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什麼明明知道燕王能力強,卻不立其為帝,結果導致內亂?

娃兒我熱飯


導語:

朱元璋可以稱作一代英雄,自紅巾起事起,朱元璋取應天、平江南,最後北伐滅元而一統天下,從無到有打下這大明三百年江山。

朱棣同樣可以稱作一代英雄,自古王朝後繼之君難有超越先輩功績之人,

簡單列舉幾位:如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與清聖祖康熙。

但朱棣做到了這一點,在位期間收復安南、橫掃漠北,命“鄭和下西洋”使萬國來朝。即使他的功績沒有超越朱元璋,至少也能達到朱元璋那個高度。

不過朱元璋在王朝繼承人這個問題上卻是沒有選擇朱棣,結果導致一場“靖難之役”的發生。

我想朱元璋應該是考慮過朱棣的,也考慮過若是不立朱棣,最後可能會引起一場內亂,但朱元璋最後還是選擇了朱允炆作為接班人,這其中是有原因的,下面我來簡單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在接班人的問題上,從禮法方面來論,朱允炆的優勢要高於朱棣

在朱允炆與朱棣之前,朱元璋心中最屬意的接班人就是朱標

《明史》:(朱元璋)諭之曰:“朕於東宮不別設府僚,而以卿等兼領者,蓋軍旅未息,朕若有事於外,必太子監國。若設府僚,卿等在內,事當啟聞,太子或聽斷不明,與卿等意見不合,卿等必謂府僚導之,嫌隙易生。

後世給朱元璋的評價有一個詞叫做“剛愎雄猜”,意思就是朱元璋好猜疑,從洪武年間諸多大案來看,朱元璋對於大臣們是不信任的,他所信任的只有自己的親人,而其中最得信任者就是朱標,以致於朱元璋早早的就立朱標為世子,後立為太子,然後全心全意將朱標培養成為國家的儲君。

不過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心中最大的希望就此斷絕。傷心同時,朱元璋必須得考慮誰來成為下一位儲君,這個儲君的人選在他剩下的兒子和朱標的兒子中挑選。

朱棣在兄弟中排行第四,在他上面的三位哥哥,朱標英年早逝,二哥朱樉、三哥朱棡分別在洪武二十八年與洪武三十一年病故,因此在朱元璋的子輩中,朱棣是最大的一位。

再說朱允炆,太子朱標有五個兒子,朱允炆排行第二,但長子朱雄英早夭,所以朱允炆也成為了名義上的嫡子。

從禮法上而論,朱允炆符合“嫡長子繼承製”,而朱棣雖是長子,但不是嫡子,按明朝“居嫡長者必正儲位”的規定,朱允炆是比朱棣有優勢的。(在古代,皇后所出才算嫡子,而史書上記載朱棣的生母不詳,後世對此事也一直有爭議

在接班人的問題上,朱元璋更傾心於他的接班人是一位“仁厚之君。”

《明史》記載:

太子為人友愛。秦、周諸王數有過,輒調護之,得返國。有告晉王異謀者,太子為涕泣請,帝乃感悟。帝初撫兄子文正、姊子李文忠及沐英等為子,高後視如己出。帝或以事督過之,太子輒告高後為慰解,其仁慈天性然也。

大意就是朱標是一個仁慈寬厚的人,他仁慈的性格是天生的,與後天培養之類的沒有關係。

為什麼朱元璋心中的接班人得是一位“仁厚之君”呢?

這一點還要從朱元璋本身講起,瞭解《明史》或者說明朝這段歷史的朋友應該曉得這樣一個對朱元璋的評價:“剛愎雄猜。

有史記載,朱元璋在位期間,因各種原因而喪命的官員多達十五萬到十八萬人,主要緣故就是受“胡惟庸案、藍玉案、郭桓案與空印案”的牽連。

這其中,郭桓案與空印案是純粹的因官員貪汙腐敗而引發的大案,而胡惟庸與藍玉案則是朱元璋為了加強皇權而擴大的兩個案子,洪武時期喪命的官員大多也是因胡藍兩案,後世稱作“胡藍之獄。

朱元璋處決這麼多官員的原因在於加強皇權,如“胡惟庸案”之後,朱元璋趁勢撤中書省、廢除丞相制度,將相權收回皇權之中。

而“藍玉案”的原因大致也是如此,諸位可見藍玉身世,藍玉是大將常遇春的妻弟,而常遇春的女兒嫁與了朱標為太子妃。正因有這麼一層關係在,在明朝的武人團體中,以常氏與藍氏為首的武將自然支持太子朱標。

在朱標不幸亡故後,朱元璋選擇了他的兒子朱允炆作為接班人,而藍玉也成了朱允炆名義上的舅舅,不過朱元璋擔心年紀尚幼的朱允炆控制不住這些功高跋扈的武將,所以才有後來“藍玉案”的發生。

