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帝任命曾国藩为湖北巡抚 为何短短7天后就收回任命

1850年,道光帝驾崩,道光帝第四子、19岁的皇太子奕詝继位,是为咸丰帝。咸丰帝运气真心不好,才当了几个月皇帝,就迎头遇上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波及最广的农民起义运动。然而,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初,在官府眼里,这不过是一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叫花子”。意外的是,正是这群“叫花子”,一路势不可挡,杀得官兵狼狈而逃。其规模也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

算一下,洪秀全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就从广西杀到江苏,攻占了南方重镇、两江总督驻地南京。

咸丰帝任命曾国藩为湖北巡抚 为何短短7天后就收回任命

平心而论,咸丰帝继位之初,颇有振作之心。他励精图治,亲力亲为。根据《清文宗实录》记载,咸丰帝每日勤奋工作,亲笔书写朱批、朱谕,不需要军机大臣动手。他改革吏治,任用一批改革派官员,惩处打击腐败之风,官场政风大为好转。

可是,太平天国的事情还是让这个20出头的年轻人伤透了脑筋。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朝廷花费那么多的军饷和粮食,养了数十万八旗军和绿营军,在一帮拿锄头的农民面前,竟然一触即溃,连败仗都打得那么难看,让人难受。

直到曾国藩的出现,才让咸丰帝的案前,摆上了告捷的奏折。

咸丰帝任命曾国藩为湖北巡抚 为何短短7天后就收回任命

曾国藩,湖南长沙府湘乡县人。他本是一名读书人, 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诵读四书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1838年,27岁的曾国藩高中进士,进入翰林院。然而,命运将曾国藩推到了抗击太平天国运动的前沿阵地。

咸丰帝最初不太欣赏曾国藩。洪秀全在金田起义后,曾国藩向咸丰帝进言,称“今日急务,首在用人”,推荐了李棠阶、吴廷栋、王庆云、严正基、江忠源五人。随后,曾国藩又打了一份报告,指出咸丰帝的过失。

咸丰帝大怒,“掷其折于地”。几天后重新看这份报告,才觉得曾国藩说得挺有道理。不久,曾国藩因母亲去世,回家奔丧。咸丰帝命令他在家乡和湖南巡抚张亮基一起办理团练。曾国藩不负重托,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人际关系,拉起了一支由湖南子弟为主的队伍。这就是湘军的起源。

咸丰帝任命曾国藩为湖北巡抚 为何短短7天后就收回任命

曾国藩是文人出身,行军打仗本是外行。可就是这个外行,率领湘军与太平军作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特别是在1854年,曾国藩先是攻克湖南重镇湘潭,继而连取湖北重镇武昌、汉阳。捷报雪花般飞来,咸丰帝心花怒放,心情大为好转。

当时,清廷在全国各地办理团练。没想到,只有一个曾国藩真正搞成了。其他要么是半途而废,要么是销声匿迹。因此,咸丰帝决定好好提拔他一下。于是,咸丰帝下诏,任命曾国藩署理湖北巡抚,并赏戴花翎。

所谓署理,相当于代理。这是因为曾国藩有言在先,在守孝期间不接受奖励和升职。所以咸丰帝让他先代理一段时间,守孝期结束了,再转正实授。

咸丰帝任命曾国藩为湖北巡抚 为何短短7天后就收回任命

咸丰帝发出任命后,与军机章京彭蕴章进行谈话时,说到了这件事。咸丰帝对彭蕴章说::“想不到吧,曾国藩这么一个书生,竟能建成奇功。”

军机章京办理军机处的日常工作,处理文书、记注档册、撰拟文稿之类,相当于现在的文书。彭蕴章也是一名文职官员,免不得书生的酸腐。他听了咸丰帝的话,不紧不慢地说了一番话:“曾国藩不过是前礼部侍郎,一个老百姓而已,如今在乡间竟然能一呼百应,随者以万人计,这恐怕不是国家之福吧?”

一番话,说得咸丰帝脸色大变。

这正说中了咸丰帝的心病。他已经被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搞得身心疲惫,生怕哪里再搞出类似的事情来。曾国藩会不会是第二个洪秀全呢?谁的心里也没底。

咸丰帝任命曾国藩为湖北巡抚 为何短短7天后就收回任命

同时,湖北东邻安徽,南接江西、湖南,西连川蜀,西北与陕西接壤,属于九省通衢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将一个汉人放在此地,咸丰帝本来就提心吊胆,此刻经彭蕴章一番话提醒,他就更加心惊胆战了。

咸丰帝经过认真思考,

太监选了个傻子当皇帝 傻子登基后却大展宏图 成千古一帝决定收回成命,改任曾国藩为兵部侍郎,专办军务。此时,离他发出署理湖北巡抚的任命才7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