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弟媳以我母親不給帶孩子,拒絕出錢給看病怎麼辦?

大鈺兒兒


不管幫不幫帶小孩,給老人治病還是要出錢的,丈塞商量怎麼出這個錢。


流失的時間62


這個事情你應該找你弟弟出錢 而不是弟媳 我是做女兒的 前段時間媽媽也生病住院 媽媽幫哥哥帶娃到一週七 後來因為吵架 就沒幫忙帶了 後來媽媽有後悔感覺我哥壓力大想再回去幫忙帶娃 嫂子沒同意 媽媽生病了 第一時間打電話給哥哥 我住院交了7千 哥哥過來交了1萬 前5天全天需要陪護 我和哥哥輪流照顧 後來十天 哥哥需要在家帶娃 我一個人送飯到醫院(由於疫情特殊時期 後面沒有讓哥哥再過來醫院) 出院後和哥哥報了下具體花費 總花費是一萬七千五百 我哥出了那一萬 接下去還要手術 我和哥哥是不需要商量誰出多少錢的 只商量手術哪裡做啥時候做 從來不談錢


千手寶媽


婆婆沒有給兒子看孩子的義務,兒媳沒有贍養老人的義務,這事兒你得找弟弟商量,兒媳沒有義務,但是弟弟有,假如弟弟再拒絕的話,走法律程序。

聽到這件事情,感覺挺寒心的。家裡五個兄弟,老人生病要十幾萬,也就是說一家攤四萬,竟然會拿不出來。這事兒也不能怨兒媳,只能怨你那幾個不爭氣的弟弟。老人不帶孩子的緣由弟弟應該給媳婦兒解釋清楚,那麼多孩子,帶哪個不帶哪個,一個人也忙不過來啊,可能老人當時也是怕落下口舌才選擇都不帶。這不能成為拒絕贍養老人的理由。

老人含辛茹苦的帶大五個孩子,弟弟也是當爹的,自己帶孩子啥滋味不知道嗎?母親在以前的環境下帶大五個孩子真是不易,把兄弟幾個集合起來,共同商量,把母親的艱辛說給他們聽,問問他們的良心何在?

如果他們還是頑固不化的話,就去法院告他們,公事公辦,只要他們不嫌丟人,不怕別人戳脊梁骨。都說養兒為防老,這怎麼養的是白眼狼呢?難道眼爭爭的看著母親因為沒有醫療費而死亡嗎?那可是你們的親媽啊?養自己幾十年一口飯一口飯喂自己的親媽!


親愛的煬煬


大家好!

無語的問題,但確實存在。

四個弟弟能睡著覺了嗎?睡醒了心不疼嗎?把媳婦推出當擋箭牌,還有底線嗎?

百善孝為先!傳統美德呼喚不醒裝睡的四個弟弟,大哥先把自己當成獨生子,賣房賣車、砸鍋賣鐵亦要先給母親看病。這事給四個弟媳說不著話,找四個弟弟就一句話:拿錢給母親看病。再裝睡就是故意的吃“安眠藥”了,只能去法院解決這“睡不醒”的問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21條明文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法院傳票一到,四個弟弟“睡不醒”的毛病就治癒了。大哥不要有心裡負擔,血濃於水的一奶同袍,您給四個弟弟先禮他們不收“裝睡”,法院傳票撕破臉皮亦是無奈之舉。不管怎樣,當務之急必須先給母親看病治療!祝福老人家痊癒安康!

孝敬父母會有福報的!為人子女不孝順父母是會遭天譴的!

歷盡生活艱辛,感謝生活給予!

圖片選自網上,如有不便,聯繫刪除。謝謝!


