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法庭》哪些細節不合理?

坨坨僚機


決勝法庭中我認為不合理之一的就是監控設備。

這部劇開篇說的是2017年,2017年的時候應該是到處都是監控的時候。特別是馬月月案,一路居然沒有一個監控有拍下其行蹤,不管是小區出門還是停車場,一個都沒有。

想到此處,即使是劇情發展需要,我也想說,我的天!我的天!

整部劇還是比較好看的,愛恨情仇,相愛相殺,但是說到高劍和傅小柔,小說情節,這伏筆有點腹黑,合不合理還是看官說的算了。畢竟這部劇除了法庭上的風雲,就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凌晨一毛愛


我寫完這個回答之後我就棄劇了(應該是停留在14集左右)

關於“不是親媽”這點,我後來去客廳喝水的時候往倚在沙發上正在追劇的我媽身邊那麼一坐,順便知道了這麼回事哈哈哈

然後我今晚又去喝水的時候,順便又得知“導致傅小柔他爸自殺的官司是高劍給訴訟的”這麼個劇情

這不是妥妥的“我愛的人是我的殺父仇人”狗血愛情劇走向嗎……

太老了太老了

受不了了受不了了

回房間了回房間了

原答案:

法律不懂 我不說

我要吐槽的是這劇的感情線設置

傅小柔設定剛畢業的25歲女大學生

高劍 他領導 離異 還帶著一個上初中青春叛逆期的女兒

人家小姑娘剛上班 就被周圍人自動納入高劍的八卦花邊討論範圍 我就想問劇中人物憑什麼你們會先入為主地覺得人家名校研究生畢業漂漂亮亮的年輕小姑娘會看上一個離異還帶著孩子的老男人?

第12集最後刑警大隊馬隊長去醫院看望高劍女兒的時候碰見了 高劍和葉紫琪在長椅上坐著聊天然後問了這麼一句:

我:????????

還有今晚傅小柔她媽偷偷翻她手機看到她與高劍合照那個地方 我真的忍無可忍來吐槽了

她媽竟然展現出一幅八卦臉???還問小柔這個挺帥的男人是誰????

我: 您是親媽嗎????您想讓高劍見了您叫您阿姨嗎???

類似這種情節還不少

我就想問問編劇到底想表達什麼

是想夾帶私貨嗎???

而且這劇滿屏都在宣揚剛畢業就要和比自己大近二十歲的上司談戀愛 周圍人還一臉理所應當還個個充當助攻真的沒問題嗎???






浮名半生影剪


一開始,葉紫琪那麼專業的律師,為一對雙胞胎辯護,面對要不是殺人要不是搶劫的事實,說因為不能確認是雙胞胎裡誰犯了殺人罪誰犯了搶劫罪,所以根據疑罪從無,那兩個人誰都不能被判有罪。我不是法律專業的哈,只是感覺這是一套神邏輯,如果這個理論成立,那好了,雙胞胎算是拿到免死金牌了,只要測不出誰是誰,那就一個人在家一個人去犯罪,反正到時都說是另一個人乾的就好了,疑罪從無嗎,誰也不能判。

再說傅小柔,本來挺好的一個人設,非得把她跟高劍往一塊兒扯,就是為了製造點感情糾纏是不是?葉紫琪,高劍,傅小柔,三角戀,加上鄧凱文,四角戀。然後高劍手下拿這起鬨,高劍領導拿這說事,感情現在檢察院風氣這麼開明瞭,一個處室上下級就能公然傳緋聞,雖然男未娶女未嫁,但就算是企業,一般對這種辦公室戀情也還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吧,沒有這麼公然的吧。

再說高劍,這麼專業的一個檢察官,性格又獨又狠,手下都怕,鬼見愁的外號都出來了,怎麼會讓手下介入自己的家務事呢?這很不專業啊,閨女的事都是手下去解決,先是張小波,後是傅小柔,敢情自己在家當個甩手掌櫃啊,還是把檢察院當自家買賣了,現在職業點的民營企業家都公私分明瞭,他還真不拿單位當外人了,一個處室的手下都幫他忙活家務事,還佔用工作時間,真想問問現實的檢察院是這樣的嗎?

