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和溥仪中间,其实还出了一位皇帝,活到1942年,名字听着耳熟

1644年,年仅6岁的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即位,成为清军入关后的第1位皇帝,接下来便是赫赫有名的“康雍乾”3帝,然后是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溥仪,总共10位皇帝(加上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就是12位)。

光绪和溥仪中间,其实还出了一位皇帝,活到1942年,名字听着耳熟

这是大部分中国人眼中的清朝皇帝们,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当年差点取代溥仪成为“末代皇帝”,慈禧早早确定了他登基大典的时间、流程,结果他才当了3天皇帝就被一脚“踹”了下去,被人当成笑话,甚至名字都不配被人提起,他叫做爱新觉罗·溥儁(jùn)。

溥儁,出生于1885年,是端郡王爱新觉罗·载漪次子,从小就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整天提笼架鸟,不爱读书,稍有不满就对天长啸,但无所谓,人家有钱有地位,随他造作。按理说溥儁可以这样无忧无虑、放肆地度过一生,但他有个不得了的姑奶奶——慈禧太后。

光绪和溥仪中间,其实还出了一位皇帝,活到1942年,名字听着耳熟

就在溥儁过着逍遥自在日子的时候,姑奶奶慈禧太后却忙得焦头烂额。1898年,浩浩荡荡的戊戌变法惨遭失败,慈禧作为守旧势力的代表,几乎独揽大权,这让革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和中间派(李鸿章、张之洞等人)感到不满。

慈禧拿到了大权,当然想尽快铲除阻碍她的革新派,“戊戌六君子”很快就被处斩,其余革新派四处逃散。既然光绪帝敢支持革新派,那么不如将他一并除去,另找一个傀儡皇帝,思来想去,她想到了爱新觉罗·溥儁,这个没啥出息的人,做傀儡皇帝最合适不过。

光绪和溥仪中间,其实还出了一位皇帝,活到1942年,名字听着耳熟

1899年12月24日,正在潇洒的溥儁被慈禧太后召唤入宫,莫名其妙就被过继给同治帝为嗣,赏他头品顶戴,号“大阿哥”(即皇太子),从此就留在宫中读书,等着1个多月后登基为帝。

1900年正月初一,溥儁被带到了大高玄殿、奉先殿行礼,改国号为“保庆”,溥儁成为清朝入关后第10位皇帝。然而此事一出,全国上下议论纷纷,就连皇室成员们都激烈反对,要求此事作废,此事甚至惊动了各国列强。

光绪和溥仪中间,其实还出了一位皇帝,活到1942年,名字听着耳熟

英国公使馆直接告诉李鸿章:我们不想干涉你们的朝政,但英国认为光绪帝才是清朝皇帝,我们只和光绪帝打交道。慈禧可以不管大臣反对,可以不管皇室反对,但列强反对,她必须要认真对待,于是溥儁在当了3天“皇帝”后就下台了。

最惨的还是溥儁,他莫名其妙来,莫名其妙上位,现在又莫名其妙被废,慈禧还顺便“甩锅”给他——“载漪纵义和拳,获罪祖宗,其子溥儁不宜膺储位”,意思是说溥儁他爹和义和团为伍,儿子溥儁根本不适合当皇帝,废了他。

光绪和溥仪中间,其实还出了一位皇帝,活到1942年,名字听着耳熟

1902年,慈禧下令把溥儁两父子流放新疆,这是溥儁这辈子第一次吃苦,眼看慈禧自己都顾不全,父亲载漪索性带着儿子逃跑,跑去了内蒙古阿拉善旗罗王府妻舅家避难,溥儁还和罗王的女儿互生好感,娶了她。但耐不住溥儁风流惯了,老想着回京城,夫妻二人感情并不和谐。

1912年,溥仪宣布退位,溥儁立马找到了他,表示自己是曾经的“大阿哥”,希望可以谋得一官半职,于是当上了总统府参议,每个月可以领到500大洋的工资。好久没有享受过“城里”日子的溥儁瞬间放飞自我,今天去戏园,明天去酒楼,染上了抽大烟的恶习,钱如流水般没了。

光绪和溥仪中间,其实还出了一位皇帝,活到1942年,名字听着耳熟

溥儁各种变卖家产、向亲戚借钱,仍然补不了抽大烟的窟窿,最后穷困潦倒,积郁成疾,于1942年病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