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雍正時期的“八王議政”成功了,中國是不是就進入君主立憲了?

剎不住的小二黑


不會,那個時侯君主立憲並不成熟。

八王議政的本質是草原(漁獵)民族的"軍事貴族"議政,無論是漢朝匈奴,還是唐朝回鶻,宋朝遼金,以及元朝前期......本質都是軍事貴族的共議制。。。在這些個匈奴、回鶻......朝代為什沒有君主立憲呢?

原因在於,這種共議制的均衡結果是可汗亡,傳位及兄弟而非嫡長子。因為兄弟和幼子相比武力值更高,更利於部落擴張、生存和侵略,能夠為軍事貴族集團攫取更大的利益。

但是該模式有一個弊端,即某一強權可汗亡後,國家(部落)由於傳位問題而打破均衡,大概率以戰鬥和分裂來結束。也就是說,一個國家(部落)往往只有幾十年的壽命。

這也是5000年曆史上,長城一>天山一>巴爾喀什湖一>阿穆爾河一線之北的民族從來沒有建立並且穩固一個國家的真正原因。

雍正時期若是八王議政成功了,恐怕是隨著雍正之亡,滿清入關不久,立嫡制度並不穩固,王位因繼承問題而清朝四分五裂。


衛傑1415926


歷史沒有如果,更何況《雍正王朝》裡的“八王議政”有別於歷史上真正的“八王議政”制度。

雍正王朝中,八爺黨聯合關外的鐵帽子王、步軍統領隆科多等人,向雍正皇帝發難。他們控制了九門,又利用整頓旗務之機節制了豐臺大營。然後,八爺黨威逼雍正,實行“八王議政”。八爺黨口中的八王議政,是八位王爺共同執政,是試圖架空雍正,奪取朝廷最高決策權的陰謀。當然,這種陰謀最終沒能得逞,老臣張廷玉站了出來,他細數“八王議政”的前因後果,戳穿了老八等人的真實圖謀,等到十三爺控制了豐臺大營,出現在朝堂之上,老八的陰謀徹底破產,一切也就塵埃落定了。

既然老八口中的“八王議政”是一場陰謀,那麼真實的八王議政制度是怎樣的呢。

真實的八王議政制度由清太祖努爾哈赤開創,此時,滿清雄踞於關外。為後世計,為了滿清政權的穩固。努爾哈赤 這才建立八王議政制度。該制度大體如下。

一、君主與八和碩貝勒並肩齊坐,共同受國人朝拜,若不聽取八王之言,不行善道,則八王可以更換。事實上,八王議政並不僅僅只有八人,最早的八王包括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以及努爾哈赤十子德格類、代善長子嶽託、舒爾哈齊第六子濟爾哈朗、努爾哈赤十二子阿濟格以及“多爾袞、多鐸”(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和十五子,兩兄弟共享一個名額),實際上是九個人。

二、八王與新汗共同議處軍國大政(八王還可廢黜新汗)。

三、八王共同斷案、有做出裁決的權力 。

四、八王有權授予官職,任免各旗將領。

五、八王共分戰利品。

顯而易見,這種制度對君主有一定的限制作用。隨著皇太極的上臺,他想方設法打壓各大貝勒,不僅使汗位逐漸穩固,也進一步削弱了“八王議政”制度之作用。

崇德元年,皇太極將該制度正式命名為議政王大臣會議。此後,大清一統江山,隨著封建君主專制的加強,八王議政制度更加衰落。順治康熙年間, 皇帝主要依靠內閣處理政務,到了雍正,乾隆年間,軍機處的產生,代表中國封建君主專制到達頂峰。皇帝通過軍機處,總攬國家大事。而議政王大臣會議,漸漸成了擺設。此時,議政王大臣會議討論的僅限於軍務、皇帝出巡、旗務、少數民族事務及重大刑審案件等具體事務,無關乎軍國大事。到了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乾隆帝取消了議政王大臣職名,自此“八王議政”制度也隨之結束。

