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經濟危機”,是因為你沒有掌握高級的思維方式

前不久在微博上看到一個視頻,來自哈爾濱的廚師在疫情下“改行”,成為了超市臨時分揀員,他工作的酒店因為疫情正在停業,他在網絡上看到藍海就業平臺,決定加入分揀員這個陌生的行業。

疫情下的就業前景讓人擔憂,每個人的經濟能力都在接受著考驗,要不存款足夠支撐,要麼就是能力足夠,坐在家也能有錢賺,要麼就是工作穩定,哪怕沒有福利獎金,也能有基本的工資維持生活。

疫情下的“經濟危機”,是因為你沒有掌握高級的思維方式


每個人都在努力適應疫情下的不尋常,昨天看到有人在網絡上的詢問眾網友,自己的老婆是銀行勞務派遣制員工,過完年一直沒通知上班,本來這個月5號應該發工資,但是十幾號也沒領到工資。

他的老婆就打電話詢問財務,財務這時告訴她銀行部分員工已經開始輪崗上班,她的解聘信息還沒來得及告知,過一陣勞務派遣公司會和她商談賠償事宜。

疫情下的“經濟危機”,是因為你沒有掌握高級的思維方式


去年老婆還是一年十萬多的收入,此時卻變成了顆粒無收,每月房貸4000多,車貸2000多,加上日常開銷,每個月花銷過萬,而自己的工資每個月4000多,連貸款都無力償還。

這應該是每個成年人現下的焦慮,這種焦慮與困難不僅擺在個人的面前,更讓很多知名企業措手不及,很多企業紛紛調整自己的戰略策略,只為了應對這次“經濟危機”。

1.疫情是對能力的考驗

根據《中歐商業評論》的《清華,北大聯合調研995家中小企業,如何穿越3個月的生死火線》的報道,67.1%的企業賬上現金餘額只夠維持2個月,85.01%的企業最多3個月,只有9.96%的企業能維持6個月以上。

疫情之下的企業們

1. 北京最大KTV:宣佈破產關店,王思聰曾在此一夜消費250萬

2. 兄弟連教育:正式宣告品牌“破產” ,遣散全部員工

3. 老鄉雞:保守估計損失5個億,董事長手撕員工不要工資聯名信

4. 西貝莜麵村: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3月,疫情致2萬多員工待業

5. 新潮傳媒:開工首日裁員500人,曾躋身胡潤全球獨角獸榜


疫情下的“經濟危機”,是因為你沒有掌握高級的思維方式


不論曾經多麼輝煌的企業在疫情的暴擊下,也會有些搖搖晃晃,甚至直接跌倒,更別說作為員工的普通人,大樹已倒了,作為大樹底下乘涼的我們也很難片葉不沾身。

新潮傳媒年後首日開工裁員的標準異常明確,2019績效考核271末尾淘汰10%,甚至連高管中也有20名被裁,不管你身處什麼職位,如果你的能力不配位,都將是最新被裁的一批。

在企業面臨危機的時刻,企業會擇優留下,這是企業得以維繫的方式,我們無法指責企業的自保行為。

在災難面前,每個人的能力被放在一起競技,有些人被“大浪”沖走,有些卻因為自己平時的積累,大浪淘沙後生活無憂。

2.有能力的人都擁有“復業

我認識的一位新媒體寫作大咖就是如此,中科院心理學研究生,有著穩定的體制內工作,同時每個月稿費就一萬多,她完全可以辭職在家。

但是她這麼說:寫作是我的興趣,可以讓我免於繁瑣的人際,並且讓自己得到提升,就算有一天她的工作無法繼續,也依然能夠生活優渥。碰上疫情並沒有影響他的收入。

我認識的一位廚師,並沒有選擇做超市分揀員這樣簡單重複的,與自己行業無關的工作,而是在自己本職工作基礎上,選擇在各大短視頻平臺發佈自己如何做美食的視頻,吸引了眾多粉絲關注。

