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大学,如果家里没背景和实力,尽量去大城市别回家乡,赞同吗?

爱闹的丘吉尔


一般来说,大城市优秀单位多,可供选择的工作机会也多,更容易成就个人在职业上的发展;而小地方是人情社会,可供选择的机会很少,离开人脉可能寸步难行。说两个案例吧:

一、案例1:在老家发展,靠关系获得不错的收入和职位

我姑家表姐,大学学的是绘画专业,学的也不怎么好,毕业就失业了。但是她经商的爸爸很厉害,给她找了个在我们老家有一定人脉关系的婆家,对方介绍我表姐去了中国电信上班。没几年,我表姐升任部门经理,每月收入有七八千。在人均工资绝对不会超过3000块的八线小县城,这个收入算很不错了。

就这样,我妈每次嫌我工作离家太远的时候,都会拿我表姐说事儿。她说我的一万多工资,在广东二线城市,还真不如我表姐在老家的七八千。当然,这个我承认。房价、消费水平差距悬殊,表姐确实日子过的比我舒服多了。

但我表姐,算是个个例,因为她有力可借,靠夫家的关系找了份不错的工作。我的同学里,留在老家发展的并不多,且基本都是做老师,工资在当地处于中上水平;还有极少数的是在当地银行上班,工资不高;在企业里的,非常少,因为老家没啥好公司,只有一些低端制造类企业。读完大学的人,也大都不甘心去厂里上班。

二、案例2:离开老家,在城市里寻找到职业跃升的机会

我曾经的一个领导,年收入百万水平。有次聊天,他说,幸好离开了家乡到外边发展,如果待在老家,穷山恶水的地方,真的是一点前途都没有——每年能有两三万的收入都不错了,做梦都不会拿到现在的工资,获得现在能够享受到的生活。

在老家,没有人脉,没有可供利用的社会资源,也没有很多可供选择的工作机会,要想改写自己和家人的命运,确实太难了。

三、总结:到底选择在老家还是去大城市闯荡,看个人情况

人的发展,说到底还是资源之争。对于大部分并不具备人脉关系、掌握当地有利资源的人来说,到大城市能够获得更多的改变命运的机会。

可能有人要说,大城市机会多,但人也多呀,竞争也大呀。这确实也是实情。但是,好歹你是有机会的,即使你可能被别人PK掉,但你仍旧能够有一战的机会,有可供大量选择的岗位投递机会。如果是在老家那个小地方,空缺就那么一丁点儿,你可能连入场券都拿不到,更别说跟人PK。

当然,凡事无绝对。选择了老家,即使没有人脉资源可以依靠,图个稳定、轻松也挺好。可能就业上会相对通道比较狭窄,但是选对了,也有自己的一片天。比如做老师,有正式编制的,收入在当地处于中上水平,也是可以。

但如果你有雄心壮志,想成为行业精英的,想接受更多的讯息和锤炼,那就还是去大城市吧。

——END——


闻知


这个问题我有非常深的感触,可以说说。先说说我老婆家的情况,老婆是农村的,家里兄弟姐妹5个,她是最小的。她三哥在九十年代初考上大学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如今已经是副厅级领导了。大哥二哥的儿子读书不行,复读一年以后考的是本省的三流大学。两个侄子毕业以后都考进去了银行工作,大侄子工作五年了,现在是县城信用社的副总经理。小侄子毕业四年在另外一个县城农行,现在是中层领导了。跟他们一起考进去的同事现在全部在乡下分行当柜员了!他们可以说完全就是因为有个好叔叔!然后说到我自己的孩子了,儿子现在在上海读研研一。我曾经问过他,毕业以后是回到我们这个三线城市工作还是留在上海?以儿子的能力和他舅舅的关系,估计30岁出头可以上副处级了,这个是他两个表哥说的,呵呵。儿子对我说,不愿意回来!他说,他想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人生。他不想像他两个表哥一样,以后不管再怎么成功,别人都会说,他们是靠有一个好叔叔,不是自己的本事!他说,即使要付出很多很多的努力,但是他希望到以后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我是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的!今年的元宵节过后我送儿子去机场,在候机大厅我抱着他说,老爸支持你的选择,努力奋斗,儿子!


