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是如何評價慾望的?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心魔


鬼谷子是如何評價慾望的?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心魔

在佛家看來,人莫能脫“生住異滅”,世莫能離“成住壞空”,人性本真、世事本純,只可惜群居一地,上下有別,免不了尊卑有序,難以跳出“苦集滅道”之艱辛路途。

貴人制法以驅民、富人居貨以御權,留下萬千黔首以相爭相奪,而無僭越之閒,免不了在有限資源、鏡花雪月之前流連於春夢之中,困頓在俗欲求索之內。

有人說信仰讓人高貴,要我說是慾望促人上進。

鬼谷子言“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孟子也雲“養心莫善於寡慾”,為此多少人都崇於無慾無求的人生格言,掩面而又悲嘆生活艱辛、貧困交加。聲聲不離“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的“玄老至理”,自認為找到了人生真諦、幸福密碼,直到生死關頭、數術無救之時又怨天尤人,大罵菩薩不悲憐,上天不開眼,只是一切都為之晚矣。

人立於世,必趨利避害,眼下國家尚圖富強之路,而身為小人小家,又怎能置身事外,掩耳盜鈴,退居於愚佛曲道之言說。

當下之時應隨眾人而行,主動為止,不求妄想之慾,但追生存無憂之家、之產、之能力,這是清心明智之見,也是為人、持家、為國的基石,基於此見,再釐清慾望志慮之別,審慎自己當下何種境地、面臨何種困難之後,制定目標,充分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整合資源不惜一切代價努力實現。

鬼谷子是如何評價慾望的?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心魔

《戰國策》有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人活一世全憑一口不屈之氣,不屈生活之艱難、不屈他人之壓迫,精氣所向,便是欲之所求,《六韜》雲“小人樂以其事,君子樂以其志。”但志之成,須萬事相連,此謂欲志相通;同時,有志之人不以一事一情而忘乎所以,不以一城一池而論得失,錨定目標一件事一件事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勾勒出求志之路,此謂志之往。欲以天性而生,而志則是由內心統領而生。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初誕時的一聲啼哭便是慾望的開始,千百年來只說佛讓眾人放下執念、歸於了寂,卻不知多少比丘奔波萬里、青燈素餐、苦苦求索只為悟道悟佛,這難道不是欲?這難道不是苦?只不過他們為欲而苦,是苦中作樂,我們為活而苦,是苦難煎熬。不是我們之慾為妄想,只是我們大多數一生都在被慾望牽著走,而非帶著慾望行。

隨欲而行者,庸人之輩;攜欲而行者,平凡之人;化欲為志者,能者之士也。


鬼谷子是如何評價慾望的?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心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