說到這,還得回頭說說傅小柔,一個女徒弟,幫忙照顧一下領導的女兒也就算了,還不斷深入到領導的工作之外的個人生活中去了,沒有點職業邊界嗎。參加家宴,一起包餃子,給領導女兒買內衣,這不讓別人聯想都不可能,還有個細節,第一次給高霜送內衣是晚上十點多,什麼著急火燎十萬火急的事大半夜往領導家跑,還是私事,把張小波支走,然後大半夜到領導家,咋想的,她想幹啥,第二天白天不能送啊。

高劍一個人見人怕的鬼見愁,被女徒弟藉著女兒的事劈頭蓋臉教育了一番,角色嘎然逆轉,然後作為領導作為師傅的威嚴瞬間蕩然無存了。傅小柔其後是漸漸蹬鼻子上臉,越來越不拿自己當外人了,這也太離譜了,就不知道避避嫌?她媽看見手機照片問她她還真就就坡下驢說是男朋友,沒這心怎麼會撒這個謊,就差這一個晚上就被催的撒這個謊了?還是自己心裡有想法。還有啊,那幾張照片怎麼就從張小波手機裡跑到傅小柔手機裡的,傅小柔還不刪,這確實能說明問題。可能編劇就是塑造這樣的一個角色吧,劇情需要,但有點離譜。

說到這個就得說說葉紫琪,暗戀了八年,被個剛畢業的小丫頭片子打的節節敗退,也就兩人第一次在高劍辦公室見面的時候顯示了一下爭奪主權的意思,後面完全拱手相讓了,鐵力住院,在高劍辦公室三人又一次見面,傅小柔一改第一次的軟弱態勢,從唯唯諾諾到拿著政策當令箭強勢攆人,力量對比完全扭轉了。葉大律師這事兒辦的完全不符合專業精英的身份,八年了一點辦法沒想,一點措施沒有,除了在法庭上一門心思想打敗人家,生活上不關心,感情上不主動,對方的軟肋—女兒—不接觸,還不如人鐵力混的熟,你這叫愛他嗎?對她妹妹和鐵力的感情,還覥著臉去教育別人,打著擔心受傷的旗號去勸阻別人,這是現代的律師嗎,這不就是一封建思想嗎,害怕受傷所以不能去愛。倒是和她自己的行動保持一致了。後來查了查,好像她老爹是幕後大黑手,但跟她現在的行為好像沒關係吧。但是這是專業的精英律師啊,從前面看好像還特別擅長打離婚官司。這劇就是要塑造一批專業特彪悍,個人感情特低級的一群精英嗎?

說到這,鄧凱文又浮出水面了,也是個律師,精英律師,先不說一口臺普腔調了,我可以認為是臺灣留學生,我班上也有過,普通話還不如鄧凱文,他對葉紫琪不明不白不清不楚的想曖昧又被拒絕但自己還不死心,演員倒是演的挺好,但這個角色太那啥了。符合了本劇對精英的設定,感情一樣渣渣。 再說說劇情,我是憋著等著看到底是怎樣一部宏篇大作,從目前看有這個趨勢,一直以為鐵榮光是老大,結果沒到一半已經被逼死了,後面大佬還未浮出水面,確實挺懸疑。公安、檢察院,感覺都成了別人的棋子工具。且不說這條線,這條線靜靜看著就好了。有幾個案子有點莫名其妙,銀行職員監守自盜,農村富家女殺人,這跟主線有什麼關係嗎?是要突出決勝法庭這個法庭的主題嗎,還是說想體現傅小柔的成長軌跡?但是我覺得太突兀了,跟主線完全不挨著啊,太散了,要是刪了好像也完全沒啥影響。還是說想多拍幾集。

說到這個,一回憶就沒完沒了,回憶還特別完整,有的同一集裡就開始回憶,這不是剛發生嗎,就回憶了?明顯拉時長,影響節奏。配音有時候不好,跳戲。

演員都很好,演技都挺好,就是人設有點怪,那個馬隊,有時精明過人,有時感覺就是一個意氣用事不動腦子的人,高霜出院在高劍家,哥幾個吃飯,就他針對鐵力,關人鐵力什麼事,還虧得的哥們兒,就這還能當隊長。

說到這又想說說高劍,龍山大橋爆破,以一己之力去阻止,完美地被打臉,真要被炸死了,也就白死了,還得連累檢察院,人又不是違法作業,你去擾亂現場,知法犯法,還以為自己多位高權重,去了才知道一個處長人家該炸照炸,還給了傅小柔一個以家屬口吻斥責的機會,領導身份一降再降,威嚴再次蕩然無存。而且這一段很突兀,那麼多身強力壯的體力勞動者攔不住跑不過一個坐辦公室的,而且高劍突破第一道防線後轉身發言,施工人員已經把他包圍了,居然安靜地等他說完,居然讓他第二次從包圍圈裡突圍了,然後連傅小柔都沒攔住,而且是騎著電動車進來追上高劍的,那路障,我怎麼看也想不通傅小柔是怎麼騎電動車過來的。