總而言之,朱元璋造成這麼多殺戮的原因都是為了加強朱姓皇權,從他個人方面來說,也是為了子孫後代能夠更好的掌權。

為了這個目的,朱元璋處決了很多人,他考慮的是,得罪人的事情讓他幹完就行了,

後世之君只需要安心上任,好好安撫這些大臣就可以了。所以朱元璋希望他的接班人是一個仁厚之君。

關於朱棣,朱元璋當然很瞭解自己的兒子,朱棣從小好武不好文,於是朱元璋讓他和徐達學習縱橫沙場之術。但朱棣肯定不算仁厚之君,因此朱元璋最後沒有選擇他。

關於皇室之間的內亂,朱元璋也做出了相應安排

貧賤出身的朱元璋對其他人是不信任的,他只信任自己的兒子,所以他將自己的兒子們分封到大明各地,讓他們掌管一定的兵權,並留有遺言:

  • “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皇明祖訓》

朝中有奸臣時,各地藩王可以領兵進京勤王。後來朱棣靖難就是依據這一點來證明的自己的合法性。

所以說朱元璋已經佈置好了一切,他的一個兒子在京城做皇帝,其他兒子在外戍衛大明邊疆,且一旦朝中發生叛亂,這些在外的藩王也可引兵來援。再加上那些對皇權有潛在威脅的功勳老臣也被朱元璋屠戮一空,所以說這個佈置在朱元璋眼中是能夠保證朱家千秋萬代的一個佈置。

同時為了預防有藩王作亂,朱元璋特地留下了一位名為“耿炳文”的武將,在明史的記載中,這位耿炳文將軍善守而不善攻,所以朱元璋將他留下以應對各種不測。

在這種安排下,是不可能出現靖難成功這種現象的,即使有藩王指揮作戰能力再強,與整個天下作對最後也只會一敗塗地。可惜的是,朱允炆的敵人是朱棣;更可惜的是,朱允炆將耿炳文換成了李景隆。

總的來說,朱元璋為了後世之君殺了很多人、也做了很多事情,但是人算始終不如天算,朱允炆並沒有按照他的安排來管理這個國家。而朱允炆用一生來做的削藩事業最後卻是由朱棣來完成的。


無古無今


不立朱棣為太子的原因:

其一,朱棣的母親不是馬皇后,朱棣的母親只是朱元璋的一個妃子,身份不夠高貴。在那樣的時代,只有皇后娘娘的兒子才有機會繼承皇位,其他人很少有機會。朱元璋的兒子朱標是老大,為人仁孝,一直受到朱元璋的賞識,朱標死後朱元璋愛屋及烏,讓皇太孫朱允炆做儲君,還是看重他的出身。

其二,朱棣的脾氣暴躁,而且很有殺機。朱標做太子的時候,朱棣就往往有不臣之心。朱元璋是一個皇帝,同時也是一個父親,他不希望自己的其他兒子受到傷害。一旦朱棣做了皇帝,殘暴的朱棣可能會禍亂皇族,讓其他兒子人頭落地。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

其三,朱元璋在位,以殺戮為主,比如殺掉很多功臣,目的為子孫創造一個平穩的條件,可他不知道此舉反而削弱自己太子太孫的左膀右臂,為他們坐江山少了很多保國大臣。而朱棣身經百戰,覬覦皇位久矣,採取安撫的態度反而不科學。

其四,隔輩親。每個祖父都喜歡自己的孫子。大兒子小孫子老太太的病根子,朱元璋雖然視生命如草介,不過晚年也是對孫子視若珍寶,而此時朱棣在北方雖然有雄兵,但一直裝的很孝順,對儲君很恭順,這給人一種錯覺,朱棣沒有造反的野心。另外朱元璋也不相信自己的兒子朱棣是一條兇猛的豺狼。

其五,另外嫡長子繼承製度是國家的根本制度,即使立太子,不立朱標,還有老二老三,這裡面本沒有四兒子朱棣的事情。因此在當時的社會制度下,朱棣其實是與皇位無緣的。當然老二老三多行不法之事,讓朱元璋很不高興。因此朱標死後,皇太孫朱允炆自然是最佳人選。

其六,據有的資料記載,朱元璋也想讓朱棣做太子,因為朱棣文武雙全,鎮守北京多立奇功,打元朝殘餘部隊也是穩準狠,可惜大臣們不同意。他們也都希望有一個仁慈的君主來統治自己。因此朱元璋才作罷。

朱棣 (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漢族,明太祖第四子,大明第三位皇帝,1402年登基,年號永樂,故後人稱其為永樂帝、永樂大帝、永樂皇帝等。

朱棣生於應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後被封為燕王。在老家鳳陽時對民情頗有所知。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後,多次受命參預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加強了他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建文帝即位後採取削藩政策,不僅監視朱棣,還欲調走他的軍隊,朱棣發動靖難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1402年在南京稱帝。

朱棣在位時,政治上改革機構,設置內閣;對外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並於東北設奴兒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衛,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設貴州承宣布政使司,鞏固了南北邊防,維護了中國版圖的完整;多次派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友好往來,加強對南海的經營;還命人編修《永樂大典》,疏浚大運河。1421年遷都北京,對強化明朝的統治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在他統治期間明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稱永樂盛世。




書生系


明成祖朱棣,的確有一定的本事。在他還是燕王之時,便奉命出塞掃蕩蒙古,斬獲頗豐。在性格方面,朱棣與朱元璋的相似之處也不少,遇事果決,心狠手辣,崇尚嚴刑峻法。但朱元璋最終並沒有立燕王為繼承人,即便在正牌太子朱標去世後,朱元璋還是確立了朱棣長子朱允炆為皇太孫,而不是與自己在各方面都相像的朱棣。

這就很令人費解,按理來講,朱棣作為一位久經考驗的藩王,各方面的能力都要比毛頭小子朱允炆高出不少。朱棣若繼位,則具備足夠的威信震懾住朝中大臣,同時以他的能力使得大臣各盡其才,充分發揮明朝朝廷的“團隊性”。但朱元璋偏偏沒有這麼做,原因究竟何在?

