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具體有什麼作用?

書俠劍客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向來都是男尊女卑,直到民國思想解放才提出男女平等的概念,因此在古代封建王朝女性地位一直都保持在較低的水平,女性當官的也是鳳毛麟趾,一般都是在家庭中相夫教子。

但是我們在評書、戲曲、古裝劇中卻能常常見到“誥命夫人”這一稱號,稱號獲得者往往當場都心情激動、喜極而泣、叩謝聖恩,場面極盡尊榮。


被封為誥命夫人無疑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情,那麼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用呢?

我們從字面意思上來看,“誥”和“告”是近義,把自己的意思告訴給別人稱為“誥”,漢武帝時,用“誥”來任命百官。 從此,“誥”便成為以上告下的專用字。所謂“誥命”,就是皇帝賜爵或授官的詔令、書面的皇命。

明清時代,一品至五品的官員用皇帝的誥命授予,稱為誥封。除官員本身,皇帝對官員的先代和妻室也給予榮典。受有封號的貴婦都稱為誥命夫人,也稱命夫人或誥命。

而“誥命夫人”,作為官員的妻、母授予封號,是在唐代以後才形成的制度。像楊貴妃的姐姐,韓國夫人、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就都屬於高級別的誥命夫人。


像《國語·魯語》中說:“命婦,成祭服。” 韋昭注:“命婦,大夫之妻也。”宮廷中嬪妃稱“內命婦”,外廷官員的妻、母稱“外命婦”。在唐代以後的歷朝歷代,誥命夫人就是外命婦的專用稱謂。

“誥命夫人”的等級與待遇,與其丈夫的官職級別高低有關。並且,她們雖然享有一定的“俸祿”,卻沒實權,不能像丈夫他們以自己的官級與處理或管控一些事情。 但她們有義務參加朝廷的一些禮儀場合,比如皇太后皇后組織的祭祀、典禮或外事活動,每朝每代對此也有些許的差別。總體來說,可以把她們想象成皇太后、皇后的閨蜜團,有大型活動時,皇帝領著大臣玩兒,皇后領著她們玩兒,各玩各的。

唐代,對於“命婦”的定製分為三個等級:一品為國夫人,三品以上為郡夫人,四品為郡君,五品為縣君。

很明顯,只有國夫人才能從容出入宮中,郡縣級別的,連她們的老公偶爾上殿面君都誠惶誠恐,更不要說輪到她們。


宋徽宗政和二年,定外命婦封號為九等,即一等國夫人,宋朝封宰相,宋徽宗政和二年,定外命婦封號為九等,即一等國夫人,宋朝封宰相,使相、三師、三公,王,侍中,中書令之妻;二等郡夫人,宋朝於光祿大夫、太子少保、節度使以上之母或妻封郡夫人;三等淑人,凡尚書以上官未至執政者,其母、妻封為淑人;四等碩人,婦人封贈之號,大夫以上封碩人;五等令人,太中大夫以上官員之妻封令人;六等恭人,用以封贈中散大夫以上至中大夫之妻,高於宜人而低於令人;七等宜人,宋代正和年間始有此制,文官自朝奉大夫以上至朝議大夫,其母、妻封宜人,武官官階相當者同。

元明後,改依其子或夫官品受封;八等安人,在宜人之下,自朝奉郎以上至朝散大夫之妻封之;九等孺人,宋代為通直郎以上之母或妻的封號。

而明朝,一品二品官員的正妻叫做“夫人”,嫡母叫做“太夫人”;三品是淑人,四品是恭人,五品是宜人,六品是安人,七品以下是孺人。無封無品叫娘子。


而誥命夫人在委任的時候誥命文書、敕命文書也都不同於一般文書,它是寫在當時非常貴重的絲織物上面的。

明代的誥命敕命是由工部所屬的神帛制敕局,後稱南京織染局織造。誥命敕命為卷軸形式,分為蒼、青、黃、赤、黑五種顏色;按照官誥命敕命為卷軸形式,分為蒼、青、黃、赤、黑五種顏色;按照官品等級的高低,它的圖案和軸頭也有嚴格區別。

