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時是如何知道對面軍隊的番號的?

天下沒有高低貴賤


兩軍交戰,往往不是突然打,往往大規模戰役,都是有兵力調動,有長時間的準備的,番號還是很容易就知道了。不知道番號的,往往是小規模遭遇戰。


情報

情報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打仗的時候,貴在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而對於情報的蒐集,往往是最關鍵的一個步驟。一個國家,對於敵人軍隊的番號編制,通常瞭解的比較清楚,而且,這些也不是什麼絕對的軍事機密,打探出來,還是很容易的。

而且,具體哪支部隊,在哪個地點駐防,這些情報,其實都不算什麼情報了。兩軍交戰,互派間諜,幾乎就是家常便飯。這個地點的駐軍,是什麼部隊,這些間諜一清二楚。部隊一調動,也就知道了,再不濟,鬼子從哪邊來的,也都能知道。

其實,各國都有大型的情報機構,日本的特高課,國軍的軍統,美國的中情局,英國的軍情六處,俄國的克格勃,以色列的摩薩德,這些都不是什麼善類,實力非常強勁。再往遠一點看,明朝不還有錦衣衛呢麼。打探個把個番號,還是很容易,除非那些秘密調動部隊,嚴格保密的。

審訊

往往大規模戰役,都會進行很長時間的你爭我奪,這個你爭我奪的過程中,很容易抓到俘虜,抓到之後,也不是直接就關起來或者斃了,經常會有審訊這樣的事情。

通過軍裝物品分析

不管過去還是現在,不管士兵還是軍官,都有一樣東西,證件,打死個人,翻出證件,看一眼不就可以了,看不懂,總有別人能看懂吧。還有就是一些士兵的隨身物品,或者戰場上搜集的情報,都可以識別。

以前美軍德軍都有一樣東西,叫身份牌,上面明確寫著這名士兵的番號和姓名,這些都不是什麼絕密的事情,擊斃幾個敵人就知道了。

如何知道敵人部隊番號,也算是情報獲取,獲取的辦法有很多種,通常是很輕鬆,一個軍隊,研究自己技戰術的同時,還要研究探索敵人。


軍武文齋


1950年10月志願軍入朝參戰之初,就因為搞錯敵軍番號連續出現兩次意外事件,充分說明了在戰場上番號問題的重要性,也暴露了我軍剛剛踏出國門作戰時,在戰場偵察中還存在一定的薄弱環節,從而在後面加強了偵察與情報工作。但兩次事件的結果卻是一憂一喜,上演了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中頗具戲劇性的戰鬥。



(開國中將,39軍軍長吳信泉)

一般說來,在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由於語言和人種相同,我軍通常採用混入偵察、捕俘審訊等方式確定當面敵軍番號,尤其是我方卓越的情報工作,很多時候連前述兩項工作都免了,內線送來的敵軍作戰序列和戰役佈署一清二楚,番號詳盡有加。然而在朝鮮戰場上,面對人生地不熟的陌生地區,志願軍各部一時還不太適應。

1950年10月27日,第38軍奉命奔襲60公里消滅熙川以北之敵,情報顯示當面之敵為南朝鮮軍第8師,其中在熙川城內駐防的只有該師的一個營。38軍首長一邊急行軍一邊部署戰鬥計劃,以該軍第113師為正面主攻部隊,第112師負責包抄敵後斷其退路,第114師為軍預備隊隨時準備投入戰鬥,全軍上下摩拳擦掌,力求將敵一舉合圍殲滅。



總攻尚未開始,軍前指突然接到了穿插中的第112師急電,在熙川城內發現美軍一個團,並且全部是黑人,這個情報讓軍首長大為吃驚,因為與之前掌握的情況差距太大,根據戰前志司提出“先打偽軍,後打美軍”的戰術思想,38軍前指謹慎起來,隨即研究調整部署,因此遲至29日才發起進攻,結果除在熙川外圍俘虜了100多個南朝鮮士兵以外,衝進城內才發現空無一人,敵第8師主力已於幾個小時之前逃離。