菩薩亦喜歡實在的人


這完全你四個弟弟在推諉,想當年攵親早逝,母親承擔養家的責任,試想大兒子結婚了有了孫子母親能放下工作領孫子嗎,顯然不能,不但自己養活自己,後面還有三個要成家結婚必須要掙錢這前前後都多少年才能把四個媳婦娶回家她有空領孫子嗎.現在年紀大了要拿沒領孫子說事不給醫藥費看病,這也太無恥了吧,上法庭告他們就四個弟弟,不要和弟媳糾纏,把醫藥費養老費一次搞清楚,給母親一個安穩的晚年生活


用戶3425632644243


你是對你的弟媳們有偏見吧?這裡根源在弟媳嘛?在你弟,你這是袒護你弟弟,而對弟媳有偏見。

你要真想解決問題,那就把幾個弟弟約出來,每個單獨約,單獨跟他們談,沒人出五萬,多退少補,讓他們自己回去跟媳婦商量,你跟弟媳談什麼?

但是,明顯,你四個弟弟都不想出錢,就拿媳婦當擋箭牌,讓媳婦背鍋,

你也不要給你媽媽找理由了,四個弟媳一起生孩子的麼?如果不是,完全有機會帶孩子的,只要照顧出月子,然後再幫忙帶半年,不難吧?但是他沒有,媳婦有怨言很正常啊,我不覺得你四個弟媳婦有什麼問題,你母親不帶孩子,他們不照顧你母親,很正常。

再想想,四個弟媳都不待見你母親,想想為什麼?他們四個人品都有問題?四個弟弟都站在媳婦一邊,誰的問題?

你自己其實三觀就有問題,偏向於自己親人,給他們找理由,把問題歸結於弟媳婦,讓她們當罪人。

好好反省下吧你!


南朝居士


能夠感受到你的為難處境。

聽你的敘述似乎現在母親的病只有你出面解決。

凡事都有解決的辦法,不要太著急,會有辦法的。

不瞭解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聽你的敘述母親有四個兒子卻在生病的時候不拿錢治病,聽起來的確有些淒涼的感覺。

問題來了就要想解決的辦法。

四個兒子兒媳都不拿錢出來一定有原因,找到原因就有辦法解決。

聽你說似乎不拿錢的原因是因為當年老母親為了公平誰家孩子都不看,導致兒媳對婆婆積怨已久。

相信家庭矛盾一直都存在,日子還過得去,這次到了不得不解決的時候了。

從法律上來說父母沒有幫孩子帶孫子的義務,但是母親治病是孩子必須要承擔的責任。這一點不容置疑。

一家人訴諸法律當然是在不得已時才能做的最後一步。

現在你能做的是找到四個弟媳的切入點,個個擊破的戰術。

四個弟媳很顯然是抱團的心理還有四人互相觀望的心理。一個不拿自然其他人也跟著不拿。

所以首先要做的是,你想想平日哪個兒媳比較有主見,哪個好說話,大概你都有了解。

然後你再分別私下找她們談心。聽每個人說一下不拿錢的原因是什麼。

人是有情感的,既然兒媳對母親有怨言,你作為姐姐聽她們訴訴苦水,發發怨氣,只要你真心的傾聽她們的心聲,她們被理解了內心就會被柔化,思想就會有轉變的。

有時候人要的是一口氣,氣順了什麼都好說。

你作為中間人從雙方的角度考慮,不要用道德去評判,會更加適得其反。

你仔細想想,作為母親也很難,都看自己能力不夠,看哪個其他人都不平衡,能做到的就是一個都不看。本著公平性。

作為弟媳的立場,生娃沒人幫忙帶還要幹活,的確是很辛苦,有怨言也在情理中,大家都是凡人。。做為哪一方都沒有錯。

問題在於在這個過程中處理的方式不得當導致問題一直存在。

做為姐姐,建議你能夠為了母親能得到及時救助,做出努力。

弟媳們的工作由你來做,先站在弟媳的角度去理解她們的不容易,讓她們把積怨發洩出來,你再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說說做兒女的義務,不管母親做過多麼不得當的事情,都要來做這件事。不能因為過去的事情用在這個地方來作為對母親的懲罰。

只要放下姿態相信人本性善良。

我們可以對陌生人伸出援手何況是自己的媽媽。

相信你做到,還有弟弟的工作也要做,幫你一起打破弟媳的內心防線。

解決問題從消除彼此的隔閡開始。帶著對彼此的怨恨只能激化矛盾。

記住,你不是法官,不是評判誰對誰錯的。

你的目標是成功的讓弟媳們出手術費。

為了這個目標,你可以做點新的嘗試。

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譴責誰。

相信你能做到!祝老母親早日康復!