這劇,法律方面專業是專業了,就是很多細節我覺得挺奇怪。外行人看熱鬧,瞎說。







勤勞的馬蜂


 《決勝法庭》這部劇拍的還是很精彩,很受觀眾喜歡。播放收視率很高,劇中懸念迭起的大案貫穿始終,隨著案件情節徐徐展開,頗有正邪雙方在法庭決戰的觀感。很好看的一部劇,但這部劇集也存在情節和人物設置浮於表面,法律硬傷難以忽視的問題。

《決勝法庭》給人的感覺是整體人設浮於表面,人物形象有些單薄刻板。“作為刑偵劇及格,他們真的在認真破案,蒐集線索,完善證據鏈,但沒搞錯的話這部劇的主角職業是檢察官吧,叫《決勝法庭》吧,為什麼我感覺他們一直在幹警察的活,法庭就出現了幾分鐘算怎麼回事?”網友對《決勝法庭》的評價,切中要害。

劇中,作為代表檢察機關出庭的公訴人,主角高劍的很多場景是與刑警一起埋頭於案件偵查,先不說按照《刑事訴訟法》偵查與審查起訴本就是兩個獨立的法律程序,就說公訴人幹了警察的活,確實讓劇情落筆在某種程度上走錯了方向。和警察辦案相比,庭審戲更多是理性與邏輯的交鋒,不容易出戏,但如果深入挖掘職業內涵,依然可以把公訴人看似枯燥的審查起訴工作寫得精彩。這對於這部檢察題材電視劇來說,多少有點遺憾。

此外,雖然專業人士參與了劇本創作,但劇中依然存在不少法律漏洞。比如辯護律師在法庭上用極不規範的問話方式把控方證人盤問到崩潰,審判長既不制止,公訴人也不吭聲,戲劇性是有了,但真實性沒了,因為這在現實法庭上是難以想象的。還有公訴人當庭提出“疑罪惟輕”這樣的概念,並稱是“疑罪從無”原則的上位原則,這樣的說法顯然是沒有法律依據的。對於一部法律題材的電視劇來說,真實準確是極為重要的,如何挑刺都不為過,而作為觀眾的我們,也的確太渴望一部真正的職業劇了。

劇中傅小柔導演極力想刻畫她的優秀,她的努力勤奮,她的不一般,但是反而有點用力過猛,得不償失的感覺。為了體現傅小柔的不一般,編劇在案件偵破環節也讓她露足了臉。但這些沒能成就傅小柔,反而給她留下不少“破綻”。

  在銀行經理監守自盜的案件中,被高劍提醒注意到牆壁血跡有問題,傅小柔為了探究案情真相夜闖案發銀行金庫,最終發現了端倪。但問題是案發現場能隨便出入麼?且銀行金庫作為特殊的存在,難道案發後就沒人值守?

  最新的案件中,傅小柔跟隨刑警隊馬隊長勘驗現場,一眼就看出嫌疑人家中粉色的裝飾與大紅色牆壁顏色不搭,進而懷疑牆壁是否有血跡留下為破案打開了缺口。但鏡頭一轉,葉紫瑤為落魄的鐵力(韓棟 飾)租的房子裡,依然刷的是紅漆,但在葉紫琪(胡靜 飾)口中卻變成了“紅色、奔放、溫馨”,到底是這倆人審美差距過大還是太神化傅小柔的觀察力?

  在感情處理方面,傅小柔的情商也讓人堪憂。在同事張小波(鐵政 飾)的提點下,她很早就知道葉紫琪和高劍的關係,在沒明確和高劍感情的情況下,她屢次當著上司的面硬剛人家小師妹兼恩師閨女,不知道這姑娘的內心到底在想什麼。

  傅小柔屢次堂而皇之到高劍家小坐也看得人瞠目結舌。要知道這倆人的定位是上司+下屬,離異單親爸爸+未婚女孩,才共事不久,傅小柔就藉著送卷宗闖到高劍家權且可以理解為工作,但居然大晚上高劍還誠摯邀請傅小柔上門了。

