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高溫20℃,微生物學會發出提示,人類真要“流浪地球”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全球暖化”伴隨“拯救地球”的環保言論成為了人類的公共話題。

一年中總有那麼幾個特定的日期提示人們注重環保,

例如:

2月2日——地球溼地日

3月23日——世界氣象日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6月5日——世界環境日

6月8日——世界海洋日


2013年,氣候變化委員會第5次評估報告認為,人類影響是20世紀中葉以來觀測到的全球暖化現象的主要原因。

人口增加,生存需要導致全球暖化嚴重,這種情況會越發嚴重,兩極冰塊溶解的速度越快,開放水域佔據的面積就會越大,水面比冰反射的太陽光少,便會吸收更多太陽輻射,如是,不斷循環。

南極高溫20℃,微生物學會發出提示,人類真要“流浪地球”

再見,謝謝你們的魚


也有科學家嘗試解釋氣候暖化與人類產生的影響關係不大,理由是:

·全球溫度升高在自然溫度變化的範圍之內。

·小冰河時期來領顧全球溫度升高。

·太陽輻射變化及雲層覆蓋調節效果導致全球溫度升高。

·城市的面積在擴大,城市熱島效應體現在全球溫度升高上。

(城市熱島效應,即城市地表因為人為改變的原因產生了小範圍的氣候變化,城市年平均氣溫比郊區高出1°C左右。)

南極高溫20℃,微生物學會發出提示,人類真要“流浪地球”


但以上的幾個理由並沒有得到可靠的證實,也就是說,人類活動導致全球變暖,仍然是科學界的共識。


日前,科學家在南極測出來的溫度達到了20.75度,這意味著南極有史以來的氣溫首次突破了攝氏20度。


氣溫持續升高,有可能會帶來哪些後果?


  1. 南極洲瓦解

南極洲瓦解,企鵝逃亡,北極熊滅絕。

氣候變化導致企鵝沿著海岸線向更冷的地方遷徙,這樣的遷徙可以被稱為“死亡之旅”,漫長的遷徙意味著需要面對更多的風險。

氣溫上升,鱗蝦繁殖能力下降,只能向更冷的地方遷徙,而企鵝主要食物是鱗蝦,缺乏食物來源,也被迫隨鱗蝦一起遷徙。

南極高溫20℃,微生物學會發出提示,人類真要“流浪地球”

(除了氣候影響以外,企鵝和鱗蝦的遷徙跟人類的捕撈也有關係,鱗蝦被譽為來自南極洲的高貴美食,商業捕撈從未停止,鱗蝦不得不逃亡。)

氣候變暖,北極熊所在地區的浮冰塊快速消融,北極熊無法捕獵,甚至沒有棲身之地,科學家

預測北極熊會在未來40年內滅絕

南極高溫20℃,微生物學會發出提示,人類真要“流浪地球”

  1. 水土流失嚴重。

溫度升高,水會蒸發的很快,大量水氣輸送到大氣中,導致局部地區降雨量劇增,很容易引發水災,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災害。水土流失的狀況會更為嚴重。

南極高溫20℃,微生物學會發出提示,人類真要“流浪地球”


  1. 沿海地區的島國消失

南極冰川融化,海平面迅速上升,沿海一帶的島國將被淹沒。

(PS:海上漂浮的冰川融化海平面是不會上升的,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只有當陸地上的冰川融化後,再流入海中,才會提升海平面的高度。)

南極高溫20℃,微生物學會發出提示,人類真要“流浪地球”

4、傳染病向高緯擴散

氣溫升高,會使熱帶的傳染病向高維擴散。


  1. 沙漠化加速

乾旱少雨地區由於水分蒸發量上升,沙漠的面積會逐漸擴大。

南極高溫20℃,微生物學會發出提示,人類真要“流浪地球”

6、物種加速滅絕

或許,你可能會認為,前文提到北極熊和企鵝的滅絕,與人類並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但它們的滅絕表明氣溫升高,物種確實在逐漸減少,有生物學家把這種損失形容為“隱秘而巨大”的悲劇。這代表著可被人類利用的“自然資本”越來越少

南極高溫20℃,微生物學會發出提示,人類真要“流浪地球”

  1. 流行病爆發

全球變暖導致多種流行病的流行模式發生了改變,這會增加流行病爆發的機會,這是澳大利亞的一名流行病學家在美國微生物學會上會議提出的警告。

南極高溫20℃,微生物學會發出提示,人類真要“流浪地球”

  1. 饑荒

極端天氣很容易影響農作物的收成,某些地區會因此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甚至有可能會出現饑荒。

南極高溫20℃,微生物學會發出提示,人類真要“流浪地球”

地球不需要拯救,人類才需要


人類早已意識到,全球暖化引發的嚴重後果,“拯救地球”的言論充斥著各個媒體。低碳環保的生活模式甚至成為一種潮流。

人們提倡少用空調,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循環利用廢物,節約用水……

南極高溫20℃,微生物學會發出提示,人類真要“流浪地球”

人們認為,這些行為是在拯救地球,事實上,抱著拯救地球的觀念去實施環保計劃的人類是狂妄的。

“拯救地球”本就是一種錯誤的邏輯,地球不需要人類拯救。

火山噴發,彗星撞擊,板塊錯位,沙漠化……96%的水生動物和70%的陸地動物都滅絕了,45億年來,地球經歷了這一切,她依然存在。

海洋也好,森林也好,沙漠也好,都是地球的一部分。

南極高溫20℃,微生物學會發出提示,人類真要“流浪地球”

地球上發生的種種改變,對地球本身似乎沒有太大的影響,卻意味著大自然對人類的“免費服務”可能在逐漸減少。

肆意破壞環境,會將人類置於更危險的境地,選擇低碳生活,拯救的是人類自己,而不是地球。


“我討厭那些大言不慚地說什麼[為了地球]的人類,因為地球從一開始就沒有笑過或者哭過。”


——《寄生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