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繼承的漢文化嗎?

布儀


我覺得元朝總體來說沒有繼承漢文化,只能說借鑑了一些的漢朝的制度。雖說忽必烈時期實行了一定的漢制。但其實骨子裡還是蒙古的制度,沒有學習到漢文化的精髓,即內蒙外漢。即使推行了一定的漢法,元朝也是有所保留的。元朝建立之初,忽必烈在中央借鑑了漢人的官僚制度,設立了樞密院,中書省,御史臺。中書省是最高的行政機構,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御史臺負責監察。在地方上元朝也借鑑漢制度建立了行省制度。



但是在其他方面,漢人是被抵制或打壓的。

  1. 如在政治上,元朝將人分為四等人制度,第一等人為蒙元人,第二等人為色目人,即西夏地區的人。第三等人為原金朝統治區域的漢人,第四等人為南宋時期統治的漢人。到了後來蒙古人的官員不能管理那麼龐大的帝國,於是派色目人在朝廷為官,很少有漢人能在朝為官。

  2. 在文化上,元朝在大部分時間都廢除了科舉制度,以此來打壓漢人的文化。蒙古還打壓漢族的傳統士人。在當時的社會上,儒生的地位就比乞丐高一等,是倒數第二低等的職業。
  3. 在語言上,蒙古人沒有把漢語定為官方的語言。而且不學習漢族的禮儀制度,使得統治者無法得到民心。這也註定了草原文明最終還是取代不了中原的農耕文明。

大元抵制打壓了漢文化,所以導致了元朝僅僅存在97年就結束了。而另一個接受漢文化的少數民族大清,確存在了276年,幾乎是元朝的3倍。


鬆垮大卡司


馬克思:“野蠻的征服者總是被那些所征服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征服,這是一條永恆的歷史規律。”

此文並非從“大漢主義”出發

金、遼、宋(含南宋)到底誰最強大?

得中國土地,役中國人民,稱中國位號,仿中國官屬,任中國賢才,讀中國書籍,用中國車服,行中國法令。是二寇所為,皆與中國等,而又勁兵驍將長於中國,中國所有,彼盡得之;彼之所長,中國不及。”——《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一百五十 慶曆四年》

這段話是來自於富弼分析宋、遼、西夏三國的關係時說的。

歷經了差不多七百年的歷史薰陶之下,在許多人的內心中,宋朝就是當時的正朔王朝。可若是考究,在當時,尤其是澶淵之盟之後,宋朝在每年的“歲幣”及國書上面,是要稱呼契丹(遼)為兄長之國。

另外還有在靖康之恥、紹興合議之後,南宋向金稱臣,金冊宋高宗趙構為皇帝。每逢金主生日及元旦,宋均須遣使稱賀

所以摒棄掉“大漢主義”思維,而是以西方通用的武力為基礎來思考,就會發現,那個時代,最強的並非是宋朝,而是遼(契丹)、金國!

蒙古作為契丹的附屬、金國打壓的對象,它真的不尊重漢法了麼?

不是的!通過前面的述說,再返回來看蒙古歷史時,就會發現,在蒙古帝國統治者的眼裡,漢家文化在北方,而非是南方“軟弱”的南宋……

另外,蒙古最征服漢家區域時,早早就見識到各種文明瞭,穆斯林、佛、道、基督、刺客帝國、商業國度,對於他們來說,儒家文化並非是唯一的高等級文明,又或者說,他們擁有更多的選擇。

只不過,那個時代的侷限性,使得蒙古統治者忽略了最基本點,“鞋好不好穿,只有腳知道”。

歷史中的北方

唐朝覆滅之後,北方尤其是燕雲十六州已經脫離中原王朝統治達四百年之久;金國統治下的中原地區達119年。

尤其是金國統治階段,以及北宋末期和南宋的政策,已經導致了北方民眾離心離德。但是金朝的統治,是一種類似殖民的統治姿態,猛安謀剋制度,導致了大量漢民淪為佃農或農奴,因此金國末期時“盜賊滿野,向之倚國威以重者,人視之以為血仇骨怨,必報而後已”。