沧桑男人11048641


读完大学,如果家中没背景和实力,尽量去大城市别回家乡。这种观点我非常非常赞同!

我可以用我家真实情况来证明这种观点是非常正确的。我有一儿一女,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生。儿子是建筑学系(五年),女儿是经济学系(四年)。两个孩子毕业后就在北京找到了工作。现在,两个孩子都在北京买了房子,儿子己经在北京买了两套房子。现在,儿子是某单位的总工程师。女儿是某外企的部门经理。

我是一个老农民,我的儿女从小就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我在社会上没有什么特珠关系,所以,不能通过走后门给儿女找到比较好的工作,只有靠他们自己的努力到外边去闯了。两个孩子还算比较争气。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拼博,终于在家庭和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两个孩子∩刚毕业的时候,在北京也都经过了一段坚难的历程,五六个同学合租一间小屋,跟学校宿舍一样,上下铺睡觉,工资二千至三千元左右。不过,等过了两三年以后,有了工作经验以后,他们就开始跳槽,到另外的单位去找工作。每次跳槽,工资都会涨很多。因为两个孩子前几年老换工作的的事情,我曾经批评过他们,但是,他们就是不听我的话,后来我也就不管了。凡正孩子己经长大了,他们自己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做主吧。

总之,我认为:如果你的孩子有真才实学又有能力的话,一定要把他们放出去,到大城里去闯一闯,不要把他们留在家乡。因为在大城市里不用托关系走后门也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要你素质好有能力,在公司和单位里就能升职和加薪。实在不行,自己可以找猎头公司帮你換工作单位。这叫骑着驴找马。如果你确实有能力,到了新单位肯定是及升职又加薪了。不过,我本人还是不太赞成贫泛换工作的人的这种做法。

总之,农村的孩子上完大学以后,如果家中没有背景和实力,一定要让他们去大城市里去闯一闯,那怕是失败了,也不要后悔,那也是他一生中的经验和财富!


少利17


题主问上完大学如果没有背景,尽量去大城市发展。你认同吗?

作为答主这个我是认同的。其理由有四点。

1/4、

大学所学专业,因为地域的限制在小地方县城是无法施展的。

如果学的是计算机类的。这类高科技公司注册地必须是在沿海地区才会有。在那种穷乡僻壤的县市级的地方怎么会有这样的公司?所以必须到深圳,广州,苏州,杭州等地就业才可以。这样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到专业的公司才能算是对口单位。到其他行业,其他公司只能算是下嫁,不利于其自身及职业的发展。

硕士博士毕业后读的是法学法律类的专业。想找一个全日制高校进入,去当讲师或教授。这类高校也只有省会城市和大城市才会有。这种高校也就只规定在一二线城市专有。四五线城市也会有理工大学和职业学院,但是却难以找到对口的专业。尤其是法学专业,一边想在学术单位研究学问,同时还想找个律师事务所兼职。如果地点不在大城市,又如何获得案源,自己如何生存?因为在小城市律师是无法获得更优质的案源的。

2/4、

为了尽快挣回大学学费,以及未来以后的生活获得保障。

如果在小城市总体收入不高,一年只有4万到6万块钱左右。像这种收入,初高中毕业学历的人和有手艺的人也可以做到。那这种拥有高学历的人就会想。反正是挣钱,那么我为什么不换个地方,可以挣到更多的钱呢?只是换个地方,换个区域而已啊。