朱元璋從元朝手中奪取天下,雖然朱元璋本人承認元朝為正統王朝,但元帝國的統治者畢竟是異族。朱元璋宣傳元朝的正統性,實則為他“順天應人,繼承大統”創造了合法性,這是出於政治目的。但用歷史的角度去分析,當時的元朝蒙古人統治,畢竟是“異族入主中原”,朱元璋最初的口號也是類似於“驅逐韃虜”之類,因此,朱元璋在行政上必須體現所謂“興復漢室”的特點。宗法觀念,便是“正統文化”中最為重要的一點。

朱元璋希望通過以宗法手段規制皇室內部的秩序,以體現一種“官化儒學帝王”的文化正統性所在。因此,朱元璋編纂了《皇明祖訓》,其中規定了皇室成員每一支系的名字字輩,皇位繼承規則等等。其中,對於皇位繼承的規定便是,嫡長子繼承,皇位永遠由太子朱標一系壟斷,若無直系繼承人,則兄終弟及。這種繼承方式與周代的宗法制中規定相同。立嫡以長不以賢,這是朱元璋表明他“驅逐韃虜”成功的舉措。但需要說明的是,儘管朱元璋表面上做了許多類似的工作,但明朝在各個方面都受到了元朝的影響,如朝貢體系的完善,民間服飾,社會組織形式,甚至軍隊。這一切影響,朱元璋並非不知道,但這些勢無法通過行政手段去打斷的。

除了彰顯文化正統性以外,朱棣的出身也是朱元璋不重視他的一個重大原因。朱棣在靖難之役成功後,修改了明太祖實錄,這一點乃是共識。他修改實錄的一個重要目的便是為了給自己“換個媽”。根據現存的實錄以及明史的記載,朱棣的生母為馬皇后,如此則朱棣的身份為嫡子。然而,種種證據表明,朱棣並不是馬皇后的親生兒子,他的母親應該是朝鮮妃子,一個地位並不高的妃嬪。這樣的出身,皇位無論如何也輪不到他來繼承。所以,朱棣繼位後,不惜“亂認媽”來抬高自己的出身。

此外,朱元璋對於朱允炆的喜愛,也是朱棣未能被確立的重要因素。朱標在世時,乃是當之無愧的皇太子,不僅因為他的嫡長子身份,他在各個方面似乎都完美得無懈可擊。朱標是一位愛護弟弟的好大哥,朱元璋的其他兒子,包括朱棣在內,無一不對他充滿尊敬和愛戴;同時朱標也是處理政務的一把好手,他能夠巧妙地處理與大臣的關係,同時對於政務都能做出正確的決斷。因此,朱元璋非常喜愛這個兒子,一直有意讓他參與朝政——這對於朱元璋這位權力慾望極強的皇帝而言,是很不容易的,但他卻主動讓兒子與自己分享統治權,可見他對這個兒子給予厚望。

朱標去世之時,朱元璋多次嚎啕大哭,可見他的心情。因此,朱元璋將自己對於朱標的希望和情感,寄託在了朱允炆身上,朱允炆也挺爭氣,用自己的行動得到了自己祖父朱元璋的信任。因此,朱元璋毫不猶豫地立他為皇太孫。

然而,朱允炆畢竟是年輕,削藩之時操之過急,最終導致靖難之役的發生。建文四年,朱棣的軍隊攻入南京,朱允炆不知所蹤,朱棣繼承皇位,從此明朝的皇位便落到了朱棣一系。


庭州行者


朱元璋放棄能力強的朱棣,選擇懦弱的朱允炆做繼承人,一方面是由於朱元璋制定了嚴格的繼承人制度,朱允炆繼承皇位理所應當。另一方面是因為朱棣的身份存在爭議,他是否具備皇位繼承權,需要打上一個大大地問號。最後一點是朱元璋希望下一代能夠出現一個仁慈之君,不想要再找一個像自己一樣狠辣的人做皇帝。

明朝的皇位繼承製度非常的嚴格,在皇帝有嫡子的情況下,只有嫡長子和嫡長孫具備繼承皇位的資格。如果皇帝沒有了嫡子,那麼就選擇庶子裡面年齡大的繼承皇位,如果皇帝沒有兒子,再選擇和皇帝血緣關係最近的人繼承皇位。

朱標是朱元璋的嫡長子,朱允炆是朱標的嫡次子,但是朱允炆的哥哥死在了朱標前面。因此在朱標去世的時候,朱允炆實際上已經是嫡長孫。而在朱標去世的時候,朱棣的二哥和三哥都尚在人世,朱棣不具備繼承皇位的資格。

朱棣的二哥和三哥都是浮誇子弟,朱元璋一直很討厭他們,如果不是朱標求情,朱元璋早就把這兩個不爭氣的兒子關起來了。而且朱允炆性格跟朱標的性格非常像,朱元璋打心眼裡就喜歡他,在只有嫡長子和嫡長孫進行選擇的情況下,朱元璋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嫡長孫。

