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保險行業及保險從業者?

像你像他像野草野花


由於中國歷史原因,保險行業在中國大陸真正的發展才有三十多年曆史,相比國外保險二三百年曆史來說,中國的發展慢了很多,中國大陸的人均保費和保險密度相比香港和臺灣就相差甚遠,所以保險行業前景是非常看好,所剩無幾的朝陽行業。

但是目前國內保險行業效仿美國友邦代理人制度,可以說當時第一批的中國代理人門檻很高,當時都是大學生,當時第一批代理人是非常專業的。後來保險公司為了擴張市場,代理人制度在中國走偏了方向,人海戰術,拉低銷售人員的素質,就是我們看到的沒有文化的大媽都可以做,死纏爛打、殺熟、拉人頭、不專業,為了業績自保件,變成了營銷業務員成了自己的客戶。雖然現在有很多年輕人進去了市場,但是真正的專業人士還是不多,代理公司為了營銷變了味道,各種營銷產說會、講座、促銷、停售各種手段都會用上。

代理人常以“愛”冠名,被簡單言為“愛與責任”的表現,多了些感性的包裝,少了些理性的解讀。

所以中國的業務員需要沉澱過濾這些不好的雜質,需要更多的是理性,和真正現在客戶利益考慮問題出發!

我是從這是我的親身經歷,從傳統保險代理人優才主管走向真正的獨立經紀人,

做保險界理性的探索者,做保險的一股清流!


小白尋保探險


很巧,本人與保險行業有過不少接觸,可以說幾句!

首先保險分為人壽險和財產險,無論哪種都是有著很高盈利能力的,這也就是絕大部分保險公司都是國有企業,極少部分是大型民企,一般人想要涉足,難上加難。

人壽險,其實也就是大家在銀行總能碰到,什麼保本呀,穩贏呀,這家姑姑,那家阿姨,遊說,推銷,一般都是長期的,所以對於保險公司及人員回報率很高。保險公司也有營銷團隊,專業話術培訓,團建等等。這一項是保險公司很穩定也長效的收入來源。

財產險,比如車險,房屋財產險,農業險,工廠財產險等等。這種一般都是通過精算師驗證,在什麼費率,什麼保額下才能保證基本收益。拿車險打比方,出租車的出現率就很高,可能賠付率都超過100%,而私家車賠付率可能只有60%,這樣總體還是賺錢。

整個保險行業,都是歸銀保監會監管,歸屬金融行業,但個人認為比銀行地位略低。待遇主要還是憑業績說話,收入高低可能會差距很大,側面也說明了能力問題。

保險行業的從業人員,我接觸的人,感覺挺不容易,和銷售人員差不多,任務壓力不小,拼的是人脈,背景。有的年紀輕輕,背景強,一年任務可能一個星期就完成了,輕鬆幾個大單。當然了,各行各業都有這樣的人存在。大部分人還是需要一單一單拼,完成底薪任務,再完成提成任務。競爭激烈就意味著要付出的更多,服務更好,當然回報也很可觀。

說一個行業好與壞,還是需要沉澱下去,慢慢摸清門道兒。

總結一下:保險行業要比大多數行業好,待遇也更好,很多東西只能意會不可言傳。



小城大策


個人購買過很多的保險產品,也接觸過很多的保險從業人員,這裡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自己最早接觸的一個保險人員是一個朋友介紹的,過來以後呢,主要就是給自己介紹這個保險的收益如何如何之高,然後自己在根本就沒有搞明白的前提下就購買了這個保險,沒過多久就後悔了,然後果斷的退保,因為交的費用不高,好在損失也不大。即便是退保以後我都沒搞明白當初買的這款保險產品是做什麼用的。現在想起來,覺得那時候自己對保險太不瞭解了。當然,保險業剛剛開始 發展的時候,大家都會認為保險是一種投資收益產品,所以從保險從業人員到消費者,都把注意力放在保險的投資收益上面了。