由此可見,八王議政是滿洲貴族分享統治權、共同理政的一項制度,他滿足了早期 滿清政權發展的需要,但受時代限制,八王議政不可能在封建社會的土壤裡生存下去。

既然八王議政都生存不下去,君主立憲制度就更別提了。君主立憲是在保留原來君主制的前提下,通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務上的共和主義理想但不採共和政體。君主立憲可分為二元制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它最早由英國的光榮革命,通過《權利法案》產生。英國的光榮革命,是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聯合起來,發動的反對斯圖亞特王朝的自上而下改革。不管怎樣,君主立憲的基礎,需要的是資產階級的產生,還有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雍正年間的中國,還處於農耕社會,地主階級和農民的矛盾才是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清朝統治者奉行“以農為本”的思想,用封建禮教束縛著廣大人民。民主的思想,當時幾乎是不存在的,所以,就算實行了八王議政制度,君主立憲也是不可能在當時的社會孕育產生的。


風雪夢不逝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有個情節,即康熙皇帝去世後,以八皇子為首的一派提出,實行八王議政,共治天下,結果結果最後這場鬧劇被十三阿哥所平定。這個情節固然是電視劇虛構的,但所謂的“八王議政”在清朝歷史上的確是存在過一段時間。

雖然此制度名為“八王議政”(命名於皇太極時期),但參與統治的貴族不止八人。此制度最初出現於努爾哈赤時期,努爾哈赤創立八旗制度的同時,也創立了這樣一種制度來治理國家,政務由諸貝勒,即努爾哈赤的子侄和五位議政大臣,十位理事大臣組成某種會議,共同商定處理。這個制度後來逐漸完善為,由八旗旗主和五位大臣,宗室子弟共同參政議政的制度。

這個制度本質上來說,屬於軍事民主制度的一種,產生於人類早期的社會形態。在早期社會形態下,“國家”由諸多部落組成,而“君主”則是部落聯盟的首領,想要治理好國家,君主必須得到其他部落首領的支持,即,君權受到大貴族權力的限制。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私有化程度提高,血緣氏族的瓦解,經濟分工逐漸代替血緣分化,各個部落之間的界限被打破,自然部落首領的權力不斷減少,而君主的權力相應增加。可以說,軍事民主制度最終將會被君主專制所取代。

清朝的議政王會議便是如此,在努爾哈赤時期,努爾哈赤本人尚不具備實行專制的條件,這是因為國家機構尚未建立,以八旗為單位的國家形態之下八旗旗主必然掌握著相當的權力。皇太極在進行改革後,逐漸加強君主權力,議政王會議的地位開始衰落。等到天下平定後,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體制建立起來,君主必然不允許分權者出現,而分權亦違背了政治體制正常運轉的規律,於是南書房,內閣的建立,進一步弱化了議政王會議的作用,軍機處建立後,八王議政名存實亡,乾隆時期徹底廢除。

因此,這種制度和君主立憲沒有絲毫關係,君主立憲的基本要求是人民權利和憲法性文件,議政會議制度通通沒有。如果按照亞里士多德的劃分,八王議政勉強算得上是貴族制。


庭州行者


八王議政跟君主立憲制毫無關係,滿人作為漁獵部落發家,逐漸統治周圍城邦國土,一方面要處理反抗敵對群體,一方面要團結分封內部的各軍事群體。

財產上的均貧富和政治上的權利平衡成為落後的漁獵民族的一大特徵。

三百多年前蒙古人有“布里爾泰會議”,努爾哈赤就開創了個“八王議政”,實質上都是由極少數的幾個皇親貴胄共同協議一些軍國大事包括推舉皇位(汗位)的繼承人。所以在元朝初期和清朝前期,按照當時的“憲法”,皇帝(大汗)是沒有獨斷專行的傳位權利的,即使指定了繼承人也要經過議會的選舉才能成為合法的統治者。

這就是八王議政的來歷。

八王議政看似有了民主基礎,實際上是一種封建社會特色的權利平衡,從實施效果來看,自努爾哈赤以後,不但沒有帶來政治的穩定,反而造成了爭權奪利的政治動亂,所以最後被廢除了。

《雍正王朝》裡面的八阿哥上演的八王議政奪權行動,在歷史裡面是沒有的。結合劇情來看,八阿哥當然不是要推動民主建設,而是借八王議政這種伎倆來剝奪雍正的皇權,然後再通過自己的人脈手段,將雍正取而代之。

八王議政制度只是皇家近親內部的權利分配和平衡,並不是國家級別的民主決策。無論是多爾袞專權,還是鰲拜獨裁,都說明了八王議政制度的失敗。原本愛新覺羅氏推動的滿人漢化制度,天下一家的努力,往往在滿洲八王議政下就遭到嚴重破壞。

