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深愛過楊過的郭襄,最後怎麼樣了 ——《致郭襄》

曾經看《神鵰俠侶》,不禁為楊過與小龍女轟轟烈烈的愛情動容。可劇中穿插著的郭襄對楊過的愛慕卻不容忽視。

那個深愛過楊過的郭襄,最後怎麼樣了 ——《致郭襄》

許多人談到郭襄,總是繞不開一句話,那就是一見楊過誤終身……其實郭襄對楊過的感情,很大一部分是小蘿莉對大叔的崇拜,楊過滿足大叔控型小蘿莉對異性所有的幻想。

其次,郭襄為人聰明,又號稱小東邪,自然而然看不上那些循規蹈矩的普通人,她姐夫耶律齊是個規規矩矩的好男人,大小武資質平平,整本神鵰中,有邪這種特質的男性,除了黃藥師只有楊過,郭襄十六歲生日的時候,楊過已經是名滿天下的神鵰俠了,以他寬廣的人脈,以他強大的號召力,讓各路正派邪派朋友比如西山一窟鬼等來給她過生日,這遠遠超過了一個十六歲小姑娘的需求,那時候有多少人知道郭襄,又有多少人是衝著郭襄去的?大概有很多人連郭靖都不瞭解,很大一部分是給楊過面子,這也是郭襄對楊過產生情愫的原因之一。

那個深愛過楊過的郭襄,最後怎麼樣了 ——《致郭襄》


可是,楊過一心一意愛著小龍女,不可能與郭襄在一起。但是,這並不能說明郭襄是不幸的,襄陽城破後,她一人一劍一驢走遍天下,書中提到的原因是她在尋找楊過,可沒有提到的是她的父母弟弟戰死後,出來行走也是在緩解悲痛。可一人一劍一驢走天涯,何曾不是一種瀟灑呢?

那個深愛過楊過的郭襄,最後怎麼樣了 ——《致郭襄》

詩人程靈素曾作詩《致郭襄》來紀念郭襄對楊過這份沒有結果的愛。

我走過山的時候山不說話,我路過海的時候海不說話;

我坐著的毛驢一步一步滴滴答答,我帶著的倚天喑啞。

大家說我因為愛著楊過大俠,找不到所以在峨嵋安家;

其實我只是喜歡峨嵋的霧,像十六歲那年綻放的煙花。

我路過海的時候海不說話,我走過山的時候也聽不到回答;

我騎的毛驢步步滴滴答答,悠悠飄向遠處可從不想要回家。

正當喜樂無憂年韶華如花,遠遊風塵之色卻不似十九風華;

愁思襲人無計迴避真牽掛,不知天涯何處有那我思念的他。

沒半點音訊怎續風陵夜話,見不到大哥哥願知他如何行俠;

上少室山想找無色問一下,老禪師亦不知他是在何處為家。

聞琴聲似和鳥語交相應答,百鳥朝鳳曲難道還有人能撫它?

白衣男子劃了一畫又一畫,不是劍法是痴迷在那棋子圍殺。

旁觀者清一語道破危難局,我彈奏古曲留下了他獨自驚訝;

高歌一曲輕身去不想其它,屈指崑崙三聖闖少林又有何法?

三個老者連騎而來又迴轉,以為是留書之人卻是少林俗家;

他從石亭頂抱著瑤琴落下,教訓了青臉人只為他將我威嚇;

在亭上聽了我和三人對答,其實他也不知名滿天下的爹媽;

這人姓何,雙名叫作足道,名字謙遜得哪有半點狂妄自大?

琴劍棋三絕技藝冠絕西域,崑崙三聖並非三人就是一個他;

抱著瑤琴到處找我為新曲,豐瞻華美奇妙調和考盤與蒹葭;

伊人難道是我,思慕如霞,右手彈琴左手使劍退敵亦惆雜。

從萬里遠趕來原為送句話,什麼經書是在油中好讓覺遠拿;

平生足跡未履中土乘此遊,路上碰到三個西域少林要比劃;

非逼他去了劍聖名頭不可,反正上少林寺一番做教我猜岔。

萍聚緣和山花與風的爛漫,我怎會不知自己是他心中的她?

若是真能為我再重彈一曲,或許我大哥哥找不到還有個他;

他那張嘴會說話可真不假,憑片言折服老和尚請我進奉茶;

為我一句話願意不來打架,比劍嫌霸道青石板上把棋盤劃。

覺遠擦掉棋盤又將他劍夾,君寶斜擊一掌他沒能分身招架;

他誓用十招將這少年打發,雖取巧讓君寶倒下也算輸此架。

足尖一點身已在數丈之外,傳完話就走人怎麼忘了叫上咱?

挑著張君寶和我覺遠迅跑,到深山裡面疲累過度圓寂坐化;

讓傷心的少年去找我爹媽,自己卻不知何去何從心亂如麻。

不是為楊過才在峨眉住下,我喜歡峨眉的霧像那年的煙花;

我身上佩的倚天寶劍暗啞,崑崙何足道心頭定未將我丟下;

自少林飄然遠去不再回頭,他瀟灑的身影為何卻淚如雨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