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醫護人員上前線,而大批明星出國避難

在如今這個紛雜的網絡時代,問起小孩子的夢想時,很少再有人會神采奕奕地說:我想當一名科學家或是當一名醫生。比起這些職業,他們更向往當歌手、當明星。小小年紀已是半個網紅的孩子也比比皆是。不止是小孩子嚮往那些光鮮的外表,華麗的舞臺,許多大人也是如此。

在日漸浮躁的消費主義之下,人們越來越聚焦於明星身上營造出的光環。把追星當成愛好,甚至把明星當成人生信仰,把物質享受和體面當作人生奮鬥的目標。

10萬醫護人員上前線,而大批明星出國避難

卻忘了,能支撐國家渡過危難長治久安的,永遠不會是那些在舞臺上發光發熱的明星,而是那些一直在人後默默做科研,在關鍵時刻能力挽狂瀾之人。

這次疫情,給我們敲響了一記警鐘,也讓很多人的價值觀歸於正軌。

10萬醫護人員上前線,而大批明星出國避難

新冠病毒爆發近一個月,企業逐步復工,部分員工已就位上崗,人們卻發現一件不同尋常的事。

以往在熱搜上頻現的那些明星們,如今鮮有活躍者。入眼的不再是滿屏的明星八卦消息,50條熱搜裡關於明星的只佔兩三個,其餘多是與疫情相關的消息。

10萬醫護人員上前線,而大批明星出國避難

人們不禁好奇,平日裡備受追捧的那些明星們,如今都在做什麼?近日,有網友爆料了不少消息。

比如還處於疫情上升期的大年初二,有網友曬出偶遇WXY、YCY去日本遊玩的照片。

10萬醫護人員上前線,而大批明星出國避難

幾天後,又有網友爆出在紐約一家日料店,偶遇了JMJ和YZ,兩人還穿著情侶羽絨服。

10萬醫護人員上前線,而大批明星出國避難

10萬醫護人員上前線,而大批明星出國避難

還有去年婚禮沸沸揚揚的XZ和GBT,也在日本享受旅行。

10萬醫護人員上前線,而大批明星出國避難

曾公開喊話明星是高危職業的ZYQ,被曝帶著男友在國外吃吃喝喝。

10萬醫護人員上前線,而大批明星出國避難

10萬醫護人員上前線,而大批明星出國避難

這些當然只是鳳毛麟角,疫情當前娛樂聲微的當下,一眾明星們也難得清閒。但無論明星們是出國旅行、工作,抑或是網友們口中的“避難”,都讓我們清楚地意識到一件事——娛樂不能興國,明星更不能救國。大災大難面前,那些真正冒著生命危險守護國家守護人民的人,才真正值得“榜樣”二字。

這裡倒不是說明星出國避難不行,也無意道德綁架,只是這場疫情讓很多人看明白了什麼是國民經濟的皮毛,什麼是國家的基石。

在明星的八卦們霸佔熱搜的日子裡,才是國泰民安一片祥和的日子。而當國家有難的時候,那些霸佔熱搜的,是真正的國家棟梁和基石們。

10萬醫護人員上前線,而大批明星出國避難

英國思想家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曾講到:“人的慾望和自利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消費順應慾望。”

但在日漸浮躁的社會風氣和消費主義之下,我們卻看到疫情面前真正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仍是那些平日裡默默無聞的科學家和專業人士。他們才是社會穩定發展中不變的基石。

10萬醫護人員上前線,而大批明星出國避難

17年前臨危受命帶領醫療科研團隊抗擊非典,如今84歲高齡的鍾南山院士,再次披掛上陣。

2003年那場戰役,在鍾南山的帶領下,沿著既定的方向前進,攻堅破敵。如今,17年過去了,鍾院士再次因為有蔓延趨勢的新型病毒奮戰在一線。

其實2004年的時候,鍾南山院士就曾因為工作負荷太大心肌梗死做了心臟搭橋手術,即使現在無法再做激烈運動,也不再打籃球,但他在危難時刻仍然選擇挺身而出。

鍾南山的父親曾對他說過,“一個人要在這個世界上留點東西,這輩子就算沒白活。”

毫無疑問,鍾南山院士此生早已重於泰山。

10萬醫護人員上前線,而大批明星出國避難

同樣堪稱社會發展穩定基石的,還有73歲的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院士

1月18日,她同鍾南山院士等專家一同趕到武漢再戰防疫前線。

據公開資料,李蘭娟於1947年9月13日出生於浙江紹興。感染病(傳染病)學家、中國人工肝開拓者、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

