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老闆們那些妙趣橫生的茶聯: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

——佚名


茶老闆們那些妙趣橫生的茶聯: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


要說茶舍、茶樓中有什麼物件是不可缺的,除了各種茶品、茶器之外,就是茶聯了。


茶聯,顧名思義,是以對聯為形式的茶文化。中國茶聯的歷史源遠流長,但頻繁出現在各位茶樓的茶聯莫過於清代鄭板橋的一句:“從來名士能評水,自古高僧愛鬥茶”。(也有人說是乾隆爺寫的)


茶老闆們那些妙趣橫生的茶聯: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


茶聯並非固定於茶館或茶樓的某一處,它有時在茶亭的門柱上;有時被懸掛在茶道表演的廳堂內;甚至有時只是一塊匾額。茶聯的存在,給茶樓增加了幾分古樸高雅,給茶客們增加了品茗樂趣,還體現茶館、茶樓主人對茶文化的理解,可謂是精神砥柱。


茶筍盡禪味,松杉真法音。——蘇東坡


一勺勵清心,酌水誰含出世想,

半生盟素志,聽泉我愛在山聲。——招隱寺內


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兩頭是路,吃一盞各走東西。——洛陽古道一茶亭所書


茶老闆們那些妙趣橫生的茶聯: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

茶聯的形式不光有精神意境高遠的詩詞,也有接地氣的生活表述。下面小編先與各位分享一下宋元明清的詩人茶聯,隨後分享再分享那些極具煙火氣的民間茶聯。


宋代茶對聯


春風解惱詩人鼻;

非葉非花自是香。

——楊萬里

——蘇軾

青燈耿窗戶;

設茗聽雪落。


——范仲淹

小石冷泉留翠味;

紫泥新品泛春華。


茶老闆們那些妙趣橫生的茶聯: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


元代茶對聯


茶鼎夜烹千古雪;

花影晨動九天風。

——黃鎮成


玉杵和雲春素月;

金刀帶雨剪黃芽。

——耶律楚材


詩床竹雨涼;

茶鼎松風細。

——張可久

茶老闆們那些妙趣橫生的茶聯: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


明代茶對聯

寒燈新茗月同煎;

淺甌吹雪試新茶。

——文徵明

待到春風二三月;

石爐敲火試新茶。

——魏時敏


茶老闆們那些妙趣橫生的茶聯: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


清代茶對聯

汲來江水烹新茗;

買盡青山當畫屏。

——鄭板橋

掃來竹葉烹茶葉;

劈碎松根煮菜根。

——鄭板橋

白菜青鹽糝子飯;

瓦壺天水菊花茶。

——鄭板橋


茶老闆們那些妙趣橫生的茶聯: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


民間茶對聯


相比文人墨客的茶聯,我更喜歡那些隱匿在山野中的茶聯。


例如婺源秋口鎮秋溪村茶亭的一幅茶對聯:


  面前這間小屋,有凳有茶,行家不妨稍坐憩

  兩頭俱是大路,為名為利,各人自去趕前程


既有生活裡的煙火氣,也是生命中的精神氣。這樣的茶聯,使人一目瞭然。


相似的還有:


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


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更有茶聯是教人自律的: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多人喝茶是一件熱鬧的事,但議論他們是非是失了德行了。所以,茶之德,與生活完全融入。


茶老闆們那些妙趣橫生的茶聯: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


茶聯的存在,讓人未喝茶,先有潤心之感,如同望梅止渴,只讀文字就有茶意。這種風雅至極又煙火氣十足的感覺,來自於中國數千年的文化沉澱,一飲一食都具有極濃厚的文化特色,飲茶、吟詩、撰聯,起居、飲食、賺錢,生活就是這麼簡單。


茶老闆們那些妙趣橫生的茶聯: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