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去醫院開中藥,會給你加工成顆粒.,與自己熬製相比,藥效會減少嗎?

讓愛住我家zzxx


我個人非常反對這樣的中藥,嚴格的說已經完全背離了中醫處方用藥的基本原則,中藥處方不是簡單的的單位中藥的混合或疊加,它的用量,炮製,煎熬,非常的講究,就算是同樣的藥同樣的量,因為煎熬的方法不同,療效也大不一樣。如果中醫向這個方向發展,那離滅亡的日子就不遠了。


布衣9991


目前,中藥一般有兩種:中藥飲片,也就是大家平常比較熟悉的,那種經過炮製的中藥;還有一種,叫中藥顆粒劑,是國家863計劃科研項目的成果。這個不是由醫院自己做成顆粒的,是由廠家做成顆粒的,這樣的廠家經過國家食藥監局的嚴格審核,全國只有七八家被批准可以生產。大家比較不熟悉。我這裡重點介紹一下:

中藥顆粒和湯藥在藥效上基本一致,各有優缺點。中藥顆粒的優點:1、經嚴格的炮製後可大規模的生產,優於傳統的湯藥;2、中藥顆粒多采用鋁箔單獨密封包裝,便於攜帶,不易變質。3、有大量的臨床數據顯示,中藥顆粒和湯藥在藥效上基本一致,甚至優於傳統湯藥。中藥顆粒的缺點:1、中藥顆粒的價格較湯藥方昂貴很多,長期用藥的患者,不易接受。2、中藥顆粒沒有煎藥的過程,故缺少藥物相互作用的環節,是否會影響療效,並不確定。因此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劑型。

從吃中藥的口感上來說,中藥飲片經過煎成湯以後,口感比較苦,入口很難受。但是中藥顆粒劑經過加工,口感比湯口感好很多,因此,如果你覺得湯口感不好,建議你採用顆粒劑,但是價格比較貴!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客家梁草養生堂


傳統中藥的煎藥方法的實際操作中,要必須通過浸泡、一煎、二煎,約需要90分鐘才能完成1劑中藥的煎制。而且在煎藥的過程當中還要不斷攪拌中藥,防止藥液的溢出。如果能夠按正確流程進行中藥熬製,效果當然是最好的。


但是,實際上家庭煎藥時,很難按照正確的方法來,所以會照成一定藥效的浪費。(更不要說一些人煎藥必燒焦,嗯,我媽就是這樣的。。。)


而加工成顆粒,因為是機械化生產,藥效也是會有所減少,但是比起它帶來的便利性,真的好太多了。而且機械化生產能控制統一劑量和統一質量標準,所以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所以,要選擇自己熬製,還是顆粒,主要還是看自己的選擇啦,有時間就自己熬製,如果實在沒空,選擇顆粒也是可以的。雖然藥效有所減少,但是也不會差別太多的!


最後,提醒一下,使用中藥顆粒時要注意:

1、衝調時可先加少量開水溼潤、攪拌,再加入足夠量的開水使顆粒溶化。

2、沖泡前要確認中藥規格,瞭解每次需要衝泡幾包,謹防用錯劑量。

3、如果發現顆粒吸潮結塊,就停止服用。另外要注意貯存時間,在保質期內服用。



醫聊健康


醫院開出的並非是單為你加工的中藥顆粒,而是它進的就是單味中藥顆粒,現在不少廠家生產此類所謂的高科技產品,這是將中醫藥向西醫靠攏的做法,其實已經偏離了中醫的正路,真正技術高超的中醫還是喜愛中藥飲片,還是偏愛用傳統的辦法煎制中藥,更講究的就信服手工煎藥,表面看,好像這些老中醫太落後,不接受科學的新鮮事物,其實背後的原因太尖銳。技藝高超的老中醫,治病最講究療效,任何降低或有礙療效的事物必堅決反對。如機器煎藥與人工煎藥之優劣比較,機器煎藥和人工煎藥不可同日而語,把中藥裝進無紡織布袋繫緊(無紡織布袋是化學纖維),放進煎鍋裡,注滿水,旋緊蓋,通電加熱煎藥,就像把米放進高壓鍋,中藥的先煎、後下、包煎、烊化、沖服等環節全部取消,最後煎出的藥清湯清水,療效大打折扣,而手工煎藥雖然麻煩,但卻考究,武火、文火、先煎、後下、包煎等步驟一個也不少,那煎出的藥才是老中醫下的藥,才會起死回生、妙手回春。還是迴歸最初的中藥顆粒的話題,開一樣的方子,如果開中藥顆粒,療效很難實現,而開飲片,再手工煎藥,療效立見,那些不講究療效的醫生才肯給患者開中藥顆粒,有人也許會問,中藥顆粒不也是一味一味中藥飲片煎成湯劑又濃縮吹成顆粒的,那當然沒錯,只不過這些中藥都是一味一味單獨煎成的,按方按劑量開藥組合在一起,用水沖服,這和開飲片入鍋同煎完全是兩回事。有一群專家專門針對這一課題進行了多次實驗,以經方《桂枝湯》為實驗方,先是把桂枝湯5味藥分開單煎,煎好後再和兌一起,讓有桂枝湯證的患者服用,結果很令人失望,幾乎無效,接著把桂枝湯5味藥按古方劑量抓好共煎,讓有桂枝湯證的患者服用後,療效極佳。筆者也在臨床中對中藥用機器煎藥還是人工煎藥、是用散劑還是用湯劑、用飲片還是用中藥顆粒做過長期的臨床驗證,所以,上述說法都是真實的。



1,藥效肯定會減少,如果將中藥加工成顆粒狀態,首先須將中藥材進行選擇,除髒,清理雜質以達到製成顆粒的衛生先決條件標準,甚至會更加苛刻,如果給你開出中藥方劑量200g,最少會損失10g以上,甚至超過,再經過幾道工序之後,會使藥物缺斤短兩,必然會減少藥效。

2,如果是用同等數量的中草自己的煎煮2一3遍,將草藥裡的藥效基本都熬製出來,即不缺斤短兩,又無半點損耗。


老劉105751014


水蜜丸效果沒有湯藥直接,水蜜丸相當於緩釋製劑,吸收速度不如湯藥快,藥物吸收程度也不如湯藥充分!如果是嫌自己熬藥麻煩,醫院可以代煎中藥,都用小包裝包好的。拿回去放冰箱冷藏,喝的時候用熱水泡一會兒就可以了。如果實在不能耐受湯藥的味道,用水蜜丸代替也可以,只要藥方一樣,療效差不了多少的。兩者區別就在於劑型不同,吸收利用有點差別,其他的都一樣。總的來說,還是湯藥好一點。


盈盈一水間12345


這個問題問得很專業,而中藥劑型選擇是非常講究的,不同疾病必須選擇不同劑型,醪湯丸散膏,依病性急慢輕重而定。

按理講湯劑優先,急重者最為適宜,見效快吸收良好,胃腸負擔小,慢性散劑為優,久病滋補,丸膏最良。

特別是湯劑,自古講究水質,火候,煎熬方法,藥物先煎,先下後下,直接攸關療效。最重要的一點是,藥物在不同劑量配比,不同溫度不化合反應,有效成份溶解量是天差地別的。至於一刀切劑型可行與否,智者便知。


用戶55127447378


中藥的藥物成份複雜,但幾千年國人祖先”嘗百草”,將其對人有效的功能品出來了,安全成份高。傳統的湯藥煎熬後,裡面的藥效成份,現代科學手段都難理清楚。中藥進化到顆粒藥階段,應是很大進步,給了患者很大方便,應該肯定成果,但本人在應用過程中發現,有的顆粒中藥僅開水沖泡服,比同樣處方的飲片,經煎熬後效果有差異,總不盡人意。當你沖泡用顆粒中藥,效果不明顯時,不仿將沖泡的顆粒藥湯,置火上再煎熬5分鐘左右,讓藥物在沸騰的過程中,其藥效成份更進一步分解合成,或許效果更好些。(個人經驗,權作參考)


用戶7964097313442


其實我認為是一種懶惰而導致的退化,而不是中醫的進步。個人評估藥效最少下降兩到三成。自己煲藥真的好難?


橋邊大樹


我喝過,顆粒不是醫院加工的,效果感覺不到!後來諮詢老大夫,說不建議用,建議自己熬飲片!當代中醫理論沒搞明白,中藥就提純,誰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