後來保險業逐步的規範,保險從業人員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再加上自己後來也學習了一些保險方面的專業知識,才大致明白保險是一個什麼東西。

簡單的說,保險是一種防守產品,是保護你的安全的一種產品。這種安全具有健康的安全,也有財產的安全,通過購買保險產品,在健康或者財產發生風險的時候,讓這種損失儘可能的降低。

所以我們購買保險產品一定要明白,我們的目的不是去獲取投資收益,而是通過購買保險產品轉移自己的風險。如果一個保險從業人員一上來就告訴你一個保險產品收益如何如何之高,那麼請一定要小心,有可能這個保險從業者自己都沒有把這款產品的功能搞清楚。

當然,現在保險公司也逐步推出了一些具有投資功能的保險產品,比如萬能險,但是我們也看到。在股市很差的情況下,很多的萬能險也出現了比較大的賬面虧損,從投資的角度來說,如果我願意承受虧損的風險,為什麼不去購買基金產品呢,基金投資的專業性比保險產品要高很多。但是有些保險公司現在為了達到收取更多保費的目的,不斷地設計出一些號稱投資收益水平很高的產品,其實都是偏離了保險產品的本質,這是需要小心的。

總體來說,保險行業是一個 人人都需要的行業,優秀的保險產品組合,能夠給受益人帶來獲很好的保障。而保險從業人員的專業性非常之重要,保險從業人員不應該把自己當成一個推銷員,而應該從家庭理財規劃的角度去給大家推薦產品,這樣才能發揮保險產品最佳的功能。

以上分享希望能有所幫助。


纏者無為


我以前對保險也不瞭解,經過六年時間的學習,我認識到保險行業前景非常好,是一份充滿愛與責任的朝陽行業,保險行業也是快速發展的朝陽行業,國家頒佈“新國十條”支持保險業發展,保險宣傳進入央視和學校,大家的保險意識高漲,需求激增,我國已經躍升成為全球第三大保險市場。

保險分兩類,一是財產保險,一是人壽保險;財產保險保的是物,人壽保險保的是人。

多數人瞭解人壽保險只認為它能給我們帶來意外風險、疾病風險、養老……等等的保障。這只是人壽保險第一個層次的功能——人身保障的功能。人壽保險可以讓我們生有所備、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死有所留、殘有所靠。通俗地說,它可以解決人生的三件事:大事、小事和無事。

■大事:就三件,即身故、殘疾、重病。

■小事:就是小意外、小毛病。比如貓抓狗咬,扭腰崴腳,比如小病住院。

■無事:就是在你一生太平的時候所面對的子女教育金、自己的養老金,還有家裡閒置資金的打理等問題。

人壽保險的第二個層次功能,是資產保全功能,包括資產的剝離、資產的轉移,資產的傳承。




橘子0923


保險行業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變得不受人待見,大家聽到某些親戚朋友去賣保險了,似乎都有意無意的疏遠,為什麼會這樣?這種現象不是短期內形成的,或許有的人說這是因為保險的推銷方式太過粗糙、甚至矇騙、誤導消費者,導致了消費者反感;但是如果保險行業真的只是靠這種拙劣的手法生存,這個行業早就已經被淘汰了,又豈會做的越來越大了;因此人們長期對於保險行業的負面印象只是反映出表面的問題。

深層次的原因本質上還是長期以來保險行業沒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如果產品是受消費者歡迎的,消費者為什麼要拒絕呢,為什麼還會反感呢,搶著買還來不及吧,在這個消費越來越透明、消費越來越理性的時代,保險銷售者為強行推銷消費者不想要的產品,負面效應馬上就產生了;也有人會說是供大於求了,但是我們看一下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

“我國壽險保單持有人只佔總人口的8%,人均持有保單僅有0.13張。我國的保險賠付佔災害損失比重遠低於國際上30%的平均水平,同時在養老、醫療、農業、巨災、責任保險等領域,仍然存在巨大的保障缺口。”通過上述數字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保險行業是有著很大的市場需求的,需求側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出在於供給側。

