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凭啥判我儿子错了?”“11-4=7”被批不对,家长质问反被打脸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

没有顽强的细心的劳动,即使是有才华的人也会变成绣花枕头似的无用的玩物。”细心在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很多情况下,如果你可以细心的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就会取得成功。从小到大都是这样,每次考试我们都会因为马虎大意而失掉很多不应该失掉的分,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细心。

“你凭啥判我儿子错了?”“11-4=7”被批不对,家长质问反被打脸


学习不仅仅是课本知识,家长要重视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材,最看重的当然还是成绩,李壮就是其中的一位家长,他的儿子也十分争气,今年一年级一般情况下都是双百,这个成绩也可以称得上非常好了,李壮逢年过节也是喜欢和亲朋好友炫耀一下。

从前我也感觉小孩子考好很正常,一年级的题又不难,直到我放假在家,看着弟弟做作业才发现,指导孩子做作业是真的很不容易,一点点的给他指出错误,看着他一次次的默写,最后获得成绩后,感觉他们和家长真的都不容易。

“你凭啥判我儿子错了?”“11-4=7”被批不对,家长质问反被打脸


只是在小学时期,课业也不是累,家长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进行思维的扩展,这样对待后期学习孩子才会更加顺利,因为在今天,只学习课本知识是不够的,一定要开放思维,所以很多老师也会在出题中提醒孩子。

11-4=7为什么不对,家长质疑反被教育

李壮儿子的数学老师有一次就出了这样一道题,:“教室里有十一盏灯,熄灭了四盏,请问还剩下几盏灯?”儿子回答:“11-4=7”。结果被老师打上了大大的红叉,李壮拿着儿子的试卷看着这道儿子唯一做错的题,看完后认为儿子没有做错呀,为什么会扣分呢?接着李壮就通过微信群和老师发消息质疑。

“你凭啥判我儿子错了?”“11-4=7”被批不对,家长质问反被打脸


老师也很快就回复了,内容是这样的,“这位家长先不要激动,很多家长都向我提出了关于这道题的质疑,对此我想说,没有判错,请家长带着孩子仔细审题。题目问的是还剩下几盏灯,那四盏灯只是被熄灭了并没有不在,很多孩子都没有认真审题,下意识的回答了亮灯的数量。希望以后孩子可以认真审题”。

得到了老师的回答后李壮又仔细的看了一下试卷,上面果然问的是,还剩下几盏灯,自己一下子也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在看题的一瞬间,自己也想当然的认为题目会问亮的灯,反思后他向老师到了谢,就开始给儿子讲这道题正确思路。经过李壮的仔细讲解后,儿子也明白了题中的陷阱。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因为自己以为的题意错误而失掉很多不应该失去的分数,所以从小让他们养成细心审题的习惯,是一件很正确的决定。

“你凭啥判我儿子错了?”“11-4=7”被批不对,家长质问反被打脸


你上学时候有没有遇到这些容易犯错的题

我们都知道每次考试都会有小陷阱,但总是会掉进去,不是因为这个就是因为那个,这样一来分数就不高了,避免自己丢分就要明确考试中的陷阱,然后避开他们

经过作者的总结一般考试的陷阱有以下这些,看看你有没有中过,如果没有以后也不要遇到哦。第一个:忘记加单位。在数学,物理,化学考试里经常有单位,在解答题如果没有加单位就会被扣掉一部分分,在填空题中,没有单位这一整道题就都没有分数了。第二个:单位不统一。也是理科中经常会犯错的一条,题目给的信息是cm,答案问的是dm如果审题不仔细就错了。

“你凭啥判我儿子错了?”“11-4=7”被批不对,家长质问反被打脸


文科方面就更是要仔细审题了,尤其是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一定要严谨审题,我当初上学时遇到了这样一个判断题,“鲁迅姓周,请判断对错。”我的答案是正确,结果错了。答案是不是所有的“鲁迅”都是都是你认识的“周树人,鲁迅”。那道题我们全班都错了,可见思想固化对人的影响是多么大

家长要从小帮助孩子养成细心的习惯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一些很不能理解的题目,经常会认为出题的老师是不是闲的没事干了,出这种变态的题,可是我们谁都不知道最后考试的时候会不会有那种超出正常思想的题目等着我们,所以保存敏感细致的心态去对待试题,总是没错的

所以想要让孩子在考试中细致答题,不单单是在学校中养成,更重要的是要家长教导帮助,让孩子从小养成好的习惯,晚上可以和孩子一起读

《脑筋急转弯》培养孩子的变相思维能力,这样对于开发大脑也很有帮助。

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可以有一番成就,思想决定未来,是一句完全正确的话。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最好的努力就是培养出一个好的习惯,这样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

“你凭啥判我儿子错了?”“11-4=7”被批不对,家长质问反被打脸


面对成绩下降家长应该怎么办

考试就会有分数,很多时候我们很努力但是成绩依然会出现退步的情况,小的时候是家长急,长大后我们自己也会进行弥补,只是很多时候由于家长教育方式不正确,导致我们以后也不会正视退步的情况。

面对退步家长要先询问情况,不要不问原因就说孩子的不对,如果是题目偏怪,就要带着孩子一起分析,并且告诉他们这次题目比较小众,只要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要是孩子因为近期学习不认真导致的,就要和他一起补习知识点,提升能力。

不能因为一次退步就批评孩子让他形成退步的恐惧,这样的孩子,以后的心理会比较脆弱,不能承受失败,容易恐惧失败,这种心理都是不正确的,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发展,所以尽量采取鼓励教育法。

“你凭啥判我儿子错了?”“11-4=7”被批不对,家长质问反被打脸


结语:

一个孩子的培养有太多的困难,面对这些,每一位家长都付出了很多,孩子的成长需要的是陪伴,细心的培养不仅仅是书本,实践中也可以获得,所以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多注意身边的小事,幼年时,种下一种习惯,长大了就会收货一种品质,进一步受益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