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之桓溫三次北伐

桓溫(312年-373年)字元子,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人。東晉政治家、軍事家、權臣,譙國桓氏代表人物,東漢名儒桓榮之後,宣城內史桓彝長子。

(桓溫,字元子,宣城太守彝之子也——《晉書·桓溫傳》)。


東晉之桓溫三次北伐

桓溫

史書記載桓溫是晉明帝司馬紹的駙馬,因溯江而上滅亡成漢政權而聲名大奮,又三次出兵北伐(北伐前秦、羌族姚襄、前燕),戰功累累。後獨攬朝政十餘年,操縱廢立,有意奪取帝位,終因第三次北伐失敗而令聲望受損,受制於朝中王謝勢力而未能如願。

桓溫北伐共有三次,三次都在取得了一定的戰績後又功敗垂成,而三次桓溫北伐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東晉的局勢日漸穩定,而北方政權的更替頻繁,使東晉有了一定的實力可以收復北方。

桓溫成名之戰為滅亡成漢政權,成漢政權是一支由流民起義組建起來的政治軍事力量,從西晉末年開始就一直盤踞在西蜀一帶,成為了威脅東晉的一個重要因素。從永和二年底開始,桓溫就開始了對成漢政權的作戰,並在第二年擊敗了成漢,平定了西蜀。通過滅亡成漢政權,桓溫因此聲望大增,在朝中贏得了威望,加上有恰逢東晉政權穩定,政權穩,糧草就充足,這為後來的北伐創造了物資基礎和客觀條件,而且這個時期,北方政權是城頭變幻大王旗,今日王來明日囚,正是窗口期,乃天時地利人和。

東晉之桓溫三次北伐

桓溫北伐形勢圖

第一次北伐:公元354年,桓溫帥軍開始首次北伐,北伐對象為剛剛建立不到2年的前秦。剛開始可是勢如破竹,破上洛,逼長安,只要收復長安,就能建立收復西晉首都不世之功也,失地百姓翹首南望王師歸來,終歸軍糧不足,功敗垂成,憾歸襄陽,第一次北伐失敗。

第二次北伐:公元356年,桓溫第二次北伐,這時桓溫初期出師還算順利,打敗羌族首領姚襄,收復洛陽,然後請求東晉晉穆帝還都洛陽,但事未成,東晉君臣均表示對還都洛陽不感興趣。不久之後,洛陽再次陷落,第二次北伐宣告失敗。

第三次北伐:公元369年,此時桓溫快60歲了(公元312年生,此時已58歲了),桓溫準備了13年後再次開啟北伐,此時北伐對象換成了前燕(和前秦一東一西)。開始也算順利,收復淮北,攻入山東,逼近鄴城,但這時桓溫近60歲的年齡使得其心力難以滿足北伐繁忙事務要求,加上前秦的糧道截斷,東晉朝廷的內耗阻撓,致使桓溫的第三次北伐只能徒勞無功,失敗而回。

桓溫本想通過北伐立威於東晉,通過北伐軍功樹立個人威望。如果北伐成功,九州歸一,這種大功封王必不可少,東晉帝王給其加九錫也不是不可能,最後肯定是另外一個王朝的崛起。但東晉士大夫南渡江南後,沉迷於安樂,無心北歸,東晉君臣在旁制掣,致使一代英豪桓溫北伐功敗垂成,這既有其外部因素,也有其內部因素,徒留英雄長嘆,遺憾終生,鬱鬱而終。

歷史上從南至北北伐成功的就2例:

第一例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北伐,這是一次完全成功的北伐,收復了從五代十國時丟失了400年的燕雲十六州,實現了大一統。

第二例就是民國時期國民革命軍的北伐,蔣大運輸隊長領導的這次北伐,算不上一次完全意義上的北伐,只是北伐到一半,北方的北洋軍閥們就改旗易幟了,名義上實現了全國的統一。

古代王朝統一一般都是從北向南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