因為他這議政的八王不是通過廣泛選舉、考察誕生的,都是家傳鐵帽子王,他們只是代表特權階層一小撮人的利益,不是代表普天下人民的利益。

這實際上是一種政變措施,而不是君主立憲。


謝金澎


《雍正王朝》在雍正登基以後,為了更好的推行改革,雍正任用自己奪嫡之爭的對手老八等人作為上書房總理王大臣,對老八一黨也是比較仁義。但是老八一黨卻不甘於失敗,處處想著怎麼扳倒雍正,自己獨掌大權。

雍正在政治上推行攤丁入畝、火耗歸公等改革,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軍隊尤其是八旗子弟兵的問題比較多,自康熙年間起,清朝那些打天下的八旗子弟兵已經開始腐化衰敗,等到雍正時期打仗的主力就依靠漢營兵力,八旗的問題已經到了不得不整理的地步。

雍正邀請盛京的幾位旗主進京商量八旗改革,但是沒有想這些人被老八所利用,在朝廷上出現了逼宮。還好最後老十三救駕,一舉粉粹了老八的陰謀。

雍正讓八位旗主進京是商量旗務,沒有打算八位議政,並且皇帝也不會輕易將自己的權利放棄,所以雍正不可能親自去做。而假如說老八他們完成了政變,也不可能出現君主立憲制,因為最終的結果是雍正被殺,老八他們最終還是將會建立自己的王朝,因為君臨天下的觀念太深了。


帝國烽火


“八王議政”和“君主立憲”有著本質區別,如果雍正時期的“八王議政”成功,中國反倒會距離“君主立憲”越來越遠。到光緒年間,就連“君主立憲”的謊言都不會出現!

具體原因如下:

君主立憲:即在保證君主制的前提下,通過立憲,限制君主權力,保證人民主權。說白了就是荒地可以有,但皇帝的權力必須限制甚至只能作為國家的象徵,而非掌握實權的君主。

八王議政:褚英和代善的太子之位,接連被廢以後,努爾哈赤決定不再明立太子,改由八旗旗主共同議政參政,也就是以代善為大貝勒,皇太極、阿敏、莽古爾泰等九位(多爾袞和多鐸因年幼被當成一個計算單位)努爾哈赤的子侄共同執掌國政的制度,也被稱為“八旗固山額真議政制度”。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八王議政”雖然將皇權分攤下放,但國家的朝政大權依然掌握在上層皇室成員手中,也就是說在“八王議政”制度的保障下,皇權雖然被分攤和限制,但人民主權並未得到任何保證,更沒有憲法的支撐來限制和約束統治階層的權利範圍。說到底,“八王議政”雖然不是君主專制,但卻是統治階層的專制,和皇權集中並無差異。

另外,如果“八王議政”在雍正朝得到實施,那麼面對限制統治階層無限權力的“君主立憲”制就算皇帝統治,滿洲八旗旗主們也不會同意,“君主立憲”只會遙遙無期!


正說清代十二朝


一、在滿清歷史中,“八王議政”出現的背景和原因

“八王議政”的早期形態是“議政王大臣”會議,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汗國之時就形成的。當時的滿族正處於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的過程,還存在著濃厚的奴隸主貴族軍事的習俗,軍國大事均由各部落首領共同裁決。

到了明萬曆十四年,努爾哈赤毀滅了滿族部落制度,創立了八旗制度,任命自己的子侄為各旗旗主,設立議政大臣5人,一起協議國政。再到了大明天聰年間,八旗固山額真也參與議政。這就是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早期形態。

我認為這種議政制度的出現時努爾哈赤在起兵反明後的一種非常有效的舉措,它加強了努爾哈赤自身的力量,使得女真部落牢牢的拴在了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在皇太極正式稱帝后。將原來的旗主全部封王,並令除八旗固山額真繼續兼議政大臣外,每旗另設議政大臣三員,在清代歷史上正式出現了"議政大臣"的職名。此後,清王朝宗室貴族中的王與八旗固山額真、議政大臣共同議政的形式,即稱為"議政王大臣會議"。