同時還開設了美食製作專欄,很多粉絲願意為他幾十年的廚藝買單,很多人把除了本職工作的其他兼職工作叫副業,副業成為很多有經濟壓力普通人的選擇。

但是大部分人選擇副業是和自己專業沒有聯繫的工作,比如下班後開滴滴,但是她本身是個銷售,還有很多人下班後去服務員等,其實這些工作工資不高,對體力的要求卻較高,對人的身體健康和精神是一種損耗。

疫情下的“經濟危機”,是因為你沒有掌握高級的思維方式


這就不得不提另一個概念“復業”,復業就是職場人在主業之外,通過資源、人脈、技能、認知等利用媒介創造有價值的產品、服務、內容等,持續獲得現金流。

日本作家本田直一作品《下班,你的人生才開始》就在鼓勵每個人去跨界,本田直一本人是“復業”高手,他身兼作家,電視製作人,企業品牌設計師,紅酒調酒師等眾多職業。

本田直一在書中對於為什麼要副業做出解釋:如果你有一家公司,交易對象只有一個客戶的話,旁人怎麼去評價這家公司?人的一生,如果只擁有一個工作的話,他的人生風險值是不是太大了呢?萬一有一天你的身體跟不上你的工作量的時候,你的工作不需要你了,你唯一的機遇就沒有了。”

復業就是降低自己未來的風險,提高自己的反脆弱能力,真正做到了不管在什麼社會經濟條件下“坐懷不亂”。要想找到適合自己的正確複葉方式,還是要看每個人的思維方式。

3.復業就是培養指數思維

“復業”追求的是指數型思維,對個人來說就是複利法,通過“持續的踐行投入➕深度的思考總結”帶來複利收入。

愛因斯坦曾說:“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查理芒格提到普世智慧第一條就是“複利”。

愛因斯坦在擔任荷蘭萊頓大學教授時,給學生講的第一課就是成功秘訣,愛因斯坦拿著骨牌站在講臺,沒有說一句話,開始在講桌擺骨牌,擺到第二十幾枚時,骨牌嘩啦啦的倒下。

疫情下的“經濟危機”,是因為你沒有掌握高級的思維方式


他不緊不慢地繼續開始擺,擺到第四五次的時候,禮堂的學生開始喧譁,愛因斯坦擺了30分鐘的時候,禮堂的學生陸續的離開,學生中有一部分出於好奇開始和教授一起擺弄骨牌。

但是很多人擺到40多個骨牌就倒了,而盒子裡還有十幾枚骨牌,於是不斷的有學生放棄離開,只有一個學生堅持到最後,經過一個多小時不斷的嘗試,他把50多個骨牌終於擺好。

愛因斯坦問他:“你是怎麼成功的?”這位學生回答他先開始發現有些骨牌有磁性,於是下一次他就把有磁性的骨牌放在下面,後面他又發現這些骨牌輕重不一,於是下一次把較重的放在下面,經過幾次50多個骨牌沒有在倒塌。

愛因斯坦對這位學生說:成功就是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時還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做,所以成功的秘訣就是成功的事情重複做。這位學生就是後來的美國著名物理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惠勒。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複利的兩個關鍵點,第一就在於反饋加強,用元能力裂變出更多的能力,這些能力又會幫助我們習的其他能力。第二就是臨界點,複利最初的能力增長是緩慢的,甚至是難以察覺的,需要多次執行。

複利法就是在自己感興趣擅長的行業精耕細作,同時延伸自己思維邊界,把不同的能力嫁接,增強自己專業能力附加值,以達到專業能力利益最大化。

4.思維方式決定結果

把時間用在思考上是最能節省時間的事情。——卡曾斯名言

美國著名企業家、國際營銷大師貝克·哈吉斯, 擁有多家快速成長的公司,他在《管道的故事》這本書中提到我們都生活在“提桶的世界”,幹一天活拿一天工資,但是要是你建了一個“管道”,那麼你就算是躺著,也會有錢賺。

疫情下的“經濟危機”,是因為你沒有掌握高級的思維方式


思維方式就像是方向目標,如果方向都不對,努力只會加倍,副也只能叫勤懇,復業需要的是智慧與意志力,也是更有遠見的長期發展方式。

換一種思維方式,自己的專業能力能得到最大的施展,也可以減少自己的體力與精力的消耗,在工作中不斷的整合能力,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應該就是真正的終生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