實際上從明朝野史中的記載來看,朱棣是不是嫡子都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一些野史稱朱棣不是馬皇后的孩子,他的母親是一個普通的妃子,因為出生比較低微,朱棣才會在篡位後,將自己的生母改成了馬皇后。

朱元璋一生狠辣無比,他為了後世能夠坐穩皇位,殺死了大部分的功臣和名將。雖然朱元璋的性格殘忍,但是朱元璋深知治國需要一個仁德之君,因此他一直培養性格溫和的朱標作為繼承人,希望朱標能夠做一個勤政愛民的皇帝。

在朱標英年早逝之後,朱元璋選擇繼承人的標準仍然沒有變,朱棣確實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但是朱棣和朱元璋的性格太像,朱元璋不希望下一任皇帝像自己一樣狠毒。朱允炆和朱標的性格相似,朱元璋一方面思念去世的兒子,另一方面喜歡朱允炆的個性,因此才會將朱允炆作為了自己的合法繼承人。

其實朱元璋的選擇並沒有錯誤,只是朱元璋在大規模屠殺功臣武將的時候,忽略了藩王對朱允炆皇位的威脅。朱元璋過於信賴自己的家人,認為藩王擁兵自重能夠拱衛皇帝的安全,只是他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最後推翻朱允炆統治的人,正是朱元璋最信任的藩王。


史海泛舟擺渡人


朱元璋明知燕王朱棣能力強,為何還要傳位朱允炆導致內亂?

明太祖朱元璋可謂一代英雄,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人,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後改名為“元璋”。明朝開國皇帝,年號洪武。

朱元自紅巾起事起,朱元璋取應天、平江南,最後北伐滅元而一統天下,從無到有打下這大明三百年江山。

朱棣同樣可以稱作一代英雄,自古王朝後繼之君難有超越先輩功績之人,但朱棣做到了這一點,在位期間收復安南、橫掃漠北,命“鄭和下西洋”使萬國來朝。即使他的功績沒有超越朱元璋,至少也能達到朱元璋那個高度。

不過朱元璋在王朝繼承人這個問題上卻是沒有選擇朱棣,結果導致一場“靖難之役”的發生。

朱元璋應該是考慮過朱棣的,也考慮過若是不立朱棣,最後可能會引起一場內亂,但朱元璋最後還是選擇了朱允炆作為接班人,這其中是有原因的,下面我來簡單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在接班人的問題上,從禮法方面來論,朱允炆的優勢要高於朱棣

在朱允炆與朱棣之前,朱元璋心中最屬意的接班人就是朱標。

後世給朱元璋的評價有一個詞叫做“剛愎雄猜”,意思就是朱元璋好猜疑,從洪武年間諸多大案來看,朱元璋對於大臣們是不信任的,他所信任的只有自己的親人,而其中最得信任者就是朱標,以致於朱元璋早早的就立朱標為世子,後立為太子,然後全心全意將朱標培養成為國家的儲君。

不過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心中最大的希望就此斷絕。傷心同時,朱元璋必須得考慮誰來成為下一位儲君,這個儲君的人選在他剩下的兒子和朱標的兒子中挑選。

朱棣在兄弟中排行第四,在他上面的三位哥哥,朱標英年早逝,二哥朱樉、三哥朱棡分別在洪武二十八年與洪武三十一年病故,因此在朱元璋的子輩中,朱棣是最大的一位。

再說朱允炆,太子朱標有五個兒子,朱允炆排行第二,但長子朱雄英早夭,所以朱允炆也成為了名義上的嫡子。

從禮法上而論,朱允炆符合“嫡長子繼承製”,而朱棣雖是長子,但不是嫡子,按明朝“居嫡長者必正儲位”的規定,朱允炆是比朱棣有優勢的。

在接班人的問題上,朱元璋更傾心於他的接班人是一位“仁厚之君。”

關於皇室之間的內亂,朱元璋也做出了相應安排

貧賤出身的朱元璋對其他人是不信任的,他只信任自己的兒子,所以他將自己的兒子們分封到大明各地,讓他們掌管一定的兵權,並留有遺言:

  • “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皇明祖訓》

朝中有奸臣時,各地藩王可以領兵進京勤王。後來朱棣靖難就是依據這一點來證明的自己的合法性。

所以說朱元璋已經佈置好了一切,他的一個兒子在京城做皇帝,其他兒子在外戍衛大明邊疆,且一旦朝中發生叛亂,這些在外的藩王也可引兵來援。再加上那些對皇權有潛在威脅的功勳老臣也被朱元璋屠戮一空,所以說這個佈置在朱元璋眼中是能夠保證朱家千秋萬代的一個佈置。


小馬談古今


朱元璋不立朱棣,是因為他知道朱棣不會造反!這個因素一會再討論。

朱元璋不立朱棣,第二個重要原因是必須有人守國門。朱元璋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統一全中國。元朝時期很多的地盤,朱元璋都還沒有收復。但他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了,只要元的殘餘勢力不要再打過來,他就心安了。