而後的事實證明,所謂熙川駐有美軍一個團的情況根本不存在,第38軍兩天的貽誤使志司“首殲熙川之敵”的計劃落空。而熙川戰鬥是這支四野頭號主力入朝的第一仗,正因為弄錯敵人番號,在戰史上留下了說不盡的遺憾。戰後志司狠批了第38軍的動作遲緩,全軍官兵憋著一口氣發誓要打翻身仗,終於在第二次戰役中打出了“萬歲軍”的名號。

(志願軍還在使用日式武器)

兩天後的清晨,負責正面進攻的第39軍前衛第116師師長汪洋,正在雲山城外秘密監視城內敵人的動向,這裡駐紮的是南朝鮮軍第1師,根據戰役部署第39軍應該在穿插部隊到位後,於當日晚7時發起突襲。中午剛過,前沿潛伏的偵察員彙報說城內敵人打起揹包有逃跑的跡象,為不失戰機,第39軍軍長吳信泉決心提前發起攻擊,11月1日下午5時,我軍在炮火掩護下向敵人猛撲過去。

戰鬥打起來就感覺有些不太對頭,敵人的抵抗和火力都超乎戰前預料,志願軍戰士不管三七二十一猛打猛衝,接近了才發現敵人是一水的高鼻樑:“個子高高的,皮膚白白的”,原來美軍騎兵第1師第8團已經與南朝鮮軍換防,但我軍偵察員沒能確認這一情況和弄清番號,把敵人換防的過程誤以為是要逃跑。



開弓沒有回頭箭,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9軍一面積極組織部隊圍殲美軍第8團,一面派出部隊阻擊前來增援的美軍騎兵第1師第5團。

戰至11月2日下午,志願軍殲滅騎1師第8團大部和第5團一部,斃傷俘美軍1840人,繳獲各種火炮190門和大批武器彈藥,美騎1師主力望風而逃,這就是令美國人記憶深刻的的“雲山戰鬥”,它終於讓遠在東京的麥克阿瑟徹底相信:中國軍隊真的來了。

(志願軍發起衝鋒)


度度狼gg


提出這個問題,大概是受到了影視作品的影響!很多軍事戰爭題材的作品中,一方進行作戰謀劃時,往往會直截了當的報出對手的番號、主官姓名、兵力數量等,並據此進行排兵佈陣,這樣的場景看得多了,難免給人一種印象:打仗的時候,對敵方的軍隊都已瞭如指掌!

那麼,對方軍隊的番號等是如何知道的?難道就像古代戰爭中的叫陣一樣,自己報上名來?顯然,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確實是戰場上永恆的法則。戰場上的敵對雙方,為了贏得先機、掌握主動,必然會採取花樣繁多的情報偵查手段,千方百計獲取對方的軍隊番號、作戰計劃等。

通常情況下,戰爭並不是突然爆發的,之前也會有作戰謀劃、兵力調動、兩軍對峙的過程,在這期間有很多渠道和機會獲得對方的軍力部署動向。譬如,收集整理對方的公開信息,派出偵查人員進行目視和照相偵察,通過電子偵查截獲敵方指揮通訊情報,獵捕敵方人員、調查對方平民,通過己方間諜臥底打探消息等等,綜合使用這些方法,通常都能夠獲取包括對方軍隊番號在內的大量情報信息。而且,對於高度複雜的戰爭而言,軍隊番號這種信息還真算不上什麼高價值情報!

在實際的戰爭狀態下,隨著時間推移,戰場地點和進程不斷髮生變化,作戰對手往往也隨之變化,很多時候來不及進行情報準備,就要面臨突如其來的遭遇戰,此時哪裡還顧得上對方番號,佔據有利陣位打了再說(打不過撒丫子跑了再說)!實際上,不知道對手的遭遇戰是非常考驗軍隊意志的,抗戰時期的很多游擊戰、運動戰,就是憑藉勇猛頑強的作風贏得了勝利,就像電視劇中李雲龍說的:遭遇戰了,只認衣服不認人,亂了就亂打,狹路相逢勇者勝!

