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需要正确认识“爱哭鬼”的几点方法

哭泣是人类正常 生理情绪的表露,也是人类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正面管教儿童行为心理学》


有的孩子特别爱哭泣,眼泪就像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不开心了哭、受委屈了哭、被冷落了哭、饿了哭等。总之,就是个小小的“爱哭鬼”。

俗话说“爱哭的孩子有糖吃”,孩子爱哭受到的关注增加,有什么要求也会因为哭闹得到满足,长此以往,家长会担心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是不是身心健康方面出了问题?

家长需要做些什么改变孩子“爱哭”的局面?


“爱哭的孩子有糖吃”|父母需要正确认识“爱哭鬼”的几点方法

01 爱哭的儿子

疫情期间,外出的时间并不多。我和3岁的儿子相处的时间增多了。母子相处一个月多时间有喜有忧。

我“喜”的是儿子的观察力细致,“忧”的是经过这一个月相处,原来开朗、懂事的儿子越来越能哭闹了。

我担心疫情过后,儿子太黏着我,返工分离会哭哭啼啼。

今天早上3岁的儿子又屁颠屁颠的来找我了。他说:“妈妈我要吃蜂蜜糖?”

我放下手里的工作,看了看他问道:“为什么不找你爸爸呢?”

儿子回答道:“爸爸不给吃糖。”

我恍然大悟,他和我亲密、离不开我,并不是爱我、舍不得离开我。只不过是他通过观察认为我是家里那颗好捏的“软柿子”。

他认为在我这里,他可以有求必应。

我反思了一下,最近在家里工作,我忙起来的时候,他来找我要东西,我为了有空间完成工作,都满足他的要求了。

回想了一下,最近儿子越来越能哭闹了。

女儿正在画画,儿子拿起笔来乱画几笔,受到姐姐制裁哭着来找我。

姐弟一起玩积木,推倒姐姐搭好的积木,被姐姐打屁屁了也来哭闹。

每次遇到事情都会哭。

我印象中男孩子应该是调皮捣蛋,皮实的。儿子整天哭哭啼啼、情绪波动很大,会不会影响心理健康?


“爱哭的孩子有糖吃”|父母需要正确认识“爱哭鬼”的几点方法

02 爱哭的豆丁

我带着疑问,向有同年龄段男孩子的朋友了解情况。

董姐的儿子豆丁,6岁了,聪明伶俐,上幼儿园的时候都没有分离焦虑,不哭不闹。

豆丁3岁的时候也特别爱哭。董姐带着豆丁逛商场的时候,只要遇见豆丁特别喜欢的玩具,不买不罢休。豆丁也会号啕大哭,甚至爬到地上打滚。

董姐觉得豆丁在商场哭闹很丢人,总是威胁他:“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起初,豆丁怕妈妈扔下他不管了,有所收敛,但是通过观察,妈妈并没有真的把他扔掉不管了,就越来越放肆了。

经过多次斗争,董姐对儿子哭泣这件事儿越来越有经验了。

她说:“其实孩子嘛,他要求得不到满足肯定会很伤心,我先肯定了这一点,聆听他的理由,然后再和他商量,情况就会好一些了。”

她又说:“我们都希望孩子在一片欢声笑语里成长,拥有很多我们小时候没有的东西,但是凡事都必须有个度,过度给予就成了溺爱。如果你觉得没有必要给他买的东西一定要坚定的拒绝掉,不要因为孩子的哭闹满足他。”


“爱哭的孩子有糖吃”|父母需要正确认识“爱哭鬼”的几点方法

03 答案:适当哭泣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

养育过孩子的妈妈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大照书养,老二照猪养。”大宝出生的时候,我作为一个新手妈妈,除了向周围有孩子的姐妹请教,还特别喜欢看一些育儿书籍。

我通过书籍《正面管教儿童行为心理学》这本书了解到孩子哭泣并不是一件坏事。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哭泣至少有三点好处。

(1)哭泣可以让孩子释放坏情绪,舒缓心理压力。

(2)哭泣可以让紧张的情绪得到释放,有利于身心健康。

(3)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心里的情绪不能够通过语言呈现出来,通过哭泣宣泄坏情绪,使身心受到保护。


“爱哭的孩子有糖吃”|父母需要正确认识“爱哭鬼”的几点方法


法国作家拉 •封丹曾写过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互不相让,都觉得自己特别厉害。于是它们决定吧较量一番。北风张口使劲吹,路上行人觉得冷,把衣服裹得更紧了。南风温柔的吹出暖暖的气息,犹如春天,行人们纷纷脱掉了棉衣。这就叫做心理上的“南风效应”。——《正面管教儿童行为心理学》


04 如何正确面对孩子“哭泣”

虽然哭泣对小孩子有好处,但是孩子哭泣如果比较频繁,我们需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这件事。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哭泣”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宣泄、一种自我保护,“哭泣”并不丢人。

“威胁孩子不要哭泣、让孩子闭嘴、或者不耐烦的告诉他别哭了”这些态度就像法国作家拉•丹封寓言里写的“北风”一样,会让孩子越来越封闭、胆小、懦弱的。

父母像“南风”一样,温柔的疏导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 有时候孩子以眼泪要挟父母,撒泼打滚,要求一些不适合的东西,就像文中董姐那样首先从情绪给予安慰,然后说明不能答应的理由,态度要坚定。孩子尝不到眼泪带来的“甜头”,后期就会管理情绪,理性商量了。
  • 有的孩子仅仅是需要关注,就像我三岁的儿子那样,得不到关注、陪伴,就搞“破坏”,哭闹的,需要父母调节时间,耐心陪伴。
  • 再大点的孩子,也有的是因为做错事情,害怕家长批评而哭泣,家长需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错误,学会改正与承担后果。

孩子“哭泣”的理由各不相同,孩子们就是在一次错误、一次哭泣、一次跌倒、一次爬起来,这样的过程中慢慢长大的。

我们一起牵着“爱哭鬼”慢慢寻找答案。


欢迎关注 ,二胎宝妈,有爱、有趣、有故事;欢迎有爱宝妈宝爸留言献计献策:“小孩子们为什么爱哭?你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