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方艙醫院,醫生:感覺二十年前那樣的醫患關係又回來了

方艙醫院,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可謂大放異彩,為新冠肺炎輕症患者的有效救治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除了作為“生命之艙”為患者保駕護航外,方艙醫院還產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前些日子,王辰院士在接受新聞採訪的時候表示,方艙醫院裡面的患者互相幫助,醫患關係高度協調,有醫生感慨:感覺二十年前那樣的醫患關係又回來了。

魔力方艙醫院,醫生:感覺二十年前那樣的醫患關係又回來了


方艙醫院究竟有什麼魔力,居然能夠讓醫生們發出如此大的感慨呢?我們先看看方艙醫院裡面患者和醫生之間發生了哪些故事吧。

1. 歡聲笑語、共渡難關

和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凝重壓抑的氛圍不同,方艙醫院的病房裡時常會響起歡聲笑語:病友們在閒暇時又唱又跳。

魔力方艙醫院,醫生:感覺二十年前那樣的醫患關係又回來了

病友們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唱歌跳舞,笑聲傳遍整個醫院。

魔力方艙醫院,醫生:感覺二十年前那樣的醫患關係又回來了

音樂歡快,舞姿輕盈,跳出了好心情、跳出了精氣神兒。

魔力方艙醫院,醫生:感覺二十年前那樣的醫患關係又回來了

手牽手一起舞動,跳出了大家抗擊疫情的樂觀心態。

魔力方艙醫院,醫生:感覺二十年前那樣的醫患關係又回來了

一起演小品,讓疫情籠罩下的醫院歡樂連連。

魔力方艙醫院,醫生:感覺二十年前那樣的醫患關係又回來了

通過這些活動,很多人放下了緊張的情緒,融入了集體,成為了彼此間最堅定的戰友。

2. 感謝醫護,溫暖人心

方艙醫院裡的每一個細節,都是真實的溫暖。

醫護好,患者好,後勤保障好,劫後餘生後對健康生活的嚮往,更好。所以有位患者出院後,對記者說在方艙醫院住得都不想走了。

魔力方艙醫院,醫生:感覺二十年前那樣的醫患關係又回來了

很多患者出院後,手寫感謝信,表達對醫護無微不至照顧病人的感謝。

魔力方艙醫院,醫生:感覺二十年前那樣的醫患關係又回來了

魔力方艙醫院,醫生:感覺二十年前那樣的醫患關係又回來了

在方艙醫院裡,病友們在醫護人員的帶領下忘記了最初確診時的恐慌,反而歡聲笑語不斷。所以有網友感慨,2020年最美的醫患關係,來自方艙醫院。

為什麼方艙醫院可以營造如此和諧的醫患關係呢?

1. 疫情期間,醫護人員成為了病友們唯一的依靠。

武漢作為疫情最初的爆發地,感染的人數最多,形勢最複雜。由於醫療資源短缺,很多患者得了病也沒法得到及時的救治,這時候醫務人員的重要價值就凸顯出來了。

只有醫務人員的治療,自己的病才有治癒的可能,如果沒有醫務人員,自己很可能就會死掉,他們是患者唯一的救命稻草,積極配合醫務人員的救治,才有康復的希望。

2. 醫患們長期待在一起,目標一致,同舟共濟。

方艙醫院作為一個隔離區域,病人和醫務人員其實是長時間待在一起的,這種處境,其實就是同舟共濟。雙方的目標都是一致的:戰勝疫情。長時間相處在一起,目標一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變得更加和諧。

3. 醫生可以一心治病,不再考慮醫保。

疫情期間醫生們的首要任務是把患者治好,控制住疫情,不用擔心治病過程中的經濟問題,有國家兜底,心理壓力會相對小很多。

但是,疫情期間醫患關係和諧也是依託於目前的特殊環境,如果離開這個特殊的環境後,醫患間和諧的關係還可以長存嗎?

其實不一定!

醫者救治患者,患者尊重醫者,這原本是一種良性甚至美好的關係。但是這段關係,卻被很多人異化為等價交換的買賣關係,他們覺得,自己到醫院是花錢看病的,我花錢,我就是消費者,醫者必須為我服務,有求必應。

所以,現實中把醫院當做酒店,把醫務人員當做服務員的荒唐和偏見隨處可見。

更加荒謬的是,有些人認為自己花錢看病了,醫生卻治不好自己的病,那就必須賠錢,完全把治療行為等價為消費行為。

這些觀念當然是很荒唐的。

這個世界上,商品可以交易,但是人的生命健康卻不行,你可以用錢買到你喜歡的東西,但是你不能通過錢來買到你的健康,什麼時候聽說過健康多少錢一斤的了?

醫者撫慰生命,生命尊重醫者。把醫院當做酒店,把看病當做交易,不僅是對生命的褻瀆,更是對醫者的褻瀆。

王辰院士曾指出:社會有一點誤區,認為醫療行為有點像商業服務,這在根本上是不對的,醫療問題的本質是照護,而不是服務。

凌鋒教授向全社會呼籲:患者來醫院是求醫而不是買醫,這其中寄託著信任和希望。醫患關係應該是信任和救護的關係,這是最純粹最神聖的關係。

方艙醫院,特殊的時期,特殊的空間,把救治行為中寄託的信任和希望重新建立了起來,醫患關係迴歸了信任和救護,難怪醫生們感慨,二十年前那樣的醫患關係又回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