明代規定,親王郡王用冊,親王生母封夫人給誥命,圖案為雲鳳錦。鎮國將軍及夫人用玉軸,輔國將軍及夫人犀牛角軸,奉國將軍及淑人抹金軸。

文官一品雲鶴錦,夫人鸞錦,俱用玉軸;二品獅子,夫人,俱用犀牛角軸;三品四品瑞荷,淑人、恭人芙蓉,俱用抹金軸;五品瑞草,宜人四季花,俱用角軸;六品、七品、安人俱用葵花烏木軸,八品、九品同樣用葵花烏木軸。

武官一品至七品俱鎧甲葵花引首,抹金軸。

誥命的織文,文官用玉箸篆,武職用柳葉篆。誥命織文為“奉天誥命”,敕命織文為“奉天敕命”,都有升降龍盤繞。

最後到了明清時期形成了非常完備的誥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員授以誥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據《大清會典事例 吏部 封贈》裡,清代的誥封制度:

“正從三品,祖母,母,妻,各封贈淑人。正從四品,母,妻,各封贈恭人。正從五品,母,妻,各封贈宜人。正從六品,母,妻,封贈安人。”

《清會典》中載,誥命針對官員本身的叫誥授;針對官員的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時,存者叫誥封,歿者叫誥贈。

清代誥命用五色絲織品精製,書滿漢文,皇上鈐以印鑑。通覽之下,色彩絢麗,有一股華貴喜慶的氣氛。


所以,“誥命夫人”是有嚴格的品級之分的,級別最高的待遇更高,如“一品誥命夫人”可在重大節慶日子等時候,受到皇帝或皇后邀請,到後宮裡去參加一些由皇后主持的宴會等。而以下級別的誥命夫人,往往沒有這種資格,想都別想。

總體來說,誥命夫人就是古代皇室對有功之臣的女性家眷的封賞,而誥命夫人往往象徵著一種榮譽和地位,享受相應品級的俸祿,但是沒有相應的權利。如同皇帝贈予重臣的丹書鐵券,喜歡時叫你小甜甜,陪你去看月亮,要是你犯了錯誤,照樣可以翻臉當它不存在,小命難保。這個誥命夫人的稱號,皇帝家族也隨時可以收回,原因多半不是夫人們做下了什麼錯事,而是她們的丈夫違反律例、觸怒龍顏。她們與丈夫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難以獨善其身。

而誥命夫人這個稱號的實際作用,除了能夠“見官不跪”等禮儀性的好處,往往還多了一層貴婦交際圈,能夠為自己丈夫的事業多交一些朋友。


歷來現實


要搞清楚“誥命夫人”是什麼什麼情形,那麼我們首先要來理一理“誥命”的意思。

誥命,實際上是聖旨的一種,中國古代封建社會,聖旨其實是制、詔、誥、諭、旨、批的統稱。其中誥跟敕是皇帝對臣僚賜予官階或者封贈爵位兵賦予一定特權的憑證文書。

誥,是以上告下的意思,古代以大義諭眾謂之誥。誥作為王命文書始於西周,秦時廢掉而不用,漢代偶爾用一下。魏晉南北朝至唐代,遇文武官員升降賞罰的時候,即按官員品級給本人一種文書,稱之“告身”,上面記載著官員品銜、任官事蹟等等,相當於現在的任免證書。

到了宋代,這種單純任免證書性質的“告身”,不僅可以用來任命官員、而且同時封贈官員的先代、妻室和子孫。生者為封,死者為贈。元朝時又對封贈官員按品級做了區分:封贈一品至五品官員用白色紙繕寫,叫宣命;六品至九品官員以紅色紙繕寫,謂之敕牒。

明朝時,沿用唐宋之制,同時又吸納了元代的做法,從封贈人員的條件、範圍、品級、稱謂、襲次,到誥命的顏色、圖案、質地等等,都作了詳細的規定。而清代則基本沿襲了明代的制度和做法,但也結合滿族特點,有所變化,這種封贈制度一直使用到清朝滅亡。

