸将一律不得迎战。司马懿的部将屡次请战,都被辛毗拒绝。

青龙二年,诸葛亮率众出渭南。先是,大将军司马宣王数请与亮战,明帝终不听。是岁恐不能禁,乃以毗为大将军军师,使持节;六军皆肃,准毗节度,莫敢犯违。-《三国志》

可见,坚守不出的策略,不单单只是司马懿的策略,也是魏明帝的最高指示。魏明帝作为曹魏的最高领导人,他的意见当然是最重要的。恰好司马懿也非常认同魏明帝的意见,所以在和诸葛亮对峙时,司马懿坚守不出。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目标不同,挡住诸葛亮的北伐脚步,就是司马懿的胜利

在诸葛亮和司马懿对峙的过程中,双方的终极目标是不一样的:诸葛亮的目标是消灭魏国、光复中原;司马懿的目标不是消灭诸葛亮和蜀汉,而是阻止诸葛亮前进。

曹魏和蜀汉国力悬殊,诸葛亮想要达成自己的目标是非常困难的,司马懿想要达成自己的目标就非常容易。魏国即便不能击垮蜀军,但是诸葛亮和蜀军也无法突破司马懿和魏军的防线,始终无法前进一步。这对以光复中原、兴复汉室最为终极目标的诸葛亮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失败。


北伐是蜀汉的基本国策,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追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明确提出要光复中原,兴复汉室。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

由此可见,光复中原,兴复汉室是诸葛亮北伐的终极目标。如果不能光复中原,兴复汉室,那就意味着诸葛亮的北伐失败了。

诸葛亮的失败,就是司马懿的胜利。司马懿的作战理念,从来都是以阻挡诸葛亮为主要任务,他从来不会考虑消灭诸葛亮和蜀军的大量有生力量。只要能牵制住诸葛亮,不让诸葛亮前进一步,那么司马懿就高枕无忧了,他没必要和诸葛亮死磕。

司马懿不需要像诸葛亮那样,费劲巴拉地消灭敌人,他不需要费尽心思消灭诸葛亮这个对手和敌人,他只要坚守不出,把诸葛亮拦住了,就是胜利,甚至可以说是大胜。

诸葛亮的粮草是个大问题,司马懿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粮草,司马懿耗得起,诸葛亮耗不起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由此可见在行军作战时,粮草是多么重要。诸葛亮北伐,属于劳师袭远,异地作战。所以诸葛亮每次北伐时,都需要自带粮草。诸葛亮五次北伐,就有三次因为粮草短缺而退兵的情况。

这说明,诸葛亮自始自终无法解决粮草的问题。诸葛亮带兵在前线和司马懿对战时,除了自带粮草,同时还需要后方及时补充粮草。从蜀汉的国都成都到诸葛亮的北伐前线-关中一带,路途遥远,交通非常不便。粮草运送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一旦诸葛亮军中的粮草告罄了,而后方的粮草又没有及时送到的话,那么诸葛亮和蜀军将难以久持。

那么司马懿担不担心自己的粮草呢?当然是不需要担心的。司马懿粮草充足,而且粮草运输有保障。为什么?因为司马懿颇有先见之明,很早就上表朝廷请求在关中地区组织屯田,得到了朝廷的许可。朝廷随后派人在关中的长安、槐里、陈仓、上邽等地进行大规模屯田,司马懿提出的关中屯田举措,不仅在平时能保证京师洛阳的粮草,战时还能为军队提供大量粮草。

曹魏朝廷对关中屯田也非常重视,先后派出司马孚(司马懿的胞弟、度支尚书)和邓艾(司马懿的部将、安西将军)等重要官员负责屯田事宜。

诸葛亮北伐时,就是在关中一带和司马懿对峙。而关中不仅仅是司马懿的大本营,而且这里还有大量的粮草,供司马懿就地取材。关中屯田为司马懿的军队提供了充足的后勤补给,司马懿无需担心自己的粮草。

反观诸葛亮,始终被粮草问题所困。诸葛亮也曾考虑去抢司马懿的粮草,但没有占到便宜。据史载,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因为粮草短缺就曾出兵去抢司马懿的粮草,但是只抢到了一点点麦子,无法救急,只好撤军。

