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執筆可有定法?

古董一尊


【趙大藝術】【書法執筆的講究】

古代書法家書法執筆有兩種不同風格

一.歐陽詢論執筆:要求手指離筆尖二寸,比較近。

二.蘇東坡則認為:要求執筆要高,也就是說手指離筆尖遠。

一個要求近,一個要求遠,請大家說說-您聽誰的?

筆者大論

如果非要論個高低,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是正確的方法。主要在於歐陽詢與蘇東坡之書寫風格不一樣,因此對執筆之方式做出了相應之調整。

當我們在書法執筆時,具體來說:

一.書法楷書之類的創作其執筆要近些;

二.書法行書與草書類的創作其執筆要遠些。

總之,這要根據自己書法執筆之習慣而定。

圖文/趙大


祥道


書法執筆當然有定法,為便於各位書友的學習掌握,歸納起來有16種定法。順口溜如下:

"筆是將軍,猶若登陣。鷹望鵬逝,游魚得水,景山興雲。長年蕩槳,驚沙坐飛,孤篷自振。夏雲奇峰,坼壁之路,驚蛇入草,飛鳥出林。錐畫沙,印印泥,折釵股,屋漏痕。”悟得其中奧妙,用筆定能通神。

下面進行詳解:

書法,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用毛筆書寫漢字創造意境表達感情的造型藝術。因此,書法之妙,全在用筆。這一點,在毛筆基本定型的秦代,在書法上有造詣的李斯、蒙恬就已經認識到了。李斯用短鋒扁筆書寫"小篆",立後學之宗祖。蒙恬不僅改良成功了流傳至今的毛筆,還撰寫了中國書法史上第一部論述毛筆的著作《筆經》。也就是說,早在兩千多年前,先賢們就已經開始研究用筆方法———筆法了。

  由於"筆法"在書"法"中佔有"第一"的位置,兩千多年來,歷代書法家、書法理論家不斷地進行深入細緻地探索,提出了大量有獨到見解的用筆方法。這些書家,越研究越覺得"筆法"實在是"奧妙無窮",有時難以直接用非常明白通俗的語言文字準確地表述清楚,於是,便創造了一種"比喻法"———即用自然和人類社會的事物形象來類比如何用筆,以便使自己和後學者領會並掌握筆法的要領。

  翻閱歷代書法典籍,選出下面9位書法家主要的16個用筆"比喻",大體按時間順序列出來和同道共勉。

  一、用筆如"鷹望鵬逝"

  李斯不僅是小篆的"鼻祖",也是用"比喻"闡述筆法的第一人。"鷹望鵬逝"這個比喻就是他說的(也有學者認為是蒙恬的話)。原話是:"用筆法,先急回,後疾下,如鷹望鵬逝……"意思是:作書用筆要像蒼鷹、鵬鳥捕食那樣,先在空中飛翔、迴旋、觀望,看到"目標"之後疾速下飛貼近捕捉。這個比喻告訴我們,書者在筆頭著紙之前,要先在空中搖曳取勢,作落筆的"精神準備",看準———弄清筆性、紙性、墨性、字體、字意;考慮好佈局、風格之後,迅速下筆,方可捕捉到"目標"———預想的書寫效果。清代書法家朱和羹說:"能如秋鷹搏兔,碧落摩空,目光四射,用筆之法得之矣。""鷹望鵬逝"法,也被稱作"搖筆"。

  二、用筆如"游魚得水,景山興雲"

  這兩個比喻是李斯同一次說的,故而放在一起闡述。總的意思是用筆不要做作,要自然舒暢。要像魚在水中自由自在、無拘無束、舒展活潑地遊動;要像景山———大山上升起的雲朵一樣,飄然、悠閒、自在。意在強調從大自然的美中悟出用筆的規律來。

  三、用筆"猶若登陣"

  漢丞相蕭何是中國書法史上把兵法引入書法的第一人。他在《論書勢》中說:"夫書勢法,猶若登陣,變通並在腕前,文武遺於筆下,出沒須有倚伏,開闔籍於陰陽。"把書法的筆勢、筆法比作登陣作戰。意思是:登陣要隨機應變,用筆要善於變通———在於用腕;登陣要調兵遣將,用筆要安排好點畫;作戰貴在神出鬼沒,用筆要有起有伏;作戰要能展開和集結,用筆、結體要善於處理好擒縱、提按、曲直、粗細、斷連、起止、正攲、舒斂、向背、方圓等陰陽對立統一的關係。

  四、"筆是將軍"