總之整部劇對傅小柔這個角色編劇和導演過於喜愛和過於神化了,明顯表現不足卻要硬凹她的高智商高能力人設。


輕輕的我來了寶貝


《決勝法庭》最近我也一直在家裡看,我覺得有兩點不合理。主要都是在馬悅悅案那裡。

第一點不合理就是這部劇演繹的是2017年的故事,2017年按照全國如今的形式,是每個地方多多少少都有監控,但是在這一部劇裡,辦理馬悅悅案我從頭到尾都沒看到一個監控的參與,這是很不合理的,雖然《決勝法庭》的地名是架空的,但他演繹的是國內的故事,國內不存在像這樣發達的城市卻沒有監控。

第二點不合理就是鐵榮光和高劍對蒲法庭的時候,高劍說鐵榮光砍伊大力砍了不是一下,而且砍的還是頭部,所以就不是自衛,我在想這一點不合理啊,砍一下憑什麼就不是自衛,斧子是利器,雖然是砍尹大力的頭,但萬一力道不足,並不足以使人立刻失去行兇能力。但高劍並沒有過多驗屍,就強行結案,有點難以自圓其說。





小若講娛樂


一,僅憑一張背影照確定葉龍恩的身份並不嚴謹,錄音材料來自於自己女兒的錄製,能否作為指證葉龍恩的直接證據也有待商榷;二,丁宏住的是以前鐵力家的房子,安保措施居然沒有更換,這是不符合邏輯的,算是整個劇最大的漏洞;三,葉紫瑤收到關於高劍的舉報信,居然直接帶回家交給了自己的姐姐,然後葉紫琪發現舉報信竟然是由自己老爸的打印機打印的,然後舉報信的事情就不了了之;四,關於馬力行妻女之死,這一段設計並不合理,醫院的監控系統沒有拍攝到兇手出入病房的任何行蹤,高劍發現兇手遺留在陽臺的瓶子,馬刀是何其高明的兇手,他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阿胡阿胡小阿胡


在銀行經理監守自盜的案件中,被高劍提醒注意到牆壁血跡有問題,傅小柔為了探究案情真相夜闖案發銀行金庫,最終發現了端倪。但問題是案發現場能隨便出入麼?且銀行金庫作為特殊的存在,難道案發後就沒人值守?

  最新的案件中,傅小柔跟隨刑警隊馬隊長勘驗現場,一眼就看出嫌疑人家中粉色的裝飾與大紅色牆壁顏色不搭,進而懷疑牆壁是否有血跡留下為破案打開了缺口。但鏡頭一轉,葉紫瑤為落魄的鐵力(韓棟 飾)租的房子裡,依然刷的是紅漆,但在葉紫琪(胡靜 飾)口中卻變成了“紅色、奔放、溫馨”,到底是這倆人審美差距過大還是太神化傅小柔的觀察力?

  在感情處理方面,傅小柔的情商也讓人堪憂。在同事張小波(鐵政 飾)的提點下,她很早就知道葉紫琪和高劍的關係,在沒明確和高劍感情的情況下,她屢次當著上司的面硬剛人家小師妹兼恩師閨女,不知道這姑娘的內心到底在想什麼。

  傅小柔屢次堂而皇之到高劍家小坐也看得人瞠目結舌。要知道這倆人的定位是上司+下屬,離異單親爸爸+未婚女孩,才共事不久,傅小柔就藉著送卷宗闖到高劍家權且可以理解為工作,但居然大晚上高劍還誠摯邀請傅小柔上門了。

  在對待高霜的問題上,傅小柔的主動就更讓人不能理解了。就因為幫高霜開了次家長會,傅小柔就成了高霜的代言,看中學生心理學也就罷了,像模像樣教育高處也可以理解為“報復”對方的嚴厲。但是怎麼在那之後傅小柔就比媽媽還貼心了呢?高霜住院她急奔著去照顧,還在大晚上跑人家家裡送內衣,這節奏看得人有點迷幻啊。

  在處理緋聞的態度和做法上,傅小柔就更有點欲蓋彌彰了。媽媽誤解了她和高劍的合影,明明一句上司就能解釋過去,她捂著不說,直到老人家找到檢察院才不好意思的跑開。同事張小波愛八卦,本來解釋下和稍微避嫌點就能搪塞過去,她也是一副欲拒還迎的樣子,留給大家更多想象和八卦的空間,不知道這是不是她樂見其成呢?