至於兩朝的誥命制度本文在此就不做贅述,單講講題主所問的“誥命夫人”。

誥命夫人是一個統一的俗稱,它實際上是官員受封者祖母、母、妻封贈的稱謂。明清基本相同,在稱謂上有著嚴格的規定。一品官的曾祖母、祖母、母、妻稱一品夫人;’二品官祖母、母、妻稱夫人;三品官祖母、母、妻稱淑人;四品官母;妻稱恭人;五品官母,妻稱宜人;六品官母妻稱安人;七品官母、妻稱孺人,八品九品官妻分別稱為八品孺人、九品孺人。但不論幾品夫人,只要獲得封贈,俗稱都叫“誥命夫人”。誥命夫人沒有實權,但按照品級享受俸祿。

從上面這段介紹,我們可以知道這麼幾個要點,其一,誥命夫人的品級跟官員的品級是一致的,不可能出現一個七品官的母親或者妻子成為比他品級還要高的誥命夫人;其二,誥命夫人受封贈的範圍隨官員品級而變化,一品能夠封曾祖母、祖母、母、妻,而到八品九品就只能封妻了。

但如果官員因為犯事被降級了,或者升官了怎麼辦呢?

清朝時有這樣的規定。順治十四年定授封者如果授封期間遇到升遷或者降調,只要不是犯有貪酷之罪,或者已下詔給予誥。敕命之日後不幸身故者,均按原誥、敕命給予封贈。如果恩詔內有加級者,按照新加級給予封典。

到康熙五十二年又規定,加級請封人員其級多者,限七品以下不得逾五品,五六品不得逾四品,三四品不逾二品。

事實上,到了清代,誥命的範圍是相當廣的,上至一品公卿下八九品的低級官僚,都被囊括在了誥、敕的體系之中。包括了父母,妻子,兒子。以及授封官員本人(沒錯,官員本人也是有誥命的,分文武誥命),有時候一家子可能祖母、母親、妻子、兒子、兒子的妻子,乃至於官員的生母(嫡母封了,生母也會受封)都可能俱有誥命的情形。誥命是一種表示朝廷恩賞的褒獎,除了名義上的尊重外,實質上的東西就是按品級發錢了。

到了清朝中葉以後,國庫餘銀不多,但也繼續廣泛封贈,只是誥書的材質質量下降了而已。


江畔初見月


古代的“誥命夫人”說到底還是依靠著男人的官職權勢,皇帝為了拉攏人心而施展的一種手段!

女子被封為“誥命夫人”後便可以享有一定的特權。誥命夫人也是有等級的一般跟受封者的丈夫或者兒子的官職有關係,一品二品為誥命夫人,三品是淑人,四品是恭人,五品是宜人,六品是安人,七品以下皆是孺人。受封誥命夫人後可以獲得朝廷俸祿,但它只是一種榮譽而非官職。

皇后作為一國之母遇重大節日往往會舉行宴會,這時候誥命夫人也可以有權利參加,若是和皇后關係處的好對自己的丈夫和兒子也是一種幫助。

“誥命夫人”既然是一種榮譽的象徵,就免不了變成皇帝施恩的一種手段。畢竟古代女子沒有官場晉升的空間,而這時候皇帝下旨給予封號,難免不是為了拉攏重臣之心。

我對你家女子都能封賞,說明我對你是多麼的倚重啊!你可要賣力支持我!——皇帝心聲

唐宋明清皆有冊封“誥命夫人”,在古代,女子一般地位低下,若能得到誥命封號,也是提升自身地位的比較好的途徑。但前提是,你的官員老公或者兒子,受皇帝恩遇!


一壺酒一張琴一溪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誥命夫人?就算老梁不說,小夥伴都應該清楚這其實是一官,專門發給半邊天婦女同志的一大官。至於這官有多大?能幹嘛?是個啥意思?啥情況下發?估計一大半的小夥伴就不明白了。

那麼老梁這民科畢業的老好人,就帶著大傢伙瞭解瞭解。

估計說道這裡,有小夥伴要發話了:“就你?還老好人?拉倒吧!那天地球不轉了,回頭再信你個大頭鬼!”