  書聖王羲之曾經擔任過"右軍將軍",對毛筆的神奇作用有獨到見解。他在《書論》中說:"下筆不用急,故須遲,何也?筆是將軍,故須遲重。"書聖為何把筆比作指揮作戰的將軍?是因為二者有共同之處。將軍一個命令,關係到戰爭勝敗、土之得失、人之生死。作書,筆一落紙,墨便成形,字的生命(骨肉氣血神),不可改變。因此,書者下筆,要像將軍發佈作戰命令一樣,審時度勢,謹慎從事,不可操之過急。王右軍還曾經把筆比作大刀、長矛,對於"字"的生命,有生殺予奪的作用,用起筆來一定要慎之又慎。

  五、用筆當如"錐畫沙",如"印印泥"

  這是初唐四大書家之一的褚遂良在《論書》中的原話。"錐畫沙"、"印印泥"是兩個展現筆意的著名術語,是從事書法的人不可不知的概念。"錐畫沙",意思是說長矛一類武器(或工具)的錐鋒畫入平沙地裡,沙形兩邊凸起,中間凹成一線。在紙上用筆,要像"錐畫沙"一樣,筆鋒行在線條的中間,不顯起筆、止筆的痕跡。而墨跡則浮在線條兩邊,使人感到凝重、突出、勁險、立體,富有質感、力感、澀感的效果。"印印泥",是說用筆要像印章印在粘性紫泥上一樣,深入有力、清晰可見,以造成佈置均正、形體端嚴、黑白分明、圓靜有力、剛柔相濟的效果。兩個比喻,惟妙惟肖地勾畫出了中鋒用筆、注意藏鋒之後所達到的"用筆之妙"。若能深解其意,"入木三分"、"力透紙背"的中鋒用筆"訣竅",才算領悟到了。

六、用筆如"孤篷自振,驚沙坐飛"

  唐代書法家張旭在談到用筆時說:"孤篷自振,驚沙坐飛,餘思而為書,而得奇怪。""孤篷自振",是說用筆要像一種孤單的飛篷草渾身搖動一樣,觸動奮起、翻轉奔逐。"驚沙坐飛",是說用筆要像受到震動的沙子自然而然地飛起來一樣,奔放縱逸、豪情激盪。張旭綽號"張顛",精曉楷法,草書最為知名。這句話的意思是,他看到了上面兩種自然現象,領悟到了書法(草書)的用筆,從而使自己的筆勢有了新奇的變化,達到了期望的"振飛"境界。

  七、用筆如"屋漏痕"

  "屋漏痕",是"顏體"書法的創造者、唐代書法家顏真卿與向他求教的僧人懷素對話時說的。原話全文是:"素曰:‘吾觀夏雲多奇峰,輒常師之,其痛快處如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真卿曰:‘何如屋漏痕?’素起,握公手曰:‘得之矣!’"這裡,有"醉素"之稱的懷素,在談到自己的用筆體會時,一連用了四個比喻:夏雲奇峰、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坼壁之路,應該說對用筆已經是很有研究很有體會了。然顏真卿卻不以為然,一言以敝之曰"何如屋漏痕?"懷素聽了,醍醐灌頂,茅塞頓開,肅然起敬,握手喜呼"得之矣!"可見"屋漏痕"的比喻更為形象、貼切、準確、經典。"屋漏痕"的含義到底是什麼呢?唐代以後,書家對此多有解釋,多數人的觀點認為是指中鋒或藏鋒用筆,"言不露圭角"。今人沈尹默在《書法論叢》中解釋得比較明白,說"屋漏痕"是:"雨水滲入壁間,凝聚成滴始能徐徐流下來,其流動不是徑直落下,必微微左右動盪著垂直流行,留其痕於壁上。"從沈尹默先生的解釋中可以看出,這個"痕"的"形象"是自然的、有澀勢的、有質感的、總體垂直的。若用筆蘸墨書寫,能達到這個效果,那就進入到了筆法的最高境界。"屋漏痕",是對用筆要求和藝術效果的一個非常著名的形象化比喻,是有志於書法的人不可不知的概念。需要指出的是,懷素的"四個比喻"也是可供借鑑的,其中的"坼壁之路",指牆壁自然開裂處具有天然清峭、沒有人為佈置之巧的"裂紋",用筆若能如此,點畫一定會渾然天成。這一比喻也常為後人引用。

  八、用筆如"長年蕩槳"

