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公司裁人、减薪,下一个就是我了

疫情期间,最为惨淡的行业无外乎餐饮、酒店、旅游、航空、商场、工厂、电影、文化创意产业等,这些行业作为人员聚集类代表的产业,需要大量人员参与。

疫情期间我们直接体验到了餐饮的关闭,商场调整的营业时间,旅游景点的关门,航空客运的限流。另疫情对其他行业也有影响,但对上述行业影响无疑是最大的。


疫情之下,公司裁人、减薪,下一个就是我了


一、目前形势仍然紧迫

如果是上面行业的从业人员,恐怕已经经受了一轮裁员减薪。目前除必须行业外,很多企业仍然在待命,员工在家办公。例如我们周围的互联网企业,除少数领导级别外,需要按时到岗值班,一般的职工仍然采取在家办公的方式。

一些企业的复工也是限定在一定比例内,比如海尔公司在2月12日复工率达到了52%,格力目前复工率达到了70%,美的的32个基地已经恢复生产。以上作为集中制造业的代表,虽然尚未达到100%,但仍然有有条不紊的进行。


疫情之下,公司裁人、减薪,下一个就是我了


二、裁员无处不在

进入第一季度后,一些企业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裁员、减薪或者政策,减少企业损失,保留公司利润。例如我们上一篇文章,已经分析到的蛋壳公寓,为了自保,也是为了减少现金流压流,主动给全部房主要求减免一个月租金,引起了巨大争议。我们还为读者专门制定了方法,帮助房主进行维权,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我们想,蛋壳公寓只是冰山上的一角,K歌之王公司直接对全部员工一次性裁员解雇,新潮传媒一次性裁员500人,西北拉面董事长“哭穷”信,“诺亚财富”高管降薪30%,翠华控股高管降薪30%,还有一些企业“自愿”发起的降薪接龙等,刷爆了我们的眼球。

以“K歌之王”为例,最风光时,这家位于工体北路上的著名KTV,环境优雅,气氛一流。有人更是晒出王思聪在北京K歌之王消费一晚的6张单据,共计消费250万,迅速成为微博热搜。即使目前关闭状态下,K歌之王目前仍然是热门榜首位,另外在评价榜、热门榜、环境榜三个维度分别排名全城第2位、第1位和第1位。更是有人统计,k歌之王人均消费超过2000元。

但作为一家业界知名的企业,仍然无法改变疫情下的重大打击,最终选择以全体裁员的方式来“自救”,如果我们真的不幸,沦为K歌之王被裁员的对象,是否有对策呢?

三、单位不能进行裁员,但工资可以浮动


疫情之下,公司裁人、减薪,下一个就是我了


我们先揭晓答案,企业在“疫情”当前,可以适当浮动职工的工资,但原则上不能进行裁员。

人社部2月7日印发文件《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到,延迟复工结束后,因为受到疫情影响,不能按时返回工作地到岗的员工,企业可以优先考虑安排员工年休假,员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如果用完各类休假,还是无法复工或返岗的,企业可参照国家关于停工、停产期间工资支付相关规定与职工协商,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按有关规定发放生活费。

以上能够看出,国家制定的《意见》原则上不同意裁员,而是适用年假+浮动工资的制度。由于生活费标准,各地并不完全相同。在《意见》中约定北京为不低于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70%;广东是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陕西是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5%。

举例,北京最低工资标准为2200元,那么如果企业停产或无法复工,则支付应不少于1540元的工资。而如果我们在家也能够办公,那么则应该按照正常的工资进行支付。

我们看到在国难面前,更多的企业选择了勇敢担当,如宋城演艺、美的公司等,均作出了“不裁员不减薪”的承诺,我们对“不裁员、不减薪”的公司打CALL。

那么你的公司是否减薪了呢?还请在评论留言中告诉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