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常用農藥介紹:植物生長調節劑--乙烯利Ethephon


蔬菜常用農藥介紹:植物生長調節劑--乙烯利Ethephon

其他名稱:一試靈、果豔、巴豐、總收、高欣、國光顏化、乙烯磷。

主要劑型:

  • 單劑:40%水劑,10%可溶性粉劑,70%、85%、90%、91%原藥,5%膏劑。
  • 混劑:蕓薹乙烯利。

毒性:低毒。

作用機理:

乙烯利經由植物的葉片、樹皮、果實或種子進人植物體內,然後傳導到起作用的部位,釋放出乙烯,具有與內源激素乙烯相同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增強細胞中核糖核酸合成的能力,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在植物離層中如葉柄、果柄、花瓣基部,由於蛋白質的合成增加,促使在離層區纖維素酶重新合成,因而加速了離層形成,導致器官脫落。乙烯能增強酶的活性,在果實成熟時還能活化磷酸酯酶及其他與果實成熟有關的酶,促進果實成熟。在衰老或感病植物中,由於乙烯促進蛋白質合成而引起過氧化物酶的變化。乙烯能抑制內源生長素的合成,延緩植物生長。


產品特點:

蔬菜常用農藥介紹:植物生長調節劑--乙烯利Ethephon

  • (1)乙烯利是一種促進成熟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屬於催熟劑。乙烯幾乎參與植物的每一個生理過程,能促進果實成熟及葉片、果實的脫落,促進雌花發育,誘導雄性不育,打破某種種子休眠,改變趨向性,減少頂端優勢,增加有效分櫱,使植株矮壯等作用。
  • (2)鑑別要點:純品為無色針狀晶體,工業品為白色針狀結晶。水劑為淺黃色至褐色透明液體。用戶在選購乙烯利製劑及復配產品時應注意:確認產品通用名稱及含量;查看農藥“三證”,40%乙烯利水劑應取得生產許可證,其他單劑品種及其復配製劑均應取得農藥生產批准文件;查看產品是否在2年有效期內。

應用:乙烯利具有用量小、效果明顯的特點,因此必須嚴格根據不同作物的具體特點,用水稀釋成相應濃度,採用噴灑、塗抹或浸漬等方法進行使用。在蔬菜生產上主要用於番茄、黃瓜、南瓜、西葫蘆等。

(1)促進雌花分化

  • 黃瓜:苗齡在1葉1心時各噴一次藥液,濃度為200~300毫克/千克,增產效果相當顯著。濃度在200毫克/千克以下時,增產效果不顯著;高於300毫克/千克,則幼苗生長髮育受抑制的程度過重,對於提高幼苗的素質也很不利。經處理後的秧苗,雌花增多,節間變短,坐瓜率高。據統計,植株在20節以內,幾乎節節出現雌花。此時植株需要充足的養分方可使瓜坐住,長大,故要加強肥水管理。一般當氣溫在15°℃以上時要勤澆水多施肥,不蹲苗,一促到底,施肥量要比不處理的增加30%~40%,同時在中後期用0.3%磷酸二氫鉀進行3~5次的葉面噴施,用以保證植株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對養分的需要,防止植株老化。
  • 秋黃瓜:雌花著生節位高,在3~4片真葉時用150毫克/千克乙烯利液噴灑一次,主蔓著生雌花,可延續到20~22節,植株節間短,抗性強,增加早期產量34%~64%,提早7~10天成熟。一般早熟黃瓜品種雌花多,結瓜早,不必用藥;而夏、秋黃瓜出苗後,氣溫高、日照長而雌花開得遲,用藥效果好。
  • 西葫蘆:在幼苗3葉期,用濃度為150~200毫克/千克的乙烯利液噴灑植株,以後每隔10~15天噴一次,共噴3次,可增加雌花,提早7~10天成熟,增加早期產量15%~20%.
  • 瓠瓜:瓠瓜往往是雄花比雌花出現得早,因此結果較遲。用100~200毫克/千克乙烯利溶液噴灑具有5~6片葉的瓠瓜幼苗,可以抑制雄花的形成,促進雌花發育,提早結實。品種不同,乙烯利使用的濃度也應不同。對早熟品種100毫克/千克較適宜;對晚熟品種需要適當提高濃度,可達200~300毫克/千克。
  • 南瓜:可參照西葫蘆進行,3~4葉期葉面噴灑,可大大增加雌花的產生,抑制雄花發育,增加產量,尤其是早期的產量,但處理效果因品種而有差異。
  • 甜瓜:為增加雌花數,可在幼苗2~4葉期,用40%乙烯利水劑2000~4000倍液噴霧。
蔬菜常用農藥介紹:植物生長調節劑--乙烯利Ethephon