  北宋詩人、書法家黃庭堅在《山谷題跋》中說:"元佑間書,筆意痴鈍,用筆多不到。晚入峽,見長年蕩槳,乃悟筆法。"此處"長"字念"漲"音。"長年",是長江三峽人對船頭把篙船工的稱呼。"長年蕩槳"意為船工蕩槳。黃庭堅是1101年56歲時乘船路過三峽的,所以說是"晚入峽"。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黃庭堅多年為"用筆不到"、"筆意痴鈍"的事所苦惱,晚年乘船過三峽,看到船工在一定空間範圍內,有節奏的前俯後仰,把船槳推出挽回,一去一返,協調自然。由船工搖槳自然"到位"的動作,黃庭堅悟到了用筆如何自然"到位"。從此,用筆開始如船工般悠然"盪漾",一掃"痴鈍"的筆意。後人評價黃庭堅的書法作品,"飄動盪漾,大概是得長年蕩槳之助吧"。黃庭堅活到61歲,一生對用筆都非常重視,曾說:"古人工書無他異,但能用筆耳。""凡學書,欲先學用筆。"黃庭堅從"長年蕩槳"中領悟到"飄逸"的筆法,是他多年研究筆法,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後朝思暮想"頓悟"的結果。

  九、用筆如"折釵股"

  南宋詞人、音樂家、書法家姜夔在《續書譜》中說:"折釵股欲其曲折圓而有力。"釵,婦女髮髻上的一種首飾,多為韌性很好的金銀材料打造,一般由兩股合成。"折釵股",是筆畫轉折處的用"金銀釵"的形象作比喻的一種筆法。意思是用筆到線條轉折之處,筆毫要平鋪,鋒要正,要圓而不扭曲、不偏斜,以便使轉折處的線條像折彎的"釵股"一樣,表層圓暢、均稱,內部勁健、含力,顯出一種寬閒圓美之態。後代書家對這一比喻也多有解釋,清代書法家朱履貞在《書學捷要》中說:"折釵股者,如釵股之折,謂轉角圓勁力均。"

  以上李斯、蕭何、王羲之、褚遂良、張旭、顏真卿、懷素、黃庭堅、姜夔等9人的16個比喻,涉及到用筆的重要性、觀念、姿勢、動作、技巧、效果等各個方面,是"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書法"的重要傳統之一,也是歷代書家傳授的用筆"真經"(對這些比喻的可行性也有不同認識)。踏入"書道"的人,不可不知以上比喻。但"比喻"畢竟是比喻,它只是對事物本質的一種"接近",並不是事物本身,習書者在實踐中只可參照,不可拘泥。因為說到底,"殺豬殺尾巴———各有各的殺法",上述9人都是書法大家,每人對筆法的感受———比喻也不一樣嘛。

  為便於記憶,至善君將16個比喻連句為"用筆口訣":

  "筆是將軍,猶若登陣。鷹望鵬逝,游魚得水,景山興雲。長年蕩槳,驚沙坐飛,孤篷自振。夏雲奇峰,坼壁之路,驚蛇入草,飛鳥出林。錐畫沙,印印泥,折釵股,屋漏痕。悟得其中奧妙,用筆定能通神。"

  需要指出的是,翻閱典籍,發現宋代之後———即元、明、清的書家,在探討用筆方法的"比喻"上,基本上是重複、註釋、延續唐宋之前的說法,很少有獨到見解的新比喻。故筆者也只選到宋代之前。從這個側面可以看出,宋代之前,關於如何用筆,已經研究得比較透徹了。因此,欲學書者在學習和把握用筆方法時,應多看宋代之前的書法理論著作和經典墨寶。






校傲臨風(書畫)


