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第27回哪些地方对宝钗的印象比较深刻?

用户7779709089346


通过看书,我们可以知道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关于宝钗的描写只有以下两处,

1,宝钗去叫林黛玉,碰见贾宝玉,想了一下,只好返回;

2,宝钗返回途中在亭子外听到丫鬟红儿和坠儿的对话,使了一个金蝉脱壳之计。

但是如果要说从这两处中选择一处对宝钗的印象深刻的话,我觉得两处都可以说对宝钗印象深刻。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一一分析。

针对第一处,宝钗去叫黛玉,碰见了宝玉,她想了一下,却返回。

从书中我们知道,众人在园中玩耍,却不见黛玉的影子,迎春说了一句黛玉是否在睡懒觉,宝钗便接话去叫林黛玉。可没有想到的是,宝玉却先进去了,按理是宝钗自己说要去叫林黛玉,即使宝玉进去了,她再进去也没有关系。可是这个时候的宝钗却想了很多,原文如下描述:

宝玉和林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况且林黛玉素昔猜忌,好弄小『性』儿的。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

你看看,她可是里里外外都想到了,即考虑到了宝玉的层面,又猜测到黛玉的想法,这让人怎么不印象深刻。

针对第二处,宝钗返回途中在亭子外听到丫鬟红儿和坠儿的对话,使了一个金蝉脱壳之计。

我们继续往下走,当宝钗返回路过亭外听见两个丫鬟的对话,知道其中一个丫鬟是宝玉房中的红儿,素来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躲又躲不及,便开始计较,想了个金蝉脱壳之计。原文如下描述:

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说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

你看看,宝钗听了两个丫鬟的对话,想到了其中一个丫鬟是谁,了解她的性格,便直接想出了脱身之法,那就是“金蝉脱壳”,而且直接喊林黛玉为颦儿,这让人印象怎么不深刻。

结语:在书中第二十七回,虽然宝钗就这两处描写,但是已经把她的性格特点表现了出来,那就是处事淡然,稳重平和,圆滑隐忍。所以这两处地方描写对宝钗的印象比较深刻。


许家那个人


《红楼梦》第27回对宝钗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宝钗扑蝶。因为看点较多,请允许我回答本题采用评点的方式。

【故事】芒种节大观园姐妹们,都在园里玩耍,独不见黛玉。宝钗主动去潇湘馆来找。忽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住,低头想:他们从小儿一处长大,多有不避嫌疑,嘲笑不忌,喜怒无常!黛玉素多猜忌,好弄小性儿,自己跟去,宝玉不便,黛玉嫌疑,想毕抽身回来。
【评点】宝钗想宝黛不避嫌疑,黛玉素喜猜忌、好弄小性儿。还有宝玉不便、黛玉嫌疑。好像他们有什么越轨行为似的。黛玉居然这样被抹黑被玷污。其实这恰恰彰显了宝钗内心世界和她的品行薛宝钗骨子里对宝黛的妒嫉让她想了这许多。真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何不大大方方地进去?

【故事】忽见一双玉色蝴蝶,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来玩耍,……。宝钗蹑手蹑脚的追那一双蝴蝶,一直到池边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宝钗刚欲回来,只听那亭里边有人说话,便煞住脚细听。
【评点】 煞住脚步往里细听,这算不算偷听?偷听,起码是不道德的;宝钗熟读《四书》,想必非礼忽听是知道的。君子坦荡荡。书上说亭内半晌没说话,知书达理之人,要么悄悄地走掉,要么大大方方的进去。宝钗偏不,定要偷听个究竟。 【故事】宝钗听到小红与贾芸丢绢子、还绢子的故事,心中吃惊。想道:古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听说话的语音,似宝玉房里的小红。他素昔眼空心大,刁钻古怪,今儿我听了她的短儿,少不得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宝钗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宝钗又道:“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