“供給側改革”一詞近年來頻頻出現在我們視線中,各行各業都專注在提升服務質量、優化產業結構,堅持創新實幹的理念,而保險後市場是近年來的新興市場經濟,保險後市場跳出了傳統保險市場的框架,是在“保險增值服務”領域開闢的一個全新的市場,不同於一般的商業產品,在市場上推出一個新產品或許能養活幾家公司,多幾個富豪,但是創造開發一個新的市場、新的市場意味著惠及的可能是幾個產業鏈,意味著增加大量的就業崗位、對改善民生、對推動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保險後市場與發展

保險後市場對於沒接觸過的人來說可能不太清楚,但是不妨可以先簡單的理解為向保險主體企業代理機構銷售者及消費者提供“增值服務”的這麼一個大市場;舉個例子,在保後市場開展業務比較早,並且比較成功的“深圳蘭博灣應急救援”,很多人一看都覺得這是一家專門救援的企業,但是實際上該企業的業務不僅僅只有救援業務,他們還供多種多樣的增值服務,如免費洗車、故障維修、汽車檢測、汽車救援、航空救援甚至送水送電等。

在保障類還有法律援助、消費保障維權、補課服務、養生服務、急救指導、資金墊付等,是一家為保險後市場提供增值服務的企業;另外這類型的企業並非保險公司,它們只提供增值服務,這個概念不能混淆了,增值服務企業是不提供任何保險理賠的,但是會為消費者提供協助理賠、法律援助等方方面面的幫助。

保險後市場的增值服務產品是保險消費者選擇的額外保障和服務項目,當然這完全是消費者自由自願選擇的,讓消費者能買到自己想要的服務非常關鍵,接地氣、用得到、用得上、看得見、摸得著、老百姓才喜歡才願意購買;任何好的產品和項目出現,就會有新的市場產生,保險後市場也不例外,保險後市場的增值服務產品創新迭代速度快、消費者群體需求大、是該市場能快速發展的優勢和原因,作為新興市場,存在著方方面面的問題是很正常的,有內在問題,也會有外在因素,但是任何一個市場的建設起來都不是短期內就能夠成熟、在市場的自我調節下,在國家的政策指導下、保險後市場的各項功能和配套設施都正在快速的完善和規範。

保險後市場的作用

目前保險行業存在一種詭異的現象,就是保險銷售者不滿意、消費者也不滿意,如何解決這種現象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保險後市場最早是由“廣州好幫手就業促進會”提出的概念,後來經過深入的研究發現保險後市場對於保險從業者或是保險行業是有著互相促進、相互提升的作用的。

各方的不滿為何多年來一直得不到解決,根源或許是在於保險業的服務沒能達到消費者的要求,或許是在於保險銷售者的地位和收入多年來都得不到實質上的提升,如何為消費者提供真正需求的產品,讓消費者感到滿意,如何為保險銷售者創造更多收益,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保後市場“協賠酬金”有什麼好處?

協賠酬金是保險後市場的一個重要的創新機制,通過“協賠酬金”激勵保險從業者服務的積極性效果顯著,直接的增加保險銷售者的收入,讓保險銷售者安心,對事業和生活更有信心;讓保險銷售者主動為消費者服務,讓流於形式的服務變得的更加有溫度,讓消費者擁有“體驗感、獲得感、幸福感”把提升服務質量真正的落實到實處,通過“協賠酬金模式”在消費者和銷售者之間的構建一個新的“平衡點”,為雙方開創了新的格局。

協賠酬金如何計算?