無規矩不成方圓。書法藝術在我國源遠流長,在書法創作中,從整幅書法的謀篇佈局,到每種字體,每個筆畫的寫法,再到對書寫工具的正確掌控,都有一系列嚴格的要求。

隨著書法藝術的不斷成熟,古人在重視書法創作和理論的同時,對書法教育同樣表現出較高的熱情,歷代書法家都留下過關於如何正確執筆的,具有言傳身教作用的文章。

書法執筆實際上就是對書寫工具的熟練運用。

清代中期書法家著名書法家戈守智耗費許多精力,根據自己的書寫經驗,編著了一本插圖本的《漢溪書法通解》,這是我國關於書法教育和書法執筆的最早的實用性書籍。

在書中,採取圖文並茂的方式,詳細講解了在書法創作中如何正確地執筆,到現在,這本書對書法初學者依然具有突出的指導作用。

書中把書法執筆歸納為“五指執筆法”,即通過五根指頭的指力,再配合腕力和臂力,達到運筆自如、正確書寫的目的。

“五指執筆法“的核心是指實、掌虛、掌豎、腕平、管直。

指實就是充分調動五根指頭的作用,讓五指相互配合,實實在在地握住毛筆,並掌握好握筆力道,只有這樣,才能在寫字過程中收放自如,寫出滿意的書法線條。

通常的握筆方式是,把毛筆筆桿夾在中指和無名指中間,再用大拇指把筆桿頂在食指第一個指關節上,這樣的話,手中的毛筆自上而下就形成了兩個固定點,非常利於運筆。

掌虛是指執筆時不能握拳,不能讓無名指和小拇指觸碰到手掌心,手掌心一定要空著,讓手掌完全處於放鬆狀態,如同握了一個乒乓球,這樣有利於運筆時張弛有度。

掌豎是指在執筆時,要讓手掌和毛筆同處於豎直的姿態,這樣的話,筆鋒才會正對紙張,迴避筆走偏鋒的情況。

腕平是指執筆時手腕跟桌面要處在平行狀態,利於把腕力通過手指和筆桿,再傳遞到筆鋒上,體現出線條的骨力。

管直是指執筆時筆鋒要跟直面垂直,始終保持中鋒用筆的狀態。

但在實際書寫中,常常要用到中鋒、順鋒、側鋒、逆鋒等多種筆法,要根據提按頓挫來不斷變換執筆的姿勢。


鴻鵠迎罡


執筆無定法,有定法怎可隨心所欲,怎能以書法抒情懷。再說古代與今坐姿用具都在改度,那執筆怎可有定法。元書家趙孟頫講:“書法以用筆為上”完全以書家靈活用筆為上,方可一揮而就。





儒之源


對這個問題,個人理解,對於老書法愛好者來說,只要自己書寫時感覺舒服就可以,不必刻意在乎用什麼執筆姿勢,是為“執筆無定法”。而對於新手來說,一定要學習正規的執筆方法,養成良好的執筆習慣,對於以後的書法學習大有益處。

執筆方法,大體有兩種:即三指執筆法、五指執筆法,前者據說為大文豪蘇軾所推崇,後者為現今慣用的方法。

執筆方法中要求“指實”、“掌虛”,指實意思是每個指頭中間不留縫隙,掌虛是說手掌心是空的,這樣握筆才能讓每個手指頭一起發力,運力於豪端。

執筆姿勢中有枕腕、懸腕、懸肘三種姿勢。初學者一般採用枕腕的姿勢,能夠有利於控制毛筆。

就執筆高度而言,除了筆的大小因素外,成年人和小學因身高等原因,執筆高度也會不同。

筆毫軟硬程度也和執筆姿勢有關,初學者掌握不好提按技巧,不宜用較軟的羊毫和過硬的狼毫,而宜用兼毫。筆毫長短方面,初學不可用長鋒,不宜掌握。各種書體書寫規則不同,執筆方法也會不同。





聽雨草堂主人


書法執筆是沒有定法的。古人講,“把筆無定法”,根據每個人的書寫習慣而定的,不是固定的,一成不變的。雖然說,“把筆無定法”,然而,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大致的執筆情況。概述如下:首先,根據指法來講,常見的有三指執筆法,五指執筆法等。寫榜書時還有一對四執筆法(大拇指一側,其他四指一側)。寫小字時有人用三指執筆法,據說,蘇東坡就用三指執筆法。總之,根據字的大小,個人的書寫習慣,有不同的執筆法。如果規定死了,則顯然無法應對不同的場面。其次,從字體來講,執筆有高低說法。一般來講,寫小字時,執筆比較低,大字就稍高一些,誰見著寫小楷時握住筆稍寫的?所以,雖然說,“把筆無定法”,但也根據實際需要,個人習慣,還是有個大致的說法的,並不是隨意胡亂握筆就能寫字的。有的書法家,如清代的包世臣還是何紹基,總結了自己的執筆法,包括鄧石如等,有什麼“迴腕法”,那也不代表主流。總之,根據情況而定,但也不是瞎執筆就能寫字的。還是有一定說法的。在不定當中有著一定的要求;在定的當中有著靈活的變通。“指實掌虛”,但有時又需要“捻管”,也就是說,手指在書寫的某些環節是需要“動”的,跟某些人的“腕動指不動”又相矛盾。在中側鋒的轉換中,靈活把握,才是執筆書寫的王道。從古至今,關於執筆法論述很多,怎樣才是合適自己的,有時也靠自己依人而定,依字而定,依筆而定了。肯定地回答,執筆沒有定法,但也不能隨便抄起傢伙就寫字,多練習,就會找到握筆寫字的感覺了。


