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八年了,囧系的味道變了,徐崢也“長大”了


人的一生中有一個特別尷尬的年齡段,它雖不再年輕,但又尚未步入中年;雖存在著某種程度的自我,但也沒有完全的“凝固”;雖迷惘,但朝哪一個方向前行,卻早已定型。”

——————《囧媽》


《囧媽》:八年了,囧系的味道變了,徐崢也“長大”了


從“囧系”的開端《泰囧》到“囧系”的完結篇《囧媽》,已然相隔8年之久,

縱觀“囧系三部曲”其實不難看出,它們“味道”在悄無聲息發生改變的同時,導演徐崢也在慢慢地“長大”。

從《泰囧》一段一段的戲劇衝突,產生一組組的笑梗,到《囧媽》揭露現實矛盾,慢慢開始走心。作品的“內核”也由曾經的“簡單圖一樂,轉變為了在“歡聲笑語中,引人深思”。

這就是所謂的電影“內核部分”,讓觀眾在談笑間,可以設身處地的走進主角的內心世界,與主人公產生共鳴,或是來一次久違的情緒釋放。


《囧媽》:八年了,囧系的味道變了,徐崢也“長大”了


都說“喜劇的核心是悲劇”,換句話說,如果觀者的同理心,能與作品當中的主人公共情,尤其是當我們在歡笑鬧騰之後,那種歡笑、憂傷的情緒得以釋放,亦或是因作品當中的一件事、一句話引發了深思,從而產生了共鳴,那麼這就是這部作品的意義所在。

晃眼一看,《囧媽》彷彿是在向我們訴說“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

亦或是“人到中年,事業有成,你認為你長大了,但在父母的眼裡,我們永遠是個孩子。”

實則當你在細品過後,你會發現原來這部作品,是在向我們講述著三個不同的“故事”

1.夫妻關係;

2.長輩關係;

3.如何“成長”。


《囧媽》:八年了,囧系的味道變了,徐崢也“長大”了


《囧媽》:八年了,囧系的味道變了,徐崢也“長大”了

“故事”一:「夫妻關係


<strong>1.

《囧媽》的“核心”其實就是對“成年人困境”的一次全面解析,它對“人生困境”這個話題的思考,已經上升到了問題本質的層面。

什麼是成年人的“困境”?,無非就是對生活現狀全面失控的一種狀態,你彷彿是在某一個瞬間,發現了身邊的一切都是那麼的陌生

你已不再年輕、父母整日在耳邊嘮叨、孩子,車子,房子,壓得你喘不過氣,年輕時的夢想如今遙不可及,夫妻之間也從曾經的“甜蜜如初”,變為了如今的“平淡似水”

現實生活中的種種跡象都在表明:你沒有成為自己想象中的你,別人也沒有成為你想象中的別人。

作品的一開始,張璐(袁泉飾)就告訴了伊萬(徐崢飾)他的問題所在:

“伊萬總是將自己心中所幻想出的妻子,套在張璐的身上,他自以為自己洞悉一切,但終究沒有明白,張璐喜歡的“檯燈”,長什麼“模樣”。


《囧媽》:八年了,囧系的味道變了,徐崢也“長大”了


<strong>2.

張璐對伊萬所說的那一番話,就是想讓他明白,他想要的只是一個“幻想的妻子”,然後他就按照他幻想出的這個標準,來“改造”張璐,伊萬卻沒有意識到,妻子張璐並不是一臺機器,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活生生站在他面前的一個人。

這點意在提醒伊萬,“太陽並不是只圍繞著你一個人在轉”,伊萬迷失在了“自我為中心”當中,換來的卻是旁人的疏遠和逃避,這種疏遠和逃避,又恰恰加深了伊萬的“控制慾”。

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所以伊萬會套用張璐的這番話,對徐媽媽說道:為什麼要把我改造成你心中“理想的兒子”。

控制與被控制,改造與被改造,越親密的人,越容易如此。

《囧媽》:八年了,囧系的味道變了,徐崢也“長大”了


<strong>3.