  在對於傅小柔這個人物能力方面的刻畫顯然也不夠深入與成功。定義為政法大學高材生的她從進了檢察院就自帶光環,不僅可以挑選上司,還隨處都有表現的陣地。明明只是跟著高劍走了幾個案子,其他同事的表現也都不差,但彷彿天下屬她最聰明最敬業,很短時間內從第二公訴人直接就要升為第一公訴人了。而這是一般同事要等三年才有的機會。

  OMG.到底誰能告訴我發生了什麼?就因為傅小柔能夜闖金庫,能跟著馬隊長出現場提意見還是因為她能熬夜加班加給領導閨女解決生活問題?小編覺得對傅小柔這個角色編劇和導演過於喜愛和過於神化了,明顯表現不足卻要硬凹她的高智商高能力人設,這跟《精英律師》裡行走的“法條機”加愛管閒事的戴曦又有什麼區別呢?

  這樣看來,儘管檢察官高劍的形象足夠高大全,但架不住身邊有這樣一位“神隊友”,希望他倆的感情戲不是真的吧,不然真想不到編劇會怎麼收場。


90後回憶剪輯


“一個只愛工作正直滿滿的大灰狼、一個熱血小白兔女主、一個精英性感的女配,再加上一個紈絝子弟、一個黑臉警察……”看起來像什麼人都有,卻又感覺似一鍋大雜燴,整體人設浮於表面,人物形象有些單薄刻板。“作為刑偵劇及格,他們真的在認真破案,蒐集線索,完善證據鏈,但沒搞錯的話這部劇的主角職業是檢察官吧,叫《決勝法庭》吧,為什麼我感覺他們一直在幹警察的活,法庭就出現了幾分鐘算怎麼回事?”網友對《決勝法庭》的評價,切中要害。

劇中,作為代表檢察機關出庭的公訴人,主角高劍的很多場景是與刑警一起埋頭於案件偵查,先不說按照《刑事訴訟法》偵查與審查起訴本就是兩個獨立的法律程序,就說公訴人幹了警察的活,確實讓劇情落筆在某種程度上走錯了方向。和警察辦案相比,庭審戲更多是理性與邏輯的交鋒,不容易出戏,但如果深入挖掘職業內涵,依然可以把公訴人看似枯燥的審查起訴工作寫得精彩。這對於這部檢察題材電視劇來說,多少有點遺憾。





鷹眼娛樂早報


“不讓無辜者蒙冤,不讓犯罪者逃脫”,在江蘇衛視熱播劇《決勝法庭》中,以高劍(於和偉飾)為代表的政法戰線同仁紛紛“亮劍”,向犯罪分子“宣戰”。劇中,“邱炳森非法集資案”、“孟可卿被殺案”、“鄧凱文偽證案”接連東窗事發,劇情線索逐漸走高。法、理、情三線交織,多個案件連環相扣,難怪觀眾直呼“燒腦”。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還原劇情中幾大案件細節,從蛛絲馬跡中尋找幕後反派的真面目。

案件還原1.邱炳森非法集資案,高劍前妻身陷囹圄


劇中,世華集團以海外礦產為名,吸引了眾多投資者。但實際上,世華集團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幌子。一方面,他們非法吸納公眾的投資,用“下一批投資者為上一批投資者埋單”的套路形成一條利益鏈;另一方面,他們借用世華集團的“吸金”能力,分批將大筆資金轉到境外賬戶。

隨著投資數額的增多,世華集團逐漸進入了檢察院的視線。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要求撤回投資,世華集團的資金鍊出現嚴重問題。就在這個關口,邱炳森因為“非法集資”被公安機關帶回。

一個普通的經濟案件,乍一看其實沒有什麼異樣。但實際上,世華集團卻在無形中成為了背後反派的利器。劇中,傅小柔的媽媽沒有抵擋住高回報的誘惑,與眾多姐妹一起投資。而高劍的前妻左琴,竟然在無意中幫助了犯罪集團“洗錢”。用高劍的話來說,“他們在攻擊我們的情感軟肋,但這也恰恰證明我們的偵查方向是對的”。

由此看來,實際上邱炳森只是一枚棋子,而世華集團更像是一個“空殼”。在這場金錢的遊戲中,鐵力究竟扮演著怎樣的角色?他們又同時聽命於誰?這或許才是整個案件偵查最大的難點。

案件還原2.孟可卿慘遭殺害,“禍水東引”意欲何為?