別介啊!這話嘮的,這可就尷尬了不是。咱還是把這話頭掐了,拉回來瞅題主的問題吧!

咱中華文化是博大精深,要想了解這誥命夫人,老梁感覺咱還得從字面上先了解一下。

夫人

先把這字拆開,分成誥命和夫人。咱先說這夫人,這是對男性配偶的一個尊稱,用咱大白話講就是外人對別人老婆的一個稱呼。

當然這是現在的意思,這倆字要是擱過去,那也得看品級。比如漢代之前,皇帝的小老婆叫夫人,大老婆叫皇后,諸侯的大老婆可以叫夫人,那小老婆就不行了。

您比如說漢高祖的小老婆,倒黴孩子戚夫人(被呂后做成了人棍),漢武帝的衛夫子,先做了夫人,後做皇后。

這事到了漢代以後,那些個王公大臣的大老婆也開始叫夫人,慢慢的這普通人的妻子或者下人對主人大小老婆的稱呼都開始叫夫人。

所以這夫人是這麼來的。

那麼誥命又是咋回事呢?

這誥命擱過去他也叫誥書,是皇帝瞅著那個人挺順眼的,捎帶著感覺是個人才,於是寫一文書告訴他,您被大華夏集團聘為啥職位,這一攤就歸你管,某年某月開始上任,“啪”一大印往上一按,這誥書就齊活了。說穿了其實就是一聘書,聘請你當官的一聘書而已。

這是字面的意思,這要是往深了說,這誥命中的誥字有著上邊告訴下邊的意思,這命就是任命的意思。這合起來您自己個琢磨一下就知道是啥意思。

所以這誥命可以理解為兩層意思,一曰聘書,二曰告訴你任命。

當然這誥命不是是個人就能用的,明清時期,五品以上的官員受得起誥命二字,六品以下您只能用敕命,這都是有講究的。

誥命夫人

那麼誥命夫人這倆詞湊到一起使用,這是唐代之後的事,以前是沒有。而誥命夫人她的等級和待遇,跟她男人有關。

您可以想象自己個的丈夫就是三品,您這當老婆的來一個一品誥命夫人,在那個男尊女卑的社會,這不是打自己男人的臉嗎?所以誥命夫人的品級和她男人掛鉤。

咱前邊也說了,這誥命夫人她大小也是個官,所以她也是享有公務員待遇的,有工資可發,當然是不管事的。

您要知道那年月尤其是嫌貴家庭的女子那叫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您要真給她一攤子事,,這叫不受婦道,天天的和一幫子下屬辦事這也不叫個事。

所以誥命夫人是個官,但政府只是象徵性的發點工資表示一下。有了這帽子能夠參加一些象徵意義的活動。

比如皇帝家的那個公主或者大老婆皇后過個生日,政府舉辦個祭祀,搞個慶典,老外過來竄個門子咱整個儀式啥的,就有權利出來遛個彎充充場面。

如果這事辦完了,皇帝領著一幫子傻大黑粗的男人玩,這皇后就可以帶著這幫子一品,二品,三品的誥命夫人逗樂子,尋開心,兩不耽誤不是。

她們這品級分九個品級,拿宋朝為例咱說道說道,一等是國夫人,啥宰相拉,使相啦,三師啦,三公啦,還有中書令的大老婆都有這銜。二等叫郡夫人,啥光祿大夫,太子少保,節度使的母親或者大老婆有這資格,三等叫淑人,這得尚書以上的官的母親和大老婆才行。四等叫碩人,大夫以上人才有,五等令人,太中大夫以上的大老婆才有,六等恭人,散大夫以上到中大夫的老婆,七等叫宜人,奉大夫以上至朝議大夫的大老婆。八等叫安人九等孺人是通直郎以上的大老婆才有的封號。