当然未来花钱的地方会很多,结婚生子都要考虑这类的。因为自己的虚荣心和攀比,会暗暗和一部分初中高中同学作比较,因为他们也会在大城市里就业结婚甚至买房子。

3/4、

为了自己的子女的教育留在大城市,不输在教育起点上。

在大城市有最好的学校,有最好的教育资源。社会上普遍流行一种观点,要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去接受教育,把孩子培养成才。自己都出来吃点饭了,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财富,不如给孩子送教育。给孩子财富傍身只是暂时。让孩子拥有高学历和教育,是立足于未来社会的制胜法宝。

4/4、

为了实现儿时梦想,或兑现自己的承诺。愿意展翅高飞到远方寻梦。

小时候,我们总希望离开家乡,脱离父母的怀抱,去放飞自己的梦想。现在终于大学毕业了,可以有力量也有机会去到大地方大城市,去长长见识了。到大城市的就业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也是一个实现儿时梦想,是展示自我的需要。

总之人的选择有千千万。如果你在大城市里混的不好,或者在大城市里惧怕高昂的房价与物价,你也可以回到家乡来。家乡特别是农村,有时候住了两层三层小洋楼,这种生活条件其实比有些北上深广城市更好。你完全可以用在大城市里学到的经验技术来建设自己的家乡。现在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提倡农村生活返璞归真。若城镇生活PK农村生活。其实农村生活,在空气清新质量上和蔬菜食品环保干净程度上。同时在和邻里之间善良风俗程度上,远优胜于在城镇生活的居民。


袁虎法律写作


肯定在赞同呀!我就来说说我自己吧

我是18年本科毕业的,家住在河南某一个18线的小县城,家里既没背景有没实力!在去年7月份,当我一拿到毕业证,我就毫不犹豫的订了一张前往上海的火车票,做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刚来到上海我就到处面试投简历,花了3天的时间,最终找到了一份还算可以的工作吧,但是当初工资不高,扣去五险一金也就四千出头,不过包住这一点很好!

在这快一年的时间里,工作上学会了很多,虽然也有不高兴的时候,但是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我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进步!并且公司也给我涨工资了,现在到手有五千五左右。

来到大城市,经历的多了,见识也就提升了,这是在家乡小城市所得不到的。虽然最后可能还是要回到家乡(毕竟上海房子买不起),但是这一段经历会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出来走一走,总是没错的!


酒后茶娱


对于这个问题我最有发言权,切身体会到农村没有家庭背景的心酸。我小女儿是零九年本科毕业,零九年年底参加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考试,并且是肥西县第二名,后来面试刷下来了,好多笔试比她差多了都进了信用社工作,当时我小女儿那个伤心,连我都落泪了。只怪我这个做父母没有本事。好在年后被一大型国企录用,她在公司里如鱼得水,年年被评为先进,现在是内金融公司部门经理,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年薪几十万,省会城市有房有车中产阶级生活水平,想想当初未录用信用社是对的,否则一辈子只能在柜台工作。大女儿上海研究生毕业以后吸取她妹妹的教训留在上海。现在发展的很不错,是一家跨国公司销售部经理。儿子研究生毕业,直接留在上海,在上汽集团做研发。并且都在上海落户。如果你们是农民的孩子没有家庭背景,千万不要回到小地方工作那里没有你的生存之地,施展不开你的才华,只有一线城市才是相对公平的地方。也能施展你的才华。


蹉跎岁月150843412


上完大学,如果家里没背景没实力最好去大城市发展,我太赞同这个观点了。

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来自云南一个偏远的小县城,父亲是一个工人,母亲是小学老师,我通过高考上了一个985高校,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工作。先是在国企上班,后来为了更好的锻炼自己的能力,跳槽到咨询公司和房地产公司,现在是一名自由职业者。儿子从小在北京接受良好的教育,现在在北京一所高校学习软件工程专业。爱人是我的大学同学,现在是一家国企的中层领导,一家人日子过的和和美美。

大城市的发展机会多,只要你有能力,就可以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小地方讲究的是关系。大城市的单位很多,只要有能力,猎头公司会经常给你提供相关信息,你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找到适合的岗位,只要经营好自己的个人品牌就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简单,讲究的是合作共赢。

我们毕业后分到北京工作的大学同学一共十人,大家发展的都不错,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聚一聚,聊聊工作和生活,都觉得来大城市发展真是太正确了!