張璐在本部作品當中的戲份雖然不多,但卻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張徐”兩夫妻客廳當中的一番對話,將婚姻當中存在的問題暴露得一覽無餘:

:無法溝通,彼此都做不到對方想要的樣子;

:父母在兩人的婚姻中,佔據了“主要位置”;

:上一輩的夫妻問題,不知不覺“複製”在了自己婚姻當中。


問題暴露得多了,爭吵也會隨之而來,“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就算彼此之間還存有愛意,但真到了“決堤”的那一刻說什麼也為時以晚,所以張璐最終選擇了“逃避”。

其實婚姻當中有很多需要學習之處,當曾經愛情中的風花雪月,變為了現實中的柴米油鹽時,如果兩人沒有合理的溝通、共同的經營,那兩人就難以再繼續走下去。

盧小花(徐崢媽媽)夫妻是,“張徐”兩夫妻亦是,他們都因愛結合,卻都在圍城中失去了彼此。

所以每段婚姻中,都會有著不同的人設,不同的問題,他人婚姻的相處之法也只能作為參考,只有自己用心去“聆聽”,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囧媽》:八年了,囧系的味道變了,徐崢也“長大”了


《囧媽》:八年了,囧系的味道變了,徐崢也“長大”了

“故事”二:「長輩關係

<strong>1.

在開往俄羅斯的火車上,徐媽媽遞給伊萬一碗紅燒肉,當伊萬風捲殘雲狼吞虎嚥地吃完一碗,就剩最後一塊時,徐媽媽搶過飯盒,不再讓他吃最後一塊,

美其名曰:這是為了你好,“吃多了會得脂肪肝”

伊萬瞬間“驚呆了”,你讓我吃一盒,都不怕脂肪肝,快吃完了卻告訴我會得脂肪肝,難道就差這一塊嗎?”

其實這不僅僅是徐媽媽和伊萬之間的矛盾,更是現實生活中眾多子女與老一輩的矛盾所在。

老一輩們吃著隔夜的剩菜、剩飯,告訴你要多吃粗糧,少吃肉食;夜晚看電視捨不得開一盞燈,卻告訴你少玩手機、電子產品,這樣對眼睛不好......

他們似乎也深信,時間與幸福是有著必然關聯的,什麼時候該要處對象、什麼必須結婚、什麼時候就必須要生孩子,老一輩們在對待某些問題上,似乎有一種不謀而合的執著,這種執著就像是遠古的“圖騰”一般,

神聖不可侵犯。

所以伊萬不理解徐媽媽為什麼會對一盆小番茄那麼在意,而徐媽媽同樣也不理解為什麼小兩口這個年紀了,還不打算要孩子。

子女不理解長輩們為什麼這麼熱衷於操心自己的生活,父母同樣不理解子女為何都這個年紀了,還不談戀愛。

但誰曾想過,這種不理解背後,是因為什麼?


《囧媽》:八年了,囧系的味道變了,徐崢也“長大”了


<strong>2.

也許是因為,大家從未坐下來好好的談過,也沒有真正的瞭解過彼此究竟想的是什麼,只是一味的產生抗拒心理,加深彼此的距離感

長輩也許不知道小輩抽菸、玩遊戲也許是為了放鬆平時工作的一種壓力感,不知道晚輩們並不是不尊敬“傳統”而是更相信實打實的科學,也不知道,她們並不是不想結婚,而是不想為了結婚而結婚,她們也許只想嫁給“愛情”......

晚輩同樣不知道,長輩們的那些“陳觀舊念”之下,也許埋藏著他們對年齡、衰老的反抗,不知道他們那代人是如何結婚生子的,更不能體會他們當年的生存條件之艱苦......

所有的理解與不理解總會有個過程,就像“春節回家定律”一般,前期“互視珍寶”,中期“反目成仇”,後期“依依不捨”,只是長輩與晚輩之間的“理解之路”,時間較長罷了。


《囧媽》:八年了,囧系的味道變了,徐崢也“長大”了


<strong>3.

曾幾何時,我一直認為青春期到了18歲就基本結束了,其實不然。

生理上的青春期到此截止,但精神上的青春期會存在很久,直至我們意識到,父母們不再年輕,他們開始需要我們的陪伴、需要我們的安慰,一直到我們結婚生子、為人父母,我們才會真正結束“青春期”,才會意識到他們曾經的難處。

曾經我們天真地以為輕而易舉的事情,好像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這時,當我們回首關於父母最“討厭”最“嘮叨”的形象時,我突然間明白了,是什麼讓他們變成了“那般模樣”!