這好處,如果身上有了誥命的頭銜,您要是犯了啥錯誤,地方的衙門口是不能朝您開的,這得報到皇帝的案頭,讓皇帝定奪。

皇帝覺得這事過了,啪的一下先把這誥命夫人的帽子摘了,您這地方官員這才能動手查辦。

其實說穿了,如果是啥小事,沒那個衙門口吃飽的撐得,把你這事一層層的往上遞,遞到皇帝的案頭。

這一個不小心讓皇帝感覺你這衙門口沒事瞎嘚瑟的玩意,這仕途也就完蛋了。

所以這誥命夫人就相當於一個免責的帽子一樣,這就是一保護傘。

所以誥命夫人是沒有實權,但是是有特權的,如果達到了一定的品級,在一些個政府看來的小事上也是有些話語權的。

這是很光宗耀祖的一件事,所以一般的女性還是喜歡自己個的男人或者兒子,替自己掙口氣,掙個面子的,畢竟戴著誥命夫人的帽子,這死了以後還能被追封的。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誥命夫人”是古代封建社會中體現女性身份和地位的最高榮譽稱號。它既是封建統治者對臣下的肯定和恩寵,又是被封女性顯赫身份的憑證。能獲得此稱號的女性,上能光宗耀祖,下能福廕子孫。

“誥命夫人”是自唐代以來的各朝對官員母親及妻子的一種加封。誥命又被稱為誥書,是皇帝代表朝廷封贈官員的專用文書。這種文書有著嚴格的程式及鮮明的等級,五品以上官員授給誥命,健在者稱誥封,已逝者稱誥贈;六品官以下則授與敕命。

誥命夫人的稱號有著嚴格的等級規定,一般跟隨丈夫或兒子的品級,一品、二品皆為夫人、三品為淑人、四品為恭人、五品為宜人、六品為安人、七品以下為孺人。五品以上均可稱為“誥命夫人”,六品以下則稱“敕命夫人”。

“誥命夫人”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會有俸祿和賞賜,並沒有實權。她們有朝廷配發的代表身份和地位的冠服,不同品級的服裝樣式和頭飾也不相同。一品、二品誥命夫人的身份就比較尊貴,她們可以參加由皇后主持的一些宮廷大典或有進入後宮的權利等,也會對於一些女性方面的事務,比如立貞節牌坊等事宜有發言權。

“誥命夫人”的服飾按其品級的高級進行賞賜,冠飾東珠數量、朝服質地及紋飾圖案均有嚴格的規制,絕不可僭越使用。朝廷的誥命、敕命一般為卷軸式,誥命為五色相間的提花錦緞,敕命則為單一的純白色。文書通常以“奉天誥命/敕命”開始,這些都代表著皇家的最高榮譽,以及誥命夫人本身地位的尊貴。

“誥命夫人”的封贈資格和程序也是有相當高的要求的。在清朝,主要是以官員的功績和為官年限作為首要標準。首先,官員必須是有超群的功績,達到相應的年限及不得有不良記錄;其次,被封贈的女性必須是名門正派出身的妻子,且必須遵行先母后妻的程序;最後,被封贈的女性不得改嫁,否則剝奪稱號並驅逐出家。

其實“誥命夫人”的稱號,是對封建女性的最高肯定,同時又是一種無形的束縛。其影響類似於貞節牌坊,也是對官員嫡母及正妻家庭、社會地位的一種鞏固與突顯。同樣,古代女性要想獲得此稱號,就得鞭策自己的丈夫或兒子好好做官,力爭進入五品官員之列,才有希望獲得“誥命夫人”之稱。

“誥命夫人”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有誥命夫人稱號的女性犯法,首先得上報朝廷,在剝奪其稱號之後,方可進入司法環節。“誥命夫人”稱號,對朝廷來說,可以鞭策官員多做功績;對被封贈人來說,是尊貴身份的體現,可光耀祖宗;對整個家庭來說,是一種無尚的光榮與無形的正能量。


