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芬战争伤亡比,看苏芬两国军队步兵排的火力对比

1939年11月30日到1940年3月12日爆发的苏芬战争,使得这个北欧小国军队名声大噪,面对犹如庞然大物的苏联红色帝国的入侵,小国芬兰的士兵们展开了绝地反击。在陆战重武器和空中力量远弱于苏联的情况下,依靠轻武器的芬兰军队却打出了让世界震惊的战绩!战后的芬兰老兵们经常夸口说:每倒下一名芬兰战士,苏联就会损失十名士兵!虽然芬兰败了,但是如此大的伤亡比,却是苏联红军的惨胜。本文就以1939年时的芬兰陆军步兵排和苏联红军步兵排的火力配置做对比。

从苏芬战争伤亡比,看苏芬两国军队步兵排的火力对比

芬兰军队步兵排:

步兵师下属的步兵排基本配置:排长所在的4人排部,两个10人制步兵班,两个7人制轻机枪班。基础战斗编制38人。

从苏芬战争伤亡比,看苏芬两国军队步兵排的火力对比

全排武器配置:

排部:排长装备1支手枪,排长助理1支步枪,两个通信兵各一支步枪。

10人制步兵班:班长装备1支步枪,一名冲锋枪手装备一支冲锋枪,八个步枪手各装备8支步枪。

7人制轻机枪班:班长装备一支步枪,机枪手除了一挺轻机枪外配一支手枪用于自卫,副机枪手配一支手枪自卫,四个弹药手各一支步枪。

步枪是用的是芬兰版的莫辛纳甘M1891步枪以及变型号M39,采用7.62x54mmR枪弹,与苏联的莫辛纳甘步枪比,芬兰版的外形更优美,表面更加精致,射击精度更高。有意思的是,在战场上芬兰士兵曾经缴获过苏联红军的SVT40步枪,在使用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从苏芬战争伤亡比,看苏芬两国军队步兵排的火力对比

轻机枪是芬兰自产的拉蒂-萨洛兰塔M26轻机枪(LS26),采用7.62x54mmR子弹,弹匣容量20发,1939年的苏芬战争是M26轻机枪的首秀,在初次实战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比如重量过大,重9.3kg,使用20发弹匣导致火力的持续性下降,最严重的问题是经常卡壳,这枪曾经出口到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还有个响亮的称号“卡壳26型”,当然有缺点也有优点,它就比当时的大多数轻机枪具有更高的射击精度。枪长1109mm,采用全自动或者半自动射击,理论射速450~550发每分钟,有效射程400米。

从苏芬战争伤亡比,看苏芬两国军队步兵排的火力对比

拉蒂M26轻机枪

手枪是芬兰自产的拉蒂L-35半自动手枪(芬兰版的王八盒子),采用9x19mm子弹,长235mm,重1.25kg,弹匣容量8发。可靠性较高,毕竟在极端环境中设计出来的。

从苏芬战争伤亡比,看苏芬两国军队步兵排的火力对比

拉蒂L-35手枪

冲锋枪是芬兰自产的索米M1931式冲锋枪,根据M26轻机枪研制出来的,1931年正式装备,空枪重4.6kg,采用9x19mm鲁格手枪弹,采用70发弹鼓供弹(或者20、50发弹匣),这个70发在当时就很牛逼了,1939年的苏芬战争也是索米冲锋枪的首秀。初次参战时的索米冲锋枪,被士兵吐槽枪口上跳严重,因此后期制造的索米冲锋枪又增加了一个枪口抑制器(M31JSR版)。挂载70发弹鼓时枪重6.2kg,这个挺沉的。尽管有缺点,但是它的首次参战就把苏军虐的很惨~,芬兰士兵带着它用灵活的机动战术,在满是丛林和山地的防御战和游击战中给苏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从苏芬战争伤亡比,看苏芬两国军队步兵排的火力对比

索米M1931式冲锋枪

与此同时,对比一下苏联红军的冲锋枪使用情况,在苏芬战争爆发之前,苏联红军也曾经装备过自产的PPD冲锋枪,但是由于部分犯二的苏联领导人不认可冲锋枪,认为冲锋枪不应该用作军用,因此把陆军中已经装备的冲锋枪全部收回,只装备给了内务人民委员会和边防部队。正是这次战争让苏联军方认识到了冲锋枪的威力,在后续爆发的苏德战争中,苏联底层部队开始大批量装备冲锋枪。

从苏芬战争伤亡比,看苏芬两国军队步兵排的火力对比

索米M31式JSR冲锋枪

苏联红军步兵排:

1939年苏联红军推出了新的步兵师编制条令,本文的数据就以新的39型步兵师为主,由于之前我写的文章中详细介绍过苏军步兵班,因此本文简述一下。

全排基本编制:排长所在的排部、四个步兵班,一个迫击炮班。步兵排在战时是四个步兵班,平日是三个步兵班。

从苏芬战争伤亡比,看苏芬两国军队步兵排的火力对比

苏联红军步兵防御阵地

步兵班武器配置:一挺轻机枪加11支步枪。此时应该是12人制。轻机枪是两人组,装备DP27或DP28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射手配手枪自卫武器,副射手装备莫辛纳甘步枪,DP27轻机枪理论射速600发/分,有效射程800米。班长和剩下的步兵都装备莫辛纳甘步枪。没有装备冲锋枪,此时的陆军步兵师装备了少量的SVT38半自动步枪,但是由于繁琐的清理保养过程,让大量低素质的苏军士兵颇为抱怨,反观芬兰士兵则颇为欣赏。

迫击炮班编制表上装备的是一门RM-38型50mm迫击炮。实际上很多步兵排还在使用37mm锹式迫击炮,就是用铁锹改装的,炮身是锹柄,底座是铁锹,在苏芬战争中这炮被士兵们疯狂吐槽,原因是没有瞄准镜,导致精度低,射程短,威力小,尤其是在芬兰的森林中,炮弹打进厚厚的积雪中时,威力被大幅度削弱。

从苏芬战争伤亡比,看苏芬两国军队步兵排的火力对比

37mm锹式迫击炮

RM-38型50mm迫击炮具体数据不详,但是此炮在41年的时候就被新式的RM-40型50mm迫击炮取代,可以看一下RM-40的数据,RM-40型迫击炮重10.5Kg,炮弹重922克,最大射程800米,最小有效射程是60米。估计基本数据RM-38型跟RM-40型相差不大,RM-40型应该是优化了RM-38型。

从苏芬战争伤亡比,看苏芬两国军队步兵排的火力对比

RM38式50mm迫击炮

综合对比:双方步枪都是莫辛纳甘单支火力差不多,但是苏联装备数量多。芬兰步兵排中远程作战主火力是两挺轻机枪,近战时加上两支冲锋枪;苏联步兵排,中远程作战时主火力是四挺轻机枪加一门轻型迫击炮。在中远程作战的时候苏联步兵排火力强;近距离在森林和山丘作战时,芬兰步兵排更加灵活,配合上冲锋枪,要比苏联步兵排火力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