《囧媽》:八年了,囧系的味道變了,徐崢也“長大”了


《囧媽》:八年了,囧系的味道變了,徐崢也“長大”了

“故事”三:「如何“成長”」


作品的最後,徐媽媽對伊萬講出了埋藏心裡多年的“故事”:

“你只看到你的父親是一位父親,卻看不到他做為我的丈夫有多混蛋,傷我多深。

終於,伊萬明白了母親曾經經歷了怎樣的艱苦與委屈,才會被歲月打磨成了這般“神經”模樣,最終母子二人冰釋前嫌,徹底和解,彼此也會學了“成長”。

《囧媽》:八年了,囧系的味道變了,徐崢也“長大”了


《囧媽》:八年了,囧系的味道變了,徐崢也“長大”了


<strong>1.

伊萬的“成長”,來自於“身邊人的離開”,他從未想過枕邊人,甚至是親人也會離他而去,他終究為他的控制慾不理解付出了代價,而他視而不見的東西,早晚也會有不再為他,無條件付出的那麼一天。

徐媽媽的“成長”亦是如此,母子兩人在“促膝長談”後,她最終才明白原來兒媳婦有她自己的想法,她不該“操控”別人的選擇,兒子也有著自己的想法和主見,自己曾經的那些“為了你好”的控制慾,終將會反噬自己,因為有些東西,攥得越緊丟失得越快,老話說“距離產生美”不無道理。

我們究竟要“互相傷害”多少次,彼此之間才能學會真正的理解與尊重?這個我不清楚,我只曉得親人也好,愛人也罷、如果將沒有平等尊重基礎的“愛”,給予對方,那這並不是愛,而是變相的壓迫。

就像作品裡,張璐說的那句話:

“年輕的時候,總覺得相愛就是全力付出,後來發現,就算付出,也難免互相傷害。”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們都用錯了方法,而《囧媽》這部作品就是告訴我們,如何去找尋正確的方法。


《囧媽》:八年了,囧系的味道變了,徐崢也“長大”了


<strong>2.

伊萬與徐媽媽火車上的相處,由之前的困惑、窒息,慢慢轉變為了理解,最後上升到了“尊重”。

當伊萬不留餘地的幫助徐媽媽,站上舞臺唱起當年那首夢中的老歌時,伊萬潸然淚下,徐媽媽圓了自己的夢想,伊萬也明白了親情與愛情的真諦,最終選擇讓張璐去找尋屬於她自己的人生。

至此,這趟旅行圓滿結束。

作品的最後,回到家中的徐媽媽緩緩地摘下了自己的假髮,她仔細地端詳了一遍鏡子中的自己,露出了微笑,她又變回了那個蒼老的普通媽媽,一切似乎都沒有發生改變,但又的的確確的改變了一些什麼,至少我們的父母好像並沒有我們看上去的那麼年輕了。

《囧媽》:八年了,囧系的味道變了,徐崢也“長大”了


《囧媽》:八年了,囧系的味道變了,徐崢也“長大”了


寫在結尾

<strong>1.


《囧媽》:八年了,囧系的味道變了,徐崢也“長大”了

突然間想起了《請回答1988》中,德善爸爸對德善說得一段話:

“爸爸也不是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所以請女兒稍微體諒一下。”

是啊!我們的父母何嘗不是,他們也從未做過任何“上崗培訓”,教育、陪伴、溝通...也未必是他們所擅長的,如今的我們早已具備了判斷和溝通能力,也是時候去嘗試與他們溝通,學會理解和包容他們了。

《囧媽》:八年了,囧系的味道變了,徐崢也“長大”了


<strong>2.


本部作品給我最深切感受的就是,我看到了中年人的“困境”,那些難以開口的“困境”似乎都緊緊地揪著他們不肯“放手”,於是“紓解”成為了他們“戲劇化”地發展動力,親情、愛情,在整部作品當中不斷地衝突、計較、試探、和解……

也許我不懂電影的藝術,但就一位普通觀者來說,我能感受到作品其中的“人生百味”,以及作品背後的那顆“心”——一顆中年人的心。


《囧媽》:八年了,囧系的味道變了,徐崢也“長大”了


2020年的春節,應該是我體驗過最無力和最冷清的春節,在這個壓力重重、氣氛肅穆的春節中,感謝字節跳動和徐崢給予全國人民提供了這樣一份詳細的“情感指南”,或許它無法讓我們身邊的各種問題,都迎刃而解,但至少能讓我們明白其中些許的道理。

最後,向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致敬,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囧媽》:八年了,囧系的味道變了,徐崢也“長大”了


《囧媽》:八年了,囧系的味道變了,徐崢也“長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