蒙元時代的漢家北地

蒙古在野狐嶺一戰,擊潰了金國的精銳之後,在史書中有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是在述說蒙古的暴虐,可另外還有一種較為微弱的聲音——漢世候的加入。

漢家北地從北宋初期就已經淪為戰爭必奪之地,幾百年的戰亂已經讓這裡的人擁有了一套生存的模式——跟隨強者;北宋初年附契丹,北宋末年從金國,蒙古崛起時依舊選擇投靠。

蒙古有個習俗,先被征服並服從王帳者,獲得的權益比後來者多。

因此當蒙金大戰之時,公元1213年,蒙古攻入傳統漢家北地之時,一時間“兩河、山東數千裡,人民殺戮幾盡,金帛子女、牛馬羊畜皆席捲而去,房廬焚燬,城廓丘墟。

漢家人紛紛拿起武器,結壘自保,這些漢家自衛軍中有部分人是金朝的官員子弟、也有的是豪族;開始時,這部分自衛軍多是傾向於統治百年的金國,抵禦蒙古侵略者,可當金國的統治者一味退縮,並遷都汴京開封。

也是在這一時刻,蒙古內部出現了變化,花剌子模的騷操作激怒了成吉思汗及整個帝國。因此當蒙古轉向西方,並發動第一次西征之時,對戰世仇金國的木華黎手中兵力無法維持整個戰局。

因此木華黎開始改變之前一味劫掠、燒殺的放血戰略,改為招募漢家武裝,於是乎,史天倪、蕭勃迭、劉黑馬等等漢世候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成為了蒙古覆滅金國、佔據漢家北地的主力軍之一

成吉思汗晚年、窩闊臺汗、貴由汗、蒙哥汗這四位蒙古帝國大汗時代,漢世候成為了蒙古統治漢家北地的實質掌權者。

蒙古附會漢法——漢化的契丹皇族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

蒙古佔據燕京之後,成吉思汗徵召的輔臣,跟隨成吉思汗西征、徵西夏等戰役,在覆滅西夏時,諫言禁止州郡官吏擅自徵發殺戮,使貪暴之風稍斂

窩闊臺即位,又是他提議立朝儀,勸親王察合臺等人行君臣禮,以尊汗權。得到了窩闊臺汗的尊重。又在漢家北地設立稅務制度,阻止了蒙古人提議圈地牧草(殺漢留地),並且為蒙古帝國設立了各種規章制度,逐步實施“以儒治國”的方案和“定製度“:

楚材因陳時務十策,曰:“信賞罰,正名分,給俸祿,官功臣,考殿最,均科差,選工匠,務農桑,定土貢,制漕運。皆切於時務,悉施行之。

楚材議請肆宥,眾以為迂,楚材獨從容為帝言。詔自庚寅正月朔日前事勿治。且條便宜一十八事頒天下,其略言:“郡宜置長吏牧民,設萬戶總軍,使勢均力敵,以遏驕橫。中原之地,財用所出,宜存恤其民,州縣非奉上命,敢擅行科差者罪之。貿易借貸官物者罪之。

蒙古、回鶻、河西諸人,種地不納稅者死。監主自盜官物者死。應犯死罪者,具由申奏待報,然後行刑。貢獻禮物,為害非輕,深宜禁斷。”帝悉從之,唯貢獻一事不允

可以說正因為耶律楚材的能力,才保住了漢家北地的漢文化,並且讓蒙古人見識到了漢家文化的魅力。

因此當託雷係獲得漠南區域的封地之後,在與託雷系的結合之下,漢家文化再次獲得參與中樞的機遇。

忽必烈的附會漢法

一、蒙古帝國內部的思想紛爭

前面提到的”先被征服並服從王帳者,獲得的權益比後來者多。

其實在蒙古帝國之中,漢家北地的漢世候所獲得的權益,可以說是國中之國,這些漢世候均為“軍政合一”的封君,加上提供的賦稅佔據了帝國財富的大部分,使得漢世候及儒臣在帝國中樞中的話語權越來越大,因此也受到了傳統蒙古王族的反感。

瞭解歷史時,會發現,蒙古人在征服穆斯林世界時,多用屠殺、毀滅的形式來運作,可是當面對佛、道、儒、基督這幾種思想時,則多用一種海納百川的姿態。

為什麼傳統蒙古王族會反感儒家?