當時還專設"議政處",作為議政王大臣的辦公處所。凡軍國重大事務,不由內閣票擬者,皆交議政王大臣會議。其議政形式有二:一為廷議,一為交議。

隨著清王朝逐步統一全國,這種制度就和皇權產生矛盾。順治和康熙朝間設立了內閣,雍正朝設立軍機處,都是為進一步把皇權加固,使權利日益集中於皇帝,雖然三朝皇帝都沒有廢除議政王大臣會議,但所議之事都是些軍務、旗務等平常事宜。到乾隆年間,取消了議政王大臣職務,至此所謂的“八王議政”也就隨之消失了。

我認為,在滿族早期之所以會出現“八王議政”,是努爾哈赤為了增強自身力量,為爭奪天下作出的一種讓步。這種制度在清王朝前期統一的道路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最讓人熟知的就是順治帝的登基過程,保證了皇位的順利交接。

二、在雍正時期,“八王議政”出現的背景和原因

正史中,在雍正時期並沒有出現“八王議政”的場景,題主之所以會提出這個問題,相比也是受影視劇《雍正王朝》的影響吧。

那麼就順著這條思路來看,影視劇《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下旨召各旗旗主王爺共同商議旗務,廉親王胤禩為首的八爺黨認為推翻雍正時機到來,聯合上書房大臣、領侍衛大臣隆科多、皇三子弘時和各旗主王爺向雍正皇帝逼宮,要求雍正皇帝恢復祖制“八王議政”,妄圖分化及消除雍正皇帝的權利。

在朝堂上,軍機處首輔大臣張廷玉據理力爭,詳細的解釋了什麼叫做“八王議政”。

據臣所知,已未天命四年,太祖令褚胡裡、鴉希詔、庫裡纏、厄格腥格、希福等五臣,帶著誓書,與喀爾喀部五衛王共謀聯合反明。所以最初時,並不是八王,而是叫‘十固山執政王’。“到了天命六年,也就是鄂爾泰剛才所說的盟誓這一年,情形又是一變。參與盟誓的並沒有衛王,也沒有喀爾喀諸王。當時參加的有四大貝勒代善、阿敏、蒙古兒泰、皇太極和格壘、跡爾哈郎、阿吉格以及嶽託四位王爺——這就是所謂的‘八王議政’。

“但自此以後有了大事具名議政的,卻又不一定是這八個人。太祖遺囑中說的各主一旗的,像多爾袞、多鋒,都不在八王之內。其餘的和碩貝勒也是隨時更定的。直到聖祖手裡,這八旗議政的制度,雖然名義上還存在,但已經很少有人能確認‘八王議政’是指的哪八位王爺了。”

那麼,當時廉親王為何會以恢復“八王議政”來向雍正皇帝逼宮呢?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在暢春園病逝,皇四子胤禛在暢春園繼位,是為雍正皇帝,繼位後為扭轉康熙後期國庫虧空、吏治腐敗等現象,在雍正二年,對於這些問題進行了改革。

1、火耗歸公

朝廷徵收稅費,但由於百姓所繳稅銀質量、大小參差不齊,地方官員為了方便上繳國庫,會將這些小塊碎銀融煉成大塊銀子。在熔鍊的過程中,銀子會有一定量的損耗,地方官員會讓百姓把這些補足,這一部分銀子稱之為“火耗”。

從明朝萬曆年間開始,當時朝廷和地方官員形成了一種不成文的規定,火耗對地方官員自己處置,於是乎火耗就成了地方官員們中飽私囊的重要手段了。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雍正 二年。

在雍正皇帝實行火耗歸公後,直接斷了地方官員的財路。但卻加強了中央財政收入,遏制了地方官員私自收費的現象。

2、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

在雍正二年以前,但凡讀書之人考取功名之後,就不在向國家交稅、服役,同時有錢的鄉紳也可免除勞役之苦。這就造成了很大一部分的財政收入要落在百姓身上。而佔據絕大多數土地的地主階級,也可以免除賦稅。在這種情況下,造成了康熙朝末年國庫空虛,大部分的財富落入到了封建地主階級。

雍正二年,雍正皇帝實行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不管你是讀書人、鄉紳還是種地的,都要向國家交稅和服役。這種舉措深切的損害了士紳的利益,但卻增加了國家的稅收。

