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分兩地情同一心,中國的作業日本能看懂多少

疫情支援中,來自日本的一波波小禮物,寫的句子那麼走心,寥寥數語,沁人心脾。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中國近期又開始為日本提供各種援助,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盛唐時期,日本派專人到中國學習佛法,為表達誠意,他們帶了一千張繡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的袈裟贈與大唐高僧。

人分兩地情同一心,中國的作業日本能看懂多少

鑑真大師深受感動,六次東渡,最終成行。此後鑑真大師留在了日本,在日本不僅傳播佛法,還有醫學、建築、文學等方面的唐文化。現在的奈良,還保存著鑑真大師設計的唐招提寺,成為中日友好交流見證。

這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詩句,至今鐫刻在揚州大明寺鑑真紀念堂前。

日本捐贈物資上還寫著一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的詩句,這句話出自《詩經》,最早是陝中、甘東地區的軍中戰歌,記錄了當時人們抗擊入侵者的悲壯歷史。

幾句暖心的詩意,裝幀著捐贈物資,折射著跨越國界和種族的關愛,讓人不僅看到了詩詞的美,還感受到了人性的善。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兩千年前就開始友好交往。唐代時的關係尤為密切,日本經常派遣使節和留學生到中國來學習,中國也常有人員去日本傳播文化。王維、李白等與日本友人晁衡的情誼,更是唐代詩壇佳話。

中國的書法藝術隋唐時期就傳入日本 。日本書法家在中國書法藝術基礎上,創造出“書道” 藝術。

現在中日韓三國經常舉辦書法比賽,當前日本書法嚴格遵循了中國書法的章法,大開大合,雄渾跌宕,率真蒼茫,線條以中鋒用筆為主,運筆時參差變鋒,墨隨筆落,氣質渾然天成。

佛學上普照眾生,文化上雜花生樹。但這不能掩蓋千年歷史上的兵戎相見,我們歷史上除了宋朝,幾乎每個朝代都與日本發生過不愉快。

人分兩地情同一心,中國的作業日本能看懂多少

說到唐代的你來我往,總給人以文化的、和平的印象。然而,事實上唐朝曾出兵救援新羅,在朝鮮半島上與日軍海戰,最終把日軍打得落花流水。此後日本才遣唐修好,目的是取經圖強。

接著蒙古大軍要讓鎌倉幕府前來朝賀,結果日本沒來,雙方結下樑子。忽必烈時期再度出兵,不巧遭遇一場颱風,元軍鎩羽而歸。日本從此迷信神風,歷史上曾長期藉助“神風”名號組建精銳部隊。

明朝時候,沿海地區倭寇盛行,就是豐臣秀吉想佔據寧波,振興貿易。幾次偷襲不成,後來還繞道朝鮮準備轉過來,1592年明軍入朝參戰,與日軍展開交鋒。結果豐臣很快病亡,這場戰爭不了了之。

再後來就是大家都熟悉的甲午戰爭、抗日戰爭。此後破冰融冰,時有交往陰影,也有相逢一笑。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史學家郭沫若用如椽之筆寫一首《沁園春》,祝中日恢復邦交。赤縣扶桑,一衣帶水,一葦可航。昔鑑真盲目,浮桴東海,晁衡負笈,埋骨盛唐。情比肺肝,形同唇齒,文化交流有耿光。堪回想,兩千年友誼,不等尋常。豈容戰犯猖狂,八十載風雷激大洋,喜霧霽雲開,渠成水到,秋高氣爽,菊茂花香;公報飛傳,邦交恢復,一片歡聲起四方。從今後,望言行信果。和睦萬邦。

郭老一首詞,筆走千年,前瞻後望,有感慨有期盼。

人分兩地情同一心,中國的作業日本能看懂多少

70年代後期,中國正值改革開放初期,準備建設一座將中國傳統醫學與西洋醫學相結合的新醫院,提出希望日本政府幫助。在日本政府提供無償資金援助下,在北京市修建中日友好醫院。

1984年中日友好醫院開業。日本成立中日友好醫院的國內支援委員會,日本醫生和護士輪流到中日友好醫院進行技術指導,技術合作持續了12年,其間日本派出專家人數166人,在日本接受研修中國人員234人。

作為中日友好的象徵,現在的中日友好醫院為北京“醫院10強”、全國“醫院100強”。

2003年,在抗擊SARS中,醫院為國擔當,成為集中收治SARS患者的專科醫院;2005年,參與了印尼海嘯救援等國際醫療救援;2008年,汶川地震後,中日友好醫院會加入緊急醫療派遣隊,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次支援湖北抗疫,中日友好醫院也是大年初一首批出徵的醫療隊之一。

箇中滋味萬千,不太好完整呈現。最後,以王維的《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結尾。其詩曰:“積水不可極,安知滄海東!九州何處遠?萬里若乘空。向國惟看日,歸帆但信風。鰲身映天黑,魚眼射波紅。鄉樹扶桑外,主人孤島中。別離方異域,音信若為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