在他所以兒子中,唯有朱棣有這個能力為大明王朝守住國門。所以,朱元璋對朱棣也一直不壞。

他很清楚朱棣的為人,朱棣其實一直都認命的,誰叫自己不是朱元璋的嫡出呢?所以,他只想在燕京好好地做他的燕王。

如果他一直就有二心,他不可能在朱元璋去世的時候把三個兒子都派去南京。為朱元璋受喪,同時祝賀朱允炆登基。

朱元璋是一個心思縝密的人。從他的勞模行為就知道。他清楚只要朱允炆不逼朱棣,朱棣不會反的。

於是,他在去世前,還就這事跟朱允炆聊過。朱允炆說,萬一我的叔叔們造反,我首先要以德去感化他們,然後再用禮去約束他們……

朱允炆的這番話,在朱元璋心裡,視為朱允炆的保證。

但他依然不放心。他為朱允炆留了三個儒家學者,黃子澄、齊泰跟方孝儒。在他眼裡,儒家都是比較講仁德的。有這三個大儒,朱允炆不會做出什麼不仁不義的事情來。

即使這樣,他還是不放心。死前還密令駙馬梅殷輔助朱允炆。梅殷,是一個武將。

所以說,朱元璋是安排得妥妥帖帖才放心讓朱允炆登上皇帝的寶座。畢竟 了朱允炆身上,承載著朱元璋對兒子朱標的思念,對馬皇后的感恩。

但他怎麼都沒有想到,問題出在他親自為孫子選擇的輔臣黃子澄身上。其實,朱允炆曾經也有一次就藩王如果造反該怎麼辦的話題跟黃子澄聊過的:

朱允炆還是皇太子的時候問黃子澄:“諸叔藩王皆擁重兵,如有變端,怎麼辦?”黃子澄答道:“諸王僅有護兵,只能自守,倘若有變,可以以六師監之,誰能抵擋?漢朝七國不可謂不強,最後還是滅亡了。大小強弱之勢不同,而順逆之理更相異啊!”

朱允炆認為黃子澄說得對。後來,每次叫黃子澄,必尊稱他為黃先生。可惜,這次對話朱元璋不知道。

最後,由於朱允炆登基後不到一個月就開始削藩,而且首先拿朱棣的弟弟周王朱橚開刀,結果逼得朱棣造反,而且給了朱棣一個很好的造反理由:勤王。意思就是要肅清皇帝身邊的“壞人”黃子澄。這也是為什麼朱棣奪得帝位後,要將黃子澄逮捕並處死,株連九族,女眷世代充官妓。他要告訴世人,他勤王是認真的。

所以,朱元璋不立朱棣是合情合理沒有問題的,立朱允炆本來也是大家都沒有異議的(因為朱標對這些弟弟都不錯),問題是朱元璋所託非人!而朱允炆,也完全違背了他當初跟朱元璋說的話。

只能說,朱允炆活該!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36647785671062575"} --}

知行史話


明太祖朱元璋60歲的時候,太子朱標死了。這下皇位繼承人的位置就空了出來,選誰當太子讓朱元璋傷透了腦筋。他最喜歡四兒子燕王朱棣,但是如果立他為太子,老二老三肯定不服。

經過幾個不眠之夜的反覆考慮,朱元璋決定立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認為這樣就名正言順了。一天,朱元璋和朱允炆聊天,問他:*邊境上的事我都交給你叔叔們管了*。沒想到朱允炆卻說:*那如果叔叔們有異心怎麼辦呢*?朱元璋沉默了一會說:*依你看怎麼辦呢?*朱允炆回答說:*用德行來爭取他們的心,用禮義來約束他們的行為,如果不起作用的話,就削減他們的封地,再不行就興兵討伐他們*。朱元璋覺得也只能這樣,沒有其他的方法。

朱元璋去逝後,朱允炆登基。年號*建文*,史稱建文帝。按照朱元璋的遺詔,他禁止叔叔們進京奔喪,當時朱棣已經從燕京趕到了淮安,也被迫反回。這件事引起了諸王侯的不滿,民間有人造謠說,各路諸王要造反。朱允炆聽到這個消息後,忙把兵部尚書齊泰和黃子澄找來商量。黃子澄說:*燕王兵馬最多,實力最強,人也最有能力,如果先拿他開刀,他肯定會造反。應該從其它王侯開始削藩,最後剩下燕王了,他勢單力孤的時候再收拾他*。大家都覺得有道理。

於是建文帝朱允炆就派了幾個大臣到燕王的屬地去負責當地的軍政事務,實際上就是讓他們去監督朱棣。朱棣為了爭取時間,乾脆裝瘋賣傻,他一會跑到街上大喊大叫,一會又搶別人的東西吃。這些朝廷派來的大臣經過明查暗訪,很快把朱棣的內慕調查出來,馬上就報告給建文帝。

建文帝馬上就調兵遣將,準備討伐燕王朱棣。這時燕王朱棣得到了消息,派士兵們把朝廷派來的幾個大臣都抓起來,然後都給殺了。隨後以燕王為首的幾個王爺都起兵造反,他們打著消滅朝中奸臣齊泰、黃子澄等口號,又稱*靖難*。

這場戰爭打了近4年,朱棣最終打敗朝廷的中央大軍,攻到了南京城。幾天後,守將李景隆開城投降,朱棣率大軍進了北京城。隨後皇宮裡就燃起了熊熊大火,等大火撲滅後,朱棣派士兵們在灰塵裡找建文帝的屍體,都沒有找到。民間傳說建文帝從暗道逃跑了,具體情況誰也說不清楚。