墨亨


執筆法沒有高下對錯之分,每一種執筆法,都產生過優秀作品和優秀書家,但有是否科學的問題。有的人用三指,有的人用五指,甚至還有一些更特殊的。一般來說,執筆要靈活,要充分利用五指的力量。所以,我偏向於五指執筆法。三指執筆寫小一點的字還可以,寫大字就可能有些控制不住的地方,比如用大提鬥寫字還是五指齊聚更能骨力洞達一些。主要是你自己的手是否靈活,是否靈活的讓筆成為手的一部分。

總之,執筆的原理就是蘇東坡講的“執筆無定法、務使虛而寬。”


居閒齋


我認為書法執筆沒定法。我覺得只有自己感覺舒服、合適就行了。

大書法家蘇東坡說:“執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就是說執筆沒有絕對標準的方法,只要手心留有活動空間,執筆靈便就行。

執筆無定法,話雖如此,卻也並非無章可循。歷代書法家在考察手腕生理特徵和用筆規律基礎上,總結出一套相對科學的執筆方法,對初學者而言具有相當的參考意義。

前人傳下來的執筆方法很多,有龍眼法、鳳眼法、撥燈法、二指法、三指法、四指法、單鉤法、雙鉤法、捻管法、撮管法、握管法、搦管法、雙手迴腕法,等等。

對於非研究者,不建議過多去鑽研這些名詞,瞭解執筆法的主要意義,在於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執筆方法,或努力訓練和適應公認比較合用的就行。

那什麼是最常用而且比較科學的執筆法呢?歷代公推五指執筆法。

五指執筆法,相傳是由“二王”傳下來的,唐代陸希聲得到後,再傳至宋代錢若水,才公開出來。

我們認為,執筆執法凡是符合生理功能,書寫效果好的,即是好的辦法。總之,不管你執筆是何種方法,筆要執緊,腕力才能傳之筆端,但又不能執得過緊過死,太緊了會指死腕僵,運轉不活。

因此,歷來要求執筆做到“指實掌虛”,“指實”實指除了大拇指外,其他四指要相挨緊密,使執筆有力,這個“緊”字實際上就是“實”。

“掌虛”實執筆時要掌心虛空,形如握卵。一般能達到這種要求,運筆便能自如有力,這時歷代書家為我們總結的寶貴經驗。

具體執筆方法是右手大拇指內側與食指相對扣住筆桿,這時虎口的形狀像馬鐙,中指靠在食指下,鉤住筆管,無名指從下邊的對面擋住筆管,小指靠在無名指下,以同一方向擋住筆管增強其力。

執筆本不復雜深奧,與使用筷子道理相似。使用筷子是為了把飯菜夾到嘴裡,執筆是為了有利於寫字。一桌人圍在一起吃飯,“執筷”的方法不盡相同,但都夾得利落。我們認為執筆的確“無定法”。




墨色之境


執筆說古來有之,除了基本的執筆姿勢之外,要注意幾點:

1,執筆是為寫好字服務的,本無定式 但是有規律:

掌心要空,大字握筆要適中,小字要低,行草要略高,這樣使轉靈活。

2,理解古人的特殊執筆,如何紹基的迴腕法。

不能像圖上的何紹基執筆的樣子,如果那樣,幾乎寫不了字,所謂迴腕,其實是顏體特點的弧度,筆的運行軌跡往懷裡收,被誤傳成今天的樣子。



雲夢齋論藝


都說執筆無定法,以前我也贊同這種觀點,可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我覺得執筆還是有法的!

我推薦的執筆方法是現行大眾所執筆的方法,也就是雙鉤執筆法。

為什麼只推薦這種執筆法呢?我認為只有這種執筆方法是最科學,也是最有利於你書法發展的執筆法。

我也實踐過一些執筆法,在一般情況下也沒有什麼不適合的地方,比如單鉤法,也就是類似鋼筆的執筆法,在寫字的時候小幅度的用筆還沒有什麼障礙,但是,大幅度轉筆時,這種執筆就不夠靈活了,而且,這種執筆在運筆方向上也有方向滯頓的問題。

其他的執筆方法,我感覺還不如單鉤執筆靈活,所以也不在此贅述了。

以上是我個人的執筆體會,也是我個人的推薦,如果有不同的意見,還是隨大家個人意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