其實,中土歷代的馬上皇帝都比較反感儒家思想。馬上皇帝都喜歡快意情仇,與儒家思想中是有一定衝突的。因此到了窩闊臺汗至蒙哥汗這段期間,儒家思想在漠南託雷系中,還有一定的市場;可在漠北的傳統蒙古區域時,就無法獲得王族的認可。

個人認為,這是一次農耕文明思想與遊牧文明思想之間的碰撞。

因此蒙哥死後,他的兩個弟弟,忽必烈與阿里不哥之間的戰爭,其實就是一次農耕文明思想與遊牧文明思想之間的戰爭。

二、忽必烈附會漢法

忽必烈是個統治者,雖然他的母親在他年幼時,多與儒、道、佛、穆斯林、基督等思想家交際,並資助這些各種思想的文人、寺院、學校等,可是他的母親是個基督教徒(也裡可溫教,古來的東方基督教派)。

他的母親是個實用派者,因此忽必烈也是一個實用派的統治者,他根本就不崇尚任何一種思想,他需要的只是能穩固其統治的手段而已。

在忽必烈剛即位為帝之時,漢家北地的儒家思想成功進入到中樞之中,大量的漢臣開始在蒙元朝廷中構建起各種制度。

甚至為了能讓忽必烈認可儒家,這些儒家子弟們也開始不拘小節,學會各種變通方式,如蒙古人崇尚宗教,他們乾脆將儒家比喻為教門,甚至讓忽必烈成為儒家大宗師。這種變通方式,使得蒙元政權很快就通過了在各地修建儒學書院,甚至在社(蒙元政權時基層機構)中,設立儒戶,將儒家子弟世襲化等,雖然這種結果使得儒學階級化,可間接地、特權化的過程,使得北地儒家紛紛效忠元朝,因此明朝初建時,漢家北地就有大量

漢臣為元朝殉節。

這段時期,可以說是蒙元時代儒家的黃金時代,大量的漢文臣、武將在元朝中樞中行走(辦公),就連忽必烈都稱呼一位漢世候為大哥(董文炳),對董文炳以兄弟身份平等相待,以示尊重。

三、一場叛亂,導致了元朝統治者忌諱漢法

公元1262年,漢世候李檀謀反叛亂,這次叛亂成為了儒家漢化蒙古的轉折點

忽必烈即位後,為了防備南宋,封李檀為江淮大都督。當忽必烈北征弟弟阿里不哥之時,李檀藉口南宋異動,要求大量軍械,隨後爆發謀反叛亂,同時聯合南宋,將以漣(今江蘇漣水)海(今江蘇連雲港西南)三城獻給宋朝,還軍益都,佔據濟南。

這次叛亂很快就平息了,雖然調動鎮壓叛亂的依舊是漢世候。可是根據隨後的調查,忽必烈發現,漢世候之間是相互聯繫的,就比如董文炳,以及中書省平章王文統、漢儒臣劉秉忠等人,早就接到了李檀叛亂前的書信。

可漢臣們均不做任何表態,即不支持李檀叛亂,也不報告給中樞。特別是李檀將三城送給南宋時,南宋做出的姿態,不得不讓忽必烈懷疑這些擁有軍隊、賦稅、人口的漢世候,以及掌控中樞的漢儒臣們。

隨後,忽必烈開始削弱漢世候,施行了軍政分離的政策,同時也開始排斥漢儒臣,大規模啟用了來自於西域、被破家滅國的奴隸——穆斯林。

直至到五世之後,漢化的元順帝出現,才再次讓儒臣進入到中樞之中,只不過那時候已經晚了。

另外忽必烈時代,漢儒臣劉秉忠、姚樞等人曾說過,讓蒙古人三代同文,即三代內,漢化掉蒙古王族,事實中,他們確實也做到了,忽必烈的皇太子真金,就已經是個儒家弟子,當然也死得太早。

