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白话解(连载)二

《道德经》白话解

原著:老聃

第四章

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解:道,冲虚发散运用,或许不够充盈。深渊似的,像万物的宗室。挫败那尖锐,解开那纷扰,和顺那光辉,同拂那尘埃。很湛然,似乎若有若无。我不知那是谁传承下的子嗣,在万象和天帝之先而存在。

第五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解:天地如果不仁义,就会把万物当成草芥;圣人如果不仁德,就会把百姓当作草木。在广袤的天地之间,那存在难道像是鼓风机?谦虚不会屈从,妄动反而败露。多说言语致使运数穷困,不如恪守中道为上。

第六章

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解:虚怀若谷的精神不会消亡,这可谓是玄妙神秘的“阴牝”。玄妙神秘阴牝的门户,这可谓是天地的根本。绵绵无尽,存贮使用它,不必太勤快。

《道德经》白话解(连载)二

《道德经》白话解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