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美】這場“雲發佈”,致敬江蘇衛生健康工作者

醫護人員、家人、患者,一場特殊的“雲發佈”利用視頻連線,讓他們在線相聚。2月18日,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辦,現代快報、江蘇城市頻道等承辦的《江蘇最美人物》播出。發佈會上,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決定,追授徐輝,授予朱烽烽、顏學兵、陳曉兵、馬衛芬、王紅、池雲、浦浙寧李心意夫婦等9位同志江蘇“最美醫護工作者”榮譽稱號。


這場特殊的“雲發佈”,在網絡上引起了強烈反響。截至2月20日22:00,網絡閱讀量超7846.7萬,點贊留言超 464.9萬。


奮戰18天后她倒下了

戰勝疫情是對她最好的告慰

【你有多美】這場“雲發佈”,致敬江蘇衛生健康工作者

徐輝生前視察醫院急診預檢分診點,確保院內防控工作有序進行

徐輝生前視察醫院急診預檢分診點,確保院內防控工作有序進行

在“雲發佈”活動上,有一位特殊的授予者。連續奮戰18天后,2月7日凌晨,南京市中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新冠病毒肺炎防治工作小組組長徐輝積勞成疾,不幸突發疾病去世,年僅51歲。2月11日,省委書記婁勤儉作出批示,號召黨員幹部向徐輝同志學習。2月16日,省委省政府追授徐輝同志“江蘇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徐輝生前留下的最後一張照片,是2月6日晚上參加的一個臨時會議。開完會,到家沒多久,她就倒下了。“要麼在門診一線,要麼在發熱病房、發熱門診。各種各樣的部署,都是圍繞怎麼保護職工,保護患者來做。天天深入一線,工作節奏真的就像一場戰役一樣。”南京市中醫院副院長趙國樑介紹,連續18天,300多個小時,徐輝一直奮戰在指揮第一線,醫院各個角落都留下了她的身影。


在徐輝的帶領下,南京市中醫院的醫生護士們積極報名奮戰在一線。大年初一,南京市中醫院的江蘇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出征,為他們送行的就是徐輝。


“雲發佈”現場,也連線採訪了南京市中醫院在武漢的隊員。“請大家放心,我們將在武漢盡己所能發光發熱,發揚徐院長的奮戰精神,向歷史和人民交出抗疫大考的合格答卷。”“我們要拼盡全力打贏這場戰‘疫’,那才是對她最好的告慰”……

把病患當親人

他們真心付出


治療新冠肺炎,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很多醫護人員說,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一樣重要。於是,他們成了病患的“兄弟”“媽媽”和“親人”。


【你有多美】這場“雲發佈”,致敬江蘇衛生健康工作者

朱烽烽做加油打氣狀

疫情發生後,江蘇省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出現在蘇州。1月10日晚,37歲的朱先生作為疑似病例被轉入蘇州市第五人民醫院救治。憑藉多年臨床經驗,醫院急診、ICU副主任朱烽烽感到情況緊急,果斷決定啟用最高級別的救治措施。“因為沒有特效藥,最主要的還是對症處理。另外就是對他進行心理安慰和心理治療。”朱烽烽的“親人治療法”也起到了效果。經過及時治療,朱先生治癒出院了。目前,居家隔離的朱先生依然會跟朱烽烽聯繫。“朱主任跟我說,以後咱們就是兄弟了,說實話我真的挺感動的。”而在朱烽烽手機裡,將近百分之八十的電話,都是患者及家屬的。

【你有多美】這場“雲發佈”,致敬江蘇衛生健康工作者

王紅在工作中

在淮安,淮安市第四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王紅成了多名小患者的“護士媽媽”。“這個孩子屬於密切接觸者,親人不在旁邊,再加上我們全副武裝的狀態,他就不停地哭叫。後來他就突然拉住我的手說‘阿姨,我才12歲,求求你們救救我’。瞬間我的眼淚就湧出來了,趕緊抱一抱孩子,拍一拍他。”王紅表示,自己的大兒子今年也12歲,特別感同身受。“如果醫護人員這時候不去幫助他們的話,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會有一定創傷。”

【你有多美】這場“雲發佈”,致敬江蘇衛生健康工作者

池雲在查房

一張笑臉,無數條發給患者和家屬的微信,這是南京市第二醫院湯山院區感染性疾病二科主任池雲的工作日常。“有些疾病不治療也能好,有些疾病治療了也好不起來,怎麼在就診過程中客觀面對,能有很好的狀態面對它,真的很重要。”在池雲看來,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最大挑戰是消除他們內心的恐慌。一次,科室收治了一位武漢過來探親的男患者。而他在武漢的妻子也被查出罹患此病。夫妻倆天各一方,彼此擔心,情緒都很失控。池雲開起了跨省遠程看病指導,經過安撫,兩人病情都穩定了下來。