所以因为粮草问题,在诸葛亮和司马懿对峙过程中,诸葛亮耗不起,司马懿耗得起。司马懿不需要主动进攻诸葛亮,他完全可以耗死诸葛亮。当诸葛亮粮草耗尽自然会撤军。

正面交锋,司马懿不一定是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不想让自己和魏军的实力有所损失

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三国历史上顶尖的谋臣,谋略过人。他们二人应该算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单就谋略而言,应该是旗鼓相当,不相上下。司马懿如果正面和诸葛亮交锋,他讨不到便宜。这一点司马懿心里也清楚。

以司马懿的智谋,当然知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所以他非常清楚诸葛亮的智谋有多么牛逼。尽管司马懿的智谋也不遑多让,但司马懿也无法战胜诸葛亮,如果顶多打个平手。即便是平手,司马懿如果主动出击,也是要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司马懿不想让自己和魏军实力受损。和诸葛亮这样的对手对战,保存实力就是一种胜利。

实际上司马懿很佩服诸葛亮的智谋,认为诸葛亮是天下奇才。

与之对垒百余日,会亮病卒,诸将烧营遁走,百姓奔告,帝出兵追之。亮长史杨仪反旗鸣鼓,若将距帝者。帝以穷寇不之逼,于是杨仪结阵而去。经日,乃行其营垒,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谷甚众。帝审其必死,曰:“天下奇才也。”-《晋书·宣帝纪》

可见,司马懿对诸葛亮这个对手,还是非常佩服的。他也清楚以自己的实力,不一定就是诸葛亮的对手,他完全可以以最小的代价,耗死诸葛亮,没必要主动进攻诸葛亮,让自己损兵折将。

结语

在司马懿和诸葛亮对峙过程中,即便曹魏的国力远超蜀汉,司马懿仍然坚守不出,这其中既有魏明帝的指示,也有双方终极目标的不同。而且司马懿不用担心粮草问题,诸葛亮则一直被粮草问题所困,司马懿可以和诸葛亮打消耗战,耗死诸葛亮,没必要主动进攻诸葛亮,况且他也不一定就能击败诸葛亮。

实际上,对曹魏和司马懿而言,坚守不出是最佳策略。而且效果明显,每次都用这个策略让诸葛亮北伐受挫。只要挡住诸葛亮,不让他前进,和诸葛亮打消耗战,诸葛亮肯定耗不起,到时候自然会撤军。


袁卫宇


很荣幸回答这个问题。兵法云“兵可胜而不可为,可胜者在敌,不可胜者在己。”也就是说,战争虽然可以取得胜利,但缺不能强求,是否可以取得胜利,取决于敌方能否给我方以可乘之机,我方能否抓住机会取得胜利,而不能单从我方的主观意志判断是否取得胜利。我方只能尽力做到立于不败之地,不给敌方战胜我们的机会而已。战争的胜负,从长远看取决于两国的综合国力强弱,从短期看,每一次战争的胜利取决于两军的综合实力,这包括地理,经济,主帅的综合素质,士兵受训的情况,武器的装备等。从国力上说,三国中期,虽分强弱,但强者都不足以吞并弱者,所以说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后盾都相当坚强。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军事才能势均力敌,双方都精于用兵,足智多谋,谁也别想给谁玩圈套,双方的士兵都市训练有素,武器装备都是冷兵器,若两军交战,毕竟是恶战。从地理上说,诸葛亮远道而来主动进攻,优势是军队凝聚力强,兵锋锐不可当,缺点是离故国远,粮草接济困难。司马懿的优势是在本国防守粮草充足,缺点是十足离家近容易恋家,缺乏同舟共济的军心。基于这点,诸葛亮肯定巴不得立即决战,取胜后以战养战,司马懿肯定不会让诸葛亮得逞。司马懿坚持固守,蜀军一旦粮草不济,军队哗变,不战自败,司马懿趁机就可以取胜,当然诸葛亮更不会给司马懿这个机会,每当粮草将尽,诸葛亮为求自保,毕竟会提前安排撤退,往往断后都有埋伏,司马懿更知道“归师勿遏,穷寇勿迫”的道理,自然也不会追。就这样诸葛亮以攻为守,主动出击,六出祁山遇上司马懿,基本上都是这个结局。而对于以被动防守的司马懿来说,清壁坚野固守不战,就是最好的应战。毕竟果子熟了摘起来是最不费力的。



