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從來不擔心失業的人,都是如何做到的?獻上行動派的3個錦

這是一個沒有“鐵飯碗”的時代,“程序員被辭開滴滴”、“35+找不到工作”這兩年屢見不鮮。小時候以為考上大學就輕鬆了,到大學了以為工作了就不迷茫了。可工作的壓力讓我們認識到,最好的時代居然是學生時代。<strong>職場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並且沒有補考、重來的機會

。去年互聯網巨頭大幅裁員,鬧的人心慌慌。可是卻有那麼一批人,<strong>面對裁員鎮定自若,因為他們心裡明白“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做好以下這3件事,進退自若:

那些從來不擔心失業的人,都是如何做到的?獻上行動派的3個錦

洞察行業、把握時代命脈

古人行軍打仗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現代想要不被職場拋棄,也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strong>而洞察行業、把握時代的命脈,就是所謂的“天時”。羅振宇老師曾在《十三邀》裡跟許知遠講到,自己之所以能創業成功,是因為自己懂得把握時勢。羅振宇在央視時,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一個節目能否成功,不在取決於攝像、編劇、燈光、剪輯等,而是取決於臺前的那個人。當他看到崔永元離開《實話實說》,收視率就斷崖式下跌時,當他看到于丹、易中天離開《百家講壇》,節目就取消了後,他知道個人IP時代來臨了。於是,他抓住了這個時代的命脈,毅然絕緣辭去了人人都求之不得的飯碗,開始了做知識付費。<strong>要想不被時代拋棄,我們在腳踏實地往前走的同時,也要記得抬頭看路,緊跟時代的發展。

那些從來不擔心失業的人,都是如何做到的?獻上行動派的3個錦

積累人脈,建立自己的信息網

中國講究“人情”,在能力相當時,哪怕點頭之交也會比素不相識有著壓倒性的優勢,<strong>所以,我們要懂得經營人脈。一個人最大的優勢是信息優勢,信息壁壘造就了競爭的不公平性,而擁有更多信息和最優信息的人,則必然在競爭中勝出。信息優勢來源於哪裡?來源於我們的人脈網。我們不是孫悟空,做不到眼觀四方、耳聽八方,唯一能做的就是搭建我們的人脈。人脈的經營不是立馬就能“變現”的,但是卻往往能在關鍵時刻退我們一把。而要建立自己的有效人脈圈,做到兩點即可:一是提升能力;而是樂於分享。人脈的本質是價值交換,也就是“互相利用”,故而我們得有值得他人利用的點。<strong>樂於分享,則是給自己“造勢”,讓自己變成“龍捲風”的中心,吸引志趣相投、同樣優秀的人在我們的周圍。

那些從來不擔心失業的人,都是如何做到的?獻上行動派的3個錦

終生學習,不斷跳出自己的舒適圈

我們都處在一個隨時都在變動的時代,此次疫情的爆發,再次告訴我們,世界是不確定的。公司什麼時候倒閉、我們什麼時候被開掉,沒人能把握,我們唯一能把握的,就是我們自己。<strong>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以不變應萬變的方法就是學習,做一個終生學習者。

萬科前董事長王石60歲的“高齡”還選擇去哈佛大學留學。王石說,學習的困難非常大,尤其是語言問題。雖然感覺每天都在崩潰的邊緣,但是硬是通過辛苦的努力,完成了學業,有脫胎換骨的感覺。所以王石的成功,理所當然。

歡迎加入我的【財富學習委員會】圈子。每日分享,但是永遠免費!點擊下方進入圈子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