圖片均來源網絡


史之為用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統治者為蒙古孛兒只斤氏。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從成吉思汗建立政權,從怱必烈定國號元。

一:元朝退出中原後的北元政權一直持續到1402年,元朝中期皇位繼承紊亂、政變頻繁,政治始終未上正軌,而且漢化遲滯、發展不前。

二:蒙古部落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到12世紀時大部分從事狩獵遊牧,只有少數經營農業。

三:大蒙古國不斷髮動對外戰爭擴張其疆域,一直進攻到東歐的伏爾加河流域。

四:中原大地人口被屠光和奴役,眾多民族人口和財產在戰火和後期瘟疫、饑荒及自然災害中損失,在那個時代稱為黑暗時期。

五:1314年,提倡漢代的元仁宗恢復科舉取土,史稱延祜復科,以儒治國政策,最後鐵失刺殺元英宗。

六:元朝統治者為始終保持其最高統治權力、維護蒙古貴放利益,竭力推行民族隔離和歧視政策。




都是好同志


雖然如此,但作為一個入主中原的騎馬民族,其漢化程度還是遠遠不夠的。何況忽必烈即位之初就頒佈詔書,闡明瞭自己的建制原則:祖述變通。祖述就是繼承蒙古舊制,變通即進行漢化改革,這就註定了元朝的二元性體制特色。當然,地盤太大,消化不良,也是其中一因。這一切註定了元朝政局的混亂與壽限的短促。第一,保留了大量的蒙古舊制。主要內容有:第二,漢化進程遲滯。元朝自始至終,沒有融入中國文化之中。相反,他們瞧不起漢文化,對漢文化相當隔膜:雖然中國人認為,元朝才應是蒙古國的正統,但站在蒙古的角度,元朝只是蒙古大帝國的一小部分,所以蒙古統治者從未站在中國中心論的位置看待元朝,蒙古人不識漢字,宮廷主要使用蒙語,建元后創立蒙古新字,凡官方文件,必用其書寫再以漢文附之,這就導致中國的知識分子不得不學蒙古文,否則想做個公務員都很難。 蒙古人不懂漢文化,特別是儒學,講來講去他們都表示聽不懂,說儒師教儒書多年,不知其義,西番僧教佛經,一夕便曉。有些太子習儒,帝師反而阻攔,認為學佛法一學就開竅,學孔子恐損太子真性云云。蒙古大帝國疆域寬闊,面對的是多元文化:吐蕃喇嘛教文化、中亞伊斯蘭文化、歐洲基督教文化、中原漢文化。這麼多選項對比下,當然不會認為漢文化優越,也就缺少漢化的內在動力。元朝漢化的遲滯,是一個很複雜、值得探討的題目。它有多種表現,其中的一些史學界已作過充分研究,如民族歧視政策的推行等等,茲不贅言。此處想首先就統治集團的文化素質這一側面來考察。在元朝,以皇帝為代表的蒙古貴族接受漢文化十分緩慢,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始終對漢族地區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比較隔膜。這應當是漢化遲滯的一項主要內容。











小芳香


元朝肯定是繼承了漢文化的,但是元朝在繼承了漢文化的同時,還吸取了西亞文化,並且大力提倡蒙古至上主義。元朝為了維護蒙古貴族的統治,採用了"民分四等 "的政策,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元代時對來自中西亞、西亞洲、和歐洲的各民族的統稱),第三等是漢人(淮河以北的漢、契丹、女真等族以及四川、雲南人、東北的高麗人),第四等是南人(原南宋境內各族,不含四川)。


元朝的文化特徵就是多元化,元朝尊重各個民族的文化和宗教,並鼓勵各個民族進行文化交流和融合。元朝還包容和接納歐洲文化,甚至能準須歐洲人在元朝做官,通婚等。

元朝的思想上也是兼收並用的,他們對各種思想幾乎一視同仁,都加以承認與提倡,”三教九流,莫不崇奉“。講授程朱理學,培養出一批理學家,使得理學得以北傳元朝時,元帝尊重儒學,元代理學的發展,也為明朝朱學與陽明心學的崛起提供某些思想的開端。