至於戰鬥結束之後,則可以通過審訊俘虜,或者遺留的軍旗、徽章、軍裝等標識辨別敵方的隸屬和番號。

進入現代戰爭時期,由於戰爭形態和作戰樣式發生了很大變化,過去那種兩軍對壘的“陣地戰”“遭遇戰”已不太常見,更多的是以遠程打擊、空中突襲為主的“非接觸”戰爭,很多時候,戰鬥已經打完了,戰場上的官兵也不知道哪裡來的火力,更別提了解對方的番號了!

同時,如今獲取番號的渠道也更加廣泛。一般情況下,掌控信息控制權(制電磁權)的一方,能夠更加及時、準確掌握對方的兵力部署動態,包括對壘敵方的類型、隸屬、數量、裝備和戰備情況。

正是基於上述原因,如今的“番號”對於現代軍隊和現代戰爭的重要性已無法同過去相提並論,戰場指揮官往往從更廣的領域、更高的層面,考慮敵方火力,謀劃作戰策略,而不是侷限於周邊地區的對手是誰,因為突然降臨的打擊可能出自2000公里之外呢!

中國軍隊有兩種標記稱號:一是對內部使用的番號,比如**軍**師**團**營*連*排,直接可以反映出該部隊的上下級隸屬關係、性質、主要作戰任務;二是對外界使用的代號,例如解放軍84360部隊,由五位數字組成,最後冠以部隊。


在傳統作戰體系下,軍隊的番號屬於軍事秘密,但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提升,各部隊番號,尤其是較高建制級別的部隊番號,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很多軍迷甚至都已耳熟能詳。因此,中國軍隊於2013年1月15日解密集團軍番號,也就是說陸軍集團軍番號可以對外公開使用,而不再以“某”替代。比方可以直接宣傳“39集團軍開展專項狙擊訓練”等等。這也是中國軍隊透明度不斷提升的例證,也是中國軍隊開放、自信的充分體現。

儘管如此,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保密條例》規定,師級以下部隊的番號仍屬軍事秘密範圍,而且對於一些特殊的軍級單位,比如火箭軍導彈基地、海軍潛艇基地、試驗訓練基地的番號,在可預見的將來,仍會予以保密。

歡迎點評交流,記得關注一下軍備解碼!


軍備解碼


圖為士兵身份牌,又稱狗牌


在中國,雖然有很多人都知道自己附近駐紮軍隊的番號。但是部隊的番號保密級別依然是秘密級的,也就是不可對外透露,誰要是故意透露,或者是換取資金,輕則刑拘,重則坐牢。其實不止是中國,很多國家都是這樣。那麼在戰場上是如何獲得敵人的番號和具體位置呢?主要有以下幾個辦法。


圖為潛伏的偵察兵


首先就是偵查,不管什麼年代,在戰場前線偵察兵都是最高效的偵查系統。在很多二戰題材的影視作品裡面都有表現。戰爭時期,基本上每個士兵都有證明自己身份的東西,西方國家基本上都是狗牌,只要抓幾個舌頭過來逼問一下就行了。在配合先進的偵查系統,很容易確定敵人的番號和動向。


圖為二戰題材影視劇《東線情報戰》


在者就是諜報系統,比如說情報戰。通過破譯敵方的通信密碼,截獲對方的通信系統來確認部隊的番號問題。二戰中最著名的海戰,中途島戰役就是美軍提前破譯了日本的電文,軍隊規模等一些信息一清二楚,所以才獲得了一邊倒的勝利。情報的破壞力是巨大的,毫不誇張的說,二戰時期的德國和日本,除了硬實力損失外,戰敗的很大因素都是因為情報失利。

軍情繫悟空問答簽約作者,各位讀者大大點波訂閱關注吖~


區域拒止


我們在戰爭類型的影視劇中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臺詞,對面什麼來頭?報告團長,來的是日本的坂田聯隊,來的是是國軍新一師等等,在戰爭期間你死我活的情況下,沒有人會主動報上自己的番號編制的,那麼作為己方是如何知道敵方具體情況的呢?