乐天知命人


原因很简单,因为司马懿的个人能力比诸葛亮要低两个级别。

有人这样形容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智力:司马懿是七步一智,诸葛亮是一步七智。由此可见,诸葛亮才思敏捷,其能力远高于司马懿。这也是为什么司马懿面对诸葛亮总是防守的原因,斗不过啊!

不过司马懿虽不如诸葛亮,不过同样是一个有军事战略眼光的人。面对诸葛亮率领蜀军来袭,最好的办法就是坚守不出,是坚壁清野。

因为蜀军远道而来,肯定粮草短缺,只需坚守不战,即可避其锋芒,待其粮草吃完,自然退出。

有人问,粮草短缺可以运呐!运不了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崎岖陡峭的蜀道搬运粮草到前线军营,更是难上加难。

这也是诸葛亮多次北伐都无功而返的原因,都是粮草问题。

司马懿深知蜀军的这个缺点,所以就针对这个缺点痛下杀手,那就是坚壁清野、坚守不出。

在正面硬拼、斗智皆落于下风的情况下,正是这个扬长避短的做法,让司马懿熬死了才智绝伦的诸葛亮,取得了不胜之胜。




追逐孔方兄


当然是因为诸葛亮比司马懿能打。

别以为司马懿的乌龟法高明,坚壁不战熬到蜀军粮尽撤退,是没办法的办法。因为当时诸葛丞相有把握在兵力相当情况下野战击破任何一部魏军――王双、张郃就是不信邪送了人头。

有人说,司马懿不是打不过诸葛亮,而是他更高明,不战而屈人之兵。

可是不要忘了,蜀军是在魏国疆域内作战,蹂躏的是魏国民生!即便诸葛亮军纪严明不搞掳掠,战事绵延必然要严重破坏国民经济;不御敌于国门之外,就是没把握在战场上直接打败敌人,只能退而求其次。好比抗战正面战场,只有战略防御和战略相持,原因无他,打不过鬼子不敢主动出击而已。所谓“空间换时间”,是及其无奈的选择。

为什么魏国明明有战略优势,战术上却如此被动呢?

一方面是魏国敌人很多,不能集中力量对付蜀汉。另一方面,当时关中地区残破不堪,支持不起太多军队长期驻防。调兵增援就要同时调运大量物资,反而不如打持久战耗垮敌人经济。

应该说这个战略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但诸葛亮不是没办法破解。

建兴十二年蜀汉北伐,战事从春天延续至八月,魏蜀两军相持百余日,可见诸葛亮已经基本解决了粮食问题,大军可以在关中长期坚持,北伐取得了阶段性战略成果。

如果诸葛亮能多活十年,通过步步为营挤压魏军,未必拿不下关中,可惜天不假年!


真正鳄鱼不哭


这样说就不对了,三国时期虽然魏占优,可吴蜀联盟后还是略强于魏

这才是司马懿担心的地方。这也是三国的魅力,鼎立时谁也灭不了谁,谁也不怕谁。


即使是魏、吴联盟,杀了关羽,导致蜀失去荆州,最后刘备一场夷陵之战,大伤元气之后,孙刘再次联手,共同拒魏。


刘与魏是势不两立,孙联魏也只是利用魏,为自己谋好处而已。心中真正的敌人还是魏。


诸葛亮主动进攻,已经出现后勤供应不了的问题,反过来,如果司马懿主动进攻蜀,也会出现相同的情况。天时地利的优势会反过来。在《三国演义》所谓的十路大军同时进攻,被诸葛亮一一击败,就是这个道理。


一旦魏攻击蜀,而吴就会从背后进攻魏,此时魏首尾不能相顾。


坦白的讲,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守住已经不错了,哪还能主动进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