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别哭!——临沂市人民医院隔离门内的抗疫故事

编者按: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我们最可爱的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把临沂市人民医院推向了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场。这场战役的主阵地——应急病房是救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地方,而通向应急病房污染区的那道门,是隔离病毒的盾牌。疫情发生以来无数的勇士踏进这扇门,挡在了我们和病毒之间。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的抗“疫”故事。

乖,别哭!——临沂市人民医院隔离门内的抗疫故事

  临沂市人民医院救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感染区的隔离门。

  疫情发生后,无数勇士热血请战踏进那道门。

乖,别哭!——临沂市人民医院隔离门内的抗疫故事

  2020年1月10日,14:00即将入仓的刘亚凤和陈磊早早的来到应急病房,了解患者病情、交接防护用品,得知中心医院的一位重症患者很有可能在她们班上转来,护士长田青拉出无创呼吸机进行实战演练,“调好模式了,哥,你带上试试!”在场的医生打趣道,其实是为了检查病人戴上面罩松紧是否合适,是否会漏气,于是大家对着戴着面罩的模拟病人开始逐一检查仪器的性能,这样的演练足以让人记忆深刻吧。

乖,别哭!——临沂市人民医院隔离门内的抗疫故事

  穿戴防护服,准备入仓,小磊子盘起腿来够不到脚穿鞋套,使劲捏着口罩自嘲鼻梁不够高,室内不时传来笑声,田老师说老远就听到你们笑了,看来一点也不紧张呀,“哪有啊,我都吓得快大便失禁了!”小磊子一句话把亚凤戴好的口罩差点笑飞了。

乖,别哭!——临沂市人民医院隔离门内的抗疫故事

  穿戴好防护用品的她们对着镜子一声“帅!”进仓了。别看她们私下里嘿嘿哈哈,穿上防护服走进隔离病房,那可是一点也不含糊,细致的观察上机患者的病情及呼吸机参数,及时汇报医生处理;耐心的照顾不能下床的患者喂饭、倒尿不皱眉;跟病情较轻焦虑想家的患者话疗,患者对她俩竖起大拇指。

乖,别哭!——临沂市人民医院隔离门内的抗疫故事

  陈磊和刘亚凤入仓后,里面的医护人员出仓了,隐约间听到了熟悉的声音,宋宋,是宋宋吗?!我的天呐寻着声音望去真的是宋凤伟,我仿佛看见了外星人般激动,还有陈孝凯,还有许科元,还有亓康,第一梯队入仓的4名战士经过14天医学隔离观察休息,他们又杀回来了!那一刻我竟激动的词穷了,只能是最朴实的表达,你们饿坏了吧,快去吃盒饭!

乖,别哭!——临沂市人民医院隔离门内的抗疫故事

乖,别哭!——临沂市人民医院隔离门内的抗疫故事

  刘亚凤是一名共产党员,陈磊是党支部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她们是隔离病房战场的入仓搭档,看到她们有一些同事可能会觉得有点眼熟,对头,你见过她们,想一下,你是不是在医院春晚的舞台上看见过她们的身影,刘亚凤是节目主持人,陈磊是“难忘今宵”那个迷之声音的主人。亚凤的爱人孟庆华也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两个狠心的人把2岁的孩子交给老人就来了,他们见面的方式就是,从隔离病房回休息区的路上遇到彼此摸摸头;小磊子的两个孩子一个送回了父母家,一个才不满1岁,她是在入仓前狠心断奶,同事劝她留守病房,这个成长在红色革命家庭的红三代、医二代死活不干。离开家的那天收拾东西看着孩子,她说,一看这货这么可爱,我就犯魔怔拔不动腿了,抱着狂亲,孩他爸说要走早走,这符合这个消防武警转业军人的一贯作风,关心的话也像熊人。请假在家照顾不满1岁的孩子,又赶上结婚8周年纪念日,这是我们医护人员的家属,即使他们不会说好听的话,真情也难掩。

  疫情来临,亲情是我们最深的牵挂。大果果、小果果、乐乐,孩子们,乖,别哭,别怪你们的妈妈,不是她们心狠,等有一天你们长大会明白,她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妈妈!(通讯员 杨学岭 杨慧慧 王小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