第一、偵查情報工作

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古代有所謂斥候,現代有偵察兵,他們一個很大的作用就是偵查敵人的來路和兵力佈置,通過各方面的打探和接觸,敵方番號這種不屬於絕對機密的事情一般都能打探的出來。

第二、訊問俘虜

如果在打完後還不知道對面的底細,可是戰報這種東西是肯定還是要寫的,不然怎麼邀功請賞呢?所以俘虜就可以提上來審審了,說!哪個部隊的?幹什麼不好,非要跟著鬼子打中國人?熟不熟悉?這就是抗戰時審訊日偽軍俘虜的最強開場白。



第三、通過繳獲物品識別

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雙方突發遭遇戰,沒有時間和足夠的情報瞭解對面部隊的編制和番號,只有打完後打掃戰場從士兵日記、軍官作戰筆記、軍用地圖、軍旗等細節去推斷敵方部隊的具體信息,比如在亮劍中的解放戰爭期間,李雲龍部和楚雲飛部打了場遭遇戰,當時都不知道對方的底細,一陣衝鋒槍掃過去,兩大主角都倒下了,直到躺到醫院後通過各路信息彙總才知道原來是老相識。再比如我軍在朝鮮戰場上突襲白虎團後繳獲其團旗,任由對方怎麼狡辯,團旗都能證明其部隊番號就是南朝鮮首都師第一團,不帶一點吹牛成分。




第四、特殊的軍裝標識

如抗日戰爭中八路軍軍服臂章上就有一個特殊的八路字樣,而諸如其他地方部隊和中央軍在衣服顏色和樣式上都會有一些細微的區別,這個也能初步推斷出其大致番號。而現代部隊中,一些特種部隊和一些有特殊榮譽的部隊在臂章、領章、帽徽等標識上都會突出表現自己部隊的特殊性,這個也很容易就能區別出部隊的所屬番號。


軍武吐槽君


這個說起來簡單,其實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知道敵人的番號,實質上就是掌握當年之敵的實際情況。怎麼掌握呢?

第一,靠平時的軍事情、報蒐集。

任何國家的軍隊,都有假想敵。平時會根據自己的需要,重點收集假想敵的軍事情報。比如北宋在河北的人馬,一定會千方百計蒐集當面遼軍的情況。


包括遼軍的人數、將領、番號、裝備、調動情況,方方面面都要掌握。

怎麼蒐集情況呢?好幾種方式。一是靠間諜。二是靠偵查。派出士兵假裝普通百姓,深入遼國,瞭解情況。三是通過遼國普通百姓瞭解。老百姓雖然瞭解的不詳細具體,但是他們與當地遼軍接觸的多了,多多少少會知道一些情況。宋軍根據遼國老百姓的話,綜合分析判斷,也能掌握很多情況。

只要平時情、報工作做的紮實,稍微一分析就知道當年之敵是誰。

第二,靠戰時的偵查。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派出特種兵進行偵查。可以深入敵後“抓舌頭”,抓住幾個俘虜一審問,什麼情況都清楚了。

也可以派出間諜搞情、報。所以孫子講,打仗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多派間諜。


上將噯福斯


這個事情,還真是特別困難,因為在打仗的時候不對保密不對保密自己的行蹤,這是一項基本的生存法則,在戰場之上你如果不按照嚴格的生存法則生存的話,你很有可能付出代價。

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部隊的番號洩露出去之後,對方會對你的部隊的人數,裝備火力支援,還有甚至於你的部隊究竟從哪裡出發,路線如何都有了明確的規劃。

你比如說第五次反圍剿的時候,當時正是我方間諜從蔣介石那裡將整個一套作戰計劃抄在了五本小學字典上,然後帶到了蘇區,最後才迫使我方緊急轉移,開始了自己的長征,在這套作戰方案裡面就嚴格包括了當時參與第五次反圍剿的蔣介石的不對所部的番號。如果不是這些參與部隊的人數,恐怕當時的紅軍還想繼續呆在蘇區和敵人決一死戰。