與時間賽跑

他們全力以赴


【你有多美】這場“雲發佈”,致敬江蘇衛生健康工作者

顏學兵第一時間召集會議部署防控工作

“今天,徐州市確診的首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出院了。這個消息讓我們所有人都興奮不已!”這是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顏學兵在2020年2月9日寫下的一篇日誌。第一例患者入院後,顏學兵就開啟了“超人”模式。


從制定診療方案,到醫護人員自身的感控,每天還要把臨床獲取的相關數據、結論整理成 PPT,講解、分享給年輕醫生。雖然身體不是很好,卻仍然堅持在戰“疫”一線。在隔離病區,醫護人員們都需要穿上厚厚的防護服,行動會有所不便,對顏學兵來說,更是如此。

“我是醫生,知道自己的情況,我會好好保重,爭取多救人!我不僅和時間賽跑,還要領跑時間。”顏學兵表示,在這一次對抗新冠肺炎疫情中,他深切地感受到,奮力奔跑,趕在時間前面,才能為患者贏取生的希望。


【你有多美】這場“雲發佈”,致敬江蘇衛生健康工作者

馬衛芬為隔離點的醫護人員帶來物資

常州市鐘樓區鄒區鎮衛生院副院長馬衛芬,同樣在與時間賽跑。衛生院是疫情防控戰役中深入到社區的“毛細血管”,許多防控措施都需要基層醫護人員一一落實。她走村入戶開展摸排工作,宣傳防疫知識。醫院內、社區裡、高速道口到處是她忙碌的身影。


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像馬衛芬這樣的基層防控人員,全省有30萬人,他們堅守崗位、眾志成城,為我們編織了一張防控疫情的安全網。

短暫分離

是為了更多家庭團聚


在江蘇還有很多家庭,全家都奮戰在防疫第一線。大年初一,作為江蘇援助湖北醫療隊的一員,無錫市人民醫院臨床研究中心的助理研究員浦浙寧奔赴武漢。他的妻子李心意作為無錫市惠山區疾控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同樣在無錫戰“疫”一線,負責密切接觸者的數據整理和對接工作。


而他們一大家子一共有13名醫務人員,12名黨員。除了80歲高齡、早已退休的爺爺奶奶外,11位家庭成員都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有當醫生的,有當護士的 ,還有當藥劑師的 …… 儘管大家在不同領域、不同地方,卻同在防控疫情的一線,能夠成為他們中的一員,我感到很自豪!”李心意表妹張文心說。


【你有多美】這場“雲發佈”,致敬江蘇衛生健康工作者

陳曉兵在救治危重患者

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曉兵同樣情牽兩地。陳曉兵的家,在湖北省黃岡市,1月18日,他把父母和兩個孩子送上返回老家的動車。後來疫情發生,他留在連雲港第一時間報名投入戰鬥。“他們剛回去兩天,黃岡就封起來了,當時特別擔心,畢竟兩個老人家,帶著兩個孩子。後來給他們做科普,才慢慢好些,不那麼擔心了。”陳曉兵說,作為一名湖北籍醫生,現在所有能做的,就是安心工作,救治病人,保護江蘇的親人,來回報江蘇援助湖北的恩情,回報所有關心保護湖北的人。


“雲發佈”會上,利用雲視頻進行三方連線,一線醫護工作者與家人、患者實現了在線相聚。

“媽媽,我和弟弟都特別想你,我的寒假作業也都已經寫完了。你不在家,我學會了給弟弟衝奶粉,哄弟弟睡覺。”這是王紅12歲的大兒子。由於家裡有一位生病的婆婆和兩個孩子,淮安相關部門給老人家安排了遠程醫療,同時每隔一天就有志願者上門送生活必用品。強大的後盾支持,讓王紅心裡暖暖的。


【你有多美】這場“雲發佈”,致敬江蘇衛生健康工作者

浦浙寧、李心意夫婦

浦浙寧和李心意一大家子,也在線實現了“雲團聚”。“說不擔心是不可能的,但我們兩家都是醫務人員,你這個時候不衝在前邊,什麼時候衝在前面?”浦媽媽說。浦浙寧還通過視頻提前給妻子準備了生日驚喜。

“爸爸,媽媽,你們終於一起出現啦!我現在挺好的,你們放心吧。我為你們驕傲。”這是朱烽烽的兒子,由於妻子範月娟也是醫生,兩人都沒顧上兒子。“最近跟兒子視頻,發現我們夫妻倆沒法照顧他的這三十多天,真的挺對不起他,但是感覺他一下子變成個大人了 …… 能自己照顧自己,自己做飯,自己裝軟件上網課,很欣慰。”範月娟也給兒子點贊:“兒子你棒棒的,媽媽為你驕傲!我們的短暫分離,是為了讓更多患者的家庭能夠儘快團聚。相信爸爸媽媽 ,不久後,我們也會團聚的!”


正是有這些可愛的醫護人員衝在一線,舍小家為大家,才會有越來越多的患者順利出院,與家人團聚。

大醫精誠

大愛無垠

向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致敬

原圖文鏈接(含視頻):https://mp.weixin.qq.com/s/_EutVUphqp0fFDOvNSyBt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