3、攤丁入畝

在封建王朝,人丁稅和土地稅是較為主要的稅收來源。在康熙五十二,當時朝廷頒定按照康熙五十年統計的人丁來進行收稅,續生人丁永不加賦。而對於當時的社會來講,地主階級的人口增長率遠遠超過了農民階級,且擁有這絕大部分的土地。到了雍正二年,雍正皇帝認為這種稅收是十分不合理的,實行攤丁入畝。即廢除人丁稅,將每年一千萬兩的人丁稅分攤到土地中。

這種稅收改革對農民及沒有土地的鄉民、佃戶來講,因沒有土地或土地較少,所承擔的稅收也就較少了。但對於地主階級來講,這就對他們的利益造成了極大的損害。

一種又一種的改革手段,雍正的朝廷國庫不斷充實,百姓的生活不斷的得到改善。相對應的官員、讀書人、地主階級的利益得到了極大的損害。

他們要反抗,他們要爭取,他們要爭取最大的利益,所以得到雍正重用的官員的成了酷吏、惡吏,在他們想法設法扳倒雍正重臣年羹堯後,終於站了出來。加上九子奪嫡失敗的八王爺一直不甘心,想盡一切辦法推翻雍正皇帝,就算推翻不了,也要架空他。

所以以雍正朝的總理王大臣、廉親王胤禩為首的八爺黨加上各旗的旗主王爺,向雍正進行了逼宮,提出了“八王議政”。

三、君主立憲又是怎麼一回事?

君主立憲是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務上的共和主義理想但不採共和政體。

君主立憲主要分為議會制君主立憲和二元制君主立憲

議會制君主立憲

議會制君主立憲主要是議會的權利高於一切,限制王室的權利,僅保留王室的存在,王室對於國家重要事情基本上是沒有決策權力,僅僅存在聲望上的影響力。

最早的君主立憲是英國1688年政變(光榮革命)後所建立起的國家政體,也成為議會制君主立憲,是屬於資產階級民主制政體類型。

二元制君主立憲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是封建社會效仿資本主義國家政治制度形成的過渡性政體。其特點是世襲君主為最高元首,繼續擁有者實權。它是封建階級和資產階級聯合專政的一種統治形式。1871年-1918年的德國和明治維新後到1945年的日本是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的典型國家。

四、八王議政和君主立憲的根本區別

我認為兩者的根本性區別是:

滿清早期的八王議政是努爾哈赤為了更好的、更方便的統一女真部落,進一步加強自己的統治。也可以說是封建統治者為了更好的統治而產生的一種議政形式。

而君主立憲是社會發展的趨勢,資產階級崛起之後產生的必然政體。雖然君主立憲制有資產階級的妥協性,但是其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結論,我認為就算是雍正時期“八王議政”真的成功了,中國也不會進入到君主立憲之中。

其一,“八王議政”本質上只是封建統治者權利爭奪、利益再分配的政變,它與社會發展沒有任何關係,更與民權無關。

其二,即便是成功了,根據“八王議政”前的商榷,八王爺極有可能擁立弘時為帝,這一點與君主立憲的君主放棄國家決策權沒有任何關係。

其三,君主立憲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政體,而“八王議政”歸根到底還是封建社會中統治階級的一次統治權的爭奪。

其四, “八王議政”中的參與者都是皇室宗親,並沒有資產階級的代表,他們都是代表著地主利益,是不允許有人可以分化他們的利益,行使他們的權利。畢竟在當時巍巍皇權不可動搖。


歷史長河緩緩淌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君主立憲制”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經濟基礎上的政治制度,是符合資本主義社會發展需要的。

清朝當時是處於農業文明時代。雍正時期的所謂“八王議政”,是一場試圖瓜分清朝皇帝皇權的篡權政變,而不是以建立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為目標的革命。因此假如“八王議政”一旦搞成,中國非但不會進入“君主立憲”時代,而且還會重新陷入諸侯割據時代,或者是軍閥混戰時代。

一元化領導的中央集權制,一旦國家元首的主導權和決策權被某些勢力瓜分掉了,國家必定會陷入動盪,這是自古以來,經過驗證的真理。好在雍正皇帝鬥贏了,否則就會天下大亂了!