所以說部隊的番號是一個很嚴格保密的話題,一般來講都會找一些其他的數字代替一下,而不是正確的指某一個番號,所以對於戰爭雙方來講,戰場上打個對照打了一通以後甚至都搞不清楚對面的部隊究竟是什麼部隊,對面的長官究竟是誰,人數多少,所以在電視劇亮劍裡面我們可以看到李雲龍一直很懊悔,說自己找不到楚雲飛的部隊,唯一一次聽說楚雲飛的部隊,然後說你禿就得去突擊,結果人家跑了,暫七師當了個替死鬼。

所以知曉敵人番號成為了戰場雙方必須要去爭取的一個事情,當然這種手段有很多,其中最有力的一個方法就是情報部門。

通過情報部門知曉敵人的作戰計劃,知道敵人的部隊番號,知道敵人的將領究竟是誰,這個是戰場上面通用的法則,畢竟間諜這個東西,在戰爭時期顯得特別廉價,而且十分有效,一個有效的間諜能夠知道很多東西能夠在戰場上面做到很多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間諜提供的情報裡面就包括部隊的番號,在解放戰爭時期咱就不去想了,畢竟真真假假消息太多,而且我方的地下工作者實在是實力太過於強悍,可能蔣介石自啟都有點懊悔,說自己身邊怎麼多了這麼多的情報人員,重點說一下諾曼底戰役吧。

其實怎麼說呢,兩棲登陸作戰在二戰仍然還是一個新興的課題,具體的情況可以參考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登陸作戰時的那副慘狀沒辦法,這個戰場的戰爭形式是最新才被發現的,因此必須得付出血的代價去實踐一下才能夠知道,而諾曼底登陸時候,這個時候美國人雖然知道一點兒兩棲登陸作戰的知識可並不是那麼完全,所以呢,在進攻諾曼底之前雙方的情況五五開吧,你不要因為盟軍打贏了一個諾曼底,你就覺得兩棲登陸作戰很容易,美國人突破德軍那隻要用數量堆就不行了,德軍如果做足了準備,美國人就算拿再多的人命堆都不能公上海灘,具體情況可以去參考一下我之前寫的一篇問答。

所以美國人必須要知道德國人究竟在哪裡部署軍隊,軍隊的人數到底多少?歷史上面寫下來當然是美國人通過情報部門知道哪個地方有軍隊,哪個地方沒有軍隊,搞得每個人像開了上帝視角一樣,可真實的戰場雙方之間互相都會派倒鉤,誰都知道對方給的情報都不可能全部都是真實的,其中德軍有沒有放煙霧彈不得而知,因為隨著歷史硝煙的散去,這一段的歷史基本上已經無從知曉,但可以知道的面試德國人積極對整條大西洋壁壘防線做過嚴密的設計和規劃,(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六零希特勒都一直吹噓這是大西洋鐵壁。

可就在這種情況之下,大西洋的壁壘一下子就被盟軍給突破,為什麼呢?就是情報上面的差距,德國人可以做到完美的部署整個大西洋防線,但是如果自己的所有都暴露在了閃光燈之下,盟軍知道你的弱點在哪裡,優點在哪裡,那你就是一隻任人宰割的羔羊。

在盟軍提供的情報裡面,明確就指明瞭德軍在哪裡部署多少人,武器裝備有多少部隊番號是什麼,這些東西應有盡有,所以在盟軍的幾個登陸點可以說計劃進行的異常順利,但唯獨在一個地方出了偏差,這就是奧馬哈海灘。

奧馬哈海灘,被人稱為血腥奧馬哈,為什麼因為這個地方在戰爭開始前隆美爾到此地區視察的時候,覺得這個地方的防線太過於輸了,所以緊急派遣了一個精銳團,在這個地方作為防守部隊,就是這一個沒有預先偵查到的情報,導致美軍在登陸的時候吃盡了苦頭,整個奧馬哈海灘損失的人數和裝備。可以說佔整個諾曼底登陸一半以上。