燕王朱棣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就是明成祖。1421年,明成祖遷都北京。


隱者康司馬


題主好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通過農民起義建立了大明朝,在確立自己的繼承人上面依舊還是按照中原漢族文化傳承立嫡長子為儲君。

太子朱標(1355年—1392年)朱元璋的長子,朱標的出生給朱元璋帶來了極大喜悅,此時的朱元璋還在於元朝和陳友諒等人進行戰爭,太子的出生向是給了朱元璋一股強心劑,讓他充滿了動力。朱元璋對朱標的培育也是盡心盡力,在朱標很小的時候就讓他試著處理政事,對大臣呈上來的摺子進行批改,於公元16368年確立為皇太子。

朱棣(1360年-1424年)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雖然同意作為皇子,朱棣的命運卻是大不相同,他的出生並沒有給朱元璋帶來什麼喜悅,朱棣從小就生活在軍營裡,與太子朱標不同的是朱棣從小見到都是殺戮,各種血腥的場面,漸漸的他已經習慣了,經過從小在戰場的磨練朱棣變得更加強大,也更加精明。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標去世,朱元璋痛心欲絕,但是他依然沒有看到朱棣才華和能力,依舊選擇自己皇長孫朱允炆即位,同時這個選擇為大明朝的靖難之役埋下了禍根。


小歷史課堂


我是專注歷史的天楓說,下面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朱元璋是一個從底層一步步走上來的皇帝,說他是雄才大略一點都不為過,他的四子燕王朱棣能力很強,朱元璋也不是不知道,但是朱元璋寧願立柔弱的孫子朱允炆為繼承人,也不立朱棣,這是有原因的。

下面我們將從明朝以前的繼承製度、朱明王朝皇位的繼承製度、朱元璋朱允炆為選繼承人有親情在裡面,以及由此帶來的影響方面來探討一下。

明朝以前的繼承製度

中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國家,中國古代的繼承製度也經歷一個演變過程,特別是隨著私有制的出現,繼承製度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總的來說繼承製度經歷了一下幾個重要時期。

一、商周和春秋戰國時期

夏商西周和春秋時期,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繼承製度。如果細說起來,各代略有差異,但大體上是一致的。由商、西周和春秋時期的繼承製度,其核心是身份繼承。身份繼承核心主要有兩點:

第一、宗祧繼承。

所謂宗祧就是指家庭相傳的世系,也就是後世所說的祖廟。宗祧繼承是集祭祀、身份和財產於一體的制度。這種制度是指作為祖宗的後嗣,有繼承祖宗的宗族身份和祭祀祖先的權利。宗祧繼承適用於所有等級的人,只是由於身份地位不同,其所繼承的內容有所不同。

第二、政治權利和財產權利的繼承。

商朝最初採取父死子繼和兄終弟及相結合的繼承方式。但實行的結果,往往在王族內部引起爭奪王位的鬥爭。為扭轉這種局面,商朝統治者吸取了教訓,到商朝末年初步確立了以嫡長子繼承為核心的繼承方式,並用宗法形式將其固定下來。到西周時,便形成了奴隸制宗法嫡長子繼承製。按照這種制度,宗族中分為大宗和小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王位由嫡長子繼承。周王其他嫡子和庶子都被分封為諸侯。諸侯對周王而言是小宗,但在其封國則為大宗,其國君位置也由嫡長子繼承。卿、大夫和士之間的繼承關係依此類推。在這種身份繼承中,財產附隨於身份而被繼承。

商、西周和春秋時期,婦女沒有獨立人格。她們根本沒有被納入繼承人的行列,因此不享有繼承權,這一規定幾乎貫穿著整個中國古代。後世所謂的周禮,主要是西周確定了一系列的禮儀制度,其中影響巨大的就有宗法嫡長子繼承製,這對後世影響巨大。


二、秦漢時期的繼承製度

這一時期的繼承製度,主要包括政治權利繼承和財產權利繼承兩項內容。政治權利繼承包括皇位繼承、官職繼承和爵位繼承,其具體內容由於各代情況不同而有所差異。

(1)皇位繼承。秦朝採取立“太子”這種指定繼承人的制度。秦朝統治下的少數民族的君長,其繼承人也是指定的,稱為“後太子”。漢朝的皇位繼承,基本上沿襲秦代。

(2)官職繼承。秦朝採取立“葆子”的指定繼承人制度。“葆子”由被繼承人在其諸子弟範圍內選定。漢朝時,這種繼承製度已被廢除。

(3)爵位繼承。秦朝採用立“後子”的指定繼承人制度,“後子”由被繼承人在其諸子中指定。漢朝的爵位繼承,採取嫡子繼承製度。非嫡系正宗而繼承爵位的叫做非正,一經查出便免其爵位。

秦漢各代,一般都實行諸子平分家產的財產繼承製度。這一時期,無論是政治權利還是財產權利的繼承,婦女都是被排除在外的。

三、從三國到宋元時期的繼承製度

這一時期,從總體上看可分為宗祧繼承、爵位繼承和財產繼承三種繼承方式。

(1)、宗祧繼承。

原則上確立了嫡長子繼承製,但由於各代情況不盡相同,其繼承情況也略有差異。東漢末年的曹操,根據因戰亂而導致人口死亡眾多的現實,實行允許異姓親屬繼承宗祧的制度。唐代律令則明確規定,宗祧繼承權歸嫡長子所有。