【评点】宝钗认为小红奸淫狗盗,眼空心大,刁钻古怪。她能从说话的声音,听出是宝玉房里的小红。看他素日的功夫,连宝玉都不大认识,宝钗却从声音就知道她是小红,连性格都一清二楚。王熙凤说她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殊不知,表弟房里的丫头关你个表姐什么事。这心机,亏她还是知书达理的千金小姐。
作者从未正面赞美宝钗的人品,只以冷静的笔触,呈现事情真相,从不表明态度,更不将情感倾向注入笔端。宝钗的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谨慎周到无可厚非,但是她编造黛玉偷听的假象,造成对黛玉的伤害。无论怎么辩解,也算不得心灵美。宝钗的内心对黛玉潜意识里的恨,恐怕是源于黛玉是金玉姻缘最大的障碍。
宝钗的谎话来的之快,内容之丰满,不禁令人叫绝!加上逼真的表演,虽然无中生有,却也天衣无缝。虽然作者没有明确表态。不露声色地指出宝钗的三个故意。还特意说我才在河那边看见她弄水,这谎撒的。为了个人利益,该损人利己的时候,薛宝钗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而且做得那么到位,那么老辣,真是太可怕了。

【故事】谁知小红信以为真,便拉坠儿道:“要是宝姑娘听见还罢了。那林姑娘嘴里又爱克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露了,怎么样呢?”
【评点】可怜黛玉无辜躺枪。在小红心里,宝钗是厚道人,黛玉却是刻薄的人,担心被黛玉走露风声。黛玉平时说话随性率真,有时又言语刻薄,给人落下不好的印象,而宝钗心机深藏,平时少言寡语,反被认为厚道!真是假作真时真亦假。好在黛玉从不背后道人短长。事后没有走露什么。这哪里是什么金蝉脱壳!就是在玩心机,分明栽赃陷害,嫁祸于人!宝钗呀宝钗,人暴露了,心也曝光了。亏她还加了一句一定又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其实,可怜的黛玉已经被推进陷阱,已经被毒蛇咬了。日后小红到了王熙凤身边,谁知道会不会破坏宝黛,而帮助金玉姻缘。


伴读红楼梦


《红楼梦》中第27回对宝钗的印象深刻的地方应该前后连贯起来说,主要通过事件描述对比出宝钗的养尊处优、心机深重和黛玉的孤苦无依、如屡薄冰。

首先,本章题目已点明: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杨妃指的是宝钗,飞燕指的是黛玉。通过两人一个富贵,一个清瘦,一个欢快,一个凄苦,两人的形象和性格形成了鲜明对比。葬花词在红楼梦中地位很重,两相对比更增添了黛玉的悲剧色彩。

其次,通过宝钗听见小红和坠儿的悄悄话,金蝉脱壳之事承上启下。更可见宝钗心机深重。本章开始宝钗去找黛玉时,见宝玉进去潇湘馆就想到了黛玉会多心,说明宝钗对黛玉的性格十分了解。用金蝉脱壳之计时,宝钗连小红这个丫头的性格都摸得一清二楚,宝钗反应奇快,又偏偏不用别人,而非用黛玉做幌子,使得宝玉身边的丫头对黛玉的抵触更多一分,不可谓用心不深,细思极恐。

最后,面对宝玉屋里如此多心的丫头和如此家庭背景殷厚又心思缜密的宝钗,预示着本就心性敏感的黛玉后来的日子不太好过。因此,宝玉和姐姐妹妹们畅游时,只有黛玉在泣残红,作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葬花词,使人不胜唏嘘,悲叹连连。

因此,《红楼梦》中第27回通过两相对比,借宝钗揣摩黛玉性子和金蝉脱壳之事,浓墨重彩地暗示了宝钗的心机深重,这才是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





秋阳lsl


《红楼梦》中第27回哪些地方对宝钗的印象比较深刻?,如果用一句老话说,叫“说者有心,听者无意”。说来话长,原来,宝玉房中,有个善攀高枝名叫“小红”的小丫头,因丟失帕子,而结识贾芸,引起的一段相思,难免春梦荡漾“话说小红心神恍惚,情思缠绵,忽朦胧睡去,遇见贾芸要拉他,却回身一跑,被门槛拌了一跤,唬醒过来,方知是梦。因此翻来复去,一夜无眠,至次曰天明,方才起来……”。