這是很多人十分關心的問題,協賠酬金目前主要的支付方式是按照理賠金額總金額的百分比計算,由“增值服務企業”直接支付給保險銷售者。

舉例:

1、保險銷售者成功把增值服務推薦給了消費者(銷售者獲得佣金),消費者激活服務後按服務契約開始享受相關增值服務保障,如養生服務、免費洗車、免費修車等。

2、在保障期間,消費者後來不幸發生意外住院,“增值服務企業”立即啟動相關服務如汽車救援、養生服務、急救指導等等,並且並且義務協助消費者進行理賠事宜;,後來消費者獲得賠款10萬元;理賠完畢後,在“消費者滿意服務”的前提下,銷售者獲得按賠款總額10%計算的協賠酬金1萬元,由保後市場提供增值服務的主體企業發放。

上述的舉例我們可以看得出協賠酬金的流程非常簡單易懂,而且銷售增值服務還有佣金,對於保險從業者來說是非常好的舉措。目前協賠酬金機制是保險後市場備受讚譽的一個亮眼開局,但前進的腳步不會停止,保險後市場有著非常廣闊的拓展空間,將來還會有更多、更有價值的服務、更多共贏創新的舉措都會陸續加入到保險後市場這一時代鑄就的全新藍海領域當中。


不屈的熊貓大俠


毫無疑問,保險行業是未來中國的朝陽產業。國家政策的扶持,全民保險的理念升級,還有科技與保險的結合,都會給這個產業帶來飛速發展。對比鄰國日本,人均7張保定,而中國,人均一張保單,中國的保險市場容量有多大,大家可以盡情的想象。

保險從業者目前來說是良莠不齊,但是已經逐漸好轉,尤其是現在,越來越多高學歷的人加入保險從業大軍,就想羅胖在時間的朋友上所講的那樣,來幹保險,要麼是走投無路,要麼身懷絕技。未來,保險行業考驗的是保險從業者持贏得取客戶尊重的能力。

我目前在明亞保險經紀公司從事保險銷售,個人覺得,如果想從事保險行業,保險經紀人相比保險代理人的發展空間要大,保險經紀人制度將在未來10年到20年成為市場的主流。


保來險去


通常不懂保險的人不會去買保險,買了都是懵的,

保險公司設計的產品,從業人員都要反覆學習討論,

才整明白,怎麼避免買錯保險呢?

1.告訴業務員,你的支付能力和家庭情況,設計合理的保險方案。通常就不會單獨推銷啦! 單一的一個產品確實存在保障不足,有些情況不賠,就覺得保險是個坑了。業務員跟你單獨推銷一個產品的時候,可能只是為了業績,找個便宜的,分紅理財的叫你買,理財型保險聽上去挺好的,而實際上不一定是你的需求。

2. 切記先買保障後理財,不要覺得買保障(重疾險和醫療險)沒錢賺 ,覺得理財型的挺好,買保險主要是轉嫁疾病和意外的風險的,不是讓你賺錢的。如果你買保險賺到錢了,並不是什麼好事,你的身體必定受損失了

3.自己學習保險理財知識,可以自己看看保險方面的書,或者聽音頻。時間多的直接去保險公司學就好了。

看到一條記者採訪保監會的問答,

記者問:目前公眾該如何選擇保險產品?

答: 建議消費者根據個人支付能力和結合自身需求購買醫療險,保障更大範圍的醫療費用


畫書為牢


這個要看你是站在圈內,還是圈外,

一、我站圈內看行業,這個行業有其巨大的價值,上到國家信用,下到民生家庭。

1、國家建設需要通過保險資金的支持

2、國家政策需要商業保險做補充,包括養老、醫療、教育。

3、國家信用需要保險背書,保險都不保險了,國家信用會岌岌可危。

4、很多人沒有醫保,養老等,需要通商業保險保障

5、很多家庭支柱突然離開後,失去了收入來源而家庭經濟崩潰,社保不管身後事。

6、很多家庭因高昂的治療費用,生活一夜回到解放前

7,很多家庭因企業與家庭經濟不分做分割,企業出事,累及家人。


二、我站在圈內看從業者

1、立場不同,中介可以代理多家公司的產品,並且不從屬於某家保險公司,不需要按照保險公司制定的銷售策略,只需要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更多元化的產品組合給客戶選擇,提出更多合理、中立的建議。


