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介紹」——薄型子宮內膜

子宮內膜厚度是隨著月經週期改變的,隨著卵泡生長,雌激素升高,子宮內膜從月經期到排卵期逐漸增厚,正常排卵期(月經中期)內膜一般8-10mm,排卵期內膜低於7mm即認為偏薄。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週期子宮內膜並不一定完全一致。

「專家介紹」——薄型子宮內膜

子宮內膜薄原因分兩大類。

一種情況是沒有足夠的雌激素水平,雌激素持續時間不夠長,所以內膜達不到一定厚度。多見於卵泡發育不良、無發育卵泡或者卵泡期過短,這種情況加用外源性雌激素,可以改善內膜厚度。

另外一類薄內膜原因是子宮內膜自身因素:原發性內膜對雌激素反應不良所導致的內膜薄比較罕見,大多數情況為繼發性損傷,可以是由於宮腔操作,比如流產,診斷性刮宮,其它宮腔手術等導致內膜基底層受損,或者感染導致宮腔黏連黏連或者盆腔放射治療導致內膜不可逆損傷。

「專家介紹」——薄型子宮內膜

子宮內膜薄臨床表現

為月經量少,甚至子宮性閉經,降低自然受孕及試管嬰兒胚胎移植著床率。

不準備生育的薄型內膜可以不治療,對於影響生育的薄型內膜,尤其胚胎移植前需要適當的治療。首先需要針對病因,例如內源性雌激素不足,可以給予激素替代治療。而有子宮腔黏連患者,需要宮腔鏡下分離黏連,加上激素補充。不太明確原因的薄型子宮內膜,還可以輔助其它中西醫結合治療,如針灸、理療、中藥灌腸、擴張局部血管藥物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