恰宝钗芒种那天,祭饯花神,顺便去看黛玉,刚至潇湘馆“忽然抬头見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住,低头想了一想:“宝玉和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的,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不忌,喜怒无常;况且黛玉素多猜忌,好弄小性儿,此刻自己也跟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倒是回来的妙。”想毕,抽身回来。”

巧就巧在宝钗因追一双玉色蝴蝶,而追至池边滴翠亭上,听到亭外有人说话,恰是小红和坠儿说“小红丟帕”贾芸还帕(并非小红那塊,而是贾芸有心还的自己的帕子)私密之事。聪明的宝钗心想“人急造反,狗急跳墻。不但生事,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一一”便故意加重脚步,佯装去追赶和寻找黛玉,方躲过这尴尬局面。这对宝钗说来恐怕印象极其深刻吧。


老兵4200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宝钗欲寻黛玉看到宝玉先行进入潇湘馆后对宝黛可能会有的反应的分析。也不是无意听到坠儿和小红说私房话又怕她们看到自己后生事儿的临场反应。而是这个小情节:

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蹁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去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将欲过河去了,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

一直以来,宝钗呈现在大家面前的都是博学多才,知心沉稳识大体的姐姐形象。可是不要忘记了她也是正值青春年华的妙龄女子。家道中落,父亲去世,哥哥不成器,她的母亲凡事只能与她这个闺阁女子商量。一切不幸逼得她要成熟点,坚强点,世故点才能去应付得了周遭环境。第二十七回的宝钗扑蝶,谁都不在场的情况下。宝钗的骨子里的天真烂漫显现出来了,此时此刻才是正符合她那个年龄的女孩子呀。

我常常觉得宝钗一定程度上和《泰坦尼克号》里的露丝很像,露丝心中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是母亲告诉她她们只剩下一块钱和贵族的好名声。为了母亲,露丝选择了放弃杰克(后面的剧情先不提,当时确实放弃了)。身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宝钗自然不会有向往自由这样的想法,但是她成为知心宝姐姐,确实和家庭有关。一切都是为了维持自己那个摇摇欲坠的家。不经历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暂且不提,宝钗在书中的种种行为,此时此刻的宝钗,真的可爱至极。


宫商角徵羽哆瑞咪发嗦


宫商角徵羽哆瑞咪发嗦

2小时前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宝钗欲寻黛玉看到宝玉先行进入潇湘馆后对宝黛可能会有的反应的分析。也不是无意听到坠儿和小红说私房话又怕她们看到自己后生事儿的临场反应。而是这个小情节: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蹁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去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将欲过河去了,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

一直以来,宝钗呈现在大家面前的都是博学多才,知心沉稳识大体的姐姐形象。可是不要忘记了她也是正值青春年华的妙龄女子。家道中落,父亲去世,哥哥不成器,她的母亲凡事只能与她这个闺阁女子商量。一切不幸逼得她要成熟点,坚强点,世故点才能去应付得了周遭环境。第二十七回的宝钗扑蝶,谁都不在场的情况下。宝钗的骨子里的天真烂漫显现出来了,此时此刻才是正符合她那个年龄的女孩子呀。

我常常觉得宝钗一定程度上和《泰坦尼克号》里的露丝很像,露丝心中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是母亲告诉她她们只剩下一块钱和贵族的好名声。为了母亲,露丝选择了放弃杰克(后面的剧情先不提,当时确实放弃了)。身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宝钗自然不会有向往自由这样的想法,但是她成为知心宝姐姐,确实和家庭有关。一切都是为了维持自己那个摇摇欲坠的家。不经历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暂且不提,宝钗在书中的种种行为,此时此刻的宝钗,真的可爱至极。

宫商角徵羽哆瑞咪发嗦

文化领域创作者

107粉丝 · 163赞

搜索

免费听书红楼梦

红楼梦免费在线听书

蒙曼讲红楼梦免费听

百家讲坛红楼梦全集听

红楼梦手抄本阅读

87版红楼梦免费全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