(2)促進果實成熟

  • 番茄:番茄催熟,可採用塗花梗、浸果和塗果的方法。塗花梗。番茄果實在白熟期,用濃度為300毫克/千克的乙烯利塗於花梗上。塗果。適用於番茄分期採收,當番茄果實進人轉色期後,戴上紗手套或用塊棉布在40%乙烯利水劑133~200倍液中浸溼後在果實表面抹一下,或用棉花、毛筆蘸藥液塗在白熟果實的萼片及附近果面,整個果實都會變紅,可提早6~8天成熟,其營養和風味與自然成熟的果實相近。浸果。轉色期的青熟果實採收後,放在40%乙烯利水劑400~800倍液中浸泡1分鐘,取出瀝乾後裝筐或堆放在溫床、溫室中,控制溫度在20~25°℃下催紅,3天后大部分果實即可轉紅成熟。低於15°℃,催紅效果差;高於35°℃,果實略帶黃色,紅度低。
    • 大田噴果催熟。適用於一次採收的加工番茄。在番茄生長後期,大部分果實已轉紅,尚有一部分不能做加工用,可用40%乙烯利水劑400~800倍液噴全株,重點噴果實,可使番茄葉面很快轉黃,青果成熟快,增加紅熟果的產量。對於番茄人工分期採收的田塊,只能用在最後一次採收並且需要催熟的番茄上。


    蔬菜常用農藥介紹:植物生長調節劑--乙烯利Ethephon

  • 櫻桃番茄:為促使櫻桃番茄提前上市,用濃度為10毫克/千克的乙烯利溶液均勻地塗抹在果實上,避免使葉片接觸藥液而引起脫落,可以催熟果實,使果實更鮮豔。
  • 西瓜:用濃度為100~300毫克/千克乙烯利溶液噴灑已經長足的西瓜,可以提早5~7天成熟,增加可溶性固形物1%~3%,增加西瓜的甜度,促進種子成熟,減少白籽瓜。
  • 辣椒:調味品用的幹辣椒,需採收的紅辣椒,可在辣椒生長後期,已有1/3的果實轉紅時,用40%乙烯利水劑400~2000倍液噴灑全株,經4~6天后果實全部轉紅。氣溫低於15℃,不易轉紅。也可用40%乙烯利水劑400~500倍液浸果1分鐘,經5~7天轉紅。
  • (3)促進植株矮化

    • 番茄:在幼苗3葉1心至5片真葉時,用濃度為300毫克/千克乙烯利溶液處理2次,控制幼苗徒長,使番茄矮化,抗逆性增強,早期產量增加。
    • 玉米:在小喇叭口期,每畝用40%乙烯利水劑10~15毫升兌水30千克噴霧,具有調節生長、矮化植株、增加產量的作用。

    (4)打破休眠 生薑播種前用乙烯利浸種,有明顯促進生薑萌芽的作用,表現在發芽速度快、出苗率高,每塊種姜上的萌芽數量增多,由每個種塊上1個芽增到2~3個芽。使用乙烯利浸種時,應嚴格掌握使用濃度,以250~500毫克/千克濃度為適宜濃度,有促進發芽、增加分枝、提高根莖產量的作用。如濃度過高,達750毫克/千克,則對生薑幼苗的生長有明顯抑制作用,表現植株矮小,莖稈細弱,葉片小,根莖小,並導致減產。

    (5)誘導洋蔥鱗莖形成 洋蔥鱗莖的產生,在正常溫度下,需要12~16小時光週期的誘導。洋蔥鱗莖形成時,葉基部細胞擴大,同化物質向葉基部組織中輸送,使基部膨大形成鱗莖。在田間用濃度為500~2000毫克/千克的乙烯利溶液處理4~5片真葉的洋蔥幼苗1~3次,可促進鱗莖形成,加速鱗莖成熟。由於乙烯利抑制洋蔥葉片生長,鱗莖會長得小些。

    (6)提高作物抗病性 巧克力斑點病為馬鈴薯產區的常見病,病狀為塊莖中出現褐色斑點。在馬鈴薯栽植5周後,用濃度為200~600毫克/升乙烯利溶液葉面噴灑,症狀可以得到控制。



    蔬菜常用農藥介紹:植物生長調節劑--乙烯利Ethephon

    由於受到環境條件及作物品種間差異及敏感性的影響,各地具體使用時,還要在當地農技人員指導下進行,或先進行試驗確認後再大面積推廣應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為害及損失。

    • (1)乙烯利經稀釋後配製的溶液,由於酸度下降,穩定性變差,因此,藥液要隨用隨配,不可存放。
    • (2)配製的乙烯利溶液,若pH在4以上,則要加酸調至pH4以下。
    • (3)乙烯利適宜於乾燥天氣使用,如藥後6小時遇雨,應當補噴。施用時氣溫最好在16~32°℃,當溫度低於20°℃時要適當加大使用濃度。如遇天旱、肥力不足或其他原因植株生長矮小時,應降低使用濃度,並做小區試驗;相反,如土壤肥力過大、雨水過多、氣溫偏低、不能正常成熟時,應適當加大使用濃度。使用乙烯利後要及時收穫,以免果實過熟。嚴格掌握使用濃度或倍數,避免產生副作用或導致效果不好。
    • (4)乙烯利為強酸性藥劑,遇鹼會分解放出乙烯,因此,不能與鹼性物質混用,也不能用鹼性較強的水稀釋。
    • (5)乙烯利原液對人的皮膚、眼睛有刺激作用,操作時要注意對人體的安全,避免對衣服的腐蝕。
    • (6)乙烯利對金屬器皿有腐蝕作用,加熱或遇鹼時會釋放出易燃氣體乙烯,應小心儲存和作用,以免發生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