相比較於其他地區的風騷走位,然後攻城拔寨,奧馬哈的美國人可以說吃盡了苦頭,這得怪誰,當然必須得怪情報機構,就是因為你們的情報不及時不準確,導致這一回損失這麼大。

我們再想一想,如果說德國人在諾曼底均登陸的幾個點都以同樣的手段進行反制,那美國人和英國人的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才能拿下諾曼底,而在這其中時間一段拖延太久勢必會造成德國軍隊的反撲,那麼一群被趕在沙灘上面進退不得的美軍登陸部隊會是什麼樣的情況?我相信看過世界戰爭史的人都明白,這批人簡直就是一批被人拋棄的人,沒有人。會去管他們的生死。

所以說戰場之上指導番號這種事情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這個點很有可能是致命的。


漩渦鳴人yy


在戰爭爆發前,交戰雙方都會通過各自的情報系統,來獲知對方部隊的番號、武器裝備情況、人員數量、軍事部署情況等等。誰能夠率先的掌握對方的具體情況,誰就能在戰爭中獲得有利的地位。在有內應幫忙的情況下,想要獲得對方的部隊番號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如果內應在敵方軍隊中擔任要職,有內應的一方不僅能夠獲得對方的部隊番號,就連對方的軍事調動也能夠了如指掌。


在雙方勢均力敵的前提下,能夠掌握到對方部隊的一舉一動,幾乎就等同於贏得戰爭的勝利。而在沒有內應的情況下,想要獲知對方的一舉一動就比較的困難了。特別是在兩軍剛剛交戰的時候,很多軍隊甚至都不知道對面部隊的建制多少。例如在亮劍之中,楚雲飛和李雲龍交手了很長時間,因為李雲龍部隊的情報系統比較發達,李雲龍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的對手是楚雲飛。而楚雲飛一直到了戰爭中期,才知道自己的對手是李雲龍。

這種情況在戰場上並不少見,在沒有情報系統輔助的情況下,雙方只能通過辨別繳獲的戰利品,以及審問對方的俘虜來獲得敵方軍隊的番號和基本信息。不同建制規格的部隊,會裝備一些不同用途的武器,而這些武器就是分辨部隊番號的重要依據。例如國民黨在抗戰時期的德械師都頭戴著德國的頭盔,而滇軍在抗戰時期都使用法式裝備,這些都是分辨部隊番號的方法。

同時士兵和軍官的身上都攜帶有士兵證和軍官證,雖然這些軍官證和士兵證上的番號都是內部代號,但是隻要能夠了解到這些內部代號的含義,也能辨別出是敵軍真正的番號。一般在戰爭爆發後,交戰雙方都能夠通過這些手段辨別出對方的番號。而在戰爭開始之前,交戰雙方辨別番號的方法主要是抓俘虜。



在《亮劍》中李雲龍就曾經派出段鵬去抓舌頭,因為部隊中有明確的規定,俘虜一旦說出自己部隊的番號,肯定會被送到軍事法庭。所以俘虜在剛剛被俘的時候,都不願意說出自己部隊的番號。當然俘虜一旦不肯如實招供,肯定會遭到毆打和虐待,最終還是會老老實實的說出自己部隊的番號。

在戰爭開始前能夠辨別出對方部隊的番號,對於瞭解對方部隊的真正作戰實力有著非常大的幫助。因此交戰雙方為了隱藏自己的番號,在戰爭爆發前都會釋放很多煙霧彈,以迷惑對方的情報機構,讓對方的情報機構送出錯誤的情報。


軍武小咖


在戰爭中的軍事雙方,每支軍隊為了能夠防止敵方間諜的入侵,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番號,能夠識別面前的人到底是自己人還是敵人,番號對於士兵們來說也是一個要誓死保衛的信息,因此很多士兵在被抓到嚴刑拷打後,也不願意將自己部隊的番號洩露。因為這一洩露番號,那麼將會給整支部隊帶來威脅,意味著自己背叛了自己的部隊。