2、保險公司自己的營銷隊伍,因為保險法117條規定只能代理一家公司的產品,另外,還受限於保險公司的營銷策略、手段,還有業績壓力,因此,通常會被逼站在公司的角度和受限於合規經營,銷售公司的產品。


3、專業性,中介由於需要了解不同公司產品的細節,因此,對於市場上有優勢產品的條款和公司的政策通常要十分熟悉。同時,由於需要結合客戶的實際需求,還要了解更多財務、醫療、核保、理賠、法律、精算等知識。


4、保險公司的業務團隊,更多是執行公司的銷售策略,受限於公司的經營策略,因此對於相關的知識培訓十分少,更多的只是注重精神層面上的訓練。


對於客戶:

至於哪個更好,對於不同的客戶而言,感受也會不一樣。中介很專業,但不一定能入客戶的心,有些保險公司的精英做服務做得很貼心,所以客服十分認同為人。覺得價值少一些也沒所謂。

但有一些則不一樣,需要對條款、細節,解釋得清清楚楚,顯然,光靠做人也不行。

因此對於客戶,要看實際需求與心理需求。


(老蔥,只說大實話)


老蔥的識險視角


保險行業在國外發展較為成熟,從業門檻很高,基本都要考到較難的證書才能從業,因此,從業者素質也較高,薪水較高,也比較受人尊敬。我國的情況卻是先經歷了跑馬圈地式的野蠻發展期,從業門檻低,很多從業者自己都還沒搞清楚產品就去銷售給客戶了,銷售過程中也會存在一些欺詐,因而導致社會上對保險從業者的評價不高。所以選擇這個行業,首先要樹立長期的職業規劃,並且堅信自己的選擇,不怕別人的質疑。保險本身是很好的風險管理工具,人人都是需要保險的,在理財配置中,保險扮演的是防禦型資產的角色。我個人是很看好保險行業長期前景的,因為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城鎮化發展也非常迅速,今後居民對於個人理財、養老規劃的需求都會越來越大。而國內專業的、持有高端證書(CHFP\\CFP等)的從業人員還很少,我相信今後會有很多高學歷的人投身到這個行業,今後將是高學歷、高專業、高證書的私人財富管理師的舞臺。如果你是從外勤業務員做起,那麼需要克服很多困難,客觀的講,這個行業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十個人裡,一年後可能只有3個人還在堅持,兩年後可能就只有2個人還在堅持,十年後就可能只有1個人在堅持了,可是你去找到這個堅持了十年的人,現在肯定都做到部經理或者更高的職位了,年薪應該穩定在30-100萬。所以每個行業都有它的優點和缺點,每個行業也都會出狀元。並不是一定要投身一個大家都說好的行業才會好,你只要找到一個適合你,你喜歡的行業,在時間的累積下,終究都會成大事的。祝你好運!



趙文傑


保險行業是一個在中國剛剛起步的朝陽行業,在國外已經了200多年的歷史。中國由於自身特殊的原因,發展起步較晚,但這不能影響保險業在中國金融行業三駕馬車之一的地位。但是國內很多人對保險的接受度不是那麼高,因為在行業的初期,各種各樣的人都能在裡面上班,為了完成業績或者拿到高的提成不顧什麼風險,承諾高收益,對理賠項目也沒有解釋清楚,客戶稀裡糊塗買了,結果發現不是那麼回事,所以說很多人對保險從業者有點反感(很多從業者是為了賣保險而賣保險,沒有考慮客戶的一些需求,隱瞞事實和風險,我看到很多人都是這樣的。)。現在要好一些了,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要高一些了。保險確實是我們每個人必備的,像好多人是家裡面的支柱,說句不好聽的萬一出了什麼事情,家裡面孩子老婆怎麼辦?必備意外和重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