麗明心理


協商不好可以走法律途徑。每個人都有對自己父母的贍養義務。在我們年少時享受父母的撫養的時候,就有長大後贍養父母的義務。這不只是法律規定的,同時還是社會道德要求的。某地區老人育多個子女卻無人贍養,老人能不能要求子女盡贍養義務呢?我國法律規定的贍養義務包括什麼?法律快車小編為大家解答關於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 一、能要求子女盡贍養義務嗎? 老人育多個子女卻無人盡贍養義務,老人該怎麼追究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法律責任呢? 需要贍養的父母可以通過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在處理贍養糾紛時,應當堅持保護老人的合法權益的原則,通過調解或者判決子女對老人履行贍養義務。如果經過調解或者法院判決之後,子女還是不履行贍養義務,情節惡劣的構成遺棄罪,是要承擔刑事責任的。 但是很多老人為了家庭的和睦,在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時候都會選擇忍氣吞聲,受苦的還是老人自己。這時候孫子女可以“大義滅親”跟父輩商量如何贍養老人,如果協商不成,只能人民法院起訴了。 二、法律規定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贍養人的義務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妥善安排老人的住所。對於老人生活的住所環境不能太差,老人自己有房子的,子女不能侵佔,不能擅自改變房產名字。如果房子需要維修的,子女有維修的義務。 2、不能要求老人承擔力不能及的勞動。老人就應該是安享晚年的,子女不能要求老人乾重活,力所能及的可以適當做,就當是鍛鍊身體。 3、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 4、不得干涉老人的婚姻自由。子女不能因為老人的婚姻有變化而消除。 5、子女不僅要贍養,而且要尊敬父母、關心父母,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上給予父母幫助。在父母生病時,有義務照顧和帶老人去醫院檢查,使老人在感情上得到慰藉,愉快地安享晚年。 三、養子女有義務贍養養父母嗎? 養子女對養父母也有贍養的義務,不能因為不是親生的而區別對待。在收養關係成立後,生父母對養子女沒有撫養教育的義務,相應的養子女對生父母也沒有贍養扶助的義務。但是養子女對養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福田海之聲


可以通過法律解決!母親能養大四五個子女!四五個兒女不管一個母親!可悲啊!可以起訴!通過法律要求對母親的生活費用和扶養費用!


閒人97208301


首先說怎麼辦,你找錯了人,要找的是4個兄弟。因為時間緊迫,第一步可以請族中長者和親戚朋友中德高望重的人出面協調。如果久決不下,立即向法院以母親的名義起訴4兄弟,這種情形適用簡易程序。因為事實清晰,事由正當,很快就可以拿到醫藥費立即就醫,人命關天救人要緊。

再來說你所說的母親為了維護公平,一個孫子也不帶,很顯然存在問題。父親早年去世,母親孤身一人養大5個子女實屬不易,令人肅然起敬。但在子女成家立業之後,母親比較清閒,雖然說勞累了大半輩子,但無所事事於身心並無益處。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還是應該照看一下孫子。所謂的公平,正是因為不公平才公平。子女出生的時間不同,時代背景,人文觀念與時俱進。如果想公平,怎麼可能?出生順序原本不可能公平。當母親有能力照顧孫子時以公平為由不照顧,到無能為力時仍然在談公平,這種心態本身就是極大的不公平。如果母親在有能力照顧時照顧了孫子,在無能為力不照顧後面的孫子,沒被照顧孫子的弟媳憑什麼指責母親?說自己出生太遲?

老人不可以太過強硬,還是應該順應時代,在力所能及的時候多體諒一點孩子。只有在互相包容互相體諒互相尊重的前提下,不公平才能公平。如果心裡始終糾結於公平,在需要時以法律的公正公平來維護自已的權利,那就失去了公平的本質。家庭不是講理的地方,也不是講法律之所,唯有親情才能維護公平,才能夠和睦相處,才能家和萬事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