元朝的戲曲,即元曲,分成散曲與雜劇,散曲具有詩歌獨立生命,雜劇則具有戲劇的獨立生命。當時城市繁華,元廷不重視中國文學與科舉,當時社會提倡歌舞戲曲作為大眾的娛樂品,這些都使宋、金以來的戲曲昇華為元曲。


所以元朝繼承了漢文化,但是卻不僅僅只有漢文化。


文史漫談


是什麼樣的力量,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始終牽引著中華大地的各個民族凝聚融合成一個集合體?在整個歷史演進的軌道中,除了一個朝代不斷更迭具象而有形的實體中國以外,是否還隱藏著一個抽象而無形的文化中國?

  該書既是一本中華民族形成的極簡史,也是中華文化自信的發展史。通過仔細研究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文化發展,作者提出中華民族除了是族群概念,更是一個文化概念。

  “崖山之後無中國”?

  宋朝滅亡後,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以遊牧民族為主導統治的朝代。十三世紀初鐵木真統一蒙古高原各部落,並建立了強悍的軍事封建帝國;公元1271年忽必烈遷都燕京,改國號為“大元”,公元1279年元滅南宋統一中國。作為武力征服者的元朝統治者,為維護自身的中原統治地位,不得不採取改弦更張的政策——“改舊俗,行漢法”。

  忽必烈頒詔即位時,即將稱謂從蒙古傳統的可汗改為中華文化傳統的皇帝。而元朝之“元”字,本身就取自《易經》中的“乾元”之義,因此這個國號可以理解為“新中國”的意思。漢化在元憲宗也就是忽必烈的哥哥蒙哥做大汗時就已經開始,而至忽必烈時最為堅決,他詔令全國“宣聖廟,國家歲時致祭,諸儒月月釋奠”。同時,他還堅持用漢字而不是蒙文來書寫元朝詔書。忽必烈之孫元成宗即位後在京師大建孔廟,尊孔崇儒。

  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元成宗的侄子元仁宗(1285-1320,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元成宗晚年患病,由皇后伯卜魯罕掌權。1305年,皇后卜魯罕排斥異己,將諸王子遣逐流放,後來的元武宗海山北放,年僅二十歲的愛育黎拔力八達也被遣至懷州。兩年後,元成宗病卒,由於其獨子先於成宗早卒,沒有子嗣繼位了。卜魯罕就與左丞相阿忽臺圖謀擁立成宗堂弟安西王阿難答繼位。這個安西王是個什麼來路呢?此人是元世祖忽必烈之孫,是一位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貴族。愛育黎拔力八達率先領兵進入京城平叛,除掉了卜魯罕及她試圖擁立的安西王阿難答。當時,朝廷內外很多人支持愛育黎拔力八達稱帝,但是他堅持等哥哥海山回來當皇帝。

  海山趕入京城即位,是為元武宗。元武宗封愛育黎拔力八達為皇太弟,相約兄終弟及。後來愛育黎拔力八達謹慎低調,盡職盡責,全力輔佐哥哥元武宗。愛育黎拔力八達能在先佔京城的情況下把帝位讓給哥哥,這完全是儒家的價值觀孝悌之德的體現,也是中華傳統宗法制的堅定捍衛者,他即位後史稱元仁宗。

  在元朝的皇帝中,最親近漢人的就是這位元仁宗,他任用恢復科舉,大興文藝,力行“漢法” ,恢復以儒學思想科目為主的科舉制,說“設科取士,庶幾得真儒之用,而治道可興” 。這一系列改革措施迎來了元代中興。

  因此,元朝的經濟文化在其統一全國後初期基本繼承了宋朝的繁榮與多彩,其成就讓來自羅馬的馬可·波羅羨慕不已,《馬可·波羅遊記》後來成了西方瞭解東方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