光是這一長串的職稱,便足見分量。

10萬醫護人員上前線,而大批明星出國避難

不僅這些,李蘭娟院士還承擔了國家“863”、“973”、“十五”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課題20餘項,獲發明專利29項,軟件著作權3項;主編出版了我國首部《人工肝臟》、《感染微生態學》和教育部規劃教材《傳染病學》等專著36部。

10萬醫護人員上前線,而大批明星出國避難

還有在2013年帶領團隊冒著生命危險,主動與10餘例病例接觸,花了一個多月時間,鑑定出H7N9禽流感病毒的

張文宏醫生。破解了禽流感的特徵後,張文宏帶領團隊很快制訂了方案,治好了感染的病人,更掐滅了傳染的勢頭。

由於這場大勝仗,他被評為“國家防控H7N9先進個人”。

10萬醫護人員上前線,而大批明星出國避難

還有為眾抱薪凍斃於風雪中的“吹哨人”——李文亮醫生

10萬醫護人員上前線,而大批明星出國避難

國難面前,這些人才配得上真正的“明星”二字。他們奮力燃燒自己,才照亮了中國“黎明前的黑暗”。

那些平日裡更加無聞的醫護人員,則匯聚成眾星周圍不可忽略的星光。他們不是明星,也不是著名的國之棟樑。他們中的更多人只是平凡崗位中不足稱道的存在,卻真正在抗疫前線冒著生命危險救死扶傷發生在他們身上的真實故事更加貼近你我。

舉幾個例子。瞞著家人來到武漢7天的女軍醫彭渝,在工作了100多個小時後,甚至來不及查看手機。丈夫從電視上看到她,才知道她已經在抗疫一線。只能又愛又氣的給媳婦兒寫下家書:

10萬醫護人員上前線,而大批明星出國避難

“你是我妻也是戰友,務必牢記初心如磐,使命在先,盼早日凱旋。”

女軍醫看到信息忍不住淚水漣漣。

一位叫汪曉婷的一線抗疫醫生,在武漢下著雨的凌晨3點,步行走在夜班路上。由於擔心傳染家人,她每天住在賓館裡,並執意不坐丈夫的車,走路上班。丈夫只能開車默默護送在後,用車燈為她照亮前路。

10萬醫護人員上前線,而大批明星出國避難

一位河南一線護士劉海燕與來送飯的女兒和丈夫隔空擁抱。女兒哭著把餃子放在前方的空地上,劉海燕在女兒退回原地後才小心翼翼把打包好的餃子提走。

10萬醫護人員上前線,而大批明星出國避難

這些例子不是熱搜上一時火熱的潮起,而是每天在那些醫護人員身上真實上演的事情。疫情中的居家閒情永遠不屬於他們。

在我們抱怨著隔離苦、居家無聊的時候,他們卻在與死神交鋒。尋常人眼裡富裕無邊的“閒”,反而成了他們眼裡最大的奢望。

10萬醫護人員上前線,而大批明星出國避難

老實說,新冠病毒爆發前,我從來沒想過這個春節竟然會是這個樣子。小時候那場記憶不多的非典過去了17年,沒想到另一場大肆擴散的傳染病竟然會來得這麼快。

這個春節裡沒有熱鬧,甚至一個月來人們也沒怎麼出門。每天除了翻翻疫情新聞,忽然沒了其它想要關注的焦點。

10萬醫護人員上前線,而大批明星出國避難

以前熱搜上最多的新聞是明星八卦,如今每天都被滿滿的疫情消息充斥著。恍然間,總有種不真實感,這竟然是屬於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裡的事情。

新冠病毒來之洶洶,儘管全國人民眾志成城,這依然是一場不好打的硬仗。細想來,如今特殊的“戰時狀態”呈現出的或許才是這個社會的真實一面。

10萬醫護人員上前線,而大批明星出國避難

在娛樂至死的時代,我們目光所及少有真切的危機。

如今與每個人生死攸關的疫情,迫使我們產生強烈的危機意識,也讓我們清楚地意識到能讓全社會在危難時刻渡過難關的、穩如磐石的中堅力量——

不是浮華花花世界裡動輒收入百萬千萬的那些明星,而是那些讓國家恆久發展,不管上不上熱搜,都穩穩站在那裡的科學家和各領域專家們,以及那些關鍵時刻舍小家為大家的醫護人員。是他們用負重前行換來秀麗江山,社會安穩。

謹以此文,向他們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