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肩战“疫”」非洲留学生志愿者:共同守护我们的第二故乡

不久前,我跟来自丝绸之路学院的13名留学生组成了一支志愿队,配合学校保障320名留学生的日常生活。我们这支志愿队的名字叫做“钢铁侠”。之所以取名“钢铁侠”,是因为我们志愿者都是铁汉,不怕病毒。我们是一家人,我们的心在一起,我们要共同守护好武汉。

「并肩战“疫”」非洲留学生志愿者:共同守护我们的第二故乡

中国是一个美丽、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我从小就对中国充满兴趣,梦想有一天能到中国读书。5年前,我的梦想实现了,我成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一名博士研究生。

我对武汉、对中国充满了感情。在武汉,我每天都可以看到中国的新变化。虽然现在武汉“生病”了,但还是我最爱的城市,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的父母非常担心。我告诉他们我在学校挺安全的,为了让他们放心,我还拍摄了不少我生活的视频给他们看。中国政府给我们在华留学生很多帮助,学校的老师一直在努力保护我们。我们自己也应该更加勇敢地面对、去承担、去保护我们的第二故乡。

不久前,我跟来自丝绸之路学院的13名留学生组成了一支志愿队,配合学校保障320名留学生的日常生活。志愿队由来自孟加拉国、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日利亚、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卢旺达、贝宁、也门等国的同学组成,我们这支志愿队的名字叫做“钢铁侠”。

「并肩战“疫”」非洲留学生志愿者:共同守护我们的第二故乡

之所以取名“钢铁侠”,是因为我们志愿者都是铁汉,不怕病毒。做好消毒防护措施,为同学们送菜、送饭、送物资,在武汉留守的日子里,这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是一家人,我们的心在一起,我们要共同守护好武汉。

有西方媒体说在武汉的非洲留学生生活得很苦、无人照顾。这完全是无稽之谈。非洲国家的使领馆都跟学校着保持联系,老师们也一直在尽最大努力帮助我们。这些西方媒体的记者根本就不在武汉,他们怎么可能了解武汉的真实情况?

我留在武汉,看到中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防疫措施,很多医务人员在努力救治病人,为了大家的健康奔忙,这才是真实的武汉。如果有机会,我希望未来能够留在中国工作,为我爱的第二故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人民日报记者王海林采访整理,责编:孟祥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