隨著邱炳森的“暴露”,與他攜手的藍和培深知自己已經無處可藏。就在這時,他在辦公室發現了一個竊聽器,並很快意識到這是孟可卿所為。氣憤、無助、恐懼,多種情緒湧上心頭,藍和培將孟可卿殘忍殺害。

由此可見,孟可卿其實已經掌握了不少藍和培的犯罪證據,並且已經無限接近背後的真相。驚慌失措下,藍和培打電話給反派求救。後者卻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淡定,只說了一句:“禍水東引,嫁禍邱炳森”。得到“指示”的藍和培、鐵力,將如何製造犯罪現場並引導公安機關偵查?“大反派”嫁禍邱炳森又在釋放怎樣的信號?懸念很快就將揭曉。

案件還原3.鄧凱文作偽證,冒著吊銷執照風險為哪般

縱觀《決勝法庭》整個連環案件,作為律師的鄧凱文其實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從前是鐵榮光的法律顧問,而後聽命於邱炳森、藍和培。

劇中,藍和培根據“大反派”指示,把孟可卿被殺一案嫁禍給邱炳森。而此時的鄧凱文,作為邱炳森的代理律師,故意將一份寫有前者承認殺人的筆錄遺失在檢察院。冒著被吊銷律師牌照的風險做偽證,鄧凱文知法犯法究竟意欲何為?是因為金錢的驅使,還是因為受到了利益集團的裹挾?《決勝法庭》後續劇情,或許會給我們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邱炳森非法集資案”還是“藍和培殺人案”,都有一位幕後“大反派”躲在暗處“運籌帷幄”。他不僅對高劍等人極其瞭解,而且對江東整個政法系統極其熟悉。這位“大反派”的真面目,也將成為《決勝法庭》收官階段最大的看點。而不管他是誰,相信高劍等人都會讓他受到法律最公正的審判。每晚19:30,繼續鎖定江蘇衛視《決勝法庭》,真相永遠不會缺席。


逗一逗十年少


你好,我是阿亮,很高興為您回答這個問題!

《決勝法庭》開播以來好評不斷,兼具普法與劇情引人入勝兩大特點,讓人追得根本停不下來。於和偉飾演的法官高劍集專業、敬業與鐵面無私於一身,通過激烈的庭辯已給觀眾科普了不少刑訴知識。相較之下,張佳寧飾演的檢察官助理傅小柔的人設反而有點立不起來,甚至和《精英律師》女主戴曦頗有些相似,那麼傅小柔有哪些不合理之處呢?

傅小柔之所以能受到“鬼見愁”高劍的待見,劇設是她能力突出且敬業,劇中為了體現傅小柔的敬業也是費盡心思,但凡高劍加班回家回頭一望,必然有傅小柔挑燈夜戰的身影。單純加班加點和背刑法、刑訴條款也就罷了,為了體現傅小柔的不一般,編劇在案件偵破環節也讓她露足了臉。但這些沒能成就傅小柔,反而給她留下不少“破綻”。

  在銀行經理監守自盜的案件中,被高劍提醒注意到牆壁血跡有問題,傅小柔為了探究案情真相夜闖案發銀行金庫,最終發現了端倪。但問題是案發現場能隨便出入麼?且銀行金庫作為特殊的存在,難道案發後就沒人值守?

傅小柔屢次堂而皇之到高劍家小坐也看得人瞠目結舌。要知道這倆人的定位是上司+下屬,離異單親爸爸+未婚女孩,才共事不久,傅小柔就藉著送卷宗闖到高劍家權且可以理解為工作,但居然大晚上高劍還誠摯邀請傅小柔上門了。

在處理緋聞的態度和做法上,傅小柔就更有點欲蓋彌彰了。媽媽誤解了她和高劍的合影,明明一句上司就能解釋過去,她捂著不說,直到老人家找到檢察院才不好意思的跑開。同事張小波愛八卦,本來解釋下和稍微避嫌點就能搪塞過去,她也是一副欲拒還迎的樣子,留給大家更多想象和八卦的空間,不知道這是不是她樂見其成呢?

  在對於傅小柔這個人物能力方面的刻畫顯然也不夠深入與成功。定義為政法大學高材生的她從進了檢察院就自帶光環,不僅可以挑選上司,還隨處都有表現的陣地。明明只是跟著高劍走了幾個案子,其他同事的表現也都不差,但彷彿天下屬她最聰明最敬業,很短時間內從第二公訴人直接就要升為第一公訴人了。而這是一般同事要等三年才有的機會。

這樣看來,儘管檢察官高劍的形象足夠高大全,但架不住身邊有這樣一位“神隊友”,希望他倆的感情戲不是真的吧,不然真想不到編劇會怎麼收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