  作為在蒙古草原長期實行奴隸制部落式的遊牧民族,自身剛剛實現部落統一,狂掃歐亞大陸之後,便入主中原,它整合了原本長期分裂的中華南北文化圈,更因為疆域的龐大拉近了東西文化的交流,並把藏族文化納入了中華文化的大家庭,能夠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產生遵循中原文化的意識和行為,應該說,其文化認知方面,實在是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了。

  現在有一種觀點,說蒙古滅宋建元是毀滅了中國文化,最著名的當屬日本人提出的“崖山之後無中國”這個說法了。那元朝究竟是不是中華文化的一分子,究竟是不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呢?讓我們來看看滅元的洪武帝朱元璋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吧。朱元璋曾經說過:“昔胡漢一家,胡君主宰”、“邇來胡漢一家,大明主宰”。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不管是元朝取代宋朝,還是明朝取代元朝,都只是普通的改朝換代。“胡漢一家”一直是中國的常態,沒什麼了不起的。宋朝被元朝取代只是亡國,不是亡天下,因為整個文化傳統的天下被元朝繼承了。

洪武元年(1373),朱元璋下令祭祀從伏羲到忽必烈的十六個開國帝王,並自稱繼承了他們的偉業大統;洪武二十一年(1388),朱元璋又下令祭祀中國曆代名臣三十七人,既包括武聖關羽、民族英雄岳飛等漢族名將,也包括了哲別、博爾術、赤老溫、伯顏等蒙古族將領。嘉靖十一年(1532),明朝政府又在北京建立歷代帝王廟,同樣包括了元世祖忽必烈。朱元璋的這些觀點,完全符合中國傳統的文化觀,不啻給滿蒙非中國論一記耳光。

  王朝滅亡,文明延續。

  正如孔子在《春秋》中說:“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也就是說,是夷狄還是華夏不在於血統,而在於所習用的文化。如果夷狄到了中原地區,沿襲了中國文化的習俗,那他們就成了華夏族群的一員。而中原華夏族如果在邊遠地區放棄了自己的文化習俗,那他們就不是華夏族的成員了。

  孟子也繼承了孔子的觀點,他說:“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人也,文王生於歧周,卒於郢,西夷人也。”他的意思也是說任何一個民族只要有本事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都可以成為統治中華成為聖王正統,這就是孟老夫子的“中國聖王無種說”。這也是華夷之辯不是血統上的區別而是文化上的差異說法的根本來源。

  因此,不管元朝代替宋朝,還是清朝取代明朝,都是中國歷史的正常朝代更替。現代的我們還可以暢通無阻的閱讀並理解元清時代的文化遺產,是因為漢語和漢字的使用一直沒有被禁止過。如果元、清不屬於中國朝代,那麼,用漢字書寫的北朝史、大理史、西夏史、遼史、金史等中國邊疆的古代歷史都是一本本外國史?甚至成書於這兩個時代的四大名著和《竇娥冤》《西廂記》等都是外國小說、外國戲曲?馬可·波羅描寫的繁華的北京風情都是異國他鄉?這簡直太可笑了!

其實民族血統這事,在古代一直不算氣節上的大事。無論什麼血統的民族,他們只需要向合法的政權效忠就是一種政治意義上的文化認同。

  所以朱元璋在把元順帝趕出北京的時候,自殺殉國的漢族官員是蒙古官員的好幾倍,而明土木堡之變時,明英宗朱祁鎮身邊戰死的蒙古族衛兵也不在少數。正是因為如此原因,朱元璋昭告天下說:“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儀,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故茲告諭,想宜知悉。”

  但是,我們也應該知道,蒙古的草原帝國和元朝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元朝只是當時蒙古整個草原帝國的其中一部分。雖然元朝尊成吉思汗為元太祖,但成吉思汗到生命的最後都根本沒有跨過長江一步。

  成吉思汗建立的龐大帝國,東到西伯利亞及朝鮮半島,西到中亞和中東的一部分,南到印度半島的大部分。這個帝國疆域雖然遼闊,但是不穩定因素很突出,主要由包括元朝的四個大汗國和若干個小汗國,以及其蒙古大漠根據地組成。蒙古大汗由各汗國共同推舉。除了元朝以外,其他汗國也在征服的過程中與當地人融合,接受了他們的文化,甚至還有部分蒙古人改變了宗教信仰。

