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幼人的戰“疫”日記|在病房,我總是被生命的美好鼓舞


婦幼人的戰“疫”日記|在病房,我總是被生命的美好鼓舞

有人說,讀一千篇心靈雞湯文章,不如去踏踏實實讀本《約翰·克利斯朵夫》或《大衛·科波菲爾》。

可對我來說,認認真真讀過《約翰·克利斯朵夫》、《大衛·科波菲爾》也不及這些天大叔一家人教會我的——以生者生的勇氣,照亮人生的前路。

2月14日,我作為醫院第二批支援蘭州市肺科醫院醫療隊員正式接手管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大叔是我的第一個病人。此前,他因病情較重轉入重症監護室。經過近20天積極救治,症狀明顯緩解,複查胸部CT顯示肺部情況有所好轉。

記得第一次推開大叔的病房門,看到我是新交班的主管醫生時,他微笑著朝我點頭“多虧了你們這些醫生、護士,不然我還生死未卜呢”。

詢問病史時我才知道,原來大叔一家人正是因為聚集而導致多名親友密切接觸感染髮病的案例。春節前,他的妹妹一家三口從武漢來蘭探親,一大家子人熱熱鬧鬧吃過幾頓飯後,陸續有9位親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多位親人實施隔離醫學觀察。不久,李伯80歲的母親因感染去世。

婦幼人的戰“疫”日記|在病房,我總是被生命的美好鼓舞

事後,大叔的妹妹極其內疚,整晚整晚睡不著覺。得知情況後,大叔不斷打電話、發短信勸慰她不要生活在自責陰影中,“出現這樣事情絕不是你們的本意,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出了這樣的事,我們一家人更要親親密密、互相扶持著好好走下去。如果媽媽還在,肯定也這樣想。”一席話,說得妹妹百感交集,涕淚橫流。

而此時,大叔的兒子、兒媳還沒有脫離危重情況,仍在重症監護室進行救治。尤其是他的兒子,與人談話交流過程中氣短症狀明顯,複查胸部CT提示雙肺炎症病變面積仍偏大。

得知孩子們的病情後,大叔哽咽著說:“我已經活了大半輩子了,兒子、兒媳還年輕,以後這個家,還要他們撐起來。如果可以,我想把自己的肺捐給他倆,讓他們儘快好起來”,拳拳父愛令人動容。

隨後的查房中,我將大叔此番話語向他的兒子轉述時,話未說完,他的熱淚便滾滾而下,不能自已。他說:“請你轉告我父親,我一定好好活下去,讓他不要擔心”。

這不是人們熟悉的生離死別,這不是人們熟悉的現實世界。大概沒有比這更有深度的對話了,活著的人想方設法不要死,更教會我們怎麼活。幾天過去了,大叔一家人的病情都在慢慢好轉。

一個生命鼓舞一個生命。回想疫情爆發後,我院作為甘肅省孕產婦及兒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定點救治醫院,我與眾多同事都“偷偷”寫下請戰書,毅然按上鮮紅的手印。“偷偷”請戰是不想讓家人過多擔慮,毅然按印是我們胸腔中跳動著那顆熱情似火的醫者仁心。

疫情之中,沒有局外人。當未知病毒悄悄臨近,每個人難免有本能的恐懼,作為白衣戰士的我們責無旁貸衝鋒在了抗擊疫情的最前線。

無論醫患,絕不是在孤軍奮戰。我想,生命的價值絕不僅僅是活著,人與人之間最珍貴的是愛的溫暖。這個春天,讓我們以生者的堅強、愛意與勇氣,戰勝疫情,迎接新的太陽。

婦幼人的戰“疫”日記|在病房,我總是被生命的美好鼓舞

來源:甘肅文化影視頻道 全媒體記者/陳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