但是我們經常在一些抗日影視劇中,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情景,那就是兩軍士兵還未交手,對方就已經刺探到了正面對手的番號,難道番號真的就這麼容易被敵人得知嗎?其實這其中很大部分都並不符合實際情況,因為在抗日戰爭中,很多戰爭發生都是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能夠積極採取措施正面應對戰場的局勢,已經很不容易了,哪還有時間在刺探敵軍的番號呢?而且想要刺探敵軍的番號也是不容易的,如果沒有混入敵軍的特工幫助的話,那麼從正面想要獲取敵軍的番號,真的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很多戰爭打完之後,獲勝的一方連對方的番號都不知道是什麼,就這樣把戰爭結束了。這也是成為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畢竟戰爭一觸即發,能夠生存下來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更別提再多花費時間去試探敵軍的番號了。

所以在一些影視作品中還未開戰,就能報出對方番號的現象,也多半不符合現實邏輯,只是影視作品中過於誇大的描述才給人們造成了這樣的現象,誤導了觀眾們的思想。也否認了抗日老兵們艱辛的抗日過程,是對歷史的不尊重。

不知道各位讀者朋友們,還知道哪些關於戰爭被人誤解的事實呢?


史料未及VL


這個事情說簡單也簡單,說不簡單也不簡單。

首先,如果知道了對面軍隊的番號,這隻軍隊的大體情況都是就可以清楚了,包括人員數量,裝備情況這些情況都是可以知道的,各個國家的情報部門平時就開始蒐集這些情報,彙編成冊,到了戰時翻翻這些手冊就可以知道這個部隊的大體情況。

第二個,根據平時情報的積累,可以大體上知道這支部隊的歷史情況,從而瞭解這支部隊的戰鬥力如何,甚至可以知道現在這個部隊的部隊長的個人性格,愛好,脾氣等,這些在我方作出決策的時候,都可以作為參考資料。

對於陸戰來說,一打起來,只要有敵方的人員傷亡,馬上這個人身上的一些文件就會被蒐集起來,象美軍每個陸軍師都有自己的標誌,就是現在淘寶上到處都有的徽章,根據這些徽章就可以判斷出這支部隊的番號,而對於這些事情都是要依靠平時情報的積累。

如果沒有徽章,但是一般軍人都會有一些證件,這些證件也是判斷部隊番號的重要依據,在電影倫敦上空的鷹裡邊,德國人為了混入英國,就從戰死的英軍士兵身上搜集軍人證和身份牌,而這些也是很重要的情報。

如果是能夠打死一些軍官從而找到敵方的一些文件,那就是中了大獎了,一般來說,軍隊內部的文件對於瞭解對方軍隊內部情況有很重要的價值,象兄弟連裡邊,溫斯特端掉了德國人的炮兵陣地,繳獲了就一張德軍的火力分佈圖,據說諾曼底地區德軍每一挺機槍的位置上邊都有。而像八路這邊,楊成武在一次戰鬥中繳獲了一大批日軍的文件,延安馬上命令楊成武把這批文件送到延安,延安專門組織人員把這批文件翻譯成中文,然後發給八路軍總部。而日軍也十分重視蒐集我方的文件,為了保密,八路甚至在自己的宣傳材料中都不寫真實的地名,否則就會暴露自己的堡壘戶。

人力情報還包括戰鬥區域內的居民口中多少能瞭解一些對面敵軍的情況,而這些也需要綜合分析才行。

一方面是通過人力的情報,還有就是技術手段,主要是無線電偵聽,當然現在這種手段可能不管用了,過去的無線電報務員拍發電報是有固定的手法習慣,叫做指法,每個報務員的指法都不一樣,通過識別指法就可以知道這個是那個報務員,並且通過其他資料綜合就可以判斷這個部隊的位置,象盟軍在準備諾曼底登陸前,就把參戰部隊的老報務員留了下來,在原地繼續發報,就是讓德國人聽。

當然技術情報還有利用空中偵察等等。

象美軍中好象G-2軍官就是情報軍官,在美軍的各級指揮部裡邊都有,解放軍這邊也是差不多,參謀部裡邊,一處是作戰處,二處就是情報處。這些情報軍官就是負責戰時的情報蒐集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