  因此,在這個多元的草原帝國中,中國的大元王朝其實只是其中一部分,忽必烈的大汗也是他自封的,並沒有得到其他汗國的一致擁護,元朝的政令經常也就只是在中國管用,其他汗國都是不買賬的。

我們認可這樣一種觀點:就是我們所說的元朝歷史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但並不代表整個蒙古帝國的歷史,我們的歷史無意也從來沒有去分享蒙古帝國征服全世界的榮光,但是忽必烈以後的歷史當然就是中國的歷史。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即使成吉思汗作為一個帝王要比忽必烈偉大得多,但朱元璋也絕不會把他作為中國曆代帝王中的一員去祭祀。

  雖然元人接受了漢法,用中國文化傳統來統治中國,但當時的蒙古族貴族們並沒有真正意義上做好統治中原的思想準備,表面上的行為改化,並不能掩飾思想上的保守性。特別是元朝在其統治的大部分時間裡依然按照近乎奴隸制的方式,以民族為類別,把居民分成四等,將蒙古族與包括色目人(對來自西北其他汗國的各族以及中亞、西歐等來華各族的總稱)、漢人(主要是原中原地區的漢、契丹、女真、西夏族人等)、南人(原南宋地區漢人)等在內的幾大族群,以有形做法、無形意識的方式相互對立起來,造成嚴重的民族隔閡,加重了民族間的矛盾,但也加速了女真、契丹、渤海等同被列為三等族群之人的漢化道路。

  元朝曾借重儒家文化,但漢人儒生僅是作為一般性的官吏而已,其組成各級政府的官吏們,實際上就是由一些理念、專業、志趣等各不相同的人,所進行的簡單人力組合。同時,中央政府從未真正意義上在行政、人事、財政等方面,對地方政府有所節制。可以說,未能形成有組織、有效能的行政體系。

滅金入主中原之初,就有一些目光短淺的蒙古貴族向元太宗窩闊臺提議“漢人無補於國,可悉空其地以為牧地”。幸虧已經徹底漢化的原契丹貴族賢相耶律楚材及時駁斥而未能實行,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可能大多數人會認為,如果真的採取這樣的政策的話,漢族人可能會遭受滅頂之災。其實,真正會亡國滅族的也許首先會是元朝。漢民族具有較為系統化的文化體系,且文化本身的力量就在於巨大的向核力,特別是漢族所秉持的文化聚核力和文化張力一旦集體迸發,其反擊力度決不遜於任何民族!

  “天雨線,民起怨,中原地,事必變。”思想上的愚昧、觀念上的落後、制度上的弊端、行為上的粗魯,特別是在中原未能真正意義上尊重農耕人文需求,遵從中原人文秩序,拒絕更徹底的中華文化,於是,蒙元王朝最終迴歸北方草原,繼續回到遊牧生活。與此同時,另一支能夠適應農耕文化並最終留在中原持久生活的廣大蒙古人,慢慢融入中華文化圈,成為了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中國,任何不遵循中華文化的統治者,就不可能真正立足中國,也不可能為中華文化所接受,必將得到絕大多數中國人思想上、行動上的全面反抗,最終也必將在文化上被中華文化所吞噬。

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曾在觀看了元雜劇《趙氏孤兒》之後說:“統治中國的王朝雖然會滅亡,但中國古老的文明卻將永遠存在。它深深紮根於人民當中,成為他們民族獻身的美德。因此,在中國大地上,真正的被征服者,並不是中國人民,而是成吉思汗和韃靼族。”

  歷史上,以攻城略地的戰爭形式所表現的文明衝突,從來都是血淋淋的,也是冷酷無情的。現實中,以意識形態的佔據為表現形式的文明衝突,無所不在地滲透於工作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