(2)、爵位繼承。

改變了以前各代只允許親生子繼承封爵的制度,將繼承人的範圍擴大到養子及孫。唐朝時,更明確規定了繼承順序,並規定了處罰偽詐承襲行為的具體措施。

(3)、財產繼承。

這一時期各代的法典,對財產繼承都有明確規定。其中《唐律》的規定比較具體,其內容大致有三個方面。第一,財產繼承總的原則是諸子平分。《唐律·戶令》規定:“應分田宅者及財物,兄弟均分,兄弟亡者,子承父分。”第二,確認了女子在特殊情況下的財產繼承權。唐文宗開成元年規定,男子死絕之家的財產可由其女子繼承。第三,確認了寡婦的財產繼承權。《唐律·戶令》規定:“寡妻妾無男者,承夫分。”這就是說,在死去的丈夫享有繼承先人財產權利的情況下,其守寡之妻妾可以代替丈夫繼承應得份額之財產。

朱明王朝的皇位繼承製度

朱明王朝的繼承製度,基本沿襲前代,特別是在皇位繼承製度方面,朱元璋在皇明祖訓中確立了嫡長子繼承製度,朱元璋制定了和嚴格執行了這一制度,朱標是朱元璋的嫡長子,在朱元文進位吳王的時候,朱標就被立為世子,朱元璋成為皇帝的時候,朱標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太子,這是明朝的第一位太子。

朱元璋為了給後世樹立一個規範的皇位繼承製度,在《皇明祖訓》和《大明律》中都規定了嫡長子繼承製度。在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為了保證這種制度,直接選擇了朱標當時實際上的嫡長子朱允炆為皇太孫,其實就是為了保證這一皇位繼承製度的實施。

朱元璋選擇朱允炆為繼承人有親情在裡面

都說皇家無情,特別是在權力面前,父子兄弟也會自相殘殺,比如李世民發動宣武門之變,誅殺大哥和弟弟,楊廣為了皇位殺兄弒父等,這也給人一個錯覺,那就是在皇位面前親情什麼的都不靠譜。特別是朱元璋這樣從屍山血海中起來的帝王,冷血是對他最好的評價。

但是朱元璋也有溫情的一面,比如在面對髮妻馬皇后的時候,他不是皇帝而是一個普通的丈夫,面對長子朱標的是,他只是一個丈夫。

雖然太子朱標沒有朱棣的勇武,但是朱元璋就喜歡這一位仁愛的太子,順帶著喜歡太子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特別是朱標病死之後,朱元璋就更加喜歡這個和自己兒子性格很像的孫子。

而且更為重要的朱允炆十分孝順,根據史書記載,朱允炆從小聰明好學,極其孝順。十四歲時,朱標生病,朱允炆小心侍候,晝夜不離開一步。這樣持續了兩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標病死。朱允炆守孝時因過度哀傷而消瘦,朱元璋安慰說:“而誠純孝,顧不念我乎”。

朱元璋的意思,就是你十分孝順我知道了,但是你難道就不想想你爺爺我嗎?孝順的朱允炆讓爺爺朱元璋十分滿意,這樣有仁愛之心,會是一個好皇帝。

而朱棣的能力朱元璋也十分喜歡,替大明守衛北部邊疆,這樣的人也許只是一個合格的將領,替大明,替朱家開疆拓土吧。

朱元璋立朱允炆所帶來的影響

朱棣的能力在當時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朱元璋出於江山社稷和親情的考慮,還是立朱允炆為繼承人,由此帶來了一些列的後果,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引發了靖難之役。

朱允炆畢竟年輕沒有經驗,上位就開始實行削藩,削藩政策是正確的,但是操之過急,引發一連串的反應,最終導致靖難之役,自己被趕下皇位,生死未知,而朱棣成了皇帝。從後世的角度來看朱棣確實是一個好皇帝,天子守國門,做的比朱允炆要好。

這是其一,其二朱元璋立朱允炆也給明朝後世之君定下了規矩,嫡長子繼承製度,必須要嚴格遵守,即使是朱棣用武力奪取了皇帝之位,但是也不得不遵守這個制度。

我們來看看明朝有多少皇帝是嫡長子。

仁宗洪熙帝朱高熾更加是永樂大帝的嫡長子,雖然身體胖,朱棣也不怎麼喜歡,即便朱棣不是嫡長子,是用武力奪取的皇帝之位,可是最後還是堅持了嫡長子繼承製。

明宣宗宣德帝朱瞻基,這是明仁宗朱高熾的嫡長子,而且也是朱棣早就確立的皇太孫,更加是嫡長子。

明英宗正統帝朱祁鎮,他也是嫡長子,因為朱瞻基原來的皇后沒有兒子,被廢了,他的母親被立為皇后,所以他也是嫡長子。

明憲宗成化帝朱見深,他是明英宗的長子,繼承皇位理所應當。

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照,這一位更是明朝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嫡長子了,他老爹明孝宗只有他們這麼一個兒子,(另一個兒子早夭),他這個嫡長子的位置沒有人去撼動。

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他是明穆宗隆慶帝的嫡長子,也是靠著嫡長子繼承了皇位。

也就是說朱元璋立朱允炆確實給明朝樹立了典範,明朝後世之君也確實嚴格遵守了這一制度,也許這一點朱元璋早就料到了吧。


所以說當時朱元璋選擇繼承人不一定全部看能力,朱棣的能力是有,但是朱元璋不會考慮,因為朱元璋看的是朱明王朝的萬世江山,而不是一朝一代!