艳阳天tracy


赞同,我就是属于这样的情况,大学毕业家里没有任何背景和实力,因为家里的牵绊没有去大城市,感觉这几年跟混日子差不多,工作那几年工资勉强够自己生活,也没学什么专业技能,后来就结婚生子现在全职在家带孩子,我同学都说感觉我的大学白上了。

我的同学跟我一样家里没有背景没有实力,不过一毕业就去了北京,刚去北京的时候也是住地下室,每天上班做几个小时的地铁公交,现在月工资能达两万了,还在北京郊区买了房子。

在大城市见得世面更多,机会也更多更能逼着自己去学习,虽说高工资的同时有高消费,不过经历了比不经历要好太多,强烈建议家里没有背景没有实力的毕业后去大城市闯一闯


坚强的图图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儿子,我个人真实的经历完全同题主所说。

父母都是农民,作为我们那个偏僻的小山村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我离家南下广东时向父亲发誓:宁愿在城里当乞丐拾破烂,也绝不回到家乡重操父辈靠天吃饭的生活。

为什么我完全同意上完大学,如果家里没有背景和实力,尽量去大城市别回家多呢?

01.

城市就业机会多。

不管是承认还是不承认,目前80%的家乡小城镇经济发展远落后于一二线大城市。家乡里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非常少。

即使有相对好点的工作单位,比如银行,工商税务,教育,水电等。基本上都是相关领导早已把自己的亲戚朋好友的孩子优先安排填满了。没有好的关系背景,的确是难于上青天!

02.

大城市可以找到专业对口且待遇好的工作。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大城市的薪资待遇都将好于家乡。另外,在家乡有些大学专业是找不到对口的工作。

我毕业时,家里还背负着不少债务,形势逼人,去广东打工是我当时的最好选择。

03.

年轻时选择折腾奋斗。

家乡,我们都非常熟悉。年轻时如果选择回家乡,基本上你的生活会比较稳定,不会有大风大浪。但我个人认为年青不奋斗不青春。应该趁早去大城市去涨见识去学本领。

04.

大城市阶层向上流动的空间大。

在大城市,商业化程度高,市场环境更公平。大城市更有包容性,英雄不问出处,更崇尚个人能力的奋斗文化。每个人更有可能通过自己奋斗改变自己乃至家庭的命运。

相反,家乡地方小,资源少。阶层固化裙带关系严重,职场赛道窄而且竟争不公平。

05.

为孩子打拼一个好的未来。

大城市,无论商业,教育,医疗资源都比家乡更先进更优质。自己现在的努力和奋斗同时也是为下一代打下一个更好的基础。

06.

当然,凡事都是有例外的。如果说你大学的专业就是三农领域,或者你的梦想就是去改变家乡面貌。在如今国家大力提倡建设和发展新农村,加大各项扶贫力度的大背景下,选择回到家乡也不是不可以有一番作为的。但我还是鼓励大学生先来大城市历练历练。

07.

有句话说的好:眼界,决定心的格局;格局,框定人生的命运。眼界有多宽,心就会有多宽,格局就会有多大。

成功者都是阅读者,成功者都是思考者,成功者都是分享者。 阅过留痕,手有余香。 关注我,让自己更成功。


理查德频道


赞同!


去北上广深吧! 虽然,不知道你能不能留下来,但那边能给你足够的尊重和公平。

我待过三座城市,越是大城市,包容性越强,越是公平些,靠自己的时候,就使劲靠。 可能会苦很多,但挺好的不是,即使你不进步,城市也会拉着你进步,除非你没坚持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