野史也是史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誥命夫人只是一個榮譽稱號,沒有實權。

要清楚誥命夫人的含義,首先需要弄清楚“誥命”和“夫人”兩個詞。

在古代,皇帝任命、冊封官員都有相應的文書,有以上告下之意,是一種王命文書,通俗來講,這個就是誥命。

《尚書》中就有《大誥》、《湯誥》等。“夫人”這個詞在今天就是老婆的意思,男人對妻子的一種稱呼。

但在古代等級森嚴的情況下是不能隨便叫的。周代禮法制盛行,有曰“天子之妃曰後,諸侯曰夫人”,也就是說諸侯的老婆才能被稱為“夫人”,這是一種高貴身份的象徵。後來這個稱呼出現了下移的現象,進入封建社會後,官員、讀書人也常用這個稱呼,但其依舊是高貴身份的象徵,電視劇裡經常看到的下人或者奴僕對女主人的稱呼就是“夫人”。

將“誥命”和“夫人”加一起組成“誥命夫人”這個詞,由上面的解釋可見,誥命夫人是統治者(皇帝)給官員妻子的一種榮譽。誥命夫人的賜予取決於其丈夫所授的官職,丈夫是一品官員,則夫人可為“一品誥命夫人”。

其實這個稱號並沒有實權,但也不是一點用也沒有,有一點工資,另外誥命夫人可以進入皇宮參加皇后主持的宴會。


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誥命夫人”雖然只有四個字,但這裡面講究的名堂還真不少。所謂“誥命”,就是朝廷以皇帝名義頒佈的命令。從唐朝開始,直至清朝,其中各代多有誥命夫人,這一般都是朝廷賜給朝中高官的夫人或者母親的頭銜。按照律例,一品至五品的官員授以誥命,夫人跟隨丈夫的品級,所以有了“誥命夫人”的說法。

誥命夫人之間也是有品級之分的,畢竟丈夫的官職從一品到五品這個範圍。像一品誥命夫人,她們就有資格在重大節日進皇宮,參加皇后主持的宴會。就像這段時間大火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趙麗穎扮演的盛明蘭,最後就成功的成為了正一品的誥命夫人。



有了誥命夫人這個頭銜,就算你犯了錯,地方官員也無權審問你,只有層層上報,最後上達天聰。經過朝廷查證屬實以後,才能取消她的誥命封號,而一般來說,能夠得到誥命夫人的封號,背景都挺深的,所以想取消她的封號很難。取消了以後地方官員或者朝廷三法司的人才能夠查辦她,也就是說有了誥命夫人這四個字,其實就是多了一層保護環。

因此,雖然誥命夫人沒有實權,但因為有特權,有俸祿和賞賜,還有代表身份和地位的衣冠服飾,對公共事務也有話語權,死後還能被追封。所以古代的女性十分希望自己的兒子或者丈夫能夠出人頭地,光宗耀祖。



我是頭條作者歷史十二郎,每天帶你瞭解不一樣的歷史,希望大家給我點個贊,關注一下,路轉粉,不迷路,謝謝各位啦!


是阿維啊


“誥命夫人”是唐代以後對於五品以上官員的母親或者妻子加封的稱號,特別是在明清時代,誥封制度很完備,誥封的等級和兒子或者丈夫的官職精密相連。朝廷給“誥命夫人”一定的俸祿,但是不給她們實際權力。

用"夫榮妻貴"來說這個事情比較合適。在漢代以後,王公大臣的妻子就被稱作夫人。比如漢高祖劉邦的戚夫人,漢武帝劉徹的李夫人,漢文帝劉恆的慎夫人等等。唐代以後之所以把高官母親或者妻子的稱為“誥命夫人”,簡單地說,是因為五品以上的大員任命都是“誥命”(誥就是皇帝對臣子的任命)。對於不同品級的官員,誥書的之地色彩也有嚴格的區別。

官員職級有了區別,誥命夫人自然也有了品級差別。比如清代,正從三品的官員,其祖母、母親、妻子就被封贈為淑人。正從四品的官員,其母親、妻子,就被分別封贈為恭人。正從五品的官員,其母親、妻子,就被分別封贈為宜人。比如電視劇《那年花好月正圓》中的主人公周瑩,就曾經被慈禧太后封為“一品誥命夫人”。其實,不是因為周瑩的老漢——吳氏官高,而是因為周瑩對慈禧的捐贈。