  其實,只有適合人文需求總體發展方向的,才是我們應該探索追求的。真正支撐和推動中華民族發展的,恰恰是根植於我們血脈、書寫於我們歷史、養成於我們生活的中華文化。






點滴見證


元朝沒有繼承漢文化,而是在打壓漢文化,他將人分為三六九等,第一等王公貴族,其他農工商等等各階層不提,第七等乞丐,第八等娼妓,第九等士(讀書人),就是說知識分子比乞丐妓女的地位都低,也就在那時知識分子就是臭老九,臭老九的典故就出在元代,所以說元代沒有繼承漢文化,而是在打壓漢文化。











六扇門人jgy


元朝,作為北方遊牧民族——蒙古在中原建立的朝代,並沒有繼承和發揚漢文化,相反處處打壓和抵制漢文化,這也是元朝壽命不長的原因。

元朝,從立朝開始,僅僅持續了不到100年便被推翻。究其原因,無外乎就是我們開始提到的對漢文化的打壓。

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1,打壓漢人

在蒙古人眼中,漢人是懦弱無能的,因此,至立朝後,他們便排斥漢人,甚至把漢族人列為最低等的民族,不允許蒙漢通婚。

2,打壓漢文化

遊牧民族,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都以漢文化為傲,比如鮮卑族,北魏孝文帝,推行政治改革,發起了漢化運動,比如,改鮮卑姓為漢姓,漢語替換鮮卑語等。為此,北魏迎來了盛世。經濟,文化,政治,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元朝則相反,他們並沒有順應天時,也沒有效仿前朝的經驗,而是以遊牧文化為傲,不學漢語,甚至在朝廷上,他們也不採納漢族官員的意見(當然後期也接受了漢人治國的理念)。

3,官吏的選拔

元朝排斥漢人,還表現在不允許漢族人在朝廷中當官,即使是當官也是朝廷上可有可無的一些職位,比如執掌軍機、商業、文化重要位置,是不允許任用本土的漢族百姓的。

另外,在朝廷上,漢族官員並沒有話語權,不可以參加國家許多政策的商議及決策,所以當時的漢族百姓地位非常低。

元朝,幾人治國的領導者,都以這種居高臨下的觀念,讓元朝走向了不可逆轉的道路,進而被取代。


殺一腳


元朝是接受漢文化,並沒有繼承漢文化

首先,元世祖是在儒士的輔佐下實現的統一,可以說對中國文化很推崇。孔子,孟子等大家在當時都獲得了美譽和封號,還設置了儒戶保護儒家學子。

其次,忽必烈推行漢化時間太短,且蒙古人當時主流的宗教是藏傳佛教,朝廷主流語言也是蒙語,在宗教和文字的障礙下,阻礙了漢化的進程。

最後,在當時很多漢人為求上進學習蒙語,且當時有個“臭老九”的說法。所以,元代並沒有完全繼承漢文化,而是元代文化的一部分,如果元代繼續當權會不會被蒙化?誰又說得準呢?


奧s卡影帝


不是

元朝統治者入主中原後,不漢化,還是以草原上游牧民族的方式,統治著龐大的帝國,並且實行民族壓迫政策,人分四等,漢人南人為最下層居民,在統治者上層社會,他們排斥漢文化,沒有使漢文化在上流社會傳承下來,所以說元朝一定程度上是破壞了漢族文化。不過90多年後,大元帝國統治者乖乖的回大漠放羊去了,而明朝的統治者由於出身問題,大興文字獄,隨意屠殺讀書人,讀書人在明朝沒什麼地位,清朝更不必多說了,所以縱觀宋元明清,讀書人在宋朝的地位最高待遇最好,所以就有宋以後傳承下來的不是正統漢族文化了,因為讀書人以自己的出發點來考慮問題,都向往大宋朝的生活。個人覺得蒙元帝國促進了華夏多民族的融合,使我們中華大一統的疆域更加鞏固,歷史的發展總有它的必然性,所以元朝也算是順應歷史潮流的,分久必合嘛,日本學習的是唐朝文化,他也是有選擇的學習的,經歷了元明清三朝,我們漢族人沒有滅種,仍然傳承著我們的文化,信奉我們的祖先,所以說今天的漢族文化就是我們的正統,我們就是中華5000年文明的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