天楓說


與題目說的恰恰相反,朱元璋不立朱棣恰恰是為了避免內亂。因為為了避免內亂,我國有一套延續了千年的皇位繼承方法——嫡長子繼承製。

什麼是嫡長子繼承製呢?我們最常說的,就是嫡妻的嫡子,通俗點講,就是正妻的大兒子。

可實際上,嫡長子繼承製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叫“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什麼意思呢?就是嫡長是最尊貴的,皇位必須由嫡長來繼承——朱棣不是。

至於這種制度的起源,還要從宗法制說起。宗法制,是中國封建時代的繼承方法,而這種繼承方法的核心,就是嫡長子繼承製,在施行“宗法制”的皇帝的眼中,正妻的孩子是嫡,其他妻子的孩子是庶,庶子一般是沒有即位的權力的,能夠繼承皇位的,只有嫡長子。嫡長子是“大宗”,其他嫡子和庶子是小宗。

那麼,如果嫡長子因為某種原因死了呢?那麼就從“大宗”中選出新的“大宗”,也就是嫡長孫。

也就是說,在宗法制中,“小宗”永遠沒有繼承皇位的機會——除非“大宗”死絕了。剛剛說的有點繞,所以給大家配個圖,一目瞭然。需要注意的是,分封到各地的諸侯也是嫡長子繼承製,也就是說,嫡長子永遠是諸侯的“大宗”,永遠會繼承諸侯爵位。

我們看明朝,朱標是嫡長子,是“大宗”,自然會繼承皇位,而朱標死後,朱允炆是嫡長孫,是新的“大宗”,自然會接替朱標的位置,成為新的皇帝。

所以,朱元璋的做法完全沒問題——“宗法制”是按照血脈的,不是按照能力的。而之所以說朱元璋不立朱棣是為了避免內亂,也是因為這是一套延續了上千年的傳統,優點就在於先斷了其他孩子的念想,避免皇帝的孩子因為誰來繼承皇位進行爭鬥。這樣,其他孩子一生下來就被教導成了皇位已經確定的概念,長大之後自然不會輕易升起謀反的心裡——哪怕是謀反,也得找個正當的理由,或者是用些陰毒的手段。

當然了,這一制度也經常會被破壞,有些時候,皇帝會將自己寵愛妃子的孩子立為太子,但這種現象還是比較少的,朱元璋更是不存在這個問題,馬皇后去世之後,朱元璋可沒再立過皇后。

那朱棣為什麼造反?是因為能力嗎?當然不是。

喜歡明史的朋友們都知道,朱標可是將這些兄弟姐妹一手拉扯大的,在明朝沒建立的時候,朱元璋四處征戰,這些兄弟姐妹們可都是朱標這個大哥帶的,“長兄如父”在朱標兄弟們的眼中,可是一句大實話。而且,朱標當太子當了這麼多年,經常參與國事,其他兄弟又早早被分到各地,可以說整個朝廷都是朱標的人,你要想造反,也得掂量掂量。

所以,朱棣如果沒有被逼急了,他壓根不敢犯。

朱棣造反,是因為朱允炆削藩給逼的。

朱允炆登基後,以方孝孺、齊泰、黃子澄為左膀右臂,實施了一系列政策,可從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三位和趙括一樣,只會紙上談兵。所以,一個沒有治國經驗,乳臭未乾的毛孩子再加上其他三個紙上談兵的傢伙,天下已經被搞得一團糟了。而這三位希望建文帝儘快削藩,手段可謂是太二,先是把湘王給逼自焚了,後又把周王給流放了,甚至自己的叔叔來北京祭拜朱元璋都不行。

你說其他王爺不害怕嗎?朱允炆釋放的信號就是——你得死——雖然朱允炆實際上怎麼想的咱也不知道。

所以,朱棣為了保命,不得不返,什麼大哥的兒子,朝廷的派系,狗命最重要,於是他就反了,還當了皇帝。

當然了,朱棣造反能成也是老天爺幫他,朱元璋為了能讓朱允炆這個皇帝做得安穩,把能打仗的基本都殺光了,這樣就沒人能威脅到自己的大孫子了——萬一自己漏下了,還有各地的藩王在那守著門戶呢,自己大孫子這皇位妥妥的穩。

可誰能想到自己的大孫子作死。

至於行軍打仗中的那些奇異事件,與問題無關,此處就不表述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明朝那些事兒》,通俗易懂,寫得還有趣兒。

PS,最後補充兩句,中國歷史上有四次大規模削藩,西漢景帝,引發七國之亂;唐削藩,節度使藩鎮橫行;明建文帝削藩,換了個皇帝;清康熙削藩,平定三藩。

也就是說,凡是削藩的,最後都亂了。


我是伏生說歷史,如果你喜歡我的答案,歡迎點個贊或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