從名義上看,誥命夫人似乎有了級別上的差別,這不過是一個臉面上的標籤而已。他們不參與任何管理活動,只是跟著自己的老漢、兒子享享清福,永遠不可能走向前臺。但是誥命夫人可以參與皇后組織的一些休閒娛樂活動。在古代,哪個夫人能被皇后邀請出席宴飲、遊樂活動,臉上似乎很有一些華彩了。

今天,不見了誥命夫人的名譽稱號了,但是民間還有把去世後的婦女成為“夫人”“孺人”的情況。


文蹤旅跡


“誥命夫人”是一種稱呼,就如同古時男子叫他們老婆為“娘子”一樣。

那為何不直接叫“娘子”而叫了個什麼“誥命夫人”呢?這其中就有一些名堂了。

大家都知道古代官員的大小以“品”來區分,一品最大九品最小,在明清時期的誥封制度裡面又把一品到五品的官員稱誥封,五品以下的官員則稱敕封,所以五品以上的官員的夫人就被稱為誥命夫人。

  • 雖說“誥命夫人”只是一個稱呼,但是她們有錢拿呀。

你想,他們除了可以拿老公的錢外,還可以領朝廷的“工資”,也算是“雙職工”了,而且又不需要為朝廷出力,只需要掛個名頭就可以了。

  • 並且呢,誥命夫人還可以在國家重大節日時,到後宮去參加皇后主持的宴會,這也不為是一種福利。
  • 當然還有最讓普通女人羨慕的一項福利,那就是誥命夫人可以穿戴帶有鳳凰圖案的衣物,而鳳凰圖案在之前只屬於皇后,是無數女人夢寐以求之物。

雖說誥命夫人沒有實權,但光光是上面所說的三種福利就足以讓人羨慕。



史匠


這個誥命夫人,其實呢指的就是官方欽定的官員夫人!

這個範圍是有限的,具體指的就是你的妻子,你的母親,你的祖母總是輩分不能低於你!而且這個誥命夫人的品級其實跟你的品級是相當的,或者比你的品級低,不可能出現高於你的品級!

誥命夫人,她前面兩個字的意思,實際上就是官方欽定官方指定,這個誥命的,也就是皇帝親自下達詔書任命你的夫人是你的夫人,這樣一種情況!

官員肯定是要娶妻生子的,畢竟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每個官員總會有一個正妻這個正妻呢,總不可能是沒有地位的吧!做官了肯定是要光宗耀祖的,(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肯定是要帶自己的家人去體驗更好的生活了,如果你當了官了,自己的家人還不能享受更好的生活待遇,那這豈不是滑天下之大吉娜官員當你這個官兒到底有什麼意思?

所以就會出現這些誥命夫人,實際上正是官方親自給你的夫人一個品級給她一個身份!這個誥命夫人本身沒有任何權利,它只是一個名稱,但是由於這個東西擁有品級,所以就擁有了地位差距!

簡單來講,一個四平的誥命夫人,如果遇見了一個三品的誥命夫人,肯定是要行禮的!這個就是身份帶來的一種巨大差距,與此同時你有了品級以後你也可以從朝廷那邊獲得憤怒維持家用,等於就是說本來只有你家丈夫在官方領到憤怒,現在你們夫妻兩個一起領俸祿!多拿一份錢,誰不樂意是不是?

那是否就是說這些誥命夫人就能夠證明古代尊重女人地位呢?並不是!

雖然這些誥命夫人可以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但事實上,他們之所以獲得這個地位,主要就是依靠自家的當家人或者是當家的男性!讓他們自己努不努力,有沒有功勞一點關係都沒有!而朝廷之所以頒佈這樣的法律,也只是為了照顧這些官員的意思!避免逼之太急,最後導致這些人不做官了,或者跑到其他地方去當官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