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一组非常珍贵九江黑白照片奉上

值得珍藏!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1930年12月出版),莲花洞的登山口,挑夫在此候客,只见竹轿悬挂在梁上,不占用地面空间,路旁几个孩子看着人来人往。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1931年2月出版),石钟山,位于湖口县长江与鄱阳湖相会处,山顶远眺,江水湖水,一清一浊,界线分明。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1931年2月出版),鄱阳湖口,湖畔村落密布,湖中大小船舶穿行停靠。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1931年2月出版),石钟山全貌,山为两座,下有洞穴深潭,水石相激,声如石钟而得名,苏轼的一篇名文《石钟山记》写的就是此山。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1931年2月出版),鄱阳湖与长江上的木筏,一层层的木头堆叠起来,上端建有棚屋,便于水上生活。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1931年2月出版),筏屋内部,几位船民正在绞动轱辘。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1931年3月出版),夕阳西下,长江上的船队,前方的船帆张开,行驶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1931年3月出版),九江城外的甘棠湖,水源来自庐山的山泉,因纪念唐时江州刺史李渤的德政如同周公,而称之为甘棠湖,远处的佛塔位于能仁寺。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1931年3月出版),九江英租界,1861年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明确英国在九江建立租界,1927年被 民 国 政府收回。现代化的铁桥横跨水面,长袍马褂的百姓穿行桥上,岸旁吊脚楼民居和西式建筑,混杂一处。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1931年3月出版),南康城区的衙门,位于当时的星子县,民国时期废除南康府。艳阳之下,女子撑着伞,最后一人还回首张望。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1931年3月出版),浔阳江头,万里长江流入九江,而九江又称浔阳,因此这段长江被称为浔阳江,白居易著名的《琵琶行》便写于这里,篇首为:“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1931年3月出版),长江上张网捕鱼的渔人,起获时的渔网,仿佛是蝴蝶的双翼。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1931年3月出版),站在高处放哨的士兵,只见其一手握枪,一手扛伞。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1931年3月出版),南康(现庐山市南康镇)城内的街巷,石条路依坡而建,两旁店铺,有京广杂货,仁丹等各式招牌,左侧店铺门口,大大小小的少儿和掌柜正好奇的看着摄者拍摄。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1931年3月出版),可能是大户人家的厨房,大灶有三口锅,一位老妇人,满头银丝,正在灶台旁忙碌着饭菜。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1931年3月出版),九江的陶器商铺,经营的是景德镇的瓷器,店铺建筑应是西式风格,商号名称可见:“殷永兴”“聚荣昌”等,中间的小门楼刻有“平安旅社”字样,想必是各地商人行商落脚之处。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1938年3月出版),鄱阳湖日出风光,应是从庐山上俯瞰而得。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1938年3月出版),湖口镇的港口码头,只见船舶停靠,两艘小舟静静划过。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1938年3月出版),湖口镇全貌,作为军事要地,传统的中国民居,错落相倚,左下方的西式建筑好像是一座教堂。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1938年3月出版),九江城的岸边码头,可从鄱阳湖船行至南昌。当时的人们大多身着白色的长袍与马褂。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1938年3月出版),九江城西门处的街道,弧形的道路,挑夫、车夫、行人、人来人往,两旁商铺大多两层以上,右侧的商家是“杨德堂油行”。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1938年3月出版),龙开河,又称湓水,片中乌篷船停在岸边,两岸风光旖旎,白居易在九江期间,泛舟河上,写过一首《泛湓水》:“四月未全热,麦凉江气秋。湖山处处好,最爱湓水头。湓水从东来,一派入江流。可怜似萦带,中有随风舟。命酒一临泛,舍鞍扬棹讴。放回岸傍马,去逐波间鸥。烟浪始渺渺,风襟亦悠悠。初疑上河汉,中若寻瀛洲。汀树绿拂地,沙草芳未休。青萝与紫葛,枝蔓垂相樛。系缆步平岸,回头望江州。城雉映水见,隐隐如蜃楼。日入意未尽,将归复少留。到官行半岁,今日方一游。此地来何暮,可以写吾忧。”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1938年3月出版),南康城内的牌坊群,气势巍峨,建筑精美,作为白鹿洞书院所在地,遗迹众多。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1939年6月出版),庐山上的僧人,气度不凡。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1942年9月出版),鄱阳湖上的打鱼船。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五老峰

现在去庐山的小伙伴们

还能看到这样的风景不?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烟水亭

甘棠湖中,楼台远距世俗红尘。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爱莲池

周敦颐观莲处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白鹿洞书院

南唐升元年间,白鹿洞正式改名为书院,

称白鹿洞学院,亦称"庐山国学"。

宋仁宗五年,改称"白鹿洞之书堂",

与其时的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并为"四大书院"。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白鹿洞书院朱熹神位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周敦颐墓

“江洲八景”之—

之后被毁,2007年重新修复后开放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香炉峰

不知这条山路还在不在?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西林寺塔

现在的塔经过修葺气派多了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栖贤寺

如今的栖贤寺可不似这般的冷清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东林寺

现在香火老旺了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庐山云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仙人洞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石门涧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虎溪

远远看到了西林寺塔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大月山

如今驴友的好去处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庐山雪松

这颗小雪松应该成了雪松爷爷吧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大汉阳峰

这山、这云,蔚为壮观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湖山千里

转眼云开迷雾散,千里湖山入眼底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牯岭山路

没有护栏的好汉坡

九江1930-1942,海量罕见老照片回到民国!值得珍藏!

牯岭别墅群

云中山城,美不胜收!

民国时的九江有没有惊艳到你?

这些穿越来的地方

你还认得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