鬼影147951010


“八王議政”在當時不僅不能算作是政治制度的進步,反而是一種倒退。

清朝初年的時候,由於滿清政權以“八旗制度”作為起家和立國的根本,再加上努爾哈赤、皇太極兩任統治者在選舉接班人問題上曲折複雜的過程,使得在清朝初年的時候,滿洲貴族議會具有很大的權力,極大的威脅到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所以這才有了“四大貝勒共理朝政”、多爾袞專權、鰲拜專權這樣的事情發生,這些都是滿洲貴族議會制度下所產生的必然結果。

而從康熙親政開始,逐步打擊滿洲貴族議會的權力,加強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到雍正時期通過軍機處的設立和密摺專奏制度,將封建王朝的君主專制推向頂峰,這也成為清朝政治制度發展的重要成果,也成為早就康雍乾三朝盛世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謂的“八王議政”,就是將君主的權力重新收歸到滿洲貴族手中,奪取的皇權,且不說在內部能不能形成“民主評議”、“自下而上的選舉替換制度”以及“少數服從多數的公平決議體系”等君主立憲的必備要素,在家天下的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統治下,必然會再一次出現的專權亂政或者密謀篡位的情況,而這對於維繫政治的穩定和朝局的安定也將產生極為負面的影響。

因而“八王議政”並不是君主立憲的開始,僅僅是又一次清朝滿洲貴族內部權力鬥爭而已。

“八王議政”的核心不是立憲,而是奪權。

“八王議政”這個詞出自於電視劇《雍正王朝》之中,八爺黨夥同關外的四位鐵帽子王以恢復“八王議政”的名義向雍正皇帝發起了逼宮行動,目的就是要架空雍正皇帝的權力,而由所謂的“八旗議會”行使國家最高的權力。

而這並不是最為關鍵的,有一位關外的王爺再解釋“八王議政”的時候,說道:“上三旗由八爺、九爺、十爺統領,下三旗還是有我們四個和十三爺統領。”

這看似一句平淡無奇的話語,其中卻暗藏著極大的殺機。要知道,上三旗即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是由皇帝親領的,包括皇宮的衛戍和皇帝安全防衛以及皇帝貼身的崗位,都是由上三旗的子弟來擔任的。按照關外王爺的說法,將上三旗的統治權交給八爺黨的三人,實際上在剝奪了雍正的兵權的同時,更是將雍正直接置於了八阿哥等人的管控之下,以至於後來皇帝的廢立也能由八阿哥等人來決定,因為他們掌握了最為關鍵、也是最為重要的三個旗,也進而控制了整個皇宮。

所以,從這裡我們就不難發現,“八王議政”只是一個子虛烏有的偽命題,真正的目的還是在於架空皇帝,奪取權力,況且他們本身也都是滿洲貴族,同屬於統治階級和統治集團裡面的,君主立憲也就更加是無稽之談了。


雍親王府


絕對不可能。

第一,從歷史上看,雍正年間壓根沒有什麼妄圖恢復八王議政的逼宮行為。八爺胤禩早在雍正繼位之初就被邊緣化了,雍正四年就被革去黃帶子並圈禁起來了。所以,根本沒有胤禩企圖煽動旗主王爺逼宮雍正的史事,也沒有什麼八王議政。雍正朝建立軍機處,一再加強君主專制,又怎麼會允許滿洲貴族擁有議事的話語權,更不會有什麼君主專制。



而且,滿清入關前實行的就是八旗議政,由四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等滿洲貴族共同議事,後來這個制度被擴大為議政王大臣會議。本質上來說,這是滿洲貴族實行的一種落後的部落民主制度,實際上仍是貴族專制。而君主立憲則是通過憲法來限制君主的權力,最終使其徹底失去權力,二者的不同是天差地別的,八王議政也不會轉化為君主立憲。



第二,即便是從劇情上看,胤禩和關外鐵帽子如果真的成功實行了八王議政,並將雍正徹底架空,也根本無法實現君主立憲。胤禩的計劃是,實行八王議政後,先是架空廢掉雍正,然後推弘時上位。而無論是弘時還是他背後的胤禩,肯定都不會甘於讓八旗旗主王爺掣肘他的皇權。他們的目的只是廢除新政,而不是將權力拱手相讓給其他滿清貴族,所以他們肯定會繼續加強君主專制,而不是維持八王議政,更不是實行什麼君主立憲。



所以,無論怎麼看,八王議政都沒法演變成君主立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