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能呼吸新鮮空氣,蔬菜吃不完:還能回鄉下建房嗎


近期由於疫情防控的特殊原因,“草根影像”在農村老家呆了一段比較閒暇的時光,與父母、鄰居、兒時夥伴長時間相處的同時,也在深深地思考一個問題:“未來將何去何從,是回到原來出發的地點,還是漂泊在城市之中,繼續沉迷於城市的繁華和喧囂?”

這就是我的家鄉,一個距離城市22公里遠的偏僻農村。說她偏僻,是因為遠離城市,城市化無論何時也發展不到這裡。有時感覺又不太遠,驅車大約半個多小時就能進城,空氣比較通透的時候,拍到的照片中還能看到城市的高樓大廈。

結婚之後一直在城市謀生活,先是租了幾年房子居住,後來父母資助2萬元在城裡買了一個小院,再後來小院更換成了樓房,迫於生計在農村一直沒有蓋樓房。身後的這個農家小院是父母給我在農村預留的資產,以便回來之後有個安身之處。

老家水泥路旁邊還有4畝承包地,由於沒有時間管理,也流轉不出去,就這樣“麥茬豆、豆茬麥”地種著,但這種傳統的種植方式一年實在掙不了幾個錢,有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感覺。地裡的土堆是家裡的祖墳,呈“簸箕”狀排列,也算是有“安身”之處吧。

在農村生活最大的好處是不用為蔬菜發愁,除了地裡可以種菜之外,河坡的荒地還可以撒上一些油菜,春天的時候還能摘下食用,秋天收穫之後榨油一年都吃不完。壓榨的菜籽油、芝麻油都是原汁原味,比超市購買的油味道純正多了。

雨後的河邊,風和日麗,空氣也顯得特別清新,還可以聞到一絲泥土的清香,試想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怎麼可能感染到亂七八糟的病毒。取些秋天收穫的種子撒在雨後的地裡,用“抓勾”撓幾下,很快就能生長出吃不盡的蔬菜。

自然環境下生長的韭菜基本上沒有農藥殘留,吃起來也更有味道。即使自己沒有時間種植,如果想吃的話,也可以到鄰居家地裡割點食用。在農村,大家地裡種的蔬菜都熱衷於互相分享,有時你不去採摘,鄰居還會送到你家裡來,關係可以說是非常融洽。

除了自已種植蔬菜之外,農村田野裡還可以採摘到多種野菜,比如薺菜、蒲公英、馬蜂菜之類的,洗乾淨之後拌上面粉蒸熟食用,絕對是憶苦思甜的好菜。在種糧食的時候,可以選擇好吃但不一定高產的品種,收穫之後不要急於出售,存儲起來能夠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其實對我吸引力最大的還是南面這條清清的小河,童年時曾留下過很多美好的回憶,每每想起,總有一種回到鄉下蓋房子,在河邊生活一輩子的衝動。等這次疫情結束之後,將農村老家的房子改造一下,就經常可以回到鄉下居住了。這裡的空氣非常新鮮,感覺比城市內要安全得多。


對很多人來說,田園生活雖然值得嚮往,但農村卻已成為難以回去的故鄉,教育、住房、生活開支都是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在農村所不易解決的,特別是住房,更不是你想建設就能建設的。你支持“草根影像”這種回家建房的想法嗎?歡迎關注交流,更多草根生活故事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