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曾經在上海覆蓋率都高達80%的傳染病,他以身犯險,最終消滅

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我們窩在家裡,只等鍾南山說可以出門了,才能放心大膽去上班,去蹦躂。

但是在2003年的非典期間,有一位老幹部發出感嘆,“湯飛凡若在,何至於此”。

這種曾經在上海覆蓋率都高達80%的傳染病,他以身犯險,最終消滅

湯飛凡,何許人也?

百科上說,他是我國著名微生物學家、病毒學家。

如果沒有他,很有可能,我們現在依舊被一種傳染性疾病困擾著。

這種疾病,就是沙眼!

沙眼是一種慢性傳染病,潛伏期為5—14天,雙眼患病,多發於兒童或少年期,嚴重時可以引發失明,同時伴有後遺症以及多種併發症。

在半個世紀以前,世界衛生組估計,全球有六分之一的人口,患有沙眼。

而那個時候的中國,發病率高達55%,至於落後的中國農村,更是高達80%,所以有“十眼九沙”的說法。

足見沙眼的可怕!

這種曾經在上海覆蓋率都高達80%的傳染病,他以身犯險,最終消滅

湯飛凡,他出生在1897年的湖南,那一年,湖南大旱,“百姓咽糠茹草,至有餓斃自盡者”,自小目睹了災難,心中便有了懸壺濟世的理想和抱負。

於是,他考入剛剛成立的湘雅學院,獲得博士學位(1921年),四年後被推薦去美國哈佛醫學院深造。

20世紀前後的幾十年,正是微生物學的拓荒時代。拓荒要有工具,在美國,絕對有非常優越的條件,可以滿足需求。

湯飛凡心動過。

但是,湯飛凡的老師,創辦湘雅醫學專門學校的顏福慶,寄了一封信給他,希望他能夠回國。

然後,湯飛凡帶著家眷,漂洋過海,回到滿目蒼痍的中國。

這種曾經在上海覆蓋率都高達80%的傳染病,他以身犯險,最終消滅

↑湯飛凡及家眷

回國後的湯飛凡,當然是著手建立實驗室。

此時,有個日本科學家,叫野口英世,他在日本的細菌學、生物學,有著“國寶”的美譽,曾三次提名諾貝爾獎。

野口英世是個很有意思的傢伙,借過高利貸,混過風月場,最終印在鈔票上。

但野口英世,曾發表一篇論文,稱已經發現了沙眼的病原體——顆粒桿菌。

這種曾經在上海覆蓋率都高達80%的傳染病,他以身犯險,最終消滅

↑野口英世

湯飛凡對野口英世的發現,心存懷疑,於是他在上海,通過大量的動物實驗,以十分可靠的材料為依據,於1935年推翻了野口英世的發現。

同一年,湯飛凡赴英國進修。

兩年後,正當湯飛凡回國繼續研究沙眼時,盧溝橋事變爆發。

回,還是不回?

又一次人生的抉擇擺在眼前。

不過,湯飛凡同上一次一樣,心繫國家,依然回國。

或許,這就是那個年代的歸國者的真實寫照吧。

要是覺得自己的祖國不夠好,就去建設她,讓她變好。

抗戰、內戰。

湯飛凡一直沒有時間停下來,他用簡陋的設備生產出挽救戰士生命的青黴素、提前世界16年消滅天花。

直到1954年,當一切工作步入正軌後,湯飛凡重啟了有關沙眼的難關攻克。

這種曾經在上海覆蓋率都高達80%的傳染病,他以身犯險,最終消滅

又是兩年的不眠不休,經歷過上千次的失敗,讓湯飛凡意識到,前人的方法可能有誤。於是,湯飛凡把小老鼠改成了雞卵黃囊,並大膽嘗試減少抗生素的用量,終於在第八次分離了世界上第一株沙眼病原體,命名為TE8【T表示沙眼(Trachoma),E表示雞卵(Egg),8是第8次試驗】

質疑隨之而來!

你說是,就是?誰能證明這個就是引發人類沙眼的病原體?

所以,要有人體實驗。

誰來?湯飛凡決定以身犯險!他讓助手把病原體滴入自己的眼睛裡,很快,沙眼的臨床症狀出現,之後的40天裡,湯飛凡不做治療,收集了第一手可靠的臨床數據。

這種曾經在上海覆蓋率都高達80%的傳染病,他以身犯險,最終消滅

有了湯飛凡的數據做支撐,持續近百年的沙眼病原體之爭,落下了帷幕。人們快速找到治療沙眼的藥物,曾一度危害全球的沙眼,仿若一夜之間,消失不見。

僅以上海為例,1959年沙眼發病率高達84%,兩年以後降到5.4%,至今已幾乎絕跡。

1992年,國家發行中國現代科學家